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一將難求

字數:6788   加入書籤

A+A-




    正所謂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

    這裏所說的將可不僅僅是能夠衝鋒陷陣的猛將。

    而是能夠獨自指揮一軍作戰的將帥之才。

    楊鋒麾下的名將不少。

    可類似李元霸、李存孝以及猛張飛這樣的名將。

    都是適合摧城拔寨的猛將。

    暫時還沒有獨當一麵的能力。

    張遼、高順這樣的大將們軍略值沒得挑。

    可武力值又不算十分出眾。

    尤其是張遼。

    因為年齡的限製他目前還沒有進入巔峰期。

    距離獨當一麵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所以目前隻能充當呂布的副手。

    用他的戰略眼光和呂布的勇猛形成互補。

    把兩個人當做一名合格的統帥來使用。

    算來算去軍略、武力雙雙在線的。

    隻有楊無敵和穆桂英。

    哪怕關羽暫時都隻能算是半個。

    現在有了薛仁貴。

    一切都變的不一樣了。

    他的武力值不輸呂布、關羽。

    隻比哼哈二將稍微差了一點點。

    軍略值不輸楊無敵和穆桂英。

    絕對是一名不需要培養就能擔當統帥的帥才啊!

    剛好目前洛陽八關還缺少一位主將坐鎮。

    八關乃是洛陽的屏障。

    交到別人手裏楊鋒確實也不放心。

    還是捏在自己的手心裏比較妥當。

    薛仁貴從今以後就是八關主將了!

    這麽一來。

    鎮守四方的幾個軍事集團就逐漸形成了。

    司隸校尉關羽率領霸刀營和三萬楊家將關中軍總督關中之地。

    是洛陽西麵連接西涼的屏障。

    豫州牧呂布聯手張遼、左慈坐鎮豫州。

    麾下三千並州狼騎和四萬楊家將豫州軍足以威懾徐州、揚州、兗州、荊州以及淮南等地。

    北方有老將楊無敵為首。

    攜手高順、田豐、沮授三人統兵三萬並州軍坐鎮並州。

    使得冀州袁紹、幽州公孫瓚不敢稍有異動。

    三地包夾之中。

    薛仁貴統領洛陽八關。

    八關每關駐紮五千人馬。

    合計四萬的楊家將八關軍。

    是洛陽最後的一道屏障。

    除了以上四個地方的十五萬人馬。

    楊鋒親自帶領五萬老牌的楊家將勁卒駐紮在洛陽。

    與四方往來呼應。

    這個陣容基本上能夠保證洛陽固若金湯。

    無論是誰都別想輕易攻到洛陽城前。

    第二天。

    楊鋒就在早朝上遞上了奏章。

    表奏狄仁傑擔任禮部尚書、薛仁貴擔任鎮國將軍的職務。

    這兩個職務都是正二品的官職。

    對於楊鋒舉薦之人。

    自然是無人不服的。

    他看人還從來沒有看走眼的時候!

    於是大漢新的格局就這樣定了下來。

    圍繞著楊鋒為核心。

    三省六部的各級官員各司其職。

    並直接對楊鋒負責。

    凡是遇到重要的事情。

    消息不會第一時間穿進皇宮之中。

    而是立刻傳到天波府請楊鋒定奪。

    九品中正製的運行則是成為了楊鋒網羅人才的基礎。

    短短數月間。

    數十位足以擔任郡守、縣令的人才通過層層考驗被選拔了出來。

    安排到了各地成為基層的支柱。

    與此同時。

    楊鋒還請奏小皇帝在洛陽郊外城南十五裏的龍門山設立學府。

    由司馬徽擔任首席講師。

    楊彪、王允、蔡邕客串次席。

    以學府的途徑教授出一批忠貞、可用的人才。

    作為日後新鮮血液的補充。

    小皇帝劉協自然是無不點頭讚同。

    立刻頒布了詔書。

    按照楊鋒的要求建立龍門學府。

    楊鋒要的其實就是劉協的這道詔書。

    有了大漢天子的詔書。

    自然能激勵起天下學子們最高漲的熱情嘛。

    至於籌備、建築、招生的事宜。

    小皇帝可就插不上手了。

    他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資金可以動用啊!

    還得是楊鋒一手來操辦。

    建造這方麵楊鋒可不缺人才。

    當即就把將佐監中的王修調了出來。

    全權負責龍門山學府的建造事宜。

    打造武器兵甲的事情就暫時隻能由馬鈞、韓暨兩個人堅持一段時間了。

    楊鋒根據後世一些名校的建造特色。

    親手繪製出了一張圖紙交到了王修的手中。

    責令他以最快的速度、最保質保量的完成學府的建造。

    王修當即表示最多一年時間。

    一定會按照圖紙把學府建好。

    籌備學府期間的所有費用。

    楊鋒也跟工部尚書打好了招呼。

    讓他一路開綠燈。

    工部尚書是王允推薦的人。

    雖然才華沒有劉伯溫他們那樣出眾。

    但還算忠誠。

    自然不會陽奉陰違。

    大力支持著王修的建造。

    剩下的就是招生事宜了。

    學府雖然還沒有建好。

    但是招生章程必須要先發出去。

    以便在學府建成之日。

    就能有眾多收到消息的學子們按期抵達龍門學府。

    相對之前的建造、籌備等過程。

    其實招生是最簡單的事情。

    為什麽呢?

    因為司馬徽的名望實在是太高了。

    他一露麵。

    不知道會有多少學子蜂擁而來的。

    更何況楊彪、王允、蔡邕三位各有各的優勢。

    弘農楊家這顆大樹是無數人都想攀上關係的。

    王允又是當朝的三公。

    對想要出仕做官的人有著不可抵抗的號召力。

    蔡邕是當世鴻儒。

    一身才學聞名天下。

    是全天下士子們的楷模。

    這老三位的號召力可是一點也不必司馬徽弱呢。

    將龍門學府的諸多事情全部安排下去之後。

    楊鋒發現自己忽然間變的沒事可做了。

    各項事宜都有專人去負責。

    他隻需要聽負責人的匯報就可以了。

    根本不需要他親力親為。

    這就是三省六部製等先進製度的好處。

    你見過那個大集團、大公司的總裁每天親自上街發傳單的?

    霸道總裁就應該悠閑地躺在莊園裏曬太陽嘛。

    無事可做的楊鋒找來了楊炎和蘇雙。

    他之前就打算把洛陽城中的十二樂坊融入到唯品閣和寶芝林中。

    賺錢還是次要的。

    主要的是想讓他們成為收集天下情報的來源之一。

    既然眼下無事可做。

    也該把這件事提上日程了。

    說起來楊鋒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的。

    已經一年多沒見過楊炎和蘇雙這兩位大掌櫃了。

    不過楊鋒可沒有忘記他們的功勞。

    楊家將之所以每次行軍打仗時吃的好、穿的暖。

    他們倆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沒有唯品閣和寶芝林的大量錢財支持。

    哪來的二十萬楊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