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荀彧前來的真實目的(下)
字數:2879 加入書籤
聽著董虎的話語,荀彧久久也不開口,他知道,若是換成了袁紹、袁術、曹操,或是換成了任何人,他都不會前來薊縣,不會開口“劉辯”的事情,可眼前的男人確實與當今天下任何一人都不同,從十五年前第一次被世人熟知時他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隻是所有人都本能的忽略了,甚至一直將其當成天下最大的“準反賊”一員。
荀彧知道董虎說了很多大逆不道話語,做了很多人都匪夷所思的事情,諸如主動放跑了皇帝和整個朝廷,盡管他心下很清楚董虎定然有自己的算計,可這種事情又有誰能做得出?
明明可以勾結一群黃巾軍亂匪幹掉各路諸侯,他卻偏偏停住了腳步;明明實力比董卓更強,他反而一直居於其下;明明挾天子以令諸侯更為有利,卻非要折磨一通皇帝和大臣後,便又將人全部放走;明明天下人人都羨慕的皇帝權利,他卻弄出了一個內閣六部……
荀彧知道董虎改變了不少官場體製,但這些都不重要,當年的王莽更改的更多,可他不明白,明明皇帝極為忌諱權臣掌控朝政,為何他卻將三公大權集為一人身上?
人性本貪,就算再大公無私的人,當皇位放在他的麵前,真的能夠如此不屑一顧?
可麵前高大男人偏偏還就將三公大權集為一人之身,更是明言內閣首輔代天治理天下,得知了這個消息時,荀彧突然發現所有人都錯了……
荀彧想著往日種種,許久方才輕聲歎息一聲。
“將軍能設立內閣六部,荀某相信將軍並非貪戀權勢之人,相信將軍對天下是忠心的,既然將軍又相信史侯,為何就不能保留漢室?”
“荀某相信,內閣六部一旦大行天下,將軍必會成為我朝第一人,想來任何人都不敢傷及將軍,對涼州各將也無任何影響,與此同時,天下也能很短時間裏恢複太平。”
荀彧輕歎一聲,主動提著茶壺為董虎倒了杯茶水,又默默做到一旁……
“荀某至今還記得當年將軍在潁川郡時所說話語,還記得將軍所言將領之德行……”
說到此處,荀彧又是一聲輕歎,他很清楚董虎究竟做了些什麽,知道雒陽百姓大冬天幾乎獻出了能獻出的所有衣物,盡管他開口以“買”百姓衣物的形式,可荀彧知道,即便是買,百姓若是不信任,也絕對不會有如此之多的百姓獻出無數破舊衣物。
想著往日種種,荀彧心下後悔萬分,他不是不知道董虎曾經的所作所為,有太多的痕跡表明他對百姓很是親善,可他越是如此,他人越是認為他心懷不軌,越是對天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隻是誰也沒想到天下會淪落到了這一步。
潮水退去後,他人這才看清了誰沒穿衣服……
“唉……”
“將之八德,仁義忠信,智勇嚴明。荀某至今還記得將軍當年話語,荀某相信,隻要將軍願意,天下至少會減少十年戰亂,期間不知會有多少百姓因此而活命……”
董虎眉頭不由挑動了下,這才真正明白了荀彧前來的真正目的。
“文若。”
董虎轉頭看了荀彧一眼,臉上露出淡淡笑意。
“說實話,咱更願意相信你是真心的,但咱很清楚,你們這些大族太過驕傲……”
“還記得咱在兗州小院裏與你說的那些話語嗎?咱曾與你說,若咱始終不踏入中原一步,天下會被曹孟德所奪。”
董虎笑了笑。
“文若你是天下頂級謀士,應該能辨別出來咱話語裏的真假……”
“嗬嗬……”
“你可以不信咱所說司馬懿會篡奪了曹魏江山,但你總應該看到叔父是如何身死的吧?”
董虎輕笑道:“叔父不是沒有拿出足夠的誠意,造反的各路諸侯有不少都是叔父薦舉任命的,可最後卻都造反了,叔父更是死在了一向親近的王允、呂布手中。”
“嗬嗬……”
“文若,不是咱不信你,而是你們與咱不同,看似低頭妥協了,實則你們高傲至極,根本不可能看得起咱的。”
荀彧欲要張嘴,董虎卻擺了擺手。
“你在雒陽停留了一些時間,應該能看到內閣六部的一些運作,咱相信,你心下肯定是願意內閣六部存在的,相信任何一個文人士子都不會反對,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有機會執掌天下的權利,而且咱還準備用律法形式將此事確定下來。”
“所以咱相信你說的話,相信隻要辯弟重新登基,隻要將內閣首輔交到你們手中,你們肯定會說服劉協退位,說服江南其他各路諸侯。”
四百年的漢室養活了難以計數的世家豪門,四百年生養,四百年相互聯姻,富戶大族之間早已形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董虎相信,隻要讓劉辯重新登基,隻要讓出內閣六部朝政大權,逃入成都的朝臣們一定會四處聯絡中原乃至整個天下富戶家族,一定會形成一股強大政治風暴,會迫使著劉協、劉表、曹操、孫策低頭,即便他們不低頭,他們手下的文武,他們境內的各縣也一定會有大量掌權者低頭。
戰爭之下不僅僅隻是底層百姓倒黴,同樣有難以計數富戶家族被戰爭吞噬,涼州軍擴張的太過迅速,短短七年內吞下了司隸校尉部、兗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雖然根基不穩,但明眼人都能看到涼州軍已經勢不可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