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誌向,誌向?
字數:6667 加入書籤
陸彥沒想到曹操竟然見到過自己,
不過他後來一想,
“自己本來就是混曹營的,無意間被曹操看見,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隻是讓陸彥沒想到的是,
曹操竟然僅僅憑借見過自己的背影,就記住了自己。
可自己是如何引起曹操的注意呢?
思來想去,
陸彥覺得肯定是自己那該死的魅力起作用了,不由得心中懊惱道
“難道是因為之前魅力丹磕太多了?
我這該死的魅力,難道要成為我以後繼續摸魚的絆腳石了嗎?”
見陸彥不知為何默不作聲,
曹操便主動開口向陸彥問道“敢問先生如何稱呼?”
陸彥回過神來,
心中歎息一聲,為自己可能逝去的摸魚時光感到遺憾,
隨後向曹操回答道“在下姓陸,名彥,字長生。”
這時候稍微有點學識或者身份的人,都會有個表字,一般是長輩賜予。
陸彥為了緊跟潮流,便也給自己取了個字,表字長生!
“長生!”
曹操聽到陸彥的字後,
心中便已經將他就是仙人的猜測給拓實了,
“長生,長生!
果然,他遊曆凡間,就是為了尋求長生之道的!
雖然哪怕他現在不能算是真正的仙人,將來也必定有非常大的可能會成仙!”
想到這兒,曹操心中頓時一片火熱,甚至連身體上的寒意都被驅退了幾分。
陸彥見曹操眼中閃過一絲火熱的神情,
他的身體不由得遠離了曹操一分,“臥槽,曹老板你該不會改變愛好了吧?其實我覺得少婦還是挺妙的啊!”
曹操沒有注意到陸彥的神情,
隻是嘿嘿笑了一聲後,問道“先生在我曹營待的可還順心?”
陸彥心中起了戒備,回答道“還不錯。”
“那就好,那就好!”
曹操有些話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他踟躇了半天,這才下定決心問道
“先生大才,我這兒還差一個軍師,不知道先生願不願意”
陸彥“?”
我特麽什麽都沒做呢,你怎麽知道我有大才?
陸彥感覺曹操的目的肯定不那麽單純,於是直接拒絕道
“曹公謬讚了,
陸某資質愚鈍,天生懶惰,心中也沒什麽大誌向,
隻想每天開開心心的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曹操根本就沒想過一次邀請就能成功,
要是陸彥當即答應了,他才會心生疑竇呢。
曹操隻是試探陸彥對自己的態度,
他見陸彥似乎並不是很反感自己的邀請,
於是他決定再使點力,
“先生應知,
如今大廈將傾,混亂的時代又要來臨,
如果整個大漢都陷入了戰亂之中,
又哪裏可以有讓先生您開開心心過日子的地方呢?”
陸彥心道“跟著你不就行了,至少曹魏的腹地中還是挺安定的”
不過這個話可不能當著曹操的麵直接說出來。
見陸彥似乎“無從反駁”,
曹操便又直接拋出了一個問題“先生,操心中有疑惑,不知當講不講?”
陸彥臉上一抽,心道“最好別講”
可陸彥又怕自己這麽說了會惹惱曹操,丟了飯碗,
畢竟自己今天確實是翹班了,心虛啊
“曹公請講!”陸彥淡淡的回答道。
曹操點頭,問道
“依先生所見,
此次十八路諸侯聯軍,能否順利剿滅董賊?”
陸彥倒是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回答道
“自然可以,
袁紹雖然是小人,可偶爾也能賢明起來,
加上曹公在旁為聯軍出謀劃策,
隻要聯盟不散,擊敗董卓應當是沒有問題的。”
曹操心道“隻是擊敗嗎?看來董賊的氣數還未盡啊”
他點點頭,又繼續問道
“敢問先生,那大漢可還有”
曹操的話沒有說完,
陸彥其實也明白他所要表達的意思。
曹操雖然沒有篡漢的心思,
可他卻已經嗅出大漢可能要分崩離析的氣息了,他問這個問題,是想探一探陸彥對大漢的態度。
陸彥抬起頭看向漫天繁星,
頓時想到了三國演義第一回的第一句話,隨即脫口而出,
“天下大勢,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陸彥看著天空,
曹操看著陸彥,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在曹操腦子裏掀起的驚濤駭浪,久久無法平息。
過了好一會兒,曹操才感慨道
“是啊,如今天子羸弱,諸侯並起,
就算滅了董卓,
大漢也回不去了啊!”
陸彥看向曹操,微笑著回答道
“就算滅了一個董卓,說不定又會出現一個王卓、李卓,
曹公你說的對,
大漢,已經回不去了。”
曹操頓時有些茫然,問道“那我等聯盟討董,又是為了什麽?”
陸彥見曹操心生迷茫,
他也不是要鼓動曹操,
隻是想著曆史上曹操本就是最有希望統一天下,
隻有統一了,才能讓人安生的過日子,
“國賊必除,這是毋庸置疑的。”
不等曹操開口,陸彥反問道
“曹公,
陸某且問你,
若有一天你能迎回天子,你將如何?”
曹操心神一震,
雖然覺得陸彥這話說的有些荒謬,
可想到畢竟隻是假設,於是也就順勢回答道
“若我曹操能迎回天子,必將掃清寰宇,匡扶漢室!”
陸彥心道“跟我還玩兒花招,調皮。”
“曹公,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確實很準確,
你還是直接說出真正的想法吧。”
麵對陸彥似乎能洞穿人心的眼神和揶揄的笑容,
曹操竟然沒有絲毫的尷尬,
他笑了起來,說道
“果然不愧是仙先生,一眼就看破了我的心思。”
陸彥點點頭,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曹操繼續。
曹操眼中出現了一絲鄭重,
“天子若在我手,我曹操必定逐一掃滅群雄,讓天下合一!”
陸彥眉頭一挑,
他沒想到曹操竟然還真的對自己說出了心裏的真實想法,
“曹公誌向,陸某佩服。”
四百年大漢,
雖然已經病入膏肓,
可現在絕大部分的人心,還是希望能夠匡扶漢室的。
曹操的話其實在大部分人聽來,是有些大逆不道的,
不過陸彥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他對於中國曆史上的朝代更迭,其實覺得還挺正常的。
封建時代隨著上層人士兼並土地,剝削擠壓平民百姓的生存空間,
活不下去了,
起義,
便會順理成章的出現。
但封建王朝的特性又注定無法真正的消滅世家大族,
因為即便滅了舊的世家大族,
新的世家大族又會從當代產生。
所以對於封建時期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陸彥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