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早春
字數:1864 加入書籤
早春二月,汴梁城內,卻已經繁花似錦。
大宋第二任皇帝趙光義是個喜歡園藝之人,即位之後,就開始命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在皇宮內栽種各種名貴花木。持續二十餘年下來,將整個皇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花園。
第三任皇帝趙恒,雖然不像趙光義那樣癡迷於花草,卻更不喜歡在無關緊要的小事兒上變來變去,所以,皇城內的花草樹木,就日益繁茂了起來。
今年是鹹平六年,也是趙恒成為大宋皇帝的第六個年頭,皇城之中,百花開得格外旺盛。
特別是趙恒平素處理政務的文德殿外,梅花、迎春、海棠、雪纓,一束束姹紫嫣紅,爭妍鬥豔。
而開春以來,好消息也一個接著一個,比著賽往文德殿裏送。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好消息,是金明池引水繁衍的占城稻種,育秧順利,並且沒因為汴梁的天氣比占城冷,就出現大麵積凍死現象。
這樣,再經過一到兩代繁育,待新稻種完全適應了中原的天氣,就能向河北、京東四路分發。
如果推廣成功,大宋的糧食畝產,就能輕易突破三石不說,還可以將黃河北岸的大量種植麥子的旱田,直接變成種植水稻的方塘。
當成千上萬的方塘,連接在一起,便是一道平地長城。遼國騎兵再想如同五代時那樣直撲汴梁,就成了白日做夢。注:開稻田抵禦騎兵,是宋太宗的發明。宋真宗時期發揚光大,並且令水稻畝產超過了三石。)
第二個好消息,則是弼琶羅人不遠萬裏來朝,並且獻上了金沙十鬥。雖然大宋對弼琶羅的回賜之物,遠遠超過了十鬥金沙所值。然而,卻讓趙恒看到,其父親和伯父當年重現漢唐盛世的夢想,正在自己手裏一點點變成現實。注:弼琶羅,即現在的索馬裏。)
第三個好消息,就是紅蓮教被寇準給連根拔起了。
雖然紅蓮教去年暴露之初,所表現出來的影響力和實力,令趙恒和滿朝文武,都大吃一驚。然而,隨著寇準抵達永興軍路,紅蓮教竟然如枯草遇到了火焰一般,迅速灰飛煙滅。
紅蓮教對大宋造成的破壞力,遠遠配不上其規模。甚至給人感覺有些徒有虛名。朝廷在沒大舉調動軍隊的情況下,就輕而易舉地剪除它。甚至連永興軍路,都沒遭受太沉重的損失。
最近幾天,不少臣僚送上奏折,稱讚趙恒知人善任,福德深厚。趙恒雖然知道這些人都是在拍馬屁,笑容卻跟此刻文德殿外的春花一樣燦爛。
“知人善任”這四個字,他認為自己多少還是當得起的。
雖然永興軍路轉運使宋守正和經略安撫使張齊賢兩人,在處理紅蓮教一事上,都有點令他失望。可接下來他果斷派出寇準出馬,卻力挽狂瀾。
至於福德深厚,趙恒自以為,比起父親,他肯定略有不如。但或多或少,也算是一個“有福”之君。
否則,紅蓮教就不會沒等做好準備,就被一個隨手貶到金牛寨的小小巡檢逼得不得不提前造反,隨即又遇到了奉旨班師的鎮戎軍了!
按照陳摶的關門弟子火龍真人所說,有“大福德”的天子,都是天上神明轉世。趙恒現在,多少有點相信這個說法了。
他從生下來那天夜裏,天上就有大星忽然變得異常明亮,因此,被其伯父趙匡胤看中,從小就可以隨便出入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