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分辨率

字數:5210   加入書籤

A+A-


                      遠程施法,直接在十幾米外凝聚風刃,而不是在身前凝聚風刃、再飛出去。

    別以為是換了個施法的方式,這是質變。

    陳老師陷入回憶中,自己掌握遠程施法是什麽時候開始來著?

    唯一的觀眾楊小竹嘰嘰喳喳的問道“老師,遠程施法很難嗎?”

    陳文新笑了,“你先凝聚一個風刃試試。”

    楊小竹想了想,用了一個小法術,一個小定身術,定住了五米之外的小小鬼影。

    陳文新一頭黑線,“不是小法術,是真正的法術。小法術都是簡化過後的玩具。”

    楊小竹又試了試,隻能在身前一米內凝聚風刃;再遠就無法控製。

    “怎麽回事?”楊小竹發出驚呼。

    陳文新開口了“立體空間確定一個點的位置,需要幾個參數?幾個坐標?”

    楊小竹立即說道“三個參數,三個坐標。”

    陳文新又問“那如果要確定一條直線呢?”

    “至少六個參數,三個坐標。”

    陳文新又問“那如果是幾何體呢?”

    “至少要四個點,12個參數。但還是3個坐標。我懂了!”楊小竹恍然大悟,“三坐標係!想要遠程施法,至少需要構建三坐標係。而想要構建三坐標係,就需要提升感知之風,需要三個頻段!”

    楊小竹終於驚訝的看著楚飛,“你掌握了三個頻段的感知之風了?”

    楚飛點點頭,“上午才感悟到的。”

    楊小竹有點沉默了。

    基礎法術三套件感知之風、風刃、風之翼。其中感知之風又是一切的基礎。

    這很好理解。

    普通人,眼睛能看到世界,才能改變世界。

    感知之風,就是法術的“眼睛”。

    但感知之風,也是有等級的。

    最初級的感知之風,隻有一種頻率(聲波),大家隻能感受到了一個模糊的世界。

    兩種頻率,就能感受到一個比較清晰的世界。

    但這個世界依舊是灰白色的、朦朧的。

    隻有掌握三種頻率,感知之風才能‘初步大成’,擁有近乎神通的能力,具有強大的實用性。

    但想要掌握三種頻率,卻有點難。

    三種頻率需要處理的數據,是兩種頻率的四倍——至少。

    實際上,人腦對數據的處理,可不是簡單的二進製。

    而數據的增加,也不是簡單數據的增加,還有計算方式的變化、數據結構的變化。

    從兩種頻率提升到三種頻率,是質的轉變,是從平麵到立體的轉變。

    楊小竹咬著嘴唇,嚐試將感知之風疊加一種頻率;但剛剛嚐試,腦袋就一陣陣暈眩——超負荷了!

    楊小竹的精神力,還不足以承受三種頻率的負荷。

    楊小竹有點不甘心,“為什麽小法術可以遠程釋放?”

    陳文新笑道“小法術之所以是小法術,是因為都是二維結構。

    你試試,小法術是不是隻能指向唯一的方向,不能上下左右隨意移動。

    小法術中雖然也有一些三維數據,但都是套用的公式,都是一些固定的數據,借用了自然界的參數,簡化的大腦的計算量。

    但真正的法術卻不是。”

    楊小竹立即審查小法術,果然發現問題。小法術中,縱坐標軸中的數據,都是自然參數。如引力、壓強。這些數據不需要額外計算。

    楚飛也審查小法術,最後卻不得不驚歎一聲“小法術簡單,但設計小法術的人,卻不簡單。

    想要利用自然參數來簡化人的計算量,需要相當的科學根基。

    果然,知道的越多,越感覺自己的無知。”

    陳文新點頭,語氣中有些感慨,“我前一段時間想嚐試設計小法術,卻無從下手。”

    楊小竹若有所思的說道“這是不是就像成語。

    成語看上去簡單易懂,四個字就能表達海量的信息。

    但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故事背景。

    成語,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數據壓縮包。”

    陳文新又笑了,“不錯,成語就是一種另類的壓縮包。這是一種智慧的壓縮包,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凝聚著一段華夏的曆史。

    好了,楚飛,我們繼續訓練吧。不過我們增加一個新的訓練項目。

    小竹,你仔細看著。”

    楊小竹嘟嘴。

    陳文新卻揮揮手,打開虛擬管理軟件,關閉了楚飛的視覺係統。

    楚飛頓時‘瞎了’。

    陳文新聲音中透著嚴肅“楚飛,既然你已經掌握了三種聲波,那就嚐試用感知之風取代眼睛吧,改變過去的習慣。

    眼睛的局限性太大了。”

    楚飛默默點頭。

    視覺完全消失,反而有利於聚精會神,激發全部的感知之風。

    三種頻率的聲波(頻率)擴散開來,掃描到海量的數據,一個個數學公式在心頭閃過,強大的精神力完成計算,最終還原成圖像。

    三種頻率下的感知之風,擁有了強大的視覺。這依舊是一個黑白的視野,不同的是,清晰太多太多。

    此時“感知”到的,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朦朧的、線條的世界,而是一個立體的世界。

    楚飛可以“看”到陳文新清晰的輪廓,看到楊小竹的動作,看到天空有一團團朦朧的光影飛過——這是鬼影。

    楚飛的感知之風,最終擴展到20米半徑,停止。

    再遠的就開始朦朧、模糊。

    一方麵是精神力不足,另一方麵是距離越遠,數據量大、而且是指數級增加,大腦計算不過來了。

    以楚飛的精神力,想要計算20米之外的數據量,都一陣陣頭暈。

    但若取消360°視野,將精神力集中在身前三分之一,感知之風的距離,能增加到30米。

    楚飛默默的感受著全新的感知之風,也發現一個問題——粗糙。

    受限於聲波的波長,感知之風隻能感受到大概的輪廓,‘看’不清麵容、發絲、衣服的褶皺等細微之處。

    就像是暗淡月光下的視野——能看清輪廓,卻看不清細節,世界一片灰白毫無色彩

    可見光的波長約390n-780n,所以眼睛的分辨率可達10億像素級別。

    但聲波的波長卻很大。

    楚飛現在隻能掌握初級的超聲波,2萬赫茲,按聲速340米計算,相當於波長17。

    所以感知之風的分辨率很低。

    好在人腦有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加上聲波連續不斷的‘刷新’,倒也不用看到‘像素世界’。隻是細節難免模糊。

    楚飛不斷調整計算方法、數學公式,終於在閉著眼睛的情況下,凝聚出一個風刃。

    風刃很大,足有半米;但威力卻很可憐。

    風刃飛著飛著,就脫離控製;又因為感知之風無法精準定位,數據錯誤,數據模型崩塌,風刃也崩潰了。

    陳文新在旁邊指點。

    “做的很好。但你還殘留著過去的習慣。忘記你的眼睛,改變思維方式。

    那麽多人都成功了,說明這事情很簡單。”

    楚飛點點頭,繼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