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亂世將啟?

字數:3999   加入書籤

A+A-


    冀州,钜鹿郡,廮陶縣。

    城牆之上,不少士兵都坐地休息,另外一些士兵來去匆忙。

    不停有民夫從下往上抬著石塊、木塊,補充大量消耗的守城“重器”,而弓箭,早已經用光了。

    董昭一手持劍,一手扣在腰帶上,一路帶風的走過城牆,若是遇上傷重的士兵,他還會停下來慰問一番,命人將之抬下。

    他望著退去的黑山軍,對屬吏道:“立即派出哨探跟蹤,看看黑山軍是否真的退了。”

    董昭鬆了口氣,張牛角終於退了。

    張牛角攻城數日,雖然沒有攻入,但廮陶兩千守軍,已接近人人帶傷,疲憊不堪,城中壯勇,也幾乎都被征召了。

    誰叫太守郭典將外軍都帶走了,若不是董昭及時集合了數縣兵力,恐怕廮陶要破城。

    “所發求援之信,可有回複?”董昭問。

    “有,常山太守沮授回信稱,會派兵支援,隻不過派誰領軍,派兵多少等細節並未言明。”

    “此乃軍機,豈能寫在心中,若為黑山賊所得,豈不是誤了大事!”董昭解釋完,又望著遠方歎了一聲:“沮公與聲明大義,不愧能官封太守!”

    “縣長,張牛角退兵,會不會與之有關?”

    “必然如此!定是因為常山軍至,張牛角才會率兵退向東麵,沮府君可是擊破了張寶數萬精兵,而那張寶,你別忘了,郭府君與董將軍,皆奈何不了,董將軍更是大敗其手。”董昭言語中,帶著微微遺憾,畢竟董卓姓董,他也姓董,雖不同鄉,到底同姓。

    董昭接著道:“能令張牛角如此果斷撤向東麵的,必是常山都尉趙子龍領兵前來!”

    屬吏顯然也聽過常山趙子龍的名聲,連連點頭附和。

    “廮陶不失,我欠沮府君一個人情了!幸好廮陶守住了!”

    董昭看看正在休整的將士,以及忙碌的壯丁,“不錯!”

    “都不錯!”

    ……

    “哈哈哈,不錯!”

    廮陶之東,張牛角聽完情報後笑道,“昏君竟然敢這個時候來冀州,我張牛角即便是死,需要捋他幾根天子毛下來!”

    “頭兒!萬萬不可輕敵,皇帝身邊尚有數萬西園軍,還有數千皇家禁衛,據說還是前並州刺史丁原統領,此人可是常年與鮮卑作戰的。”張牛角身旁一人勸道。

    此人裝扮文士模樣,隻是衣服材質為尋常土布,因識得字,又能說幾句正經腔話,於是張牛角便引為軍師,一路幫著張牛角出謀劃策。

    避開司隸攻冀州,便是他的主意。

    跳過實力強勁的魏郡轉攻受黃巾荼毒最深的钜鹿郡,亦是其主意。

    一路下來,無往不利,於是張牛角對他言聽計從,直到攻打廮陶失利,方才第一次受挫。

    張牛角對廮陶強攻多日,可惜都沒有破城,而此時,張牛角突然獲得了一個驚天消息——

    大漢天子,皇帝陛下,劉宏竟然來冀州了!

    張牛角一開始不信,可這個消息越傳越玄乎,越傳越真事,最後連時間地點都明確起來了。

    張牛角頓時惱了,身為黑山軍首領,承襲的是黃巾的衣缽,沒想到他沒有去雒陽,劉擎的皇帝反倒來冀州了。

    這不是妥妥的扇他耳光麽,張牛角和軍師思慮再三,決定引兵向東,伺機攻擊皇帝,若能擒得,他張牛角之功業,自然不下於天公將軍張角。

    此舉若成,必然能引起天下響應。

    “軍師,此舉若能成,下一步該當如何?”張牛角問。

    “頭兒,劉宏身邊自然跟了不少宦官,頭兒可先殺盡宦官,再昭告天下,必能得天下民心,豈不聞:天下苦宦官久矣!”軍師道。

    張牛角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深以為然,他就喜歡這種讀過書的人,總能說出很有道理的話。

    張牛角領軍一路向東,行了數日,來到絳水以北的堂陽縣,張牛角並未靠近包圍縣城,僅僅是繞過去,這裏已經是安平國境內,距離劉宏所在地樂成縣,路程也隻不過十日之內。

    根據軍師計劃,張牛角派出探子,準備在劉宏回雒陽之時,在安平國境內截殺。

    張牛角原本有兵力五萬,雖然在廮陶之戰中折損數千,但冀州依然有不少流民與流寇,他們總想著抱大腿,遇到張牛角這等大軍,多半會選擇歸附,這也使得張牛角的隊伍不斷壯大,如今,人數已過六萬,直逼七萬。

    這也使得張牛角對此戰多了幾分信心,否則,區區四萬多兵力,張牛角還不敢與上萬的西園軍作戰。

    ……

    在常山通往雁門的山道上,劉擎一行已入太原郡。

    此行並非前來太原郡,隻是路過。

    荀彧與典韋兩人一左一右,行在劉擎兩側,這一路上,劉擎正好有不少問題請教荀彧。

    比如太原郡有哪些名門望族?

    比如他與戲誌才是否有通信?

    比如潁川可有士族子弟願意投效與他?

    說起這些,是荀彧強項,郭嘉拍馬難追,他連各大家有哪些出色的人才都知道。

    比如太原王氏,除了王允為世人所知,還有年輕一輩的王淩王彥雲,亦聲名在外,舉茂才出仕是遲早的事,和王允也是叔侄關係。

    再比如太原郭氏,郭縕如今病已好了大半,他已經奏請朝廷複職。

    說道這,劉擎還問了一句:“他若複職,我該去哪呢?”

    當然,這隻是一句玩笑,郭縕斷無可能再封雁門太守,就算劉擎願意讓賢,郭縕也不會要,因為郭縕還欠劉擎半條命呢。

    當初劉擎初到雁門,可是給郭縕獻了藥的。

    “主公,郭縕頗有才能,而郭氏在太原郡勢力不小,主公若對太原郡有心,太原王氏必為最大阻力,而郭氏,則可成為拉攏對象。”身在太原,荀彧突然彈起了太原之事。

    聽他的語氣,顯然已經有外擴的意思了,在常山數日,他與郭嘉與沮授田豐都交流過不少,最先布局的就是郭嘉。

    他們也清楚,身為主公軍師,郭嘉的想法,基本就是劉擎的想法。

    隻是主公礙於麵子,有些話不方便說,有些事不方便做,比如這一次是冀州之事。

    對於天下大勢,郭嘉與荀彧比誰都清楚,沮授田豐也不是糊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