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引蛇出洞
字數:2082 加入書籤
正月三十休沐,韓青便乘坐馬車,與竇蓉、竇沙姐弟倆一道出了門,直奔長安西東兩市。
長安城地理位置優越,雖然在五代之時屢屢遭受戰火。但是,經過大宋建立之後四十多年的修生養息,已經漸漸恢複了幾分繁華模樣。
特別是其城市規模,堪稱當世第一。而其人口數量,在世界上也僅次於東京汴梁。
韓青見慣了二十一世紀的高樓大廈,車河人海,再看到長安城的繁華景象,並不覺得如何驚奇。
而竇蓉、竇沙姐弟,還有隨行的張帆、王武,卻是難得看到如此盛世美景,一個個很快就兩眼放光,臉上寫滿了興奮。
依照盛唐時代留下來的傳統,長安西市,所賣仍以珠寶、首飾、字畫,以及海外奇珍等高價物品為主。因此,店鋪裝潢每家都極盡奢華,門窗桌椅,也都擦得一塵不染。讓腰包不夠鼓的人,走到台階前,就望而生畏。
韓青自問在金牛寨巡檢位置上,撈了不少外快。升任提點刑獄司判官之後,他每月正式俸祿再加上各種名目的補貼,至少都有三十吊。注:宋代六品官月俸折合是二萬錢外加五石米以及各種補貼。粗略折算人民幣,大概三萬左右。)
然而,隨便一家鋪子進去看了看,他就發現自己如果不受賄的話,一個月的俸祿,也就勉強能給竇蓉買兩件首飾。並且上麵的紅寶石還隻有米粒兒大的一小塊,無論成色,還是分量,都有些拿不出手。
好在竇蓉也不是追求豪奢的,見韓青拿著紅寶石步搖朝自己頭上比,反而勸他沒必要花這份冤枉錢。最後實在耐韓青不過,才自己挑了一件八分金的鑲紅珊瑚的,又將價錢還到了一千二百文,才讓夥計包好了,歡天喜地帶上了馬車。
韓青見了,心裏頭難免又是溫暖,又是酸澀。
溫暖的是,老天爺開眼,讓自己這輩子,竟然遇到一個真心相待,又溫柔體貼的愛人。
而酸澀的則是,自己上輩子最後那幾年,收入遠超過了大宋六品官,名牌包包首飾,隨手往外送,卻從沒遇到過一個,想替自己省錢的女子。
馬車走走停停,將西市的各色店鋪逛了大半兒。然後又穿過長街,直奔東市而去。
比起西市,東市無疑更熱鬧,店鋪裏賣的東西,也以日常所用物品居多。偶爾有一兩個賣頭釧耳環鐲子的,也以銀器、銅器和鍍金為主、價錢極為親民,做工卻一點不輸於西市那些高檔貨。
此外,各種衣物,鞋襪,布匹、絲帶,也在東市敞開了賣。客人想要試穿,直接跟夥計打聲招呼,就有人前來帶領去專門隔出來的房間。並且,領路的夥計,還有男有女,讓客人感受到了店家的體貼之餘,還避免了許多尷尬。
竇蓉和竇沙姐弟倆,都正是長身體的年齡。先前跟著韓青東躲西藏,根本顧不上收拾打扮。而眼下馬上春暖花開,二人先前的衣物,也都不太合和季了。
所以,到了東市,二人如魚得水。很快,手裏就各自提上了大包小裹。順帶著,給韓青也買了好幾身成衣,又扯了幾大卷各色布匹,才心滿意足。
大宋的官員待遇優厚,韓青上任之後,光是六品官服和常服,就公費訂做了好幾身。所以,對置辦衣服布匹,他並不是很感興趣。
然而,見到竇蓉和竇沙姐弟倆,逛得如此開心。韓青也不願意掃了二人的興。隻管笑嗬嗬地在旁邊陪著,順帶付錢拎包。
宋代的其他男人,可沒有陪妻子逛街且幫忙拎東西的習慣。所以,很快,竇蓉就不好意思起來,紅著臉,小聲提議,“韓大哥,要不你自己也去逛逛吧,讓王武叔跟著我們就是了!”
“也好!”韓青朝周圍看了看,恰看到有一間賣琉璃的鋪子,笑著點頭。
琉璃和玻璃,乃是同一種物品。這東西,如果不追求透明度的話,製造起來極為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