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良心會痛
字數:5640 加入書籤
“又來了,我管,我管還不成麽?”手捂胸口,身體佝僂,韓青以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喃喃自語。
心髒處的疼痛,迅速緩解,然而,他的手卻不敢立刻從胸口處拿開,欲哭無淚。
這天底下,果然沒有白吃的午餐!即便靈魂穿越,也是一樣。
自己占據了宋代韓青的身體,重新回到了十八歲,還免費獲贈一套高明的槍法,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
而代價就是,良心會痛!
不知道是因為他的靈魂,跟新身體的契合度不夠完美的緣故,還是大宋憤青韓某心頭熱血難涼的緣故,三個月來,每當他的二十一世紀老油條思維,與大宋憤青韓某所秉持的理念,產生嚴重衝突,他的心髒就會像被人用手捏住了一樣痛。
像今天這樣的心痛程度,隻能算是一般。
前幾天麾下弟兄們巡邏時發現一批走私的磚茶,他想要收了賄賂後直接放行,才疼得那叫一個死去活來。
沒有速效救心丹,也弄不清楚,自己的心髒疼,到底是出於心理因素,還是真的有某個大宋憤青的鬼魂在作祟,韓青隻好選擇先保住性命再說。
大丈夫能屈能伸。
既然占了別人的身體,偶爾滿足一下身體原主人的心願,不丟人!
那次,韓青為了避免心髒劇痛,不得不拒絕了賄賂,帶著弟兄們將磚茶和磚茶的主人一起扣下,送往了府城的巡檢使衙門。
雖然隔了沒幾天,磚茶的主人就得到了府城巡檢使衙門的放行,還獲得了一份官方正式通關憑證。但是,消息傳到金牛寨之後,韓青隻是又約略感覺到了胸口略微有些悶,卻沒再疼。
“不好了,巡檢又岔氣了!”
“趕緊給巡檢捶捶!”
“巡檢您感覺好一些了嗎?好一些了嗎?”
“哎呀,我就說水太涼,這才四月,西北比不得汴梁!可巡檢他老人家就是不聽,就是不聽!”
驚呼聲,慰問聲,伴著捶胸捋背的動作,接踵而至。讓韓青不得不放下緊捂胸口的手,強行振作,“我沒事,扶我起來,備,備馬,回寨!”
“巡檢,您真的沒事了?!”
“巡檢,要不要屬下幫您再捋捋,屬下學過一點兒推拿……”
“巡檢,您身體要緊。找牛的事情,盡管交給屬下!”
張帆、楊威、劉鴻、王武四“大”弓手,繼續圍在韓青身邊,一邊小聲詢問,一邊戀戀不舍地拿眼神朝酒水和吃食上瞄!
“雖然隻是一頭老牛,卻是侯張氏全家生活的依仗,本巡檢豈能因為身體不舒服,就置之不理?”為了避免良心再痛,韓青故意擺出一副清官姿態,義正辭嚴地說道。
說來也怪,隨著話音落下,心痛的感覺,迅速消失不見。
“土樣!”韓青偷偷翻了下眼皮,對已經死去數月的身體原主人,報以王之蔑視。隨即,又大方地擺手,“酒水和肉食,讓弟兄們分了。人頭份,吃不完可以拿回家去,別浪費!”
“多謝巡檢賜酒!”
“多謝巡檢!”
“巡檢出馬,有案必破!”
歡呼聲,響如雷動。
眾弓手的鄉勇們,七手八腳攙扶韓青上馬。用眼神選出四個倒黴蛋,負責護送他回金牛寨。其餘人等,不待馬蹄聲去遠,就一個箭步衝向酒壇和幹肉,大快朵頤!
“不過是一些臘味和劣質葡萄酒而已,至於麽?”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麾下弟兄們的行為,韓青的嘴角,忍不住微微翹起。
金牛寨這裏好山好水好收入,就是食物太貧乏了。
不但跟二十一世紀沒法比,跟身體原主人記憶中的汴梁,也差了七八個檔次。
身體原主人,在被踢到金牛寨之前,可是妥妥的功臣之後,平素自然是錦衣玉食。
什麽乳飲羊、蔥潑兔、洗手蟹、醉蝦釀橙、三脆鵪鶉、百味羹等,都是家常便飯,想吃,隨便派仆人傳句話,酒樓就會做好了,專門送到府上。注:以上為曆史典籍中的汴梁美食。)
而吃飽喝足之後,還有隋堤、梁園、州橋、琉璃塔等好去處,可供散步消食。甚至連“集盡天下絕色”的樊樓,身體的原主人,都曾經與朋友們,大搖大擺地光臨過幾次。
雖然礙著讀書人的顏麵,每次隻是喝酒,聽曲,寫詞與歌姬互動,但場麵也香豔得很。讓私家偵探韓青偶爾在記憶中翻到,就羨慕得兩眼放光!
“不行,等賺夠了錢,肯定得去一趟汴梁!”抬頭看了一眼周圍蔥蘢的群山,和空曠蒼茫的原野,韓青在心中偷偷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
眼下是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距離北宋滅亡,還有一百二十多年。
私家偵探韓青原本就不是一個胸懷大誌的人,在他有生之年,大宋也不需要他來抵抗女真,避免靖康之恥。
所以,開開心心享受生活,享受美食,美景和美女,在韓青看來,才是自己此番穿越的頭等大事。
至於其他小事兒,自然有呂蒙正,寇準,範仲淹去管,自己犯不著浪費精神!自己雖然來自二十一世紀,政治水平,也未必就比得上這些在青史中赫赫有名的,賢相良臣!
金牛寨距離延水河,本來就沒多遠。
一邊信馬由韁,一邊想著心事,幾乎眨眼功夫,韓青就在四名鄉勇的簇擁下,回到了自己日常處理公務的金牛寨巡檢所正堂。
雖然比不得定安縣縣衙那樣高大宏偉,但金牛寨巡檢所衙門,依舊是方圓百裏內,排得上號的“豪華建築”。
前後房子有五進,左右跨院各占地兩畝,正堂門口的空地,也足足有三十米寬,六十米長。
空地上鋪著從附近山上開采來的青石板,平整光滑。左右兩側,還豎著兩排青色的石柱,以供前來公幹的人拴馬。
正對著巡檢所正堂大門,則是一堵七八米寬的照壁,由土磚壘就,表麵抹了防水的白色泥灰,上部罩著木頭做的斜頂。
每當官府有大事需要通知,或者朝廷有大事需要昭告天下,照壁就能當成布告欄使用。
而平素,照壁則為分隔開官府辦公區域和民間集貿區域標識,以免有人亂闖,或者隨便停放運貨的馬車、驢車。
今天是農曆四月十五,剛好是約定俗成的趕大集之日。因此,照壁以南的街道兩側,各種貨攤,貨車,足足排出了一百多米長。
買賣貨物,出賣勞力和雇傭短工的各色人等,擠在攤子前,討價還價聲宛若開了鍋的熱水。
但是更多的人,心思卻不在做生意上,而是繞過照壁,簇擁在巡檢所正堂門口,對即將開幕的“好戲”,翹首以盼。
邊塞偏僻之地,嚴重缺乏娛樂活動。春播已經結束,大夥都有充足的時間。
對當地人來說,看新來的巡檢如何斷案,是難得的好消遣。
其吸引力,遠超過莽漢打架,或者回家製造下一代。
“巡檢回來了,巡檢回來了!”
“到底是汴梁城裏長大的,看著就是俊俏!”
“什麽汴梁的,巡檢出身於西北韓家,地道的西北漢子……”
對看熱鬧抱著極大熱情的,可不止是無聊男子。
邊塞民風彪悍,女子巾幗不讓須眉。趕集之餘,發現可近距離欣賞巡檢的英姿,也紛紛朝正堂門口湊。
有道是,物以稀為貴。
看慣了皮膚粗糙,滿臉胡須的家鄉子弟,再看同樣古銅色皮膚,卻光滑如綢的韓青,無論如何都覺得養眼。
而從韓青骨子裏透出來的那股書卷氣,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吸引力,讓很多已婚大嫂和未婚妹子,都在心中偷想,是不是讓自家丈夫和情郎,也去找幾本書讀讀,也好在閨房當中,增添一些不同的味道。
如果沒有穿越這檔子事,光是人群中那些熱辣辣都目光,就足以讓汴梁來的太學生韓青感覺手腳都沒地方放。
然而,換成了二十一世紀私家偵探老油條韓青,這點目光,威力就不值得一提了。
所以,麵對鄉親們的品頭論足,韓青絲毫不覺得緊張。大大方方地跳下坐騎,擺了個自認為最瀟灑的姿勢,把韁繩丟給身邊的鄉勇,隨即,快步上台階,穿正門,走到桌案後,抓起鎮尺,輕拍桌案,“啪!”
“巡檢升堂處理公事,閑雜人等退避!”立刻有當值的差役,扯開嗓子,高聲喝令。
雖然比不得電視劇中縣令升堂那般威風,卻也令四下裏,瞬間為之一靜。
與二十一世紀城市百姓習慣尋找法院解決各種衝突不同,眼下的大宋,願意打官司的人,其實像鳳毛麟角一樣稀缺。
尋常鄰裏糾紛,財產衝突,找族長或者村子裏德高望重的長者,就能解決。
隻有涉及到命案,或者超越了族長和長者們解決能力的案件,才會驚動官府。
而官府辦案,也不會像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屁大的事情都得知縣親自出馬。通常縣尉、主簿和巡檢,就能處理掉大多數案件。
隻有涉及到凶殺、謀反、忤逆不孝等重大案件,或者衝突雙方都是本縣赫赫有名的士紳,才需要縣令過問。
而縣令在出馬之前,早就有師爺和各房書吏,替他將案件梳理得七七八八,他本人,通常都是在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