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濟南

字數:6361   加入書籤

A+A-




    “大王,明軍前鋒已經占了章丘。”一等公、固山額真圖賴腳步匆匆趕到濟南城頭,對著扶城垛遠眺的和碩端重輔政親王博洛稟報。

    “章丘綠營城守營,直接就降了,跟淄川、鄒平各縣一樣,毫無抵抗。”圖賴極為憤怒。

    博洛極目遠眺,似乎想要直接望到明軍。

    “繡江河以東,&nbp;&nbp;如今盡為明軍所據了,這次明軍看來是要動真格的了,早兩年,我們想與他們戰而不得,他們總是避實就虛,一擊便走,讓我們追之不及。可僅僅兩年,&nbp;&nbp;他們現在已經有了這般排山倒海而來的實力了。”

    “你說,&nbp;&nbp;為何會這樣?”

    圖賴也說不清楚了,形勢就是這般不斷敗壞的。

    這兩年,他們就好像被困住了手腳一樣,雖然也一直在掙紮,可明軍就跟蒼蠅一樣在他們麵前飛來飛去,叮來咬去,讓他們就是沒法擺脫困境,一直被困在這裏。

    強攻攻不下,偷襲又偷不到。

    日子一天比一天壞。

    雖然他們為了安穩軍心,把駐防八旗的家眷都全接過來了,還在濟南、徐州、潁州等要城,城中築了滿城,又跑馬圈地,接受投充,讓八旗能夠安心駐防。

    但圈來的土地,&nbp;&nbp;卻沒人耕種,&nbp;&nbp;沒有人願意投充,被圈掉土地的漢人,想盡辦法逃亡,&nbp;&nbp;也不願意給他們做莊丁,甚至包衣都不願意做,不識抬舉。

    濟南這樣的要地,城外居然就是大片大片荒蕪,地裏都長出灌木叢了。

    黃河決堤,更是讓大清河沿線八百裏都成黃泛區,一年要遭幾次水災,逃的連個鬼影都沒了。

    就連濟南城外,都是這般荒涼。

    清軍也根本無力卻修河固堤,隻能眼看著一下點大雨,就泛濫成災。

    地方的稅賦、漕運體係徹底的崩壞了,他們現在隻能分駐於一些大城,那些離核心城遠點的縣城,隻能讓綠營去駐防。

    至於鄉鎮,隻能是綠營裏的城守營、汛塘兵分防,但是,這些兵隻能起個警訊作用而已。

    沒有稅賦上繳,朝廷也無法運輸供應。

    隻能他們想辦法,&nbp;&nbp;下鄉去搶。

    甚至抓漢人為奴,&nbp;&nbp;戴著鐐銬在他們圈下來的田地裏耕種。

    今年山東的地方官員,巡撫都換了三個了,都是在任上自殺的,因為到任後無法完成朝廷的考成、催科,賠又賠不起,逼急了隻能一死了之。

    死了起碼不牽連家人,否則得賠的傾家蕩產。

    而地方的守道、知府、縣令等官,更是沒有幾個能當滿一年的,不是被催的自殺,就是棄官逃跑,甚至投明,要麽就是請辭,或者還有膽大的,這種時候都還敢想辦法貪汙,然後被捕的。

    也有因辦事不力被奪職的,貶降的。

    反正現在山東沒有幾個人願來了,來了也呆不滿三個月。

    那些文官們跑馬燈似的變換。

    可博洛、譚泰、圖賴這些八旗將兵,卻已經沒法離開了,他們的家眷都已經全遷來了。

    城在人在,城破家亡。

    北京朝廷給他們把家眷遷來,讓他們跑馬圈地,把圈占土地上的漢人收為莊戶奴才等等,但也給了他們死命令,守土有責。

    潛意思就是失地有罪。

    “青城、齊東、新城、長山、高苑、鄒平、淄川、章丘,大清河以南,濟南以東,八縣盡失啊。”博洛長歎,他堂堂宗室名王,輔政親王,可麵對這局勢也隻能說無能為力。

    當明軍發起大舉反攻的時候,他甚至已經不敢派八旗出擊了。

    反而隻能下令城外八旗的田莊裏的人口牲畜物資等,都盡量趕緊撤回濟南城。

    無他,無力可戰了。

    說來奇怪,當年他們在關外的時候,麵對大明,那是完全占據上風,可以百般攻打,都不用怎麽考慮防守。

    明軍似乎也隻會修關寧錦防線,不斷的修城,然後縮在這些城堡裏,後金甚至可以從容的長期圍城,一邊圍城還能一邊就在明軍城堡外搞軍屯。

    當年那仗打的多痛快啊。

    現在,他終於能明白當年明軍是什麽感受了,因為他們現在就是被圍著打,卻無能為力的那一方了。

    他隻能眼看著明軍一城一城的占領,卻無能為力。

    不是他怕,是確實沒這能力了。

    明軍不僅是奪了濟南城東、大清河南的這八縣,濟南府大清河北的利津、蒲台、沾化、海豐、陽信、濱州、武定州、樂陵八縣也已經被拿下了。

    也就還剩下齊河、德州等北麵九縣還在了。

    濟南已經快成一座孤城了。

    明軍甚至還從忻州方向出兵,把泰山南麵的泰安、新泰、萊蕪、肥城也給拿下了。

    他們新設泰安府。

    屯兵泰山下,還切斷了濟南經泰山與兗州的聯係通道。

    濟南東麵的東昌府城,雖然被清軍從山東賊軍手裏奪回,但東平州又失,濟南從東麵原運河一線,與濟寧、兗州的聯係,已經被四麵截斷了。

    不僅濟南成了孤城,兗州、濟寧也被四麵圍困。

    而更南麵的徐州,同樣被切斷包圍。

    清軍現在山東,就跟汪洋大海裏的幾座孤島一樣。

    孤立無援,互不相通。

    糧草器械也緊缺,更要命的是士氣,八旗的士氣從來沒有這樣的低落過。

    好像到處都是明軍,每個方向都是明軍,每個據點外,都已經遍布明軍。

    就如現在,他們隻能眼看著明軍從四麵八方向濟南合圍過來。

    明軍動作並不算快,但卻有條不紊,不斷推進。

    “明軍幾路合圍,要不咱們也拚了,管他幾路來,咱們集結精銳,隻一路去?一個個攻破?”圖賴是員久經戰陣的老將,軍伍經驗豐富,作戰也非常勇猛,憑軍功升到一等公。

    博洛已經把濟南周邊的八旗都撤到了濟南,現在八旗還有一萬來人,其中八旗滿洲有五千左右,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約八千。

    城外還有幾營綠營,幾千人馬。

    不過博洛不信任這些綠營,而且這些綠營很久沒有發過餉了,也沒補充過裝備,現在既無士氣,也無戰鬥力,更難保證忠心。

    “真要打,我建議留蒙古人守城,漢軍旗駐城外,咱們隻帶滿洲,甲兵不足,可以把家眷的餘丁帶上,甚至可以把咱們八旗的旗下包衣,戶下莊丁奴才中強壯者給披甲隨從,

    漢人不可信,尤其是此時。”

    滿人到現在,還能相信的漢人也就那幾個了,吳三桂、範文程、喬孟芳、寧完我幾人而已。

    餘者,徐勇張勇等算幾個。

    別人,他們現在都信不過。

    誰知道哪個降官又是洪承疇、嚴我公、錢謙益,哪個武將又是耿仲明、土國寶、賀珍、金聲桓、王永強、薑瓖、李成棟、吳勝兆?

    這個時候,隻有滿人可信。

    蒙古人也勉強能信,但漢人絕不可信。

    “召集諸將議事。”

    博洛召集了滿蒙軍官議事,獨沒叫上漢軍旗和綠營的。

    哪怕漢軍旗名義上也是入旗的旗人,但博洛和圖賴一樣,已經不敢信任他們了。

    明軍橫掃濟南外圍二十個縣,基本上沒什麽戰鬥,那裏駐紮的城守營、團練,沒有一個為大清死戰、堅守的。

    連那些地方文官,本地鄉紳也是一樣,毫無血性。

    “章丘那邊,我派輕騎詳查過了,目前是金攻玉率領的明禦營神策鎮一鎮人馬駐紮,他們的兵分成了三部。沿章丘城西的繡江河東岸紮營,一部駐章丘城居中,分出兩翼,左翼駐於北麵長白山下,右翼駐於泰山長城嶺下,”

    說話的是前鋒統領拜音岱。

    “南朝禦營一鎮是五千人吧?”護軍統領杜爾德問。

    “原是八千,現在是五千,但五千隻是戰兵,他們一鎮還有一千八輔兵,但不是民夫,也是裝備齊全訓練有素的兵,隻是平時主要充當運輸輜重、工兵開路、修營守營等任務而已。

    另外,這次神策鎮駐章丘,還有不少新占之地組建的團練營跟隨而來,比如高苑賊謝遷,他的人馬就編成了一支團練馬營。

    這樣的團練營好像有不少,加起來也得有幾千人馬。”

    固山額真圖賴一拳砸在案板上,“就算加上團練,那五千戰兵一千八輔兵,加幾千團練,也頂多萬人。我覺得咱們完全可以打,濟南至章丘不過八十裏路,現在秋高氣爽,就算繡江河也沒什麽水,並不會阻礙我們縱馬過江。

    八十裏路,半夜出發,天亮前就能殺到明營,他分三路駐防,那咱們正好各個擊破,集中一萬滿兵奇襲,以騎兵衝營,步甲掩殺,必破明賊!”

    以前明軍跟他們離的遠,他們想集中兵力奔襲,可總是半路就被暴露行蹤,明軍早早龜縮入城堡,讓他們難以得手。

    這次神策鎮已經到了他們濟南附近八十裏而已,尤其是這一路過去一馬平川,兩個時辰不要就能殺到。

    “明軍其它人馬呢?”博洛問。

    “現在大清河北麵有一鎮,泰山南麵還有一鎮,在青州又有一鎮後續趕來,在忻州也還駐有一鎮,在西麵的兗、徐、曹一帶,也還有不少明軍。”

    明軍各鎮次第圍攏,相距都不遠。

    就如神策鎮駐章丘,在他北邊南麵還有後麵都還各有一鎮,相距也就幾十裏路,最多一天路程。

    “我有個預感,章丘的這神策鎮,總像是朱以海給我們拋出的誘餌,就等著把我們釣出濟南城。”博洛看著地圖,拿著幾顆金豆子在上麵擺來擺去,最後皺眉說道。

    一等公圖賴已經有幾分不耐煩了。

    他大聲嚷嚷,“就算神策鎮是朱以海拋出來的餌,咱們也得咬,必須得主動出擊,逐個擊破,否則真就讓他們這樣圍到濟南城下,那咱們可就真沒有半分勝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