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失控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A+A-


    當然,如果換了一個人。比如不是鄭小明帶兵來,說不定涼州的驕兵悍將還想和鄭小明掰掰腕子。
    但是鄭小明在涼州平定羌胡的時候,可是留下了偌大戰績名聲的。不論是斬殺北宮壁,還是大破羌胡,都讓其留下赫赫威名。
    現在鄭小明,還有孫堅這兩路人馬,統帥了接近二十萬大軍過來,誰敢和主動出去作戰?不是瘋了麽?
    便是在這個時候,大軍堵在洛陽八關之前,給了洛陽方麵最後通牒,讓他們立刻釋放劉辯,重新立為天子的同時。
    一支小規模,隻有兩千多的軍隊,在鄭雲的率領下翻山越嶺,走小路穿過關卡,直抵洛陽而去。
    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就走少帝劉辯。
    免得這些家夥狗急跳牆,直接把劉辯給殺了!
    這將給鄭小明帶來巨大的政治影響,他是打著複立劉辯的旗號來的。劉辯一死,他的外戚的地位就徹底沒有了,號召力就一下子削弱。
    當然,如果他們真的敢這麽做了。一旦鄭小明打下洛陽之後,那麽恐怕就要血腥報複,到時候那些主謀,甚至參與者們都要雞犬不留了!
    也許董卓那種人能夠很快下得了這種決心,但是像是袁隗這種人,就不一定能夠這麽快下的了決心了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多謀少斷!思慮多的人往往很難下決斷。
    而袁隗這種習慣在幕後操控局勢,永遠不肯出麵的老陰逼,絕對不會是那種不顧一切的賭徒這種人更多的是董卓這種武夫的性子!
    所以,鄭小明要派人在袁隗和董卓動手殺人之前,搶先把少帝給救回來!
    洛陽,太尉府,就在鄭小明派出人馬想要潛入洛陽救人的時候。
    太尉府中也傳出了激烈的爭吵聲音,爭吵的對象正是袁隗和董卓!
    不一刻,就見董卓怒氣衝衝的按劍從太尉府中走出,上了車子離開。
    就有袁基對袁隗怒聲說道:“叔父,董仲穎這武夫是越來越跋扈了!剛才居然敢在太尉麵前無禮,真是不知死活。全然忘記了,到底是誰提拔他才有著今日!”
    袁隗目光陰沉,不過卻沒有說話。
    那袁術向來以汝南袁氏的嫡子而自居,然而在他上麵其實還有一個袁基,這才是袁氏真正的嫡長子。
    當然因為某些原因死的太早,在原本曆史時空當中,這個袁基在後世的名聲,就沒有袁紹和袁術那麽大!
    袁基,袁紹,袁術,三人都是前司空袁逢的兒子。
    袁成,袁逢,袁隗,此三人都是前任汝南袁氏家主的袁湯之子,是袁氏的嫡脈。
    而袁成才是袁湯的嫡長子!
    不過袁成早卒,上一輩的袁氏諸人當中以袁逢袁隗二人成就最大!
    不過那袁逢也早已經死去,現在汝南袁家權勢地位最高的是袁隗,其家主也已經是袁隗。
    袁紹原本是前司空袁逢的庶子,因為袁成早卒無子,因此把袁紹過繼了過去,成為了袁成的嗣子。
    袁逢自己還有嫡子袁基,和袁術。
    除此之外,袁隗自己還有幾個兒子,比如袁懿達、仁達,還有因為才年滿十六就早死,請蔡邕做過墓誌銘的袁滿來。
    當然,這些一聽就知道是字,其真正的名字,在曆史上就沒有記載了!
    這些人都算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唯有袁紹本來就是個庶子,還被過繼給了一個死人。三不靠的,隻能自我奮鬥,反而早早的闖下了偌大名頭。
    現在是外人眼中,汝南袁氏年輕一輩當中最傑出的!
    隻是他自己的這些兄弟,堂兄弟們是怎麽看他,就很難說了!
    總之,此刻袁基和袁術,袁聰袁懿達幾個兄弟都是麵色陰沉,對那剛才董卓無禮,不告而辭的舉動而感覺到十分惱火。
    袁術更是道:“叔父,董仲穎怕是覺著自己的翅膀長硬了,所以現在不太聽話了!他現在手下可是聚集了一大幫人,就連王允王子師都投靠了他!”
    王允王子師的名頭可是相當的大,向來以為官清正,性格鋼直而著稱。
    在當年十常侍權勢最大的時候,屢次硬鋼十常侍,結果導致幾次下獄逃亡。
    這也讓他的名聲在天下士人當中非常之大!
    以至於上次王允得罪了十常侍之首的張讓被下獄以後,何進,楊賜,袁隗等三公高官都是相繼為王允上書求情。
    這麽一個人物投靠了董卓,可想而知,會給董卓帶來多大的政治聲望?
    袁隗心中惱怒,麵色不顯,澹澹的道:“王子師並州人,並涼一體,走的近些,也是人之常情!”
    王允王子師是並州太原人,而並州和涼州向來都被當成是關西之地。受到關東士人有意無意的打壓。
    也因此,並涼之地的人還是非常抱團的。
    原本的曆史時空當中,董卓手下基本上不是涼州人就是並州人!
    而後來,王允能夠拉攏呂布對董卓反戈一擊。除了不知道是真是假的美人計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兩個人都是並州人!
    當然這些那都是另外一個曆史時空當中發生的事情,在眼下的曆史時空當中。
    現在並涼等關西人物相繼投靠董卓,給袁隗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原本董卓隻是一個武夫單純的武夫是不足為慮的。
    所以董卓入京之後,在袁隗的各種安排協助之下,讓董卓吞並了洛陽禁軍。
    乃至於讓董卓殺死了後來趕來的並州刺史丁原,吞並了其手下的並州兵馬。
    讓現在的董卓掌控了所有洛陽兵馬!
    這些原本都是不足為慮的,畢竟董卓以前隻是一個邊將,從來沒有進入過大漢的權力中樞當中,根基淺薄,也做不出什麽大事情來。
    但是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隨著王子師等關西人物投靠董卓,事情就麻煩了。
    尤其是王允王子師,此人現在是尚書令!
    其人投靠了董卓之後,就代表著董卓能夠直接影響,甚至命令尚書台!
    這讓所有的事情都變得無比的棘手和麻煩!
    東漢以郡為國,把郡守看做是國君。這些都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觀念存留,再加上交通方言之類的限製,也讓這個時候的地緣認同太強烈了。簡單來說,就是老鄉抱團太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