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臨安風傳
字數:2964 加入書籤
在鹹淳五年十月,臨安朝廷裏麵開始流傳一個消息。廣南東西路安撫製置大使知廣州、兩廣沿海製置使趙嘉仁瘋了。
這消息不脛而走,不僅在朝廷裏麵傳播的很廣,在大宋的太學裏麵也流傳起來。聽說自己的三弟瘋了,一直有誌於科舉的太學生趙嘉禮心裏麵五味雜陳。他還不得不發覺自己的心情中歡喜的部分也許稍微占了點優勢。
人類最近幾千年來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變化,所以大家都很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當別人家的孩子還是和自己基本沒怎麽相處過的親弟弟,這情緒就更加複雜激烈起來。
趙知拙的夫人十年生了五個娃,之後就帶著二女兒和三兒子回泉州,和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呈現分居狀態。所以趙嘉禮與趙嘉仁這兩兄弟雖然是親兄弟,卻實在是生分的很。趙嘉禮三十出頭,趙嘉仁二十八歲,見麵次數還不到三位數。
大哥趙嘉信為人寬和,有長兄風範。雖然也曾經與三弟很生分,卻因為十幾年前被老爹趙知拙派去監督當縣尉的趙嘉仁,兄弟兩人攜手齊心開辟了事業。趙嘉信更是因為掌握了農學的秘術,開發出好些優質種子。不知道福清係列黃豆的江南田莊都不敢自詡說自己是種豆子的。此時作為提舉棉務的幕僚統管嘉興府事宜。
三弟趙嘉仁更是年紀輕輕就官居從三品下,幹了三任知州,出過兩趟兵。即便在反賈似道的官員中沒有什麽特別的好評價,但是朝廷上下都認為再過十年,等賈似道老去,趙嘉仁就很有機會向丞相的地位發起衝擊。
夾在這兩者之間的趙嘉禮就很尷尬,論能力論官位,他完全沒辦法和三弟比。論心胸論手藝,他也沒辦法和大哥比。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趙嘉禮想走科舉道路,然而競爭者太多,即便不在科舉大省福建,趙嘉禮也沒辦法在競爭者中突圍而出。
老爹趙知拙見長子與三子都很爭氣,又是大富大貴,便把自己大部分田產等給了二兒子趙嘉禮。若是被老爹大罵為沒用的東西,趙嘉禮或許會感覺稍微好點。現在老爹擺明了偏心分家,兩個兄弟對此根本不在乎。這就讓趙嘉禮感覺自己實在是太沒用啦。
然而心裏麵不爽歸不爽,這日子倒也沒什麽特別糟糕的地方。身為太學生,也不缺錢。趙嘉禮隻是在比較的時候感到不爽而已。
剛聽到三弟瘋了的消息,趙嘉禮其實並不信,好好的人哪裏會因為做官就瘋了。在嶺南做官病死的幾率遠高過瘋掉的消息。真的看了內容之後,趙嘉仁就不得不覺得自家三弟也許真的生了病。
韶關地處廣南東路北部,北江上遊,湞江、武江、北江三水交會處,與荊湖南路、江南西路交界,毗鄰廣南西路,乃是宋代已經打通的南下陸路上的一處。這裏地處內陸,也出產石炭。距離廣州有五百裏的水路。
趙嘉仁先是派人在韶關茶山開辟了礦場,又在礦場到河邊碼頭之間建起了一條將近20裏長的鐵軌。用牛拉的礦車將石炭一車車的拉到河邊的碼頭,再由水運一路送到佛山。
據說鐵軌是兩條平行的軌道,軌寬一寸半,高一寸半,固定在枕木之上。連綿將近20裏的鐵軌上的車子竟然也是鐵板製成,一車由四頭牛或者六頭牛拉動,每車能裝千斤石炭。趙嘉仁還在建造許多從韶關到廣州的運輸船,專門運輸石炭。
與二十裏鐵軌相比,往返千裏的石炭運輸專線更是聽著就令人訝異,這完全是錢多到燒的。這是瘋子才能做出的決定。趙嘉禮也生出與朝廷中其他人相同的念頭。
趙知拙趙老爹雖然要致仕,不過六十多歲的他卻發現自己可以什麽都不管,卻不想徹底失去自己現任官員的頭銜。所以本該致仕的他,就這麽拖著不退休。好在有三兒子趙嘉仁,賈似道也不想難為趙知拙。於是這位現任官員也知道了三兒子瘋了的消息。
急匆匆回到家,趙知拙先把趙嘉仁的所作所為給夫人講了,接著就忍不住抱怨道:“三郎在襄陽立下功勞之後竟然去嶺南,那時候他隻怕已經有些不正常。不過那時候他大概還沒失心,你看他離開臨安之時都沒敢對我們講。這到了嶺南之後,怕是就病了……”
趙夫人聽丈夫居然這樣講她心愛的兒子,登時怒道:“你才是失心瘋!”
被夫人一聲怒喝,趙知拙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再看著夫人如同護犢雌虎般的表情,趙知拙大大的打了個寒顫。在這一瞬,趙知拙徹底明白了三子趙嘉仁在他夫人心中的地位。他趙知拙這輩子是沒機會趕上了。
趙夫人此時完全陷入憤怒當中,一聲怒喝完全無法紓解情緒,她接著怒道:“你見過失心瘋能辦成這樣的大事麽?你也是當過知州的人,我就問你,你在慶元府能做到這些麽?”
即便感受到撲麵而來的怒火,趙知拙卻也覺得夫人的話倒是充滿了理智。別說二十裏鐵軌,維護二十裏官道都是非常艱難的工作。一個瘋子是不可能辦到這些的。冷靜下來仔細一想,趙知拙覺得瘋狂的是決定,而不是具體幹辦到的事情。
為自家兒子辯護,趙夫人情緒飽滿,思路敏銳。見到不中用的丈夫沒了最初的那股子勁頭,趙夫人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大聲說道:“三郎才情能耐在天下都罕見。誰能十年間就擁有大船幾千艘,若是十年前有人知道三郎想辦成這樣的大事,想來都覺得三郎瘋了吧!”
如果趙嘉仁知道母親這麽堅定的給自己辯護,他一定會非常高興。而且就算是不知道母親的辯護,趙嘉仁依舊非常高興。
韶關煤礦本身投資巨大,趙嘉仁沒敢讓航海行會董事會們進行投資,他完全是自掏腰包完成了這個項目。過程中自然是艱困重重,然而讓趙嘉仁非常歡喜的是兩件事。首先就是真的有這麽一票新人有能力承擔重任。其次就是在趙嘉仁的口袋裏麵最後一個銀幣被掏空之前,連續生產的高爐終於能夠生產出灰口鐵。
十年時間,從趙嘉仁招攬姑蘇鐵匠周師傅開始,他就有目的的在不斷投入。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大票的錢砸進去,終於砸出了個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