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使臣(2)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琉球不但全部效仿天朝的製度,而且也一直使用中國的年號。這一用就是近六百年,直至清光緒五年,琉球被倭國侵吞。
其實琉球和中華天朝的往來,由來已久,隋史中就有關於琉球的記載。
不過當時的琉球麵對的中華皇帝,可不是什麽心慈手軟,心地和善的皇帝,而是見誰都想打,誰見了他都必須跪的隋煬帝。
隋煬帝派兵遠征,直接滅了琉球,燒了人家的王宮,抓了人家的國王貴族
見大明皇太孫態度和善,琉球使臣泰期笑道,“越是正旦朝賀,下臣越是不敢失禮。上邦於小國以禮相待,乃是天朝寬容。可下邦小國若因天朝之寬厚而失禮,實乃自取譏笑!”
隨即,又道,“下國孤懸海外,雖是蠻夷之邦,也懂得鄰大國而遵禮儀的道理!”說完,再次大禮跪拜,“下臣,恭賀大明皇太孫殿下,正旦大喜!”
什麽是天朝上國,這時代的大明就是天朝上國!
這時代的華夏,衣食文字禮儀教化傳播四方,被周邊其他國家奉為至寶。
隨後,泰期又道,“為恭賀大明正旦,下臣封我國中山王之命,進獻陶器一百見,鐵鍋二十口,倭扇”
“行啦行啦!”老爺子開口笑道,“難為你們了,那麽點個窮地方還這麽有心,還知道大過年的給咱送東西來!”說著,對旁邊的太子朱標笑道,“可真應了那句老話,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泰期叩首道,“下國窮困,實在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寶物,不過這次臣還帶來三十匹戰馬,供陛下太子殿下,皇太孫殿下使用!”
“哈哈哈!”老爺子歡暢大笑,“你們那的馬呀,比咱這邊的狗大不了多少!”
聞言,朱標趕緊在旁邊咳嗽兩聲,提醒老爺子,他這話說得有些太傷人了。
“不過嘛,既然送來了,咱就接了,等回去之後,幫咱給你們琉球中山王帶好!”說著,老爺子側頭想想,“傳旨,賞琉球中山王四爪金龍袞服,棉布二百五百匹,官窯二百件,禦酒五十壇”
“老爺子難得大方一次!”
一旁的朱雄英心中暗道,老爺子可不是後世滿清那種愛臉麵,別人給一粒米回贈一畝田的敗家子皇帝。不管藩國送來什麽,老爺子的回禮都比較寒酸。可今日給琉球國王的回禮,卻是如此的豐厚。
琉球在老爺子心中的位置,可見一斑。
聽聞如此豐厚的禮品,琉球使者感激涕零,聲音都有幾分哽咽了,“下臣,替國主,叩謝天恩!”
“哎!大過年的別磕了!”老爺子笑道,“不是咱小氣,本想著多賞你們點,可是咱怕你們國王當成了常例,那就不美了!治國跟過日子是一個道理,自己家過好了才是真的好!”
說著,想想,“這麽著吧,你國內若是有心向天朝的學子,可以派到大明來。咱讓他們進國子監讀書,你們缺啥可以和大明貿易,紡織造船之類的,可以派人到咱這邊來學!”
話音落下,琉球使臣已是嚎啕大哭,“大明,父母之邦也!”
“堂堂男子漢,莫哭!”老爺子笑道。
好不容易,太監和侍衛才把大哭的琉球使臣扶了下去。
朱家爺倆在寶座上坐著,臉上都帶著幾分哭笑不得,卻顯得十分傲然的微笑。
而朱雄英則是低頭思索,片刻之後開口道,“皇爺爺,孫兒以為您賞得有些重了!”
“這孩子!”老爺子笑道,“才仨瓜倆棗就心疼啦!琉球和咱們親近,多賞點沒啥!”
“孫兒說的不是那些布匹瓷器之類!”朱雄英上前幾步,“而是紡織造船的技術,這等技術本是大明之秘,如何能傳與外邦!”
朱標不悅,訓斥道,“胡說什麽?琉球乃是大明屬國,此等技藝盡可傳授!”
老爺子也開口道,“大孫,你這話說得不對。這些技藝咱不許他們學,早晚要傳到那邊。再說了,琉球心向天朝,乃是一等一忠心的藩國,不用那麽防著!”
朱雄英想想,“既然如此,何不”說著,低聲道,“何不直接設置郡縣,收歸我大明版圖!”
頓時,朱標胡子都氣歪了,“你要學隋煬帝嗎?”
老爺子則是先瞪了朱標一眼,隨後對朱雄英笑道,“大孫,那地方鳥不拉屎要他幹嘛?占了那,咱爺們每年還要往那邊倒貼糧食,那不是虧本買賣嗎?”
“這可不是虧本買賣!”朱雄英還要分辨,直接被老爺子打斷。
“大明就足夠咱們幾輩子人忙活了,那些蠻夷之地,看個新鮮就完了!”老爺子繼續道,“咱以前跟你說過,當皇帝呀,不能看誰都想打。你看隋煬帝就是例子,勞師遠征把人家琉球給滅了,得著啥了?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麵子好看而已!”
朱雄英還想說什麽,想了想還是放棄,埋在心裏。
理念不同,很難說通對方。許多事,還是要等他長大掌權之後才能做。
其實老爺子和朱標的想法也沒錯,那些蠻夷小國,要來何用?
老爺子自己,親自在皇明祖訓中說。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指漠北蒙古).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卿等當記所言,知朕此意。”
這番話中,老爺子親自說明了不征之國的原因。
這種原因的背後,是老爺子心中非常強的華夷之隔。他可以認同前朝蒙元,但對於海外諸國就兩個字,蠻夷。
而且這種原因的背後,還是數千年來,漢人皇帝和士大夫官員們,超乎尋常的漢文化優越感,和中國中心論。
在他們看來,世界上除了天朝的人,都是野人。
這時,鴻臚寺和禮部的官員上前叩拜道,“啟稟陛下,暹羅使臣求覲見天顏!”說的著,頓了頓,“來的是暹羅的儲君,王子昭祿!”
老爺子今日似乎心情不錯,“儲君都來了?好好,讓那使臣過來吧!”
暹羅就是後世的泰國,暹羅這個國名也是大明所賜。洪武十年,暹羅太子昭祿就來過一次,老爺子龍顏大悅,賞賜暹羅阿瑜陀耶國王以暹羅國王之印,從此暹羅就是他們的國號。
“外臣昭祿叩見大明皇帝陛下萬歲!”四十許的暹羅儲君跪在老爺子腳下,叩首道,“外臣恭賀陛下正旦大節,進獻大象、烏龜、黑熊、白猿、暹羅地圖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