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念忠奸,渤海保衛戰

字數:4255   加入書籤

A+A-


    虎牢關城頭,李傕早已經依照賈詡建議,依關而守,他親自坐鎮虎牢,而胡軫所部,則據守汜水關。

    汜水關,是虎牢關邊上的一座小隘,因瀕臨汜水而得名,與虎牢關互為犄角,相比虎牢,這裏地勢險要,雖說不上易守難攻,但這裏的問題是大軍無法展開。

    董卓依賈詡之計布局,棄守虎牢關以東的中牟、陽武等地,將幾縣之兵,盡數聚於滎陽,並遣徐榮、李蒙率軍進駐,據城固守,見機行事,以為後應。

    三月三日,陳留會盟之日,董卓於朝堂之上,怒斥袁氏叛逆,聚兵謀反,請任護國將軍,總領兵馬,同時,革除張溫太尉之職,由自己兼任,總管軍務,全權負責應對關東聯軍。

    加上董太皇太後的支持,朝堂之上,無人敢出聲發對。

    這不過是董卓的朝堂過場,在這之前,董卓已經完成調兵遣將,根據賈詡的部署,就等關東聯軍來攻了。

    同時,韓遂馬騰率兵十萬,正馬不停蹄的趕來。

    ……

    三月三日,春回大地,此時的南皮,除了了遍布春意,還帶著濃濃的喜慶。

    南皮城中人人皆知,渤海國的王,今日要納荀氏之女為妃。

    對於渤海國複立這件事,百姓可是拍手叫好的,劉擎之父雖然稱不是什麽仁德之主,但對待百姓還算厚道,否則他冤死時,也不會有那麽多人為之惋惜。

    如今,渤海國回來了,渤海王也回來了,而且劉擎一來,就磨刀霍霍向豪強,從控製糧價,再到整治鹽務,皆是有利於百姓的大好事,無不叫人拍手叫好。

    如今渤海王納妃,全城百姓都出來歡呼慶賀,身居南皮的人,甚至呼朋喚友來南皮,當做自己家有喜事一般請客慶祝。

    曹操剛入南皮,便被眼前的擁擠人流驚到了,南皮哪有這麽多人,怕是渤海國能趕上的人,都趕來了,難怪今日官道上也如此多的人。

    曹操今日的心情,猶為複雜,三月三日,本是陳留會盟之日,而他錯過了,月前渤海王親自去河間國告訴他喜訊,自然是希望他不要再想什麽會盟之事了。

    “曹將軍請!”

    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打算了曹操的遐想,定睛一看,是荀彧,不知不覺,已到了渤海王府。

    “荀國相!”曹操連忙見禮。

    “客氣客氣,你我還是簡單稱呼吧!”荀彧笑道。

    “文若。”曹操換了個稱呼。

    “孟德神不守舍,可是還在想會盟之事?”荀彧一陣見血指出。

    曹操尷尬一笑,否認道:“非也非也,我是在想家父,會用何手段懲戒我。”

    “嗬嗬,那不過是老一輩的事,我輩英才,自當自己作為,家父做了半輩子的濟南相,守護著濟南王劉康一家,免遭黃巾荼毒,然身體不支,已難以維繼。”

    曹操沒聽出荀彧這話中有何深意,既說道了濟南王,又提到了濟南相,守護和難以為繼……這是變著法子在勸他去濟南國接任相位?

    “文若有心了!”曹操謝道,畢竟是要人家父親讓位。

    “孟德曲解我的意思了。”荀彧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我非在替主公勸你,我的意思是,家父自知能力有限,隻有守護一方土地之能,便終身竭盡此能,濟南王劉康,乃是先帝親封,河間王一脈,在他看來,他守護的,既是郡國百姓,也是真正的大漢苗裔,世人隻知大漢社稷在朝堂,殊不知,大漢社稷,無處不在!”

    荀彧伸手揮過,示意這聚在渤海王府門街兩邊的人潮,皆是社稷之民,他接著道:“孟德可知,我家主公沒來之時,這渤海王府門前,是何模樣?”

    那日的情景在曹操腦海中乍現,袁紹邀他來南皮之時,還特地來見過渤海王府,那時正值冬日,王府門前的石階縫中的雜草都枯黃了,冷清,蕭瑟,死寂。

    人都說,渤海王府門前的草,都無人敢替它拔掉,因為這傳到宦官耳中,會被誣陷為渤海王同黨。

    那日袁紹為了嘲弄已經失勢的宦官,還專門拔了一把枯草。

    這麽一比,還真是,因為劉擎的到來,因為渤海王,這個地方再度恢複了人氣與生機。

    曹操突然腦中一絲豁然,似有一道強光撕裂了猶疑的陰霾,荀彧將他父親數十年守護濟南郡與渤海王府的數月的枯榮變化作比,是在告訴他,大漢社稷,無處不在。

    匡扶漢室,匡扶社稷,本就是眼前之事!

    而非單單的朝堂之爭!

    曹操進一步想到:因不同的人力所能及者有限,所以荀彧之父終其一生,不過守著一濟南王一支,而劉擎,僅僅是踏足於此,就可以讓這裏翻天覆地。

    在曹操的見證下,劉擎還踏足過許多地方,圉縣,長社,陽翟,濮陽,廣宗……每一次,都翻天覆地,圉縣之地安泰豐收,長社大軍灰飛煙滅,陽翟黃巾土崩瓦解……

    以前曹操對劉擎的印象,無法是多謀多智英勇善戰,概括了說就是潛力無限!

    直到現在,他真正領會到,劉擎潛力的真相是什麽,是他所到之處的改變,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不經意間,他身上放佛帶著某種神奇的力量,讓一切混亂都歸於秩序。

    叛軍歸降,流民墾荒,戰火之地碩果累累,蕭瑟之城喜慶洋洋,曹操不知道這種力量怎麽形容,但他直覺劉擎能改變整個天下,他找到了一個詞——

    天命!

    自己呢?

    跟著關東聯軍去討伐董卓,攻打雒陽?

    曹操心中不由得對過去的自己一頓鄙夷!

    “文若之言,真當醍醐灌頂!”曹操正身正色,拱手作揖。

    荀彧一笑,連忙扶住道:“主公曾言,人心兩麵,一念成忠,一念成奸,那董卓與袁隗,皆是一念如此,忘孟德好自為之,今日我妹大喜,孟德請自便!”

    送曹操入府之後,荀彧做了個請的姿勢,自己又去迎接其他客人了。

    金戈戰馬今日也是喜慶裝扮,格外興奮,昂首高蹄,趾高氣揚,說的就是它。

    騎在上麵的劉擎,倒是覺得有點羞恥,好在已經結過一次婚了,這種場麵,不是第一次見了。

    荀府是給荀彧的府邸,除了王府,這荀氏府邸也是獨一檔的氣派,作為荀采暫住之地。

    來渤海郡已有半月,荀采是性子是比較跳脫的,其實她很想見見那個所謂的渤海王,隻不過,有老父親看著,她實在沒轍。

    若在自己家中,荀爽肯定自己沉醉在經學研究之中,對荀采也是疏於管教,可這回,荀氏對這樁婚姻過於看重,也由不得荀采胡鬧了。

    閨房之中,梳妝完畢的荀采,靜靜的等待吉時到來,她一身紅裳金飾,貴氣異常,丫鬟小小也著了最精致的衣賞,侍奉在旁。

    “小姐,別動了,要歪了!”小小不時提醒道。

    因為荀采經常對著銅鏡歪脖子看自己。

    “小小,我早上還明明很緊張的,怎麽現在一點都不緊張了?”

    丫鬟小小無奈的搖了搖了,“說明小姐早上是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