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社團
字數:7382 加入書籤
孟東媛回到家的時候,穆明忠已經帶著穆睿涵和穆婷婷等在火車站等很久了。
一看到孟東媛穆睿涵就激動的跑了過去,接了孟東媛一個包裹之後,就一個人走在前麵,都沒等孟東媛說一句話。
孟東媛還有些想不明白呢,穆明忠笑著解釋道“今天知道你回來,你爸又沒有空,早早地就回了家,央著我來接你。不過你這一次去的太久,他在鬧小脾氣呢。”
孟東媛帶的東西多,一次拿不了,叫了一輛三輪車,把他們送到了孟家。
到了門口,穆睿涵自覺地拿著東西進了屋,勤快的很,就是沒有和孟東媛說過話。
吳惠盈在家裏帶孩子,孟東媛進門的時候,穆睿皓正咿咿呀呀的玩得高興。
“皓皓,快看看誰來了?”吳惠盈將穆睿皓轉了過去,看向了孟東媛。
“皓皓,是我啊,你不記得媽媽了”,孟東媛放下手裏的東西,笑著說道。
洗了洗手,到了吳惠盈身邊,伸手想抱抱孩子,沒想到孩子卻一個勁的往吳惠盈的懷裏鑽。
穆睿皓不理自己,穆睿涵也離自己遠遠的,孟東媛心裏微微有些失落。
孟東媛起身,拿出一個包裹,裏麵放著的都是孩子們用的東西。
拆開包裹,孟東媛一個一個拆開擺在桌子上“可惜了,我買了這麽多好東西,就隻能給別人了。”
說完,孟東媛拿出一個新頭花,招了穆婷婷過來“婷婷,這是你媽媽給你買的頭花,妗妗給你紮頭發,看看好不好看。”
三下五除二,孟東媛紮好了頭發。
穆婷婷興高采烈的去照鏡子。
孟東媛則抓起了一個小鴨子的玩具,在穆睿皓眼前捏著玩。
穆睿皓接過玩具,自己玩得開心。
最後看向穆睿涵,看到孟東媛看他,直接把頭扭了過去。
孟東媛起身,在他旁邊坐了下來,將穆睿涵抱在自己的懷裏,低聲問道“還在生我的氣啊,我這次去是有事情要辦的,沒辦法帶你啊。”
“舅舅現在在南城掙錢,等明年了,我帶你和弟弟,我們全家人去南城,我帶你好好玩一趟怎麽樣?”
“你說的,不許變卦”,穆睿涵仰頭看著孟東媛,和孟東媛拉了勾,才好了起來。
孟東媛把帶回來的東西,給穆家的都分出來,穆明忠拿著東西,帶著穆婷婷回了家。
孟慶堂回來的時候,已經天黑了,看到孟東媛全須全尾的回來了,鬆了一口氣,隨即問起了孟東升的情況。
這一次孟東媛去的時候,孟慶堂偷偷塞給她一筆錢,一來是因為窮家富路,錢多點,路上不至於受委屈,二來,也是讓她帶給孟東升。
中間的孩子偏愛少,孟東升是家裏的老二,從小就是比較受委屈的。
尤其是當時候下鄉的問題,本來家裏是有一個工作的名額的,孟東升那時候大學畢業,剛好可以用那個名額去上班,就不用下班了。
但那個時候,老大孟東廷也到了結婚的年齡,孟東廷對象也沒什麽要求,彩禮什麽的都不需要,就是要這一個名額。
一邊是大兒子的婚事,一邊是孟東升的前途。
後來是孟東升自己偷偷收拾了行李,去了地方下鄉,而且因為有人背地裏使壞,去的還是最偏遠的地方。
那次所有的孩子回來,一家子聚在一次,明明年紀還不大的孟東升,看麵相,都快成老大他爹了,孟慶堂就覺得難受。
尤其是後來他嶽家上門鬧那麽一場,孟慶堂更覺得心塞。
孟東升去南方闖蕩的事情,孟慶堂是不願意的,主要是不想要他受苦。
臨走前一晚,孟東升和孟慶堂在書房裏談了一宿,到最後,孟東升說著說著都哭了。
孟慶堂才真正同意了他去南方這件事。
這次孟東媛去,孟慶堂早就準備好了錢。
孟東媛安點好孩子後,就被孟慶堂喊進了書房。
“你哥現在怎麽樣?”孟東媛剛坐下,孟慶堂就問了起來。
“去南方相當於白手起家,南方機會很多,但對於我們這樣沒什麽門路的來說,卻是有點難”,孟東媛直言道。
“我二哥去了那邊就是做倒賣的生意,跟著別人幹,掙得倒是比這裏多,但是也比較辛苦。一家子租住的地方,可能隻有你這個書房一個半大,和好幾戶人家擠在一個院子裏。”
“因為人生地不熟,那邊對於外地人也有點歧視,子婷和賈美連屋子都不出。”
孟東媛話音落下,孟慶堂久久沒有說話。
房間裏沉默許久,孟慶堂開口“要不喊你哥回來吧。”
孟東媛搖了搖頭“我哥那性格你還不知道,認準了一件事情,那就要幹到底,除非在南城實在混不下去,隻能流落街頭,才有回來的可能。”
孟東媛看著孟慶堂臉色有些凝重,接著說道“你也不用擔心了,這是之前的情況,這一次我去之後,跟著我哥在外麵跑了一趟。陰差陽錯之下認識了大老板,在當地還是有些勢力的,我們達成了合作,以後二哥跟著人家幹,很快就能有起色的。”
“我回來的時候,二哥已經上手了,雖然累點,但是有成就,也算是痛並快樂著。”
孟東媛記起了走之前孟慶堂交給自己的事情“你給我的錢,我都給我哥了,不過我哥說了,他已經成家了,不能再花你的錢了,不過現在急著用錢,那份錢就先拿著應急,也算是你的投資,等以後掙錢了,分紅給你。”
“你二哥就是倔,兒子花爹錢,天經地義,有什麽好不好意思”,孟慶堂的臉色有些緩和。
孟東媛勸說道“你們就是瞎操心,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自打二哥走了,你臉色就沒好過,尤其是大哥,每次來你都要罵上一頓。”
“是,當初大嫂進門的時候,是委屈了二哥,但是這事情已經過去了,沒必要總是拿出來說。而且二哥回家之後,大哥不是第一時間給二哥安排了工作。”
“對於二哥,大哥心裏知道對不住,但不管怎麽做,那是他們兄弟們之間的事情,你老是這麽偏幫著,兩個人心裏有嫌隙了,怎麽辦?”
“他們敢?”孟慶堂眉毛一橫,卻受了孟東媛一個白眼。
“你就沒發現,最近大哥上門的次數都少了嗎,人家也是三十好幾的人了,你還把人當孩子啊。每次你罵完人,我媽都得哭一宿,這麽下去,你覺得這家裏還有寧日嗎?”
孟東媛勸著“爸爸,你和媽媽就是家裏的定海神針,有你們兩個在,家就在,你們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我們就安心了,其他的不需要管太多,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們改變不了什麽。”
孟東媛不知道孟慶堂聽沒聽進去,但是盡可能的說了自己的想法。
孟東媛走和回來,都不是什麽秘密的事情,第二天,孟東廷和孟東平兩家人就都來了老宅。
因為之前孟慶堂脾氣不好,家裏的氣氛比較尷尬,這一次,兩家人不約而同的來的比較晚一些。
不過這一次,孟慶堂一直在書房坐著,直到快吃飯的時候才出來。
也沒有像之前那樣嗬斥別人,孟東廷一度很奇怪。
其實,這一次孟東媛走的時候,孟東廷也給了五百塊錢,算著他和大嫂的工資,也是他倆幾年的積蓄了。
孟東媛找了個空子,把孟東廷拉了出去。
“這是你給二哥的錢,二哥沒要,要我給你帶回來了。”
孟東廷沒有接“他不要拿什麽生活,不知道天高地厚,耍小孩子的脾氣。”
“你也是有三個孩子的人了,說你們兩個都有工作,但是工資都不高,這也是你們攢了幾年的積蓄了。給了二哥,你們也得扣扣巴巴的過日子。”
“再說了,這錢是一家子的錢,你省著點沒事,但讓老婆孩子跟著你們受苦,你還怎麽當家。”
“這錢你嫂子知道,也是我們的一番心意”,孟東廷沒有接。
“嫂子沒意見,那是為了給你撐麵子,嫂子有這份心,你總不能真的讓嫂子受委屈吧,拿著。”
孟東媛將錢塞在了孟東廷的懷裏,卻不曾想,這一幕剛好被出門找孟東廷的大嫂看到了。
“怎麽了?”歐雪清走到兩人的身邊問道。
“之前給二弟的錢,二弟沒收”,孟東廷把錢拿了出來,遞給了歐雪清。
歐雪清沒接,有些難為情的問道“二弟這是海員我們?”
“沒有的事”,孟東媛趕緊打著圓場“咱都不是什麽大富大貴的人家,這錢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二哥在南方雖然苦點累點,但是養家糊口沒什麽問題,不用拖累你們。他拿了心裏也不安心。”
“我昨晚還和爸討論過。各人有各人的福分,不需要強求,二哥既然不要,就是用不著,你們自己收好,存著,留著自己用,如果二哥以後真要用錢,借到我們頭上,我們再拿出來也行。”
“都是一個家的人,沒什麽隔夜的怨氣,大家互相理解一點就可以了,你們也別放在心上。
“怪不得爸今天的脾氣好了很多,我還以為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孟東廷將這件事記在了心上,沒有多說,換了個話題,開起了玩笑。
“行了,我們進去吧,這一次二嫂和我給大家挑了不少的東西,人人有份。”
“你們也是破費,浪費這錢幹什麽?”
“你們不知道,南方啊,好多東西都比我們這邊便宜,很劃算的。就是我背回來有點累,你們可得給我一份路費。”
“放心,找不了你的。”
一大家子的人,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
那天過後,離開學也沒多久了,孟東媛在家裏陪著孩子好好的待了幾天之後,提前兩天去了學校。
這一次去南城,幫孟東升找房子還算是件小事,還幫著孟子婷找好了學校,這還托了穆南星的福。
那天跟著穆南星見了老師之後,期間談到了情況,說起了租房和找學校的事情。
老夫妻兩個人喜歡安靜,雖然房子大,但是家裏的兒女都有回國的計劃,不打算出租,倒是聽說孟東媛她們在找合適的學校時,直接寫了一封推薦信,可以進城西那所最好的學校。
後來,帶著推薦信和老師給的聯係方式,孟東媛和孟東升請校長吃了一頓飯,把這件事情定了下來。
席間,聊起了學校的教育問題,知道孟東媛是京城師範大學的高才生,校長還笑稱等孟東媛畢業了,就聘她到學校。
現在的教育水平相比於後世,還有些落後,不過南城在於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這所學校還有很多的外籍孩子,學校裏在這方麵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像比如內地,有很多的先進教育理念。
孟東媛用著自己超前的見識,和校長相談甚歡。
而這一次的談話,讓孟東媛也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教育宜早不宜晚。現在自己有這個想法,為什麽不開始實踐呢,也能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也好做後麵的計劃。
不過這事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辦成的,想來想去,孟東媛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建一個社團,一個和周邊學校合作,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在學校做實驗教學的社團。
有了這個想法,孟東媛就開始行動了,提前去學校,也是想借著開學前的這段時間,打聽一下成立社團的條件,好趕著新生入學,吸納更多誌同道合的人。
孟東媛對於社團的未來還不太確認,把這件事和宿舍的人一說,就得到了大力支持,除了徐榮平時的時間不太合適,其他成日後都是社團的中間力量。
孟東媛到了學校,宿舍裏隻有李思雨和朱竹清到了,打了一聲招呼之後,孟東媛就出門去了教務處,問詢起了起辦社團的事情。
因為高考的恢複,國家對於這方麵也比較重視,尤其是豐富學生們的生活,老師也比較支持。
知道孟東媛有這個想法之後,老師細細的給孟東媛講解著各樣的條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