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死灰中的星火

字數:2660   加入書籤

A+A-


    宗室!
    馬恩慧敏銳地察覺到了什麽,笑著上前,拉起徐妙清的手:「王妃何須如此,朝廷自有朝廷的辦法,何必勞代王府破費,隱秀,讓人把這禮退了吧。」
    徐妙清連忙攔住,堅定地說:「皇後,宗室本是一家,同根同源,眼下皇室難作,宗室自當出點力,這些禮物還是收下吧,拿去給軍士子女買點衣物也是好的,誰不想大明百姓越過越好。」
    馬恩慧推辭幾次,見徐妙清堅持,便應了下來:「既如此,本宮定會告知皇上,也好褒獎代王府為國之心。」
    徐妙清笑得很不自然。
    朱允炆在大本堂的訓話讓朱桂很是畏懼,接連幾夜都在做噩夢,徐妙清也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隻好去找了大姐燕王妃徐儀華,徐儀華聽聞之後,便給了徐妙清一個主意:
    破財免災。
    朱桂雖然很不舍得這些錢,但礦場裏出現的問題遠非朱桂認為的那麽簡單,幾個管事瞞著朱桂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其中就包括強迫勞動,拐賣人口。
    可不是,礦難死的人多了,就有人害怕不想幹了,而走得人多了,自然就需要新的壯丁。
    壯丁從哪裏來?
    不言而喻。
    朱桂以為是從民間招攬的百姓,可並非完全如此。
    當朱桂了解到內情之後,感覺自己直接找朱允炆很可能會挨揍,索性先讓代王妃先入宮與皇後談談,讓皇後給吹吹枕頭風,也好保住家業。
    馬恩慧了解徐妙清的來意,事實上,她不是第一個王妃,在這之前,已經有三位王妃來過了。
    晚間,朱允炆看著馬恩慧送來的賬冊,歎息道:「朕也清楚,宗室之間確實不宜把事做絕,讓事情太僵,可每每看到那些礦場調查文書,就難免心痛。宗室不是沒有法度,也不能肆意妄為,這是朕最後一次寬容他們,點數清楚各府送來的錢財,拿出六成給戶部吧,夏元吉最近有些難。」
    馬恩慧多少有些不舍,六成可有三十多萬兩錢鈔,到手裏還沒焐熱,轉手就要不見了,可畢竟國事為重:「臣妾明日便差人送過去,隻是皇上也無需過多憂慮戶部,這後宮中的錢財,支撐水師出動幾次還是可以的。」
    朱允炆微微搖頭:「為了社學,後宮已經捐出去二十幾萬錢鈔,為了二炮局,又填進去數十萬錢鈔,為了龍江船廠的鋼鐵船隻,咱們又投入不少,後宮的錢財總會有去處,不能再挪用了。」
    馬恩慧也清楚,此時的朝廷花錢如流水,後宮能省著點還是省著,萬一戶部真的困難,後宮至少可以救急一二。
    「太後身體可好一些了?」
    朱允炆詢問。
    馬恩慧點了點頭:「太醫來過了,說是晝夜溫寒引起的不適,已是無妨。」
    「那朕明日去看看。」
    朱允炆有些擔憂。
    馬恩慧點了點頭,提醒道:「明日可以,可要過了午時才可。」
    朱允炆疑惑,自己看個親娘還需要預約不成?
    馬恩慧整理著賬冊,解釋道:「明日上午天界寺的高僧會去太後那裏講解佛法」
    朱允炆了然。
    雖說朱元璋支持佛教,呂太後信佛,但朱允炆對待佛教的態度始終是很清晰的,那就是:允許你存在,不允許你放肆。
    不同於洪武時期,佛教寺院、僧眾一度增長,建文朝之後,佛教雖依舊香火旺盛,卻已隱有危機,而最大的危機便是:
    官府嚴格控製度牒發放。
    沒度牒,就沒和尚,沒和尚,就撞不了鍾。
    呂太後不止一次幫助天界寺的和尚說好話,朱允炆為了照顧太後,先後發了八百餘度牒,現
    在天界寺高僧又來,估計說完佛法之後,還會說說佛徒的事……
    鍾聲響徹,古樹悠悠。
    天界寺後堂,一名白色長眉僧人盤坐在蒲團上,雙眸緊閉,手中佛珠盤動,嘴角微微動彈。
    門開了。
    一片綠色的梧桐葉飄落進來,隨後便是一雙黑色皮靴,拂塵微動,人已走入。
    門關了。
    白眉僧沒有睜開眼,隻是平和地開口:「人未至,青葉已入門,看得出此番你來,怕是又要卷去不少生命。」
    「嗬嗬,高僧哪裏的話。青葉落,自有天意,順遂天意,坐妄成空,不也是佛法之理?」
    劉銘撩開衣擺,盤坐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