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總督
字數:6467 加入書籤
武將們也許更喜歡明末這種亂世,畢竟大明朝文貴武賤,武臣被文臣壓製多少年了。隻有在這王朝末世時,他們這些武人才算是雄起一回。
什麽朝廷詔令,什麽皇帝旨意,什麽督師巡撫,什麽禦史言官,隻要手裏有兵,在這亂世裏,誰也奈何不了。
就如劉良佐劉澤清高傑左良玉這些軍頭一樣,不管他們當年打仗剿匪是多麽不力,可隻要手底下有足夠的兵,朝廷就得忍著。
甚至崇禎一死,這些軍閥們還立馬就憑擁立之功,成定策元勳,搖身一變,個個成了伯爵侯爵,總製一鎮。
王之仁好歹也是崇禎朝的蘇鬆總兵弘光朝的鎮倭將軍,雖然沒能封侯藩鎮,但也是見識過了的。
如今這時局,魯監國自己送上門來,他難道還會推開?
沒讀過多少兵書,可好歹三國演義的評書話本總是見過聽過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典故誰人不知?
當初弘光朝時,各軍頭論兵力最多的當屬於左良玉,但為何黃得功高傑劉良佐劉澤清四人封四鎮,晉侯伯,左良玉卻沒這待遇?
就因為當初他沒有定策擁立之功。
功大莫過於擁立。
大明的武將們追求的是什麽?
他們最大的追求其實就是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掙得一個世襲武職,甚至是與國同享的世代公侯爵位。
隻是大明異姓臣子們能得的爵位僅公侯伯三等,且非常難得。甚至開國僅有六國爵之稱,雖然實際上朱元璋封了二十多個國公,但開國第一次大封確實隻封了六個國公,好些是後來加封的。
老朱在世時一共封了二十五個公爵,七十九個侯爵,十二個伯爵,甚至還有十一個子爵,二十三個男爵,一百五十餘位。隻是後來僅保留公侯伯三等。
到了朱棣靖難後,也大封了一批,此後曆代皇帝也多少封幾個,但大明的爵位還是非常值錢的。
崇禎臨死前,局勢崩壞,也隻能把祖宗舍不得輕易授封的爵位拿出來,李自成逼近北京時,為讓吳三桂放棄關外之地帶關寧兵回援北京,封吳三桂平西伯,召山東總兵劉澤清勤王護衛,封東平伯。
形勢危急,崇禎病急亂投醫,對手握兵馬的黃得功、左良玉、唐通等倶封伯爵。
一口氣封了十幾個爵位,可最後一個都能來救命。
福王南京稱帝後,對那些手握兵馬的武將軍頭們就更是客氣了,一口氣又封了諸多爵位,比如黃得功被崇禎封為靖南伯,也加封為靖南侯,甚至滅亡前還再晉為靖國公。
左良玉晉為寧南侯。
連降清的吳三桂,都被弘光加封為薊國公。
弘光朝雖隻短短一年多,但已經封了十一位爵。
爵位雖然越來越濫,但起碼現在還是挺值錢的,王之仁這位鎮倭總兵官,之前雖兩任總兵加掛印,但也沒能撈到一個爵位。
據說弘光朝建立後,南京當時還有二十五位曆代所封公侯伯的子孫承襲爵位,依然榮享富貴。
不管王之仁是真心擁戴,還隻是想立擁立之功,朱以海都對他的表現很滿意,他現在名為監國,其實就是自立。
大明如今危亡之際,但皇位依然還是會有人爭的,論起繼位權,他是遠不如桂王的,甚至就算桂王突然死了,也還有朱棣的子子孫孫們都排在他前麵。
所以老朱這個自封的監國,現在也需要有朝廷的大臣背書。
王之仁手握兵馬,位高權重,資曆也不低,正是他需要的。
朱以海當著眾人麵沒有直接接受勸進,隻是說了一番諸如要先帶大家擊退韃虜,起碼也要打回南京,然後在孝陵前拜祭太祖,到時才敢進位稱帝雲雲。
但老朱一進威遠堡的大廳裏,便馬上當眾宣布加封王之仁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拜太子少保。
大明軍隊理論上都是歸五軍都督府統管的,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合僉事等統領,隻是到了明中後期後,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基本是被兵部侵奪,五軍府的職位,大多屬於一種階或銜。
想戚繼光和李成梁,就都是官至左都督。
戚繼光當年也是加封太子少保,後來還加封少保。
三孤三少的宮保職銜,在明前期很重要,但中後期也淪為了贈官加銜,沒有實權,但非常榮耀。
魯監國小朝廷新立,朱以海也隻是任命了一位大學士,另外任命了一個翰林學士一個侍詩學士幫辦。
武臣這塊,也是隻任命了兩個總兵,加三個遊擊,一個錦衣衛指揮使。
現在對王之仁,授左都督、太子少保,確實屬於魯監國朝的第一武將之位了。
“賜封武寧伯,升總督京營戎政。”
“王鳴謙賜世襲錦衣衛千戶,晉定海協營參將。”
“賜武寧伯尚方寶劍,軍中總兵以下,可先斬後奏!”
“王將軍,孤欲將京營盡委於公,由公重建京營三大營,恢複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舊製,你總督京營戎政,侍讀學士、戎政尚書柯夏卿則稱協理京營戎政,你們文武協力,一起恢複京營,如何?”
王之仁對於監國這一連串的豪橫加封也弄的有些十分意外。
還沒反應過來呢,監國又要升他為京營總督了。
“孤也知道,現在京營隻有一個新建的神機營,才三百佛朗機兵,在海門招了五百新兵,也還沒入營,要重建京營三大營不是易事,但正因艱難,所以更需要方公這樣的忠貞大將啊。”
朱以海順勢提出,王之仁可以從定海自己原來的鎮標營挑選骨幹帶去京營,做為五軍營和三千營的骨幹,另外再從定海幾營中挑些老兵去神機營、錦衣衛、勇衛營等做教頭、軍官。
“那定海這裏?”王之仁沒有馬上答應,浙江總兵是他現在的根本,這裏的幾千人馬更是他的本錢。
“孤覺得小王將軍年輕勇敢,極為方公的大將之風。所以孤打算讓小王將軍升任定海協營參將,再由張名振將軍暫任浙江鎮倭總兵官,或者,王公直接把小王將軍帶到京營,可以直接在五軍營或三千營做過副總兵。”
朱以海的意圖也很明顯,他一個光杆監國,總得確保自己的權力穩固,一切都指望手下將領忠心是不行的,得製衡更要平衡。
他現在手上有勇衛一二營、神機營、海門營、臨海營、石浦營,加一起也才沒幾個人,海門新招募了幾千人,但還都是群壯丁百姓。
王之仁這裏有四五千人馬,尤其是這些人馬中不少還是當初他從蘇鬆帶著南下的,屬於心腹舊部,老朱必須得加以防範。
加封王之仁官爵,將他升為京營總督,讓他把浙江鎮標營帶走重建三千和五軍營,這樣一來,王之仁的浙江總兵位置就空出來了,他原本手下四五千人直屬,也就一分為二,協營和同城營留下,他帶鎮標營離開。
再提升王鳴謙做協營參將,然後讓張名振這個明顯更忠君愛國的大將來做浙江總兵,既是盡用其才,也是分化削弱王之仁手裏兵權。
雖然京營總督要比浙江總兵地位更高權力更大,但現在京營隻是個空名頭,王之仁這浙江總兵管的幾營兵馬才是實打實的。
既優撫厚賞,也同時提前布局,以防將來尾大不掉。
王之仁也算是官場老油條,幾乎是瞬間就大致猜到了魯監國的想法,有些驚訝於這個年輕人居然有這等心思,但卻也是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站在他的角度,監國給他的已經夠豐厚了,現在等於是把手下三營兵馬,交出一營,那這個交易依然很劃算,何況他去了京營做總督,這是高升。兒子留下升參將,仍統定海協營,張名振是他的老兄弟,現在接任浙江總兵,他認為他實際上依然對浙兵有極大影響力。
所以這買賣怎麽都不虧。
王之仁再次掀起衣袍下擺,拜謝君恩,“君恩如山,臣唯有以死報之!”
“王卿言重了,快快免禮平身。”朱以海伸手扶起王之仁。
君臣間的交易很快達成,王之仁加封為太子少保、晉左都督、總督京營戎政,封武寧伯爵。
其子王鳴謙晉為浙江定海協營參將,世襲錦衣衛千戶。
然後背刺赤心報國的張名振,如今深得監國信任,昨天才授封石浦總兵,今天就升為浙江總兵官掛鎮倭將軍印,都督同知。
海門總兵吳凱改任石浦總兵,然後勇衛營遊擊王闖署海門副總兵,代行總兵事。
京營的三大營,將各設總兵官一員,又各設提督糧餉文臣一員。
京營還沒重建,但朱以海把大致框架先給定好了,王之仁這位魯監國朝第一位封爵伯爺,將出任總督,而從龍定策元勳柯夏卿這位戎政尚書將出任協理京營戎政,另外老朱沒說的是,他肯定也還會按慣例再派一位信的過的身邊宦官出任提督京營太監一職的。
而王之仁這個總督雖總督京營,但既有協理文臣和提督太監監督,下麵還要分設三位總兵官和三位提督文臣分領三大營,實際掌握三大營軍權,這也是掣肘王之仁,以免這京營重建後,大權盡在王之仁手裏,反而為他做嫁衣裳了,必須得保證文武相製,甚至是總督和總兵互相製約,才能使的京營能聽朱以海的。
當然這也僅是一個框架,畢竟京營想恢複也不容易。
現在就三百佛朗機傭兵拉起的神機營,還有在海門的五百壯丁,現在再從王之仁這把鎮標營三千人拉過去,一分為二,變成五軍營和三千營,三大營也就三千八百人,一營一千三不到,甚至王之仁的鎮標營,朱以海還打算從中再薅一些老兵去其它營充當教官和軍官骨幹。
所以實際上,王之仁這個新任京營總督,便將隻剩下三千人,手下三營總兵朱以海肯定還會安排自己人,而不是王之仁手下舊部。
還有一個安排很特別,朱以海並沒有把勇衛營安排進京營序列,而是仍然直屬皇帝,加上另一個直屬皇帝的錦衣衛,因此現在他手下的幾路人馬,便暫時可分為浙江總兵序列,京營序列,勇衛營序列,錦衣衛序列四大部。
互不統屬。
協議達成,君臣都很高興。
正興奮間,王之仁的家丁隊長進來稟報,“軍門,外麵來了兩波人求見,結果打了起來。”
“什麽惡客,竟然上門鬥毆,此有此理,不見。”
“軍門,鬥毆的兩波人,一邊自稱是寧波鄞城前太仆寺少卿謝三賓的家丁,一邊自稱是前刑部員外郎錢肅樂的門生,都說要來向軍門借兵。”
“不見。”王之仁冷哼道。
朱以海在旁邊聽到這兩個名字,卻若有所思,道,“王公不如見一下,聽一聽到底怎麽回事也好。”
“殿下所言甚是,臣這便讓喚他們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