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貪財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A+A-


    勳戚公侯富貴到了極點,與國同休戚,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

    這個時候你還去求個好名聲,你想做什麽?是想要招攬民心造反麽?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勳戚人家故意橫行霸道,巧取豪奪……看看那秦皇手下的王翦,漢皇手下的讚侯,都是故意貪財, 留下大大汙名,這是為什麽就可想而知了!

    鄭小明知道勳戚這個身份有著巨大的好處,助力,也有著巨大的限製。

    “走仁德玉稻這條路估計是走不通的,聖德教化更不符合我的氣質……看來我還是得走福德紫竹才行!”

    不過說起來,侯爵雖然尊貴, 榮耀,享受榮華富貴。

    但是這一年頂多也就賺個兩三萬兩銀子。

    這些錢的對於普通人來說,自然是想都想不到的天文數字。但是對於鄭小明來說,還真不夠用……

    主要是侯爵府上最大的入賬是土地田莊……但是從古到今,種地賺不到錢這種事情都是一樣的!

    下陽侯府的幾千畝土地,一年收入才兩三千兩銀子。真正收入的大頭還是下陽侯府的幾家店麵,酒樓,還有錢鋪。

    得想辦法擴大生意才行!

    心中這般想著,就聽到有手下稟報:“侯爺,有位李公公帶著皇爺的旨意來了!還帶來了十多個箱子,據說都是賞賜給侯爺你的……”

    鄭小明聞言嗤之以鼻,皇爺自己都是一個窮光蛋。每年到了年底都要拉虧空的。

    他能賞賜什麽東西?無非是一些宮中二十四監製造出來的各種宮中用度,綢緞,木炭,紙張,銅器等等。

    說起來都是宮中最頂尖的工匠製成的東西,但是要真說值多少錢還真不好說。

    直接的錢能夠受到幾十兩金花銀就已經不錯了!

    畢竟,作為勳戚,還是經常受到宮中賞賜的……

    不過計劃當中賺錢的事情,還是得要看這次機會了。

    鄭小明聞言精神一振,說曹操曹操就到:“快請, 快請!”

    “恭喜侯爺,恭喜侯爺!”

    過來傳旨撫慰鄭小明的宦官李忠孝笑眯眯地對鄭小明道:“恭喜侯爺啊!這次皇爺可是對侯爺刮目相看。這次給侯爺送來了這麽多的慰問品!”

    鄭小明懶洋洋地道:“何喜之有!皇爺連那兩個禦使都處置不了……”

    “唉!侯爺這話就不對了!皇爺這也是為了侯爺你好啊!

    侯爺你想想,如果這次真的為了這件事情處置了那兩個禦使,侯爺雖然出氣了,但是恐怕以後朝廷的那些大佬文官們恐怕對侯爺你就看不順眼了吧?

    說不定日後就要找侯爺你麻煩……

    以後侯爺想要在朝廷裏領個差遣什麽的可就不容易了!

    現在皇爺這麽做,也是愛護侯爺你!”

    鄭小明心中知道這李忠孝所說不假,隻是麵子上當然不能這麽算了,唉聲歎氣:“我都被人打成這樣,還能做什麽?以後沒臉見人,隻能乖乖躲在府裏閉門不出了!”

    李忠孝幹笑兩聲,心中佩服鄭小明這貨明明是個侯爵,但是這一聲無賴習氣卻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

    隻是這李忠孝就難辦了,他是奉皇命前來撫慰鄭小明的。此事鄭小明如此不配合,他這差事怕是完不成!

    如果是宦官,甚至是文官對於皇帝的撫慰如此大搭不理的,那是自己找不痛快,轉眼就能收拾你……起碼把你打入另冊, 一輩子出不了頭。

    但是下陽侯這種與國同休戚的公侯怕什麽?人家大不了回去關門閉戶的享受榮華富貴去。你皇帝每年的賞賜都還少不了了……

    但是這完不成任務的李忠孝可就難辦了:“侯爺!侯爺!可千萬不要心灰意冷,中了那些頭巾客們的陰謀詭計啊!

    咱們勳戚裏就沒有幾個成器的人才,侯爺你要是再不出山, 那些頭巾客人們豈不是高興了!”

    所謂的頭巾客自然指的是戴頭巾的文人士大夫們了,當然也指的是文官們。

    勳貴和太監們都是和皇權共存,雙方關係當然更加親近一點。相當於一個是主家的家奴,一個是主家的親戚。

    當然,兩邊比起龐大的占據了整個行政權力的文官集團來說,都是弱勢的多,所以大多時候都是抱團群暖,共同對抗文官。

    所以李忠孝才一口一個咱們!

    鄭小明嗬嗬笑,看著情況也差不多了,也就不為已甚,笑道:“公公太看得起我了,來人啊!給李公公送上一份厚禮……”

    所謂的厚禮倒也簡單粗暴,就是五百兩銀子塞了過去。

    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手筆了,哪怕是給司禮監掌印,秉筆送禮也都足夠了。

    而李忠孝隻是一個在皇帝身前跟班的一個小宦官,何時被人送過這麽多錢?

    頓時樂得李忠孝見牙不見眼:“多謝侯爺,多謝侯爺!”

    鄭小明道:“告訴皇帝,我吃了這麽大的虧也不能白吃。我要在京城當中開幾家店,做點小生意。”

    李忠孝沒口子替皇帝答應,開玩笑自古以來皇帝對功臣勳貴們都是隻要伱不造反,幹什麽都行。身為大將的,不怕你貪財,就怕你清廉……

    鄭小明在京城當中想做生意,賺錢什麽的,這有什麽難的?就算是皇帝為了補償鄭小明,也一定會答應。

    果然李忠孝回去一稟報,皇帝果然笑罵了兩句,然後還主動賞下兩座皇店以作補償。

    ······

    ······

    “果然,這沒有後續動靜。名氣不能繼續傳播,這就沒有新的仁德玉稻長出!”

    數月之後,鄭小明喃喃自語。

    經曆了三個多月之後,上次的風波早已經散盡。自然地也再沒有什麽人議論了,現在已經沒有新的仁德玉稻長出,供應修煉了。

    至於府中的銀子,也就勉強夠收支平衡。偌大的一個下陽侯府,養了幾百號人。

    這些人中有在府中的下人仆役丫鬟等等,也有在府外管理田莊,店鋪等等生意的管事夥計等等

    這就相當於一個大型公司,每天都有著巨大的開銷。

    除此之外,就像是皇帝會接著賞賜的名義,對於各家公侯進行補貼一樣。

    下陽侯府也會對一些關聯的下屬家族……比如和下陽侯府上出去的軍中將領,親朋,故舊等等賞賜補貼。

    可以說每天一睜開眼睛,銀子都在嘩嘩地往外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