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各地紛爭

字數:7178   加入書籤

A+A-




    轉眼間。

    一年半的時光過去了。

    糜貞在天波府中住的很開心。

    她把蔡文姬等四大美女完全看成了姐姐。

    天波府中的人們也完全把糜貞看成了自己家人。

    下人們更是把她當成了半個主人看待。

    一年多的時光中。

    楊鋒過的也很開心。

    每天除了清晨練武、上午半天處理政務。

    其他的時間幾乎都是和家人一起度過的。

    他的孩子們也從三個變成了四個。

    四大美女中唯一沒有骨肉的甄薑終於如願以償。

    為楊鋒生下了最小的兒子。

    再過兩個月也要滿一周歲了。

    他的名字叫楊炯。

    小字炎平。

    這個名字當然也是蔡邕給起的。

    與後世唐代大詩人楊炯的名字一模一樣。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

    小楊炯還不滿一周歲呢。

    就對古文詩詞流露出了濃厚的興趣。

    每當父親、母親們吟詩作對的時候。

    他總是會抬起頭來。

    眨巴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著父母手中的詩書。

    並且還會咿咿呀呀的念叨上幾句。

    雖然大家誰也聽不懂他在念些什麽。

    可還是覺得很有趣。

    楊彪對小楊炯更是格外的喜愛。

    楊家本就是書香門第。

    迫於無奈才讓楊鋒投筆從戎去鎮守邊關的。

    之前問世的楊戩、楊素包括小丫頭楊琪。

    多多少少沾染了楊鋒的習氣。

    對練武的興趣大於念書識字。

    尤其是楊戩。

    別看他今年還不到四歲。

    破風劍法和無極劍法這兩套最基礎的劍法已經耍的有模有樣了。

    而且不得不承認基因是強大的。

    楊戩從小就繼承了楊鋒的天生神力。

    力氣遠超同齡的小孩子。

    一般七、八歲的男孩子都不是他的對手。

    隻有到了楊炯這裏。

    楊鋒文武雙全的基因才算是得到了延續。

    楊素不如楊戩那麽武癡。

    不過他自從能看懂漢字之後。

    就對兵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天晚上入睡前都要抱著兵書上床。

    然後在兵法中逐漸睡去。

    第二天早上醒來。

    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拿起兵書。

    接著念!

    對於一個三歲半的孩子來說。

    這是極為難得的事情。

    兵書晦澀難懂。

    正常的大人都不一定有耐心看下去。

    楊素卻像是吃家常便飯一樣!

    楊鋒從來沒有重文輕武、或者重武輕文的習慣。

    既然幾個孩子們各有專長。

    他也樂得將一身本事慢慢的傳授給他們。

    為他們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一日。

    楊鋒正在四大美女,哦,算上糜貞的話就是五大美女了。

    在五大美女的陪伴下教導孩子們習文演武。

    楊修快步走進了暖玉閣的院子裏。

    見到楊修的神色。

    幾大美女就知道他一定是有事要和楊鋒商量。

    於是就帶著孩子們回到了樓閣之中。

    把空間留給了兄弟倆。

    經過一年半時光的沉澱。

    楊修比當初顯得沉穩了許多。

    少年時的輕浮狂傲之氣已經完全消失了。

    尤其是在成親並且有了孩子之後。

    他簡直和之前判若兩人。

    “德祖,有什麽事嗎?”楊鋒笑著和親弟弟打了個招呼。

    自從楊修成親之後。

    便已經搬出了天波府。

    到外麵自己立府了。

    但這並不會影響到兄弟倆之間的感情。

    依舊是親密無間、無話不談。

    楊修從懷中取出一份密報遞到了楊鋒的麵前。

    口中說道:“接到暗影密探的最新諜報,盤踞在遼西的公孫瓚弄死了幽州牧劉虞,自行代領了州牧職位,目前正在厲兵秣馬,準備找袁紹報昔日之仇呢。”

    當年袁紹假意給公孫瓚寫信。

    誆騙公孫瓚自幽州出兵攻打冀州。

    袁紹暗中做內應協助公孫瓚。

    事成之後二人平分冀州。

    結果最後袁紹擺了公孫瓚一道。

    借著公孫瓚大兵犯境的由頭。

    在渤海來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逼迫冀州牧韓馥讓出了州牧之位。

    然後掉頭又把公孫瓚打了個落花流水。

    這筆舊賬公孫瓚一直記在心裏。

    所以他搞死了劉虞代領幽州之後。

    第一件事就是要找袁紹算賬了。

    說起來最近一年半天下並不太平。

    在暗影密探的一封封諜報中。

    楊鋒了解到曹操早就拿下了青州。

    占據了兗州和青州之後。

    他把目光再次瞄準了徐州。

    而同時盯上徐州這塊大肥肉的可不止曹操一個人。

    還有在小沛韜光養晦的劉備。

    湊巧的是就在曹操要把攻打徐州的事情提上日程之際。

    徐州牧陶謙忽然病危了。

    在彌留之時。

    陶謙上書小皇帝。

    請求任命劉備為新的徐州牧。

    陶謙的身體一直硬朗。

    為什麽會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忽然病危了呢?

    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劉備的影子。

    暗中籠絡了徐州大部分的豪門世家之後。

    劉備找到了徐州最大的世家陳家。

    經過一番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

    劉備成功把陳珪、陳登父子收入麾下。

    拿下了陳家。

    劉備的勢力就算是遍布徐州了。

    他怎麽還能等得及陶謙自然老去?

    於是便依照陳宮的計策。

    暗中命陶謙身邊的醫者在他日常服用的養生湯中下了慢性毒藥。

    養生湯變成了送命的毒藥。

    陶謙卻一無所知。

    身體自然是一天不如一天。

    而這個時候劉備表現的格外殷勤。

    隔三差五的就往要陶謙那裏跑一趟。

    名義上是探視陶謙的病情。

    實際上他是盼著陶謙早點斷氣呢!

    不僅如此。

    劉備還暗中派手下密切盯著州牧府。

    以至於暗影密探都無法輕易進入府中向陶謙示警。

    最後陶謙就這樣死了。

    他死的時候並沒有說要將州牧之位傳給誰。

    可就他死去的第二天。

    劉備就得到了陶謙的臨死遺書。

    那是一封表奏劉備為徐州牧的奏折。

    這道奏折送到洛陽的時候。

    楊鋒自然知道其中有詐。

    但還是讓小皇帝同意由劉備來擔任新的徐州牧。

    為什麽呢?

    徐州是塊風水寶地。

    又緊鄰東海。

    是發展海上事業的便捷之地。

    近在咫尺的曹操豈能不眼紅?

    讓劉備當上徐州牧。

    就是為了激發曹操與劉備之間的矛盾啊!

    曹操占據的兗州和青州。

    北麵有強大的袁紹。

    西麵有更為強大的楊鋒。

    南麵割據荊州的劉表也不弱。

    以曹操目前的實力碰上誰都占不到便宜。

    所以他想向外擴張。

    就隻能把目光放到徐州了。

    用劉伯溫的話來說。

    這叫驅虎吞狼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