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無能的劉璋

字數:6875   加入書籤

A+A-




    “末將拜見主公!”

    蜀中名將嚴顏對著身前的劉璋拜道。

    嚴顏的年紀不小了。

    明年就要五十歲了。

    他是蜀中資格最老的老將。

    所以劉璋把救援張魯的任務交給了他。

    沒想到嚴顏這麽快就回來了。

    劉璋疑惑的道:

    “楊重光退兵了嗎?你怎麽如此快的就回來了?”

    嚴顏微微搖頭:

    “稟主公,末將率兵趕到東、西兩川交界之時,張魯便已經敗亡。他麾下的漢中軍盡數投降了楊重光,末將收到消息後便退了回來。”

    蜀中亦被稱作西川。

    與之相對的便是漢中之地被稱為東川。

    嚴顏是土生土長益州人。

    因此習慣性的以當地人的土語來稱呼兩川之地。

    正如他所說的那樣。

    當他帶著劉璋給他的兩萬人馬快要抵達漢中的時候。

    前方卻傳來了張魯被楊鋒斬首的消息。

    老將嚴顏在經過思考之後。

    果斷的放棄了這次軍事行動。

    帶著兩萬兵馬返回了成都。

    他畢竟兵力較少。

    就算楊鋒沒有俘獲那麽多的漢中軍。

    他也打不過楊鋒的近七萬楊家將。

    更何況在兩川交界之地。

    還有張飛、趙雲扼守在咽喉要道上。

    嚴顏想要突破他們的防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劉璋的臉色陰沉了下來:

    “如此說來,你並沒有真正進入東川?”

    嚴顏沒有遲疑:“是!”

    劉璋猛地一拍桌子。

    怒喝道:“大膽嚴顏!我給你的命令是救援張魯!你怎敢私自做主率軍返回西川?”

    嚴顏麵不改色道: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末將隻是根據形勢進行分析,認為不可貿然出擊,因此便退了回來。”

    劉璋的腦門上頓時冒出了三尺無名之火。

    到底誰才是益州之主?

    是我劉璋!

    不要以為你嚴顏資格老、年歲高。

    你就可以不聽我的號令!

    我讓你做什麽你就得做什麽!

    違抗我的命令你還有理了?

    劉璋剛要發飆。

    一旁的大將張任忽然開口說道:

    “主公,按照老將軍所說,那種態勢下的確不適合貿然出擊。既然張魯已經敗亡,老將軍便失去了戰略目的,沒有必要再和楊鋒交戰了。”

    張任出自槍神童淵門下。

    自劉焉在世的時候就投入了他的麾下。

    多年來屢立戰功。

    聲望僅在老將嚴顏之下。

    單以武藝和指揮作戰的能力而言。

    他是不折不扣的蜀中第一大將。

    在川蜀武將之中很有話語權。

    聽到張任也站到了嚴顏那一邊。

    劉璋是又氣又無奈。

    好不容易從老爹劉焉的手裏接過了益州牧的大印。

    怎麽滴?

    說話還是和以前一樣不好使唄?

    憑啥益州的事情都是你們做決定啊?

    我劉璋就是個擺設嗎?

    似乎是感受到了劉璋的不快。

    文臣的行列中走出了益州別駕張鬆。

    “主公,各位,如今木已成舟。東川全境落入了楊鋒的手中,我認為當務之急是趕緊商量個對策。想辦法把楊鋒阻擋在西川之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從事黃權附和道:

    “沒錯!西川乃是天府之國,沒有人會不覬覦西川的。自古以來東西兩川不分家,如今東川陷落,則如同唇亡齒寒。我們還需早作準備才是。”

    張鬆、黃權的話讓劉璋把嚴顏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臉上露出了擔憂的神色。

    皺著眉頭歎息道:

    “楊重光智勇雙全,楊家將英勇善戰,想要抵擋他怕是不太容易啊!”

    文臣行列靠後的位置上。

    軍議校尉法正欲言又止。

    他不認為楊鋒會趁機揮兵南下。

    從東川直取西川。

    畢竟在大散關之外還有馬騰在掣肘呢。

    相對西川來說。

    馬騰的威脅要大的多了。

    就算退一萬步講。

    楊鋒真的有覬覦西川之心。

    他也不會在剛剛拿下東川之後就立刻對西川動兵。

    漢中名義上是一個郡。

    實際上囊括了三個郡的地盤。

    不把漢中的局麵徹底穩定下來就貿然出兵西川。

    那絕不是名將所為。

    楊鋒帶著楊家將打了一個又一個的勝仗。

    正麵的戰略眼光絕對是超越名將水準的。

    怎麽會在局麵不穩的時候強行進攻西川呢?

    但是法正自從投效劉璋以來。

    因為劉璋沒有識人、用人之能。

    隻給了法正一個軍議校尉的小官。

    他人微言輕。

    完全插不上話啊!

    並且因為法正恃才傲物的性格。

    平日裏得罪了不少益州的豪門世家。

    人們恨不得天天給他穿小鞋呢。

    處處受到排擠的法正就更加懷才不遇了。

    就算他把心裏想的都說出來。

    估計劉璋一句也聽不進去。

    與其自取其辱。

    反倒不如不說!

    所以法正保持了沉默。

    就讓眼前這幫人愛咋折騰咋折騰去吧!

    隻聽張鬆說道:

    “楊重光或許不會立刻與主公交戰,但東川落入了他的手中,他就等於是掌握了西川的北大門!主公不得不防啊!”

    “我建議主公可以效仿張魯,尋求一位強有力的盟友,一起來抵抗楊鋒!”

    張魯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

    “這是個好主意!隻是我要和誰取的聯係並成為盟友才好呢?”

    張鬆緊接著說道:

    “曹孟德占據了兗州、青州,地盤與楊重光的地盤相鄰。劉玄德目前代領徐州,接替陶謙成為了徐州之主。”

    “這兩個人的地盤和楊重光的地盤比鄰,若是楊鋒真的出兵西川,那麽他們可以在楊鋒的背後隨時捅上一刀,此乃圍魏救趙之計!”

    “在這兩個人當中,曹操的實力要強的多,但是他陰險狡詐,跟他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而劉玄德自稱是漢室宗親,與主公同宗同源,仁義之名遍布天下,是最合適的強援人選。”

    當年曹操攻打陶謙。

    各路諸侯畏懼曹操的兵鋒。

    無人敢前往支援陶謙。

    唯有劉備義無反顧帶著數千兵馬趕往了徐州。

    這件事在劉備、陳宮的聯手運作下。

    被誇大了好幾十倍。

    傳到益州這邊。

    劉備就成了仁義無雙的義士了。

    所以張鬆第一想到的人選就是劉備。

    黃權思考了片刻。

    認同了張鬆的提議: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既可以讓他們在楊鋒身後牽製於他,又因為地理位置上的限製,導致他們無法踏足我西川的土地,不會對主公造成任何的負麵影響。”

    劉璋被他們說服了: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到徐州走一遭,和玄德……兄取得聯係!”

    他本想隻說玄德兩個字的。

    但是既然有求於人。

    還是以同族手足的名義向劉備求援。

    他就在玄德兩個字的後麵加了個“兄”字。

    也算是側麵認同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了。

    對劉璋的這個決定。

    法正暗自在心中做出了評定:

    臭棋一招!

    和劉備建立同盟。

    跟引狼入室有什麽區別?

    陶謙是怎麽死的?

    劉備是怎麽當上的徐州牧?

    你們都是瞎子嗎?

    心裏沒點逼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