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章小鎮初建

字數:17061   加入書籤

A+A-


    第一批到來的人也不全是老人孩子,護送隊伍裏數百名二輪高手,還有兩名武宗帶隊。

    

    這些人到了後,並沒有立刻返回。

    

    而是享受著福地那百分之一的特性加成,幫著搞基建。

    

    有這些高手在,福地的住宅區的建設速度飛快。

    

    抵達當天,入夜前就弄好一批簡易竹樓,讓大多數人都住了進去。

    

    之後又是十來天,兩名武宗帶著大票二輪高手化身人力工程機械,血氣外放,打地基、鋪路、起宅子溜得很。

    

    這些人最初都是底層,哪怕練武有成,幾十年自力更生的手藝也沒丟。

    

    顧恪自然不會阻止這種行為。

    

    隻要不是讓他,或者說讓仙山來解決,三城的自己人幫忙搞定合情合理。

    

    可惜快樂的日子總是過的特別快。

    

    一群高手忙活了十來天,在高強度勞作和洞府特性加成下,實力都小漲了一截。

    

    改變體質天資有易筋洗髓,餐風飲露,生命精粹。

    

    增強心神,提升精神抗性有安魂定神。

    

    加快對武學理解和參悟效率有靈光一線。

    

    效果雖弱,可對實力“低微”的他們,幫助還是很明顯的。

    

    而且這幾方麵在外界很難獲得提升,現在卻是白蹭到了。

    

    除了幹活那點體力,他們什麽都不用付出。

    

    他們也明白了,為何此次護衛隊伍成員全是忠誠度有保證的人。

    

    換成那些不太聽話的,怕不是要想方設法留下。

    

    留不下的,以後肯定會想辦法溜回來。

    

    失敗不算什麽,成功了就是血賺。

    

    隻要誘惑足夠,仙山的名頭都不好使。

    

    弄不好有人失敗後,還會玩法不責眾那套,將福地的存在泄露出去。

    

    仙山殺過不少人,但幾乎都是罪大惡極者。

    

    比起一庭四國的那些高層,堪稱心慈手軟,菩薩心腸,絕對嚇不住瘋狂的人們。

    

    這點上,他們還真沒猜錯。

    

    顧恪確實不可能為“偷渡”這種原因大開殺戒。

    

    但他們猜錯了另外一點:福地,不是誰都能進來的。

    

    福地是洞府的附屬模塊,它沒有洞府隱沒虛空,屏蔽內外的功能,但用魂源做到視覺隱身不難。

    

    其次,顧恪的神念範圍比福地大得多,天人相合能誤導靠近這裏的陌生人。

    

    玉龍山穀周圍數千裏內沒有必要生存資源,全是無人區。

    

    因此除了嫡係勢力的人,其他人可以直接引導去別的方向。

    

    在數千裏之外,前進方向偏一點點,後麵自然就會偏到千裏之外。

    

    若大武人大批進入極西高原,那樣顧恪肯定沒興趣費神攔人。

    

    那時福地可以在視覺隱身之外,再添加一圈霧氣防護帶,讓人進入就失去方向感,轉到霧氣圈外去。

    

    不過霧圈會消耗不少的遊離魂源,目前沒有必要開啟。

    

    終於,一行護衛高手們在兩名武宗的帶領下,依依不舍地踏上歸途。

    

    此次行程沒有危險,幹的那點活更算不上辛苦,唯有親身享受到了仙山福地的不凡。

    

    對仙山更加敬畏之外,他們心中也充滿了幹勁。

    

    作為三城的核心中間成員,家中老人可以來此地養老,孩子可以在這裏武學啟蒙,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這種待遇,目前隻有他們這些核心成員才有。

    

    而且親人在福地,他們還有了探親的資格,每年都能在福地停留一個月時間。

    

    當年若抽不開身,可以積累,沒有上限。

    

    但這些都建立在他們繼續為各自勢力奮鬥廝殺的情況下。

    

    否則後來者必然會擠進來,享受同等待遇。

    

    福地雖大,卻不是無限的。

    

    偷懶懈怠,最後說不定就會被淘汰。

    

    已經住下的老人倒不會被趕出來,可下一代卻會失去來福地啟蒙的機緣。

    

    為了子子孫孫,他們也必須努力。

    

    這批人走後,留下的人們並未歇息。

    

    大雪遍地的極西高原上,就這一塊氣溫不低,綠草悠悠的福地。

    

    不過這些多是雜草,留著它們就是在浪費這片上好的土地。

    

    於是,老人小孩們進行了分工。

    

    他們身為三城核心成員的家屬,都有多次灌頂的機會,最少也擁有農工文戰技藝之二,四門齊全的也為數不少,多麵手簡直是家常便飯。

    

    所以隻能自行選擇,喜歡種田的組織起來開荒播種。

    

    喜歡加工製作的則開始製造工具,完善城鎮的各種設施。

    

    擅長文典的進行統籌安排,擅長戰冊的則負責給小孩啟蒙武學。

    

    當然,這算是本職工作。

    

    工作之餘,誰有餘力想做點別的也行,不耽誤本職工作就好。

    

    熊家鎮、碧海城、太平城雖各自獨力運行,但信奉的都是神農老祖,且持續了二十多年。

    

    發生一些小矛盾,在共同的老祖麵前不算個事兒。

    

    絕大多數矛盾,隻要幾方威望最高的族老長者出來說幾句就能調解。

    

    偶爾遇上很難調解的,那就……上擂台打一場唄,隻要不打死打重傷就行。

    

    這是大武慣例,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族老長者難以調解的矛盾,無非難分對錯,隻能如此處理。

    

    拳頭沒人硬,還非要糾纏不休的人,那就懶得管了。

    

    好在這種鬧心的事很少,第一批小鎮居民人數量上萬,一個月都難得開一次擂台。

    

    在整體團結友好的環境下,福地各項事務都在穩定且迅速的推進。

    

    反正三城隨時可以給仙山“打錢”和物資,一應所需都能供應。

    

    顧恪更不是黑心資本家。

    

    待到走上正軌,福地居民的勞動產出會按比例折算成物資和賜福,反哺給三城。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讓福地的老幼居民明白,他們也是能創造價值的。

    

    這些人的父母兒女冒著生命危險與妖詭作戰,換來他們的安穩生活。

    

    他們也可以用自己的勤勞,給父母、兒女提供更大的支持。

    

    這與在外界勞作還不太一樣,因為給他們結算的是仙山。

    

    仙山結算能給垃圾麽?當然不可能。

    

    他們的勞作換來的可以是極品的寶藥、戰器,也可以是額外的賜福,真比給自家幹活時都強。

    

    畢竟自家的田地沒福地好,更不如福地大,二者產出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抵達福地不過一個月,有勤快的小鎮居民就已經把田地都開墾到幾十裏外了,而且每日都有人在其中勞作。

    

    小孩們習武不久,水平參差不齊,實力有限。

    

    那些老人卻幾乎完整度過了仙山出世的這三十年,人人皆是五門特性武學,一兩門技藝在身。

    

    腳下運起水上漂,手中則是黑煞掌、天羅手、推山掌輪番上陣,犁地犁得可帶勁了。

    

    天資不高?那隻是相對而言,第三輪注定無望而已。

    

    天地大變也有五年多了,人們練武晉升的難度同樣在快速降低。

    

    以往天資極差之人一輩子能勉強入門就不錯了,現在有生之年也能想想二輪的滋味。

    

    天資良好之人的上限也不再是二輪,像小滿最初那種“千裏挑一”的資質,有異種糧食和寶藥輔助,晉升武宗不難。

    

    現在外界的武宗不說多如狗,但也不算稀缺,一座府城裏有三五個,甚至十幾二十個都有可能,數量直追幾十年前的二輪高手。

    

    武尊的數量水漲船高,數量過千,都快比幾十年前的武宗數量多了。

    

    但是,與之相應的是妖詭一批批湧現,實力同樣在提升。

    

    遊詭和不入流逍遙已成稀缺品種,幾乎都是在大武零星產生的。

    

    白詭、妖兵的占比也在不斷下降,黑詭、妖將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現在的大武人要沒個二輪實力,出城後丁點安全感也無。

    

    說不定哪兒就冒出隻黑詭、妖將就把你秒了,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無論正規軍還是民團,隻要有條件,幾乎必是雙武宗帶隊才出城。

    

    因為,血詭、妖王也與武宗一般常見了。

    

    一個武宗帶隊,撞見兩隻血詭、妖王就會撲街。

    

    唯一的好消息是虛詭、妖皇很少冒頭。

    

    曾經有不少次以虛詭、妖皇為首的攻城戰,隻要拖上幾天,仙山的人就突然而至,將它們連鍋端掉。

    

    妖詭們事後很久才打聽到消息,發現仙山降臨的地點其實距離這些虛詭、妖皇頗遠。

    

    但抵不住某人用無極戰體趕路又不累,帶著三個超級打手,跨越千山萬水地來“點殺”它們。

    

    這讓妖詭們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在底層實力和兵力上,它們絕對占優,卻不敢大規模聚集。

    

    拚高層實力,又拿仙山沒辦法。

    

    倒不是說它們沒有比虛詭、妖皇更強者,但顧恪幾人殺虛詭、妖皇實在太輕鬆了。

    

    想對付他們,就得虛詭、妖皇之上動手。

    

    可,誰知道顧恪他們的上限在哪兒?

    

    況且他們幾乎每次都是一同出現,妖詭這邊難道隻出動一個?

    

    一對一,虛詭之上這種級別並不容易分出生死,除非弱的那方打死不逃。

    

    可一對四,虛詭之上照樣容易被圍殺。

    

    虛詭之上這種級別的存在,專門跑去殺人,結果變成上門送貨,這事成真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話。

    

    事關大佬小命,妖詭雙方磨蹭五年多都沒下決定,這就不奇怪了。

    

    它們不是人,但高層的腦子也不比人差。

    

    看看大武,隻有北漠蘇玉樓這個奇葩動輒親身上陣廝殺,一副不把小命當回事的模樣。

    

    東南西三位國主,哪個出手時機不是慎之又慎,寧願無功也不能犯錯。

    

    為何不包括中庭皇帝?身為一名弱雞武宗,皇帝陛下很抱歉,他再慎重也沒拚命的機會。

    

    實際上,哪怕他成了武尊沒甚可能上陣殺敵。

    

    等哪天成了武聖,才能為所欲為。

    

    畢竟全大武也沒幾個人能對武聖指手畫腳。

    

    大武都是這種情形,妖詭更是分屬兩邊,各懷鬼胎。

    

    能活到成為大佬的,無論人還是妖詭幾乎都不會太蠢,自然沒誰早早下場,去給對手當踏腳石。

    

    對此,顧恪隻能說:務必猶豫下去,多送炮灰上門最好。

    

    虛詭和妖皇上麵是什麽存在,他確實很感興趣,但目前還是魂源更重要。

    

    殺一隻大貨,遠遠比不上幾千萬魂源更有誘惑力。

    

    回到福地小鎮的居民身上來,其中有不少老人都是二輪實力。

    

    哪怕他們前後練了十多二十多年武,還有寶藥和天地大變幫忙,才進了二輪,勉勉強強四轉。

    

    少數人強些,但也就五轉。

    

    但二輪高手種田幹活起來,與一輪武夫就是天差地別,光是耐力就是數倍以上。

    

    小鎮如此迅速走上正軌,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此期間,顧恪沒有露麵,甚至暫時按下了小滿“探親”行程。

    

    等到一個月後,福地小鎮居民仍是忙得不可抗拒,起居生活的節奏卻趨於穩定。

    

    這時他才帶著小滿,兩人出現在小鎮東邊百裏外,再朝小鎮而去。

    

    他沒打算暴露自己是神農或其他三個角色的事,小滿自然也不能以仙山“熊仙姑”、“熊大人”的身份回去。

    

    明麵上兩人也是仙山的誠心者,經過仙山允許,來此定居。

    

    因此顧恪和小滿要以正常方式,進入小鎮探親。

    

    果不其然,輕飄飄地來到小鎮五十裏外,兩人就與第一、二個居民相遇。

    

    這是老兩口,麻衣草鞋。

    

    老頭在前麵充當大牲口拉犁,後麵是老太太在扶犁。

    

    顧恪還專門留意了下,那是七腳犁。

    

    但老頭在前麵拉得飛起,後麵老太太犁把也扶得穩穩當當。

    

    不用多看,這老頭的黑煞掌和推山掌是有相當火候了,鐵身靠練得也不錯。

    

    大武能比他強壯耐勞的牛,怕也找不出多少頭。

    

    老太太的天羅手和黑煞掌也還行,不然也穩不住這快速前進的七腳犁。

    

    老兩口還挺警覺,遠遠見到他們,就開口招呼:“來者止步,到此何事?”

    

    顧恪並未多言,隻是抬手亮起手裏的一枚天符通寶,再雙手交握,口中到:“神農庇佑,天下太平。我倆來自太平城,專門來探親的。”

    

    老頭一見那天符通寶,就感受到一股熟悉親切的氣息,頓時放下了戒備。

    

    天符通寶和因果錢對他們並不罕見,傳說中是仙山專門賜予某些誠心者的信物。

    

    能拿到這兩種信物,起碼不會是敵人,更不可能對他們動手。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