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當世最大的寶船

字數:5943   加入書籤

A+A-




    裁撤中樞三省,加強內閣六部相權,直接架空皇權。

    除六部之外,朝廷職權最重的衙門,就是禦史台和大理寺,加上刑部合稱為三堂會審。

    原禦史台禦史中丞陳公輔,升任禦史大夫領弘文殿直學士,品階為正三品。

    原侍禦史陸宰升任禦史中丞,領弘文殿學士為正四品。

    李若水轉任大理寺寺卿,領崇政殿直學士,品階為正三品。

    其餘各寺卿官吏,也全部換上了秦烈帳下的官吏,如樊瑞出任光祿寺寺卿,蔣敬出任少府寺卿。

    除此之外,在外領兵出征的一眾大將,如韓世忠、花榮、張憲、穆弘、折可存、劉光世、林衝等統兵大將,皆封為侯爵。

    其餘眾將則封了伯爵,皆論功封賞,一一得到升遷。

    至此,朝政趨於穩定。

    是年八月初三,秦烈以內閣首輔的身份,巡視江南。

    同行有王妃朱鳳英、李師師、李易安等所有家眷,包括兒女一大幫子人。

    這支隊伍之中,還有一支特殊的人馬,那就是俘虜的西夏王族子民,一萬三千人,另有昔日幽州俘虜的金人、遼人、遼地漢人三萬二千人。

    這批人將會是出海的第一批移民,雖然秦烈沒有處置這些人,但卻把他們送到澳洲新大陸開墾。

    護衛的隊伍則由雷橫、李逵統率的玄機親衛營三萬步騎人馬,以及副統製戴宗、吳玠、吳璘、虞允文、謝及。

    還有後勤部的周通和醫療隊的神醫安道全,以及中軍帳下的軍都指揮使楊林、裴宣等一眾將領,外加此次一同南下的張順、李立二人。

    大軍出京不久,秦烈命令吳璘、楊林統率兩萬大軍,押解四萬五千俘虜走陸路,直奔鬆江城。

    秦烈率領一萬人馬,與同行的家眷張順、李立,則直奔濱州。

    這幾年秦烈在濱州設立的造船廠,一直在建造出海的大型寶船。

    這項工作也一直是濱州知州袁朗,防禦使焦挺在負責,現在還有玉幡竿孟康這個能工巧匠加入了其中。

    事實上秦烈在鬆江碼頭的造船廠,已經建造出大型福船。

    福船屬於車船一種,相比起寶船,福船則要小上近一半。

    因為秦烈提出的寶船規格,是按照後世三寶太監的寶船設計規格的。

    全船長四十五丈,寬十九丈,高有五層,吃水深度是四丈,需要三百人才能驅動。

    這樣的寶船一次性可以裝載兩千五百人,而秦烈的目標就是建造二十艘這樣的寶船。

    然而再建造三十艘規模小一些的福船,福船規格長二十七丈,寬九丈,高三層,吃水兩丈,需要一百五十人驅動。

    、一次性可以裝載一千一百人,福船利於駕馭,可以作為寶船的編隊。

    然而事實卻有些事與願違,三年過去了,第一艘寶船,也才在上個月剛剛竣工。

    不過鬆江碼頭的福船,卻建造順利,這些年來,一共建造出五十艘,這也是為何張順會向秦烈表示,一次性可以向南方新大陸的澳洲,輸送五萬人移民的原因。

    秦烈這一次,之所以不顧西北戰事,急於下江南的原因,主要就是視察濱州造船廠和鬆江造船廠。

    其次才是陪伴眾女回桃花島,不過這也算是公私兼顧了。

    秦烈一行大隊人馬,路過濟州之時,在城中住了兩天。

    沒辦法既然是巡視,秦烈自然得見見父母官。

    山東行省左布政使沈晦、右布政使宇文虛中,提刑按察使王俊,都指揮使司酈瓊等一幫官吏,獲得秦烈接見。

    這些人都是秦烈提攜起來的人,秦烈接見他們,也是聯絡感情的需要。

    在濟州住了兩個晚上,秦烈帶著的人馬,再次前行趕赴濱州碼頭。

    大隊人馬尚在二十裏外,濱州知州袁朗,防禦使焦挺領著人馬在道左迎接。

    “本王不是說了,不必迎候嗎?”見到二人勞師動眾而來,秦烈有些不快的問道。

    “主公遠道而來,我等二人接到消息,高興的兩天都睡不著,今日淩晨便早早趕來,隻為早些時日見到主公。”

    “一來祝賀主公進爵燕王,二來滿足我等拜謁之心,如有冒犯主公,還請主公降罪。”

    袁朗跪伏在地,懇切的表達著自己的心情。

    個頭魁梧,高達的焦挺身穿著重甲,連連納頭拜道:“請主公降罪。”

    “二位吾之兄弟也,起來,起來說話。”對於二人的義氣,秦烈哪裏舍得責怪,連忙下馬親自扶起二人。

    “謝主公。”二人在秦烈的攙扶下,一臉激動的看著神采飛揚,一身蟒龍王袍的秦烈,臉上滿是喜色。

    一番寒暄之後,隊伍繼續往濱州碼頭前進。

    當秦烈領著眾人來到碼頭之時,隻見碼頭之上,數千工匠,幹的熱火朝天,那一聲聲號子聲,梆子聲,不絕於耳。

    “主公,寶船過於龐大,目前停靠在碼頭外的港口之上,需要乘坐快船出了碼頭,才能上船。”焦挺上前指了指海麵之上,依稀可以看到的寶船輪廓。

    “主公,今日舟車勞頓,是不是歇息一晚,明早再上船?”袁朗則提出先休息。

    “吳玠,你留下來,安頓好兵馬,雷橫你和袁朗留下,安頓好夫人的吃住,李逵、李世輔、裴宣、張順、李立你們隨我上船去。”

    秦烈哪裏是閑的住的人,盼望多年的寶船在望,今日要不是不上船,晚上如何睡得下?

    在焦挺,以及孟康的帶領下,秦烈領著一行人,在碼頭登船,來到停泊在港口外的寶船上。

    “主公,這艘船還未命名,還請主動命名。”登上寶船,焦挺恭聲請示道。

    站在甲板之上的秦烈,看著這艘當世最大的戰船,豪氣頓生的他,隨即朗聲道:“就叫蛟龍吧,蛟龍出海,乘風破浪,萬物退避,旗開得勝。”

    “好名字。”眾將紛紛附和,然而事實上蛟龍還真算不上什麽好名字,不過作為第一艘寶船,蛟龍二字意義深遠罷了。

    “揚帆出海,我要實驗它的航行能力。”

    隨著秦烈一聲令下,蛟龍號寶船,在三百二十名水手的共同操作下,很快便破浪行駛了起來。

    站在甲板之上的秦烈,感受著寶船迎風踏浪的速度,不由點頭道:“穩定性不錯,速度也可以。”

    如此龐大的寶船,除了靠風力外,還需要靠螺旋槳的助力。

    雖然行駛看似緩慢,但實際一個小時,也可以達到二十裏,這速度比之步卒行軍可要快得多了。

    遇上順風的情況,速度還要更快。

    “主公,有了這等利器,征服大洋,完全不在話下啊。”張順也是驚詫莫名,作為一個海上老水手,這十年來他遠渡重洋,踏遍萬裏海疆。

    所到的國家不小二十個,但沒有一個國度,擁有像寶船這樣的龐然大物。

    一旁的李立更是進言道:“主公,我兄長說這幾年高麗內亂頻繁,生意是越來越不好錯了。”

    “尤其是高麗人與金人稱藩之後,對我們大宋的商人,也變得不是很友好,稅賦一年比一年高。”

    “卑職提議,是不是趁此機會,派出水師進行威壓?”

    “竟有此事?”秦烈微微蹙眉,這些年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大宋境內,鮮有關注海外島國。

    說起來高麗,也就是棒子國,大宋立國以來,一直都是遵從大宋為宗主國,每年進貢,並沒有折騰出什麽幺蛾子。

    於此同時,高麗人也認了遼國皇帝為爹,一直都有納貢,也算是夾縫求存。

    這也是無論是大遼,還是大宋都對高麗人表示友好的原因。

    除此之外,高麗人北部多山區,地貧人少,不利於大軍推進,既沒有肥沃的土地,也沒有密集的人口。

    還有那島國冬天寒冷,實在是塊窮山惡水的地方。

    加上隋唐兩朝,為了征服高句麗,隋朝直接打破亡國,唐朝也打的窮了多年。

    而好處幾乎沒有撈到半點,為此大宋、大遼都吸取了教訓,那就是棒子隻要臣服,雙方就友好相處,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秦烈卻不這樣認為,高麗這塊地方,現在確實沒有太大的價值。

    然而,在未來的曆史洪流之中,這地方的價值卻十分重要。

    所以要是機會來了,秦烈絕對不介意拿下,收歸大宋版圖,使其成為大宋的一個行省。

    “不單單是高麗,現在的東瀛也是內亂不止,那些東瀛人雖然生活在彈丸之地,卻人人妄自尊大,人人建國稱號。”

    “一些地方幕府,三五千人就自稱大王,之前我們船隊過去之時,還以為我們是軟柿子。”

    張順這會也在一旁接腔道,想起東瀛島國大大小小的幕府大名,相互征伐,他都不覺得好笑。

    “這些年來,李俊的船隊,在東瀛的九州島國,至少滅殺了十個以上的幕府大名,現在我們水師飛魚旗一到,九州島國那些大名,無不是待我等為上賓。”

    “你們可別小瞧了那些東瀛倭族人,他們順從的時候,確實像綿羊,可一旦露出獠牙,可比餓狼還凶狠。”

    相比起高麗棒子,秦烈更憎恨東瀛倭族人,這就是一個劣等的卑劣之國,秦烈還真不介意,把這個島上的卑劣之名,盡數屠戮殆盡。

    “主公,既然如此,那就下令我們水師出擊,一舉滅了他們便是。”張順卻是滿臉豪氣,仿佛滅掉倭人,堪比捏死一隻螞蟻般簡單。<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