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聯動(七)
字數:620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革宋 !
“官家,我聽說教育部在折騰。”趙謙邊說邊幫老爹端茶倒水。
“你也想插一腳?”
“我才不要冒傻氣。”趙謙立刻回答了老爹的揶揄。
“那你問這個做什麽?”
“我忍不住好奇,是誰能弄的教育部這麽折騰。如果官家告訴我,我就會把此事拋在腦後。”
“希望你能做到。你有沒有去猜是誰?”
“我自己的差事都忙不過來,根本沒去猜。”
“文天祥到了縣裏是真的到田野鄉間調查,調查完之後就開始罵教育部是城裏老爺少爺的教育部。他開罵,朝廷這幫人當然不能裝作沒看到。”
“原來如此。”趙謙恍然大悟。最初是訝異,接著是歡喜,之後趙謙試探著問老爹,“官家可否從一開始就料到此事,所以才要部長們到縣裏。”
“我期待他們做的更深入,我也不期待他們真能做到。你明白麽。”
趙謙愣住了,思索片刻後恍然大悟,“官家的說法總是這麽妙。”
“你能把此事拋諸腦後了麽?”
趙謙連忙答道:“能,一定能。”
從老爹這裏離開,趙謙品味著老爹處理事情的手段。在官場上混,抬頭不見低頭見,提意見的事情各種顧慮。對於老家夥們來說就沒這個顧慮,他們心情不爽就要罵,下頭各種事情可以罵。很多事情趙謙不知道麽,老爹趙嘉仁不知道麽,部長們不知道麽。這時候缺的就是有人出來罵。有人開頭,很多事情就方便動手。這幫前部長到縣裏還是部長,下頭那幫人拿他們沒辦法。老爹做事情是真的夠狠。
想完了老爹的事情,趙謙想起老爹臨走前給趙謙的建議。‘你最好對那幫倭國人進行軍訓,至少是完成隊列和基本的走、站、停。掌握了這個技術,倭國勞工就可以快速登陸,快速擺脫有可能的攻擊。’趙謙覺得這麽幹比較費事,仔細想就感覺這個建議挺合理。
鐵道部現在計劃要修的鐵路有六千多公裏,老爹向趙謙透露的規劃是未來二十年修建五萬公裏鐵路,靠幕府與德川家抓來的這點人挖土得挖到啥時候。想讓倭國人心甘情願來挖土,就得讓他們明白到大宋來不是單程票,幹完半年就可以帶著不少錢回到倭國過上比其他倭國人更好的日子。根據工地上的觀察來看,倭國人身體比宋人弱,預計需要超過五十萬的倭國勞工工作。死在大宋還是死在回鄉的道路上對於在倭國村裏的那幫人沒分別,都是出村就莫名其妙的死掉。這時候就得很注意才行。
趙謙回去繼續完善各個環節,作為大宋代言人的四國軍為了完成招募人手的工作繼續努力。安達家舊日領地上的新首領是北條家的人,得知四國軍中的將領安達寅一郎帶著老婆孩子回到這邊的消息頗為驚訝,立刻做出了調整。
安達寅一郎對陪同他一起掃墓的武士並不在意,這幫人沒膽子對安達寅一郎等人動手。那些埋伏在遠處的武士更無所謂,到底是安達寅一郎怕他們還是他們怕安達寅一郎,這個問題很值得討論。作為鐮倉幕府定性的逆賊,安達家的子孫當然也是逆賊。內賊們的屍體被草草掩埋,在一片荒地上隨便立了個木排,寫上‘逆賊安達之墓’。
本以為自己看到這些會憤怒與不甘,安達寅一郎發現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情緒。並非他不生氣,而是他隻感覺到悲哀。安達家被定性為逆賊後滅門,將安達家定性為逆賊的罪魁禍首平賴綱之後同樣被定性為逆賊後滅門。負責剿滅安達家的大將被安達寅一郎刺殺。時候寅一郎仔細回想事情經過,覺得要幹掉那廝的並非隻有足利家,幕府也存在如此企圖的人。
在這個時代裏麵所有人都仿佛被一隻捉摸不定的手掌在玩弄,那些人旋起旋滅,都不得善終。投奔大宋之時寅一郎甚至懷疑這個幕後操縱者是大宋,後來他自己也否定了如此猜測。大宋從不搞陰謀,因為覺得陰謀效率太低。大宋驕傲的認為消滅敵人必須是光明正大,這樣才能讓敵人明白違逆大宋是什麽下場。所以寅一郎心甘情願為大宋效力,跟隨這樣的主公至少不會死非其罪。
足利彩雲和足利彩霞帶著孩子們給安達家的葬身之地叩拜,因為沒有神社,完成了這個流程之後她們兩人也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寅一郎說道:“走吧。”
姐妹兩人雖然不解也沒有拒絕,跟著寅一郎離開了這裏。寅一郎覺得這已經夠了,能讓罪人的子孫公開前來祭奠就算是北條家對安達家這個親戚最大善意。回到鐮倉,鬆岡敬二已經準備好酒席,前賣肉現行犯和前吃肉現行犯開始代表背後各自勢力新一輪談判。
“幕府對於四國軍出售給足利家武器非常不滿!”鬆岡敬二態度強硬。這不僅是幕府的態度也是鬆岡的態度,他作為主要將領已經和穿著同樣鋼甲手持戰斧的敵人打過仗,那是鬆岡這輩子遇到的最慘烈之戰,若不是敵人的大將力氣比鬆岡小些,鋼斧砍破的大概就不止是鬆岡的鎧甲,而是鬆岡的胸口。
“那得怪幕府不答應我們的要求。足利家已經完全答應了。”寅一郎毫不示弱的答道。
“四國軍乃是幕府的臣下!”鬆岡大聲提醒道。
“如果四國軍不看源義經大人的麵子,就不會賣給幕府軍裝備。”
鬆岡最怕的就是這個。現在兩邊能依靠的都是四國軍販賣鋼甲與戰斧,雙方完全依靠精銳野戰軍作戰,之前激烈的戰局已經開始冷卻。如果四國軍中斷給幕府軍的供應,足利家遲早可以集結起殲滅幕府野戰軍的兵力,野戰軍覆滅就意味著足利軍將在幕府的地盤上任意橫行。就在鬆岡思考該如何說服寅一郎,就聽寅一郎說道:“我們願意提供給幕府修城的幫助。”
“修城?這能有多大幫助?”鬆岡沒多大興趣。
“你們在前線的三木川設置了營壘,何不試試看呢。”
“能幫助我們守住三木川?”鬆岡不太敢相信。三木川營壘位於足利家地盤的包圍中,這個位置可以攻擊足利家好大的領地,也會遭到足利家重兵圍剿。鐮倉幕府不得不讓一部分精銳的野戰軍守護這裏,相較於更容易調動兵力的足利家,幕府感覺越來越吃力。之前已經有人多次建議放棄那裏,讓野戰軍可以更自由的運動。
“這種事情試過之後才知道。”寅一郎淡然說道。這就是大宋做事風格,用事實說話。鋼甲和戰斧如此,吃肉也如此。等反對者明白這些的重要性,反對就變成了支持。那些被迫改變的人還是會說三道四,大宋對那些口頭的東西從來不在意。
“需要多少人手,修建多久?”鬆岡決定試試看。
“現在駐守三木川營壘的人都得幹活,再多加幾百人就夠。”
“這點人就夠?”
“我說了,現在三木川的守軍也得幹活。”
討論結束,鬆岡向幕府稟報。第二天鬆岡就跑來說道:“先修完營壘再說付賬的事情。”
“可以。”寅一郎果斷答道。
寅一郎回到四國的鬆山城,足利家的人已經等在那邊。見到足利家的姑爺回來,立刻帶來足利家的請求,“我們想再買一千套盔甲和武器。”
“我之前說過,你們打下的那片地上的人要被我們帶走用半年。半年時間快到了,他們就要回到故鄉。足利家不能再向他們出手。”
“好。”足利家的人果斷答道。他們原本以為大宋要那些人是往死裏用,本就不在乎那幫人死活。此時大宋把他們送回來正好可以讓足利家讓那幫人種地納稅,收到兩次好處,又能購買武器,美滋滋啊。
商議妥當,足利家的人趕緊回去稟報。四國這邊也趕緊向大宋傳遞最新消息。趙謙看完之後沒說啥,這些事情已經吸引不住趙謙,倭國的戰爭與蒙古和奴隸王朝之間的戰鬥相比可以用微不足道來形容。
今年一整年蒙古與奴隸王朝都在不斷攻防,損失都不小。就在大家以為兩邊要跟去年一樣對峙過冬之時,奴隸王朝對蒙古掌握的巴士拉發動了猛攻。戰鬥非常慘烈,大宋軍方都覺得事情不太對頭。
放下倭國報告,趙謙拿起那邊的報告。報告裏對於這樣戰鬥的理由非常不解,各種看法都有。趙謙看完之後幹脆聯係軍方開個討論會。去見軍方之前趙謙換上他退役軍人的軍服,進了會議廳,一眾嫌疑軍人和趙謙這個退役軍人就討論起來。
“我覺得大概是奴隸王朝的糧食不足,手下這麽多人要吃要喝,幹脆把他們消耗在戰鬥中以減輕後勤負擔。”剛上來就有人提出這麽激烈的觀點。
趙謙知道這是以前戰爭中高層黑暗麵的內容,也是蒙古人最愛用的手段。也就是大宋才幹這麽講的如此直白,因為大宋軍方相信自己永遠都不會使用如此黑暗的手段。這個說法讓不少將領皺眉,卻意外的得到了不少認同。
“奴隸王朝拉了不少人,這幫人要吃要喝,還想奪取戰利品。可戰線始終沒有進展,他們應該是急了。”
“咱們不確定他們到底在消耗哪部分兵力。”
“肯定不會消耗他們的精銳。精銳消耗在巴士拉,之後奴隸王朝怎麽辦?蒙古旗軍打了一年,應該長進不少。”
趙謙聽著這幫人各種猜測,心裏麵有些失望,他此行的目的是來聽這幫家夥做出準確解答。所以趙謙趕緊引導議題,“不管是消耗還是攻打,巴士拉若是被攻下,蒙古會怎麽選擇?”
“巴士拉不能丟。太子,丟失了巴士拉之後奴隸王朝就可以沿河而上,直奔巴格達。那時候奴隸王朝就可以利用他們強大的兵力優勢圍困巴格達。原本蒙古利用巴士拉為基點的戰線還有一個縱身空間,巴格達算是後方。蒙古甚至可以暫時不顧巴士拉,派兵對奴隸王朝主力實施側擊。一旦前線變成巴格達,奴隸王朝就可以圍點打援。逼迫蒙古旗軍前來救援巴格達。戰場的主導就全部轉入奴隸王朝手裏。”
“你這麽說是咱們大宋的軍事看法,蒙古人懂圍點打援麽?”
“襄陽之戰裏麵蒙古人不就這麽幹了。隻是他們準備好打擊援軍的時候遇到的是官家,那時候官家突破了封鎖,重創蒙古人。若是賈似道當時不是瞎搞,官家能解了襄陽之圍。”
知道曆史就有這個好處,隨時可以拿出證明來。這個證明又如此有力,讓之前的發言者一時無反駁。
不過一時無法反駁,反駁還是要反駁滴,“那時候蒙古有人,大宋積弱。現在局麵反轉,蒙古無人,又處於劣勢。他們隻怕是不明白這裏麵的關鍵,若他們明白了,定然要包抄奴隸王朝的後路。”
趙謙覺得這些討論開始有意義了,便認真的聽下去。
“當年我蒙古圍困襄陽,宋國各路人馬拚死來救。宋國官家擊破了我軍東部防線,險些讓圍困破局。此時我等該如此行事。”巴格達蒙古皇宮裏麵,安格瑪元帥大聲說道。
蒙古丞相脫脫神色冷漠,等安格瑪大帥說完,他說道:“我軍火藥耗盡,軍船沒辦法如當年宋國犀利。宋國是水陸並進,我們難道隻走陸路不成?”
安格瑪元帥立刻答道:“我軍軍船完全仿造當年宋國軍船,就算缺乏火藥也能壓倒奴隸王朝。”
“我覺得還是背後包抄為好。”脫脫提出自己的看法。
這話說完,安格瑪元帥神色有些動搖。過了片刻後才說道:“奴隸王朝已經把精銳擺在外圍,我隻怕他們設下埋伏,與我軍糾纏之時用一部分攻城兵力牽製城內兵馬,其他兵馬包抄我們。”
脫脫被這種設想弄到微微歎氣,他並不想抨擊安格瑪元帥,以前襄陽之戰,蒙古可以征發大量漢人。此時作為防守一方的蒙古旗軍別說征集其他軍隊,就連蒙古王爺們都袖手旁觀。好像他們和巴格達的朝廷毫無關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