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礬樓夜宴秦狂人

字數:9095   加入書籤

A+A-




    在大宋一朝,汴京城中元日節的慶祝活動,從元日當天一直會持續到元宵燈會結束。

    可以說這樣的盛況,在當時別說是華夏僅此一家,就算是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盛況。

    以至於周邊的遼國、西夏、高麗、東瀛、安南、吐蕃、大理等數十個國家的使臣,商人都會趕來汴京朝賀。

    正月初七一大早上,秦烈剛長跑鍛煉完身體,吳倫便給他送來了一封書函。

    “礬樓李師師頓首,舊聞秦公子才名,今晚礬樓夜宴,以詩詞會友,還望秦公子光臨大駕。”

    秦烈打開書函閱覽之下,卻發現這是來自名滿汴京的名妓李師師,向他發來的一封赴宴邀請。

    “看來我這是真出名了啊?”秦烈放下手中的書函,自嘲的笑了起來。

    “大人,你是不知道,現在街麵上的對聯,基本上都是出自你的手筆,還有人說你一副對聯,就價值千金來著。”

    一旁的雷橫聞言,笑著接過話頭道。

    “千金?我咋不知道呢?”秦烈大笑一聲,道:“既然是李大家邀請,今晚咱們就去見識一下如何?”

    “大人,這李大家是何許人物?”

    雷橫雖然來京城已經快半個月,但他的活動軌跡,一直都是跟隨秦烈身旁,所以不知道李師師之名。

    “李師師,礬樓的花魁。那可是汴京第一名妓,據說連官家都是他的入幕之賓。”秦烈低聲說了一句,把雷橫驚得眼珠子都差點掉落。

    “大人,這李師師莫非是仙女下凡不成?”雷橫是真不敢相信,一個名妓竟然連皇帝都動心了,可想這是要有多漂亮啊。

    “是不是仙女下凡咱也沒見過不是?不過此女據說琴棋書畫,歌舞詩詞無不精通,故有李大家一說。”

    不過秦烈也就是聞名,他也沒有見過,原主倒是想見。

    但到了李師師這樣級別的名妓,不是達官貴人,風流才子,人家還真不會正眼瞧你。

    “那咱得見識一下去。”雷橫如今也已經二十好幾,但卻因為拮據,始終未成家。

    按理來說他作為一縣都頭,身後本不該如此貧窮,然而他為人豪爽仗義,平時賺的的錢,除了給老母安家費外,其餘的不是接濟朋友,就是喝酒聽戲花光了。

    加上他為人過於耿直,在縣衙也從盤剝百姓,更不壓榨商販,光靠那點俸祿,也就過活而已。

    礬樓夜宴,已經舉辦了三年。

    是李師師三年前,慶祝自己當選為汴京花魁而創立的花魁宴會。

    這三年來隨著李師師名聲大噪,礬樓夜宴還真成了汴京城中,文人墨客、風流才子、豪紳巨富們揚名立萬,一擲千金的名利場。

    李師師之所以有這樣大的號召力,有兩個原因。

    一是他曾拒絕了梁師成螟蛉子梁少輔贖身的要求,以表自己不慕權勢的決心。

    二是李師師與當朝秘書監周邦彥結成密友,要知道周邦彥可是當世的文壇領袖。

    是距蘇門蘇軾之後,當世最富有才氣的詩詞大家。

    除周邦彥力挺李師師外,文壇巨匠,皇室外戚,當朝清流賀鑄,對李師師也是欣賞有嘉。

    樊樓,又名礬樓,由東、西、南、北、中五座樓宇組成,每座樓高三層。

    其中西樓是樊樓的主要建築,也是五樓中最大的一座,陳設富麗堂皇。

    中樓上有李師師琴房、書齋等,淡雅幽靜。

    白天的樊樓灰瓦青磚,雕梁畫棟。到了夜晚,燈光亮起,在黑色夜幕的襯托下,便又平添了許多金碧輝煌的氣勢。

    秦烈今日特意穿了一身錦衣紋繡白衣,束發而冠,腰係白玉帶,腳上穿著金縷登雲鞋。

    身高七尺有餘的秦烈,擁有一張精致的五官,刀削般的俊龐,劍眉星目,麵白無須,舉手投足之間,宛若翩翩公子。

    而跟隨在他身邊的雷橫,則穿著一件深色長衫,麵相粗獷,身形魁梧的他,這一身打扮,自是標準的護衛行頭。

    “公子,這就是礬樓?”站在礬樓門口的雷橫,看著眼前這燈壁輝煌的三層高樓,不由暗自咂舌。

    出門前秦烈就囑咐過雷橫,席間喊自己公子即可,今晚他盡管吃,少說話便可。

    秦烈笑而不語,雷橫則上前一步,把秦烈的名刺,遞給了大門口的門子。

    “秦烈公子赴宴,請二樓上座。”

    隨著著門子的唱喏,立馬就有隨從上前接應。

    而此時的一樓大堂之上,早已經人山人海,當聽到門子的唱喏名諱時,無數好奇的目光,一下子都落到了秦烈身上。

    “原來他就是那個一副對子,價值千金的秦烈啊,果然是長得一表人才。”

    人群之中不時有人發出驚歎,但也有不屑的聲音。

    “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罷了,我看那些對子,多半是哪裏抄襲來的。”

    “就是,秦烈昔日與我是太學同窗,各科學業都很一般,我就不信短短一年多不見,他還能令人刮目相看?”

    一個曾經與秦烈在太學讀過書得士子,在人群中也是連連表示不信。

    對於眾人的譏諷不屑,秦烈別說沒用聽到,即便聽到他也隻會置若罔聞,任憑那些人去訴說。

    今天他來說赴宴,是來欣賞美人的,當然他並不介意,打打那些質疑他的人臉,論四書五經他可能差一些。

    但要是論起詩詞,他腦海中沒用三百首,也有三十首名篇詩詞。

    誰要敢上前挑釁,他絕對不會客氣。

    “秦公子,請坐。”二樓大堂上,每一張桌子間隔都很寬敞,每桌六張椅子,共有二十張桌子,可見能夠在二樓入座之人。

    那都是入了李師師法眼的名流士子,亦或者達官貴人。

    “喲,這不是秦烈,秦才子嘛?”秦烈剛坐下,鄰桌一名身穿綠袍長衫,頭戴子瞻帽的華服青年,一臉譏諷的笑著站了起來。

    “諸位,諸位這位就是近來名傳汴京的秦烈,秦才子。”

    那綠袍長衫青年姓苗,單名一個榮。

    此人正是朱桂納妾室苗夫人族兄之子,現在正在太學院讀書。

    苗榮今日之所以前來找秦烈的茬,自是妒忌秦烈近來揚名立萬的事跡,同時也認為秦烈如今與朱家分割,屬於那種軟弱可欺之人。

    一臉不屑的苗榮接著笑道:“諸位還不知道吧,咱們的秦才子,因為落魄寒酸,被被朱家小姐嫌棄,隻得灰溜溜的主動解除了婚約。”

    “可不是嘛,據說朱家可憐他,表示願意讓他上門做個贅婿呢。”

    緊接著與苗榮同桌的胡文善,也是一臉大笑的嘲諷道。

    “哈哈……”

    對於秦烈這個聲名鵲起的所謂才子,自然有很多自詡風流的才子眼紅不爽。

    為此當有人出頭之時,自有大把人的看熱鬧。

    “怎麽,二位質疑我才子之名?”秦烈玩味的一笑,看著二人淡淡的道:“既然二位認為吾如此不堪,可敢與我比試一番?”

    “必有何妨?”今天能夠到此之人,都是有準備之人,自是不怵比試詩詞。

    “既然秦才子這麽有才,那咱們就以眼前這汴京盛景,即興詩詞一首,輸了的人,自覺離席而去如何?”

    一襲綠袍長衫,俊朗驕傲的苗榮顯然有準備,一臉自信的他,直接命題讓秦烈參與比試。

    “很好,那我就開始了,勞煩哪位兄台幫忙記錄一下。”

    秦烈長身而起,走到窗前,望著街麵上璀璨的燈火,嬉鬧的人群,微微沉吟,便朗聲而起,緩緩的一字一句誦讀了一首千古名篇。

    青玉案、元夕,原作者正是南宋著名抗金英雄,詩詞大家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秦烈把這首青玉案元夕給拿了出來,滿堂皆驚。

    苗榮雖然在太學也就是混子,混出身資曆的。

    但一首詩詞的好壞,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雖然他也有準備詩詞,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在今天的夜宴上,能夠一戰成名。

    但現在秦烈這一首青玉案元夕一出來,他就知道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連忙推了推胡文善一下。

    胡文善是三甲進士出身,現任吏部司勳功從八品吏目。

    胡文善作為朝廷官吏,本不需要如此巴結苗榮。

    但苗榮的父親苗鴻城上正是胡文善的頂頭上司,現任吏部員外郎一職。

    更重要的是胡文善現今並未娶妻,而苗家之人也看中了胡文善。

    因為胡文善不但是進士出身,他表舅李邦彥現在位居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雖然不是什麽高官,但卻是天子近臣。

    所以苗家之人,也想通過胡文善於朱家庶女朱敏的聯姻,鞏固彼此的政、治地位。

    朱敏也就是與秦烈定下親事哪位。

    “莫急、莫急,容我想想。”

    胡文善能夠考中進士,自然是有些才華的,但任他想破腦袋,他也不可能做出一首比青玉案元夕還要應景的詩詞來。

    就在秦烈推出青玉案元夕這首詞時,正在三樓觀看周邦彥、賀鑄對弈的李師師,也接到了侍女呈上謄抄上來的這篇詩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拿到詞的李師師,見獵心喜之下,忍不住便誦讀了出來。

    “好詞,好詞啊……”周邦彥咋聽之下,激動的手舞足蹈的站了起來,以至於把棋盤都推翻了。

    “李大家,下半闕呢?怎麽不念了?”

    賀鑄也是一臉陶醉的看著停下來的李師師催促道。

    “二老都是文壇巨匠,這般不顧形象,小女子還是生平僅見啊。”

    李師師掩嘴輕笑之餘,遂用她那猶如黃鶯出穀般的聲調,繼續朗誦道。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妙,絕妙啊,這詞之妙,吾已經有五十年未曾聽聞了。”

    周邦彥激動的連連點頭,道:“如此佳句,唯有東坡先生可與之媲美。”

    賀鑄也撫掌道:“得此佳句,不虛此行矣。”

    “對了,師師這是何人新作?”周邦彥這時才連忙追問道。

    “秦烈,秦公子。”李師師雖然沒有向周邦彥、賀鑄那般神情誇張,但實際上她對於這首詞,也是喜歡的不行。

    心頭湧起一股強烈願望,與秦烈來一個促膝長談。

    “莫非是那個寫下百篇名篇對子的秦烈?”周邦彥驚異的問道。

    “正是哪位秦公子。”李師師點點頭,道:“二位先生,可否請秦公子上來一敘?”

    “如此才子,不見上麵,豈不遺憾?”周邦彥欣然笑道。

    而這個時候二樓大堂之上,胡文善苦思冥想之下,也終於憋出了一首。

    《慶佳節餘年》

    ‘今歲度佳節,隨分拔點燈火。不比舊年繁盛,勝似紅蓮千朵。’

    ‘客來草草一杯盤,餖飣伴蔬果。休羨暗塵逐馬,共有銀花鐵鎖。’

    “好詞,好詞啊,諸位胡兄此詞可差了分毫?”

    苗榮的厚顏無恥,正是應了那句隻要你不尷尬,那別人一定尷尬的俗語。

    “不錯,不錯……”一些知道苗榮和胡文善身份的名流,雖然明知道這首詞,與秦烈的青玉案元夕相差不是一丁半點。

    但還是強作歡顏的附和道。

    “哈哈,好個好詞,既然爾等如此好壞不分,那今天本公子就讓你們知道,什麽才是詩詞。”

    秦烈朗聲大笑一聲,冷眼掃過那些趨炎附勢之徒,朗聲誦道。

    《鷓鴣天元宵獨酌》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翦翦風。’

    ‘魚雁杳,水雲重,異鄉節序恨匆匆。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這首明朝楊慎所作的鷓鴣天,同樣是一首名篇。

    這不秦烈剛抄襲而出,有識之士無不連連驚歎。

    “怎麽?還不服,那就再來一首怎麽樣?”

    秦烈狂傲的一笑,閑庭信步之間,拿起桌上的白玉陶瓷酒壺,仰頭便灌下了半壺燒酒。

    《古蟾宮元宵》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裏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

    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這也是一首明朝才子王磐所作的名篇,這會被秦烈再次信手拈來,當真讓滿堂士人,震驚的無以複加。

    “怎麽,還要不要再來?”

    狂傲奔放的秦烈大笑之餘,再次喝下半壺燒酒,半醉半醒之間的,拿起桌案上的狼毫,奮筆疾書而起。

    《元夜踏燈》

    千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當一臉醉態的秦烈,用一手飄逸神俊的瘦金體行書,一氣嗬成的把這首清代詩人董舜民的詩詞謄抄下來後。

    仰頭再次灌了一口燒刀子的秦烈,放聲狂笑拂袖而去。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