第五百六十八章分外妖嬈(二)

字數:7583   加入書籤

A+A-




        崇禎八年,乙亥年。

    也就是1635年,這一年,大明修養生息,盧象升繼續擴大邊市,一次來拿到更多的利益。

    還派人忽悠著幾個部落,大力的種植棉花,為此大明專門開設了一個通道,就是高價收購棉花。

    即便是所謂的高價,也依然讓大明的商人們,賺到了豐厚的財富。

    畢竟,這些商人們,也學會了,讓大明的廉價品,賣出天價的操作來,一來一去,別看許多部落是賺錢了。

    可實際上,這些錢都回到了商人們的口袋。

    最後高價收購的棉花,也會以大明的平均價格來出售。

    這種神奇的操作,讓不少人都掉了一地的眼球,隻聽說過,高價收購繼續加價的,沒聽說過還主動降價的。

    就這,人家還賺錢了。

    你說氣人不氣人?

    遼東的李過,自從占據了撫順關之後,就沒有急著進攻,一直都在收攏逃往過來的建奴。

    為此,不開一槍,戰功有了。

    就是賣掉的奴隸,換到的財富,也足夠讓所有的士兵們,富有的不想回家。

    若是不是,年限一到,有很大的一些士兵們,身體也到了極限,需要換防回去調理,還真就賴著不走了。

    當然,說是身體到了極限,需要調理,不過是場麵話。

    實際上,就是後麵眼巴巴看著的那些士兵們,早就恨不得換他們前去發財撈戰功了。

    而另一邊的李文秀就更過分了一點。

    他的兵力占據了鴉鶻關,鎮朔關一帶的防線之後,就在鹹鏡北道祖大壽他們發現的鐵礦位置,建立了第一個遼東的鋼鐵冶煉廠。

    雖然規模小。

    產能也很有限,可一舉解決了,整個遼東鐮刀和鋤頭之類的農具生產問題。

    就是國主李倧好不容易從袁崇煥的蹂躪之中,緩了一口氣,這次有對上的大明的火槍兵,也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乖乖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等待著大明看是放過他。

    還是順手給拿下。

    國主李倧不是沒有向大明遞交過國書,奈何這樣的東西,根本就傳不到大明的朝堂之上。

    當然,即便是傳到了崇禎的手中,也會被當做一張廢紙,給送到垃圾桶中。

    在大明的內部,清理工作已經快要到了尾聲。

    崇禎是沒有想到,一開始這樣的工作很慢,到了最後,居然會提速起來。

    當地的百姓們,對此也是很認可,配合的也很好。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大好形勢,還是因為,百姓們的口耳相傳,居然比大明的清理蛀蟲活動,還要快上一兩個月。

    有了群眾基礎。

    許多工作的進行就沒有一點問題了,現在困擾大明的就是修橋修路。

    這一年秋。

    總算是有了一個好收成,沒有了天災,整個大明的所有人,上至官員,下至百姓們都仿佛身上取掉了一個無形的枷鎖。

    上街的人多了。

    大著肚子,出門散步的小媳婦們也跟著多了。

    隻是百姓們對婦幼院的認可,弄得這種專門接生產婦的官辦場所,也跟著床位緊張了起來。

    崇禎走在街上。

    陪同在身旁的依然是袁可立。

    袁老經過了一年修養,雖然身體大不如前,可也不是一般的老頭子能夠比得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的。

    “大明的人口,眼中見者越來越多了,糧食的預算,足不足以支撐這一次人口增長的躍遷?”

    袁可立瞧著滿街跑的小孩子,還有撐著後腰,聽著大肚子的孕婦們。

    這些都是大明的未來。

    隻要這些小家夥成長起來,即便是不聰明也無所謂,隻要有力氣,不是很傻,那麽都會有一個好去處。

    而且要比他們的父輩們生活的好得多。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時代。

    史書上都沒有記載過的好時代。

    “糧食沒有一點問題,你是不知道,遼東廣闊的土地上,今年有多少收成,足夠大明的人,不需要幹活,吃一年都吃不完的量。”

    崇禎是沒有想到,在關內沒有辦法提升的產量,居然在關外給提升起來了。

    隻能說,那個地方的土地是真的很肥沃。

    雖然隻能一年種植一次。

    “這麽多?”

    袁可立不可思議的問道,若是老人不想君前失儀的話,絕對話罵出口。

    前麵幾朝大臣腦袋裏裝的都是大糞還是什麽,居然把這麽好的地方拱手送人,真的是覺得自己已經很富有了,還是怎的?

    難道這些人,也都是奴才命?

    不給人做奴才,渾身都不舒服?

    所以才一個勁的挖大明的根基,想要換一個主子?

    袁可立想不明白,實際上就是已經在工程隊中,幹活了好長時間的那些官吏們,也都想不明白,當年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

    報紙這種東西,這些人還是能夠接觸到的。

    大明的變化,他們是看在眼中。

    對於遼東的一切,也都在報紙上可以找到。

    這些人可從來都沒有想過,大草原每一年出欄多少牛羊和戰馬,遼東會出產多少糧食養活大明多少子民。

    這些可都是巨大的財富啊。

    隻要當年要他們做成一樣,都比在大明的百姓身上摳唆一兩個銅板,來的更劃算。

    落了好名聲不說。

    還會拿到巨大的財富。

    “這還是少的,有許多地方的土地都閑置了,你兒子也給過你書信,難道你老都從來沒有看過?”

    崇禎詫異的問道。

    不應該啊。

    鞍山那一塊地方,已經找到了鐵礦,也正在著手建立煉鐵廠。

    對於遼東鎮的消息,也是很詳細的,而且憑著他兒子那一手繪圖的本事,這種關於土地的詳細情況應該也會提起一兩句才對。

    “別說這臭小子了,還給我保密,關於遼東鎮的消息,根本就是一句都不提。”

    袁可立鬱悶了好一陣子,才歎息一聲,感覺自己的兒子,真的是長大了,有所擔當了。

    “這個啊。”

    崇禎也是無話可說。

    有的東西確實需要保密,這一點他剛剛是給忘了。

    隻能說有原則的人,當真是可愛的緊。

    “現在的大明,清理了一遍蛀蟲,看起來立刻敞亮多了。”

    袁可立換了一個話題。

    說實在話,在一開始,崇禎這樣做的時候,他是不看好的。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六年過去之後,一切都仿佛煥然一新。

    道院出來的東西,一件比一件稀奇古怪,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是從海外運送回來的東西,也補足了大明的一些物資的匱乏。

    其中那種橡膠,在他看來,就是最有用的東西之一。

    遠遠的看著一輛自行車,穿行在大街小巷,這玩意現在還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

    一輛自行車實在是太貴了一點。

    “敞亮也隻是一時的,隻有讓整個大明的所有人都懂得識字了,這種敞亮才能夠持久,不然,一群愚昧的人,還是會回到原來的那種被人坑了,還覺得自己錯了的年代中去。”

    崇禎抬頭看向了遠處。

    大明的內參,可從來都沒有停下報道過,那些本來好好的官員,忽然開始貪贓枉法的事跡。

    人都是有私心的。

    想要泯滅這種私心,根本就不可能。

    崇禎給官吏們的俸祿已經夠高了,比那些出門打工的人,都要高出一倍有餘,這樣還要貪贓枉法,收受賄賂,那麽就別怪他不講情麵。

    要是覺得自己做官俸祿太少了,也是可以經商的。

    這一點,在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怎麽受歧視了。

    生存的路子有很多。

    崇禎也沒有堵死了每一條上進的路子。

    通天大道不去走,偏要走羊腸小道,最後進了工程隊怪誰?

    而且還要連累家人。

    簡直是得不償失。

    崇禎的話,讓袁可立不斷的點頭。

    一個變法之後,總會有人受益,隻不過這一次,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麵將會一去不複返了。

    他看的出來崇禎的布局。

    隻要識字的人多了,不值錢了。

    那麽文人的地位就會進一步的下降,到了那時,有技術的手藝人,才是真的最吃香的。

    除非是,中途發生了巨變。

    讓文人,再一次站在了所有百家的頭頂上,不過那樣的時代,袁可立想象不出,出來文人之外,其他的百家又該怎麽翻身。

    軍隊是由文人控製的啊。

    而且那時的軍隊,可不是現在能夠比的上的。

    想到這裏,袁可立就是一個寒顫,知道自己想的有點多。

    隻希望,那一天永遠不要來。

    他算是明白了,隻有一種學派的天下,是不可能走向盛世的,除非是吹牛皮。

    “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想到這裏,袁可立禁不住的還是問了一句。

    “沒有了,若是連這個都不行的話,我已經想不出,還有什麽辦法,來杜絕整個大明的衰敗。”

    崇禎仔細的想了想。

    隻有開啟民智,才有機會讓大明真的可以千秋萬代,就是他這麽不遺餘力的提高大明漢人的地位,也總會有一些吃飽了撐的慌的人,一個勁的說著別的要解放奴隸。

    他們難道就不知道,正是因為這些奴隸的存在,他們才不用去幹那種危險的,還消耗體力的工作。

    不知不覺中,兩人就在護衛的保護下,上了城門。

    京師的城門,崇禎還沒有撥款修繕過。

    抬頭是一片湛藍的天空,萬裏無雲,仿佛在預示著大明清理了蛀蟲之後,也正在走向清明。

    崇禎是看不到遠處的山峰上,奇花異草的。

    隻是隱約的的感覺到,那個地方分外妖嬈。

    是大明盛開的做鮮豔的盛世。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