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法不責眾麽

字數:4302   加入書籤

A+A-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大舅哥本來能是個好幫手,可惜張國俊太飄,本事沒多少野心倒不小,胃口大膽子肥,什麽錢都敢拿。

    剛來嚴州就大包大攬,居然收了十來萬兩銀子,拍著胸脯說要把嚴州這事擺平。

    真是好大口氣。

    這種豬隊友,留著過年麽?

    不殺他,也隻是確實欠了他家的情。

    廠衛本來是明朝皇帝們最好用的工具,尤其是在文官集團勢力不斷膨脹的情況下,若沒有廠衛,大明天子坐在紫禁宮裏,會被文官們架到天上去。

    短短時間,張國俊就撈了三十多萬兩銀子,這撈銀子的本事,堪稱一絕。剛到嚴州,吃頓飯功夫,就撈到了十萬兩。

    朱以海甚至都在考慮,這種撈錢筢子是不是應當留著?

    但想一想,如今雖缺錢,但需要的還是正規渠道的征收稅賦,而不是這種手段搶錢。若是朱以海用張國俊撈偏門,那上行下效,最後可就徹底亂套了。

    “召劉朝。”

    禦馬監太監劉朝很快到來,他是魯王府的老人,深得朱以海信任,北伐時他留守後方,負責提督留守的勇衛營。

    他剛從行在接旨急急趕來侯見,聞旨立馬來見,遠遠的便跪拜在地,唰唰落淚。“殿下瘦了,奴婢沒能在身邊侍候,失職了。”

    “劉伴伴趕緊起來。”

    劉朝能力一般,但忠心絕對可靠。

    “留守的勇衛營已與原勇衛二營等合編,你的差事改成提督禦營吧。”

    禦營現在是監國親領兵馬,明麵上設了個禦營總督朱武,掛兵部尚書銜的監國九弟,當然這隻是朱以海的一個馬甲,方便他繞過內閣司禮監兵部五軍府這些朝廷機構的正常統領審核,直接調遣指揮。

    禦營下有禦營會議,下設營務處、糧台處、采編處和監察處,禦營會議其實就是禦營的司令部。

    而朱以海現在新設了個侍從室,其實就是相當於監國的軍機處,或者往大點說,這就個新中樞。

    這個侍從室有總務內務等多個幕僚機構,另外隨駕禦前的一些文臣武將,不論原本官銜品級,授以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等頭銜,參與會議。

    這個會議實際上是有決策軍國政務大權的,相當於是朱以海身邊的最高決策機關,是侵占了內閣、司禮監這原有的決策格局。

    禦營會議和侍從室會議,這兩個會議,一個是協助朱以海統領禦營,決策指揮的軍事機構,大臣以參預軍機、參預樞密等頭銜參會。

    另一個則是以散騎常侍等頭銜入室參會,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是更高級的權力中樞。

    侍從室的實際相當於另一個內閣,禦營會議則相當於是另一個兵部和五軍府,隻是他基本隻管禦營諸軍而已。

    當然,這些都是臨時性的。

    劉朝先前被授為禦馬監太監兼提督勇衛營,這本來是非常位高權重的職位差事,禦馬監太監在明末向來是皇帝借以控製京營的太監,而勇衛營,其實原來就是皇帝手下唯一一支直隸屬他的皇帝親軍。

    但現在朱以海有了更強大的禦營諸鎮,所以這次把留守後方沒經曆北伐的勇衛一營,整編進禦營其它諸軍,劉朝這個提督勇衛營也就沒位置了。

    穀<spa>  現在就算讓劉朝任提督禦營守備太監,但如今的禦營權力格局已經完全改變,這個太監的權力已經不大了。

    禦營最大的是總督朱武,然後是下麵的禦營會議大臣們,這些軍機、樞密主要是禦營四處、十鎮的文武主官們。

    朱以海之所以還設這麽一個守備太監,也不過是稍平衡平衡下結構組織,摻個心腹。

    “殿下安排奴婢到哪,奴婢便到哪,就是怕本事不夠,耽誤了殿下的事。”

    “忠心辦差便好。”

    朱以海現在長期不在行在,重大軍政事務,也往往是自己獨斷,或與身邊的侍從隨臣們商議決策,因此,內閣也好,司禮監也罷,原來的中樞權力中心格局,早已經打破了。

    掌握批紅權的司禮監和握有票擬權的內閣,很多大事連參與的機會都沒,都是朱以海直接就下一道旨讓他們去照辦了。

    本來大明正常程序可不是這樣的,事情先經通政司,再至內閣,然後到皇帝這,再到司禮監,然後經通政司再交回內閣,來來往往,最終通過後才發到六部等司執行。

    可現在很多事情,都是朱以海直接先做出了決策,然後經禦前通政司給內閣下旨,內閣和司禮監隻是補個程序,甚至很多時候,程序都不用他們補,隻要執行就是。

    這大明朝好不容易形成的這麽一個閣監平衡的中樞權力分配,互相製衡的格局就被監國完全改變了,若是以往,可能大臣們絕不答應,但現在特殊時期,也就這麽過來了,現在想再改,也難了。

    “東廠,孤也轉交由你提督吧。”

    原來提督東廠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龐天壽。

    說完,朱以海從桌上拿出一個折子交給他,劉朝打開,見上麵密密麻麻全是名字,這排在最前麵的一個,赫然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張國俊,第二個便是龐天壽。

    “張國俊已經被我罷了,他的錦衣衛差事,交由同知馬吉翔接任。龐天壽手不太幹淨,收了不少不該收的銀子,不過念其也有不少功勞,所以這次隻免了他提督東廠的差事。”

    “你按這名單,帶東廠一個個抓人,抓到人後,移交給馬吉翔的錦衣衛,交由北鎮撫司審訊。”

    一個負責抓,一個負責審,東廠也還有監審權。

    “這名單,第一批,全是嚴州的士紳豪強武官等,這些家夥沒一個老實的,孤已經給過他們好幾次機會了,可他們卻還找到張國俊,寧肯給他十來萬兩銀子賄賂,都不肯老實的填補虧空清繳拖欠清退占田,既然一個個腦袋硬,那也就不用跟他們客氣了。

    “一個個查,將他們定罪繩之以法,該殺殺,該抄抄!”

    劉朝看著這厚厚的一本名錄,手都不由的微微有些顫抖,可連國舅張國俊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龐天壽都列在最前麵了,那監國絕對是動真格的了。

    “殿下,這上麵的人也太多了,都說法不責眾,是不是得稍顧忌一下?”

    朱以海笑笑,“這些家夥正是存了這等心思呢,以為法不責眾,人多孤就不敢處置了?這大明都隻剩下半壁江山了,孤還跟他們客氣什麽?再客氣,這剩下的一半也要沒了。孤給他們機會,他們不要,現在還來挑戰孤的底限,那孤就成全他們。”

    “劉朝啊,你是孤最信任的大伴了,這事你能不能行?若是不行,孤換個人便是。”

    劉朝跪下磕頭,“奴婢打小就是魯王府收養的棄嬰孤兒,這條命都是魯王府的,隻要殿下讓做的,奴婢便百無禁忌。”

    “奴婢告退,這便去帶人抄家抓人,保證一個也不放過!”

    朱以海滿意的點頭,“去吧,不必跟他們客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