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春風得意的劉備

字數:7590   加入書籤

A+A-




    自從駐軍小沛後。

    劉備可謂是春風得意。

    有糜家注入的大筆資金。

    他肆無忌憚的招兵買馬。

    麾下兵馬迅速擴充到了萬人的規模。

    更因為糜竺、糜芳兄弟為他秘密準備的一千丹陽精兵。

    劉備嚐到了丹陽兵的甜頭。

    先後數次派出程普到丹陽征兵。

    募得丹陽兵四千人。

    加上之前的一千。

    一共是五千的丹陽精兵。

    劉備把這五千丹陽兵單獨編為一隊。

    裝備、武器、戰馬一律按照麾下白耳精兵的配置來配發。

    訓練強度也完全是按照白耳精兵來完成的。

    換言之。

    劉備旗下最精銳的白耳精兵等於是暴增了十倍。

    從五百人增長到了五千人之眾。

    按照陳宮的提議。

    劉備還給這五千多白耳精兵找來了一位合格的統帥。

    汝南人陳到。

    陳到字叔至。

    早年間離開家鄉來到徐州求學。

    練就了一身的好武藝不說。

    韜略方麵也是難得一見的人才。

    此人在演義中沒有任何的存在感。

    是因為演義將陳到和趙雲混為一談。

    將二人的事跡捏合到一起創造了趙雲的形象。

    實際上陳到在曆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趙雲。

    的的確確是劉備的進軍統領。

    深得劉備的喜愛。

    陳到剛剛投效到劉備的麾下。

    就開始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

    把五千多白耳精兵的戰鬥力訓練的更上一層樓。

    隻要在經過一些實戰。

    就能成為真正的百戰精銳了。

    在獲得了陳到之時。

    劉備也沒有忘記曾經的老夥計。

    派人給遠在幽州的田豫寫了一封書信。

    請田豫前來相助。

    田豫早年間跟隨過劉備。

    後來因為母親年事已高。

    無法離開幽州故鄉。

    於是便脫離了劉備留在了幽州。

    前些日子劉備聽聞田豫的母親已經過世。

    便立刻寫下了這封書信。

    田豫也沒有讓劉備失望。

    收到書信後田豫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囊。

    便快馬加鞭趕來和劉備相會了。

    曆史上的田豫在鎮守邊疆這一領域業績突出。

    威震北疆長達十餘年之久。

    所以他的武力比不上太史慈、陳到。

    但是謀略和帶兵的手段一點也不比上麵兩人差。

    先後得到陳到和田豫的幫助。

    劉備的勢力班底就算是正是搭建起來了。

    武將方麵有太史慈、程普、韓當、陳到、田豫的輔佐。

    謀士方麵有陳宮、孫乾、簡雍等人的匡扶。

    加上五千白耳精兵和一萬的普通士兵。

    放眼整個徐州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勢力了。

    底氣十足的劉備開始把目標轉向徐州手握實權的各級官員。

    在陳宮的建議下。

    劉備最先下手的一批對象。

    是黃巾賊出身的一眾武將。

    黃巾賊就像是個烙印一般始終印在他們的身上。

    因此他們很難得到陶謙的重視。

    再加上黃巾賊出身的張愷搶了曹嵩的隨身財物。

    導致曹嵩不知被何人所殺。

    等於是狠狠地坑了陶謙一把。

    陶謙就更不待見這些黃巾出身之人了。

    可陶謙不待見。

    不等於劉備不重視。

    劉備從軍職較低的劉辟、龔都入手。

    再以他們為跳板拿下了高一級的吳霸。

    然後又以吳霸為媒介。

    順利收服了曾經的青州軍頭目管亥、管承二兄弟。

    這哥倆當中。

    管亥偏向於猛將的類型。

    論武藝不在程普、韓當之下。

    劉備手下也隻有太史慈能穩穩地壓他一頭。

    就連陳到都很難管亥擊敗。

    而管承則是偏向於謀士的類型。

    一肚子的壞水。

    在出謀劃策方麵和毒士賈詡的風格類似。

    所出計謀大多為陰狠、毒辣的狠招。

    劉備看中的就是他的陰狠。

    打著仁義旗號的劉備有許多事情是不能親自去做的。

    以免破壞了他仁義的人設。

    今後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就可以由管承代替他去完成了。

    收服黃巾眾人的同時。

    劉備的隱形兵力又增加了一倍。

    管亥等人部下的兵馬明麵上是屬於徐州州牧陶謙的。

    實際上已經被劉備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勢力大漲後。

    劉備的下一個目標轉移到了臧霸的身上。

    黃巾起義的時候。

    臧霸不滿黃巾賊荼毒百姓。

    於是便揭竿而起。

    聚起鄉黨抵抗徐州黃巾軍。

    一來二去的就打出了名堂。

    被陶謙收為了部下。

    官拜騎都尉之職。

    可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

    臧霸發現陶謙胸無大誌。

    並不是做明主的材料。

    於是臧霸就聯合部下的孫觀、吳敦、尹禮三人。

    漸漸遠離了徐州的中心範圍。

    在徐州北邊與青州交界處的開陽屯兵。

    漸漸地有了自成一派的趨勢。

    不過現在他也還沒有徹底和陶謙撕破臉。

    名義上仍屬於陶謙的下屬。

    連陶謙都不能收服的人。

    劉備又憑什麽去收服呢?

    相比陶謙。

    劉備有兩大優勢是陶謙所不具備的。

    其一。

    劉備到處自稱是漢室宗親。

    這重身份很難得到考證。

    久而久之。

    外人已經無法分辨真假了。

    可不管是真是假。

    總是一個優勢。

    陶謙從姓氏上比不過劉備。

    另一點。

    臧霸反感陶謙的是什麽?

    是他的胸無大誌啊!

    可劉備呢?

    野心勃勃的劉備自然要比陶謙更具備說服力了。

    眼下唯一的問題就是劉備的地盤隻有小沛。

    還不如臧霸的地盤大呢。

    想要讓臧霸臣服。

    必須要派遣一名能說會道的使者前往。

    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勸降臧霸。

    劉備本意是要派孫乾前去說服臧霸的。

    但是以孫乾的能力。

    說服臧霸的成功率不足三成。

    麵對這個問題。

    陳宮向劉備毛遂自薦。

    主動提出前往開陽收服臧霸。

    劉備是很不舍得讓陳宮前往的。

    畢竟這段時間以來。

    他把陳宮視為心腹謀士。

    離開了陳宮他恐怕都不會走路了。

    萬一陳宮在臧霸那裏出點什麽意外。

    劉備可就追悔莫及了。

    不過貌似除了陳宮。

    劉備也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了。

    最終在陳宮的勸說下。

    劉備還是答應了陳宮的請求。

    千叮嚀萬囑咐之後才放任陳宮前往開陽。

    而陳宮也沒有讓劉備失望。

    一個月後。

    陳宮回到了小沛。

    帶來了臧霸親筆寫的一封書信。

    與陳宮同時歸來的還有臧霸部下的孫觀。

    臧霸以這樣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誠意。

    之後的日子裏。

    孫觀就來回秘密奔波與小沛與開陽之間。

    成為了劉備和臧霸之間聯係的橋梁。

    等到時機合適之時。

    劉備搶占徐州之際。

    臧霸就會從開陽發兵。

    協助劉備一舉拿下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