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送行
字數:1941 加入書籤
以韓青的聰明和閱曆,幾乎不用怎麽費神,就能猜到,汴梁城內,可能會有政治漩渦。所以,自家祖父韓寶貴才千方百計趕自己盡快前往青州。
然而,到底是什麽漩渦,接下來連續兩天,韓青無論如何努力,卻都觸摸不到半點頭緒。
原因很簡單,他雖然聰明過人,上輩子卻連個保衛科長都沒當過。在政治鬥爭方麵,可謂毫無經驗,當然察覺不到汴梁城內的暗流藏於何處?
此外,現在的他,雖然也是正五品高官,還封了開國縣伯。然而,卻屬於快速崛起的官場新秀,所熟悉的同僚和朋友,大多數都是白身,平素根本接觸不到大宋政權的核心區域,當然也給他提供不了什麽有用且可靠的信息。
更何況,韓青也不能明著詢問昔日的同窗們,大宋朝堂上,眼下到底分成了哪幾派,彼此之間是不是終日爭鬥不休?
那樣的話,他就跟上輩子帝都的出租車司機沒了區別。說起國家大事來頭頭是道,卻沒有一句可以當真!
不過,雖然調查得毫無頭緒,韓青心中卻沒多少挫敗感。
受上輩子影響,他對家族的觀念極為淡薄。在內心深處,真正認為跟自己有關係的,隻有竇蓉、許紫菱、韓寶貴三個人而已。
能借著籌備婚事的由頭,將祖父韓寶貴從汴梁城內拖出來,他就感覺心滿意足。至於其他人如何鬥來鬥去,誰技高一籌入主中樞,誰棋差一招貶謫海南,他根本不在乎。
轉眼到了第三天頭上,韓青再不願意,也被老將軍韓寶貴逼著前往青州赴任。祖孫兩個,約好了開春之後相見,然後在城門處,揮手告別。
向前又走了五六裏,自有昔日的太學同窗,來長亭送行。隻是此番前來同窗的數量,比上次韓青被趕去金牛寨做巡檢那會兒,多出了足足四倍。韓青兩世為人,也不覺得有什麽值得感慨。
倒是已經做了樞密院副承旨的大師兄李昇,擔心韓青怪脾氣發作,又寫出詩作來奚落大夥。趕緊找了個機會,舉著酒杯跟他碰了碰,低聲開解,“佳俊勿怪大夥隻愛錦上添花。這麽多同窗,似你我這般能遇到伯樂,並且家中還能提供助力的,十裏挑一。而太學畢業,被賜予進士出身之後,大多數同窗,都要從下縣主簿幹起。如果沒有同門師友看顧,即便做得再盡心盡力,恐怕也得苦熬十年才得出頭!”
“多謝師兄指點!”韓青心裏,對於李昇既沒有什麽好感,也沒什麽惡感,然而念著此人在前往夏州宣旨的途中,還特地到繞路定安縣來探望自己的份上,笑著道謝。
“上次從黨項回來,聽聞你被地方官府追緝,我立刻開始想辦法。隻是我人微言輕,在永興軍路那邊,沒人肯給情麵。”李昇仍舊像去年一樣,做事八麵玲瓏。想了想,又笑著解釋,“等我返回了汴梁,將你的受到冤屈的事情,匯報給了鄭山長、四賢王和家父,他們還沒來得及想出辦法幫你,你已經揭破了紅蓮教謀反的事實,為自己爭回了清白!”
“無論如何,我都承師兄的情!”韓青又笑了笑,舉起酒杯,與李昇輕輕相碰。
以大宋的通訊水平和交通水平,李昇從長安返回汴梁,再想辦法托關係幫他,前後的確至少需要一個多月。跟楊旭找到他,到紅蓮教正式豎起反旗的時長間隔差不多。
所以,他可以認為,李昇說的全是實話。
即便不是實話,也無所謂。內心深處,他雖然不拿李昇當朋友,卻也沒必要拿此人當敵人。
雙方之間,遠近都沒有任何利益衝突。並且,李昇的父親,乃是言官之首。而李昇本人,位置在朝堂上也很關鍵。韓青犯不著,沒事兒非要表示出對此人的敵意,給自己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