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奧斯曼蘇丹阿齊茲

字數:3996   加入書籤

A+A-


    而俄國的注意力顯然不會一直集中在奧匈身上。

    自從英國發表了支持俄國的聲明後,奧斯曼和英俄的關係就急轉直下。

    雖然羅馬尼亞和奧斯曼的關係並不好,但畢竟是奧斯曼的保護國之一。

    南比薩拉比亞也被奧斯曼人視作自己的領土。

    如果蘇丹阿卜杜勒·阿齊茲敢同意這樣的條款,那他的位置極有可能不保。

    表麵上看去這不算什麽,畢竟奧斯曼帝國這幾十年來丟的領土還少嗎,埃及都能丟,還差一個小小的南比薩拉比亞。

    (埃及實際上已經丟了,隻是依舊在上供,所以名義上還保留)

    當然,對奧斯曼整體而言是不算什麽,但對阿齊茲蘇丹就不是這樣了。

    為了擴建自己的後宮和海軍,他的奧斯曼帝國已經負債累累,每年光是償還外國利息就要花費財政收入的一半。

    這種情況下,歐洲列強還在強行推動奧斯曼的現代化改革,幫阿齊茲惹了不少人。

    再加上這幾年糧食欠收,可以說,平民百姓和大多數貴族都想要蘇丹死。

    俄國這事正好給了他們一個由頭,隻等蘇丹做出反應,他們就要發揮奧斯曼的光榮傳統。

    在曆史上,都沒有發生大的戰爭,僅僅是因為巴爾幹局勢動蕩,阿齊茲就在年後被廢黜了,足以說明他的皇位到底有多不穩。

    “該死的奧地利人。”“啪!”新修建的皇宮,貝勒貝伊宮內,阿齊茲蘇丹正在大發雷霆,不停的將心愛的花瓶砸在地上。

    俄國來找他麻煩,他不怪俄國人也不怪英國人,而是怪奧地利人,因為過去的兩強平衡政策不奏效了。

    他滿心期待地派出使者,希望維也納能像過去一樣給予幫助,隻要有奧地利的援助,奧斯曼並不懼怕與俄羅斯一戰。

    但這次別說援助,使者甚至都沒有見到皇帝。

    俄國發表聲明快一周了,奧匈帝國連句譴責都沒有。

    這不僅大大出乎阿齊茲的預料,同樣也出乎了英國的預料。

    奧匈帝國是拿下了意大利沒錯,但領土哪有嫌多的。

    可沒想到奧匈還真的就以退為進,這讓希望挑起俄奧矛盾的英國後悔不已。

    普法深陷戰爭,奧匈袖手旁觀,英國支持俄國。

    而最近有複興傾向的西班牙顯然也不會摻和這事。

    阿齊茲蘇丹發現了一個慘痛的事實如果堅持要打,他將獨自麵對俄羅斯!

    這讓阿齊茲驚恐不已,自家人知自家事,奧斯曼的海軍是還不錯,說不定能守住家。

    但陸軍絕對會被瞬間碾碎,哪怕羅馬尼亞全國動員拚死一搏也是一樣。

    好在阿齊茲還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臣服於俄羅斯,通過俄國的軍隊來確保他的皇位安全。

    這一決定表麵看上去有些屈辱,但阿齊茲沒用多少時間就完成了心理建設。

    克裏米亞戰爭的起因就是俄國要求奧斯曼境內東正教徒的保護權,以及要求奧斯曼從黑山撤軍(換句話說,就是把大部分巴爾幹拱手相讓)。

    穀<spa>  當時是因為眾列強的支持,奧斯曼才敢於拒絕,現在列強不支持他了,再回歸到當初的曆史軌跡也不是什麽難以接受的事。

    ……阿齊茲這樣安慰自己。

    他立刻開始寫信“尊貴的受上帝恩佑的君主,大小羅斯的君王……”

    信上的內容大概就是,他願意割讓南比薩拉比亞給俄羅斯,甚至把羅馬尼亞整個讓給俄羅斯也沒關係,唯一的條件是俄羅斯要派出一隻軍隊前往君士坦丁堡保證他的安全。

    當然,如果能再借他點錢,塞爾維亞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寫完信後,阿齊茲叫來一名心腹軍官,讓他帶點人前往聖彼得堡,務必把信交到沙皇手中。

    阿齊茲有自信,俄國正在改革,肯定也不想發生戰爭的,靠外交手段解決應該不難。

    他甚至提前考慮到了對方討價還價的可能,故意沒提東正教徒保護權的事,就是留著第二輪談判用。

    反正他對這個一點都不在乎,目前的基督教保護權主要是在法國手裏,但法國顯然已無力幹涉巴爾幹事務。

    ……

    而另一邊,阿方索回到西班牙後不得不麵對眾人好奇又畏懼的目光。

    好在和霍夫堡宮不同,他可以安安靜靜地在王宮裏宅著,不用天天都參加社交,倒是沒有那麽難受。

    與此同時,他要麵對的是堆積如山的公務,坎波斯攝政政府可以處理大多數事件,但涉及到外交和王室的事情,依然需要他來拿主意。

    最直接的就是巴黎的求助。

    巴黎目前的客觀環境還不錯,普魯士和拿三和平後解除了對巴黎的封鎖,允許周邊的農村和小城鎮恢複生產並向巴黎供糧。

    可叛亂者的數量卻是顯而易見地多了起來。

    據拿三送來的信件裏所說,皇室幾乎每天都要遇到一次刺殺。

    連紅色親王保羅親王都受到了波及,在一次出行中被暴徒重傷,現在還躺在醫院裏。

    受困於糟糕的局勢,他們希望阿方索能改變目前的中立立場,公開宣布支持波拿巴。

    “怎麽還這麽異想天開,我們現在的態度還不明顯嗎?”阿方索見狀不禁有些無語。

    “救命稻草嘛,巴黎局勢確實有些敗壞了。”坎波斯在一旁解釋道,並順手拿出了另一封信“他們應該知道不可能,所以主要目的是這個。”

    阿方索拿起信件一看,日期是在之前那封信的兩天後,拿三請求他派人來把拿四接走。

    ……拿皇夫婦肯定不能離開,不過皇儲離開還是影響不大的。

    這是真的有些出乎意料,曆史上是在巴黎革命之後,拿四和母親才開始流亡,而且目的地是英國。

    這一手讓阿方索陷入了糾結之中,以現在的發展來看,波拿巴多半是要倒台了,到時候拿四就在眼前,天天請求他幫忙複國怎麽辦?

    但沒辦法,庇護政治鬥爭失敗的友好貴族是天經地義的事,容不得阿方索拒絕。

    阿方索歎息一聲“讓阿道夫來見我。”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