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斷其歸路

字數:7016   加入書籤

A+A-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

    武都郡悉數落入了楊鋒之手。

    不。

    準確的說應該是被楊鋒帶領的楊家將集體打劫了一遍!

    楊鋒采用的是移動作戰戰略。

    並沒有占據城池的意思。

    但是武都郡所有的縣城他都沒有放過。

    就像是站在講台上居高臨下的老師。

    挨著個的給學生們點名。

    數十個縣城庫存的錢糧、軍械被打劫一空!

    一半分給了當地的老百姓。

    一半被楊鋒直接帶走了!

    這個消息傳到馬騰的耳朵裏。

    立刻就讓他暴跳如雷的拍起了桌子:

    “好他個楊重光!他是要斷我的歸路啊!”

    龐德被關羽生擒這件事就夠讓馬騰添堵的了。

    現在楊鋒又來了這麽一出。

    馬騰簡直是要氣瘋啦!

    十餘萬大軍出征在外。

    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楊鋒把武都郡的庫存打劫了一邊。

    就等於斷了馬騰的半條糧道啊!

    因為馬騰所處的位置。

    背後就是天水郡和武都郡。

    他要征集糧草基本上都是在這兩個地方。

    現在武都郡的庫存基本上無限接近於零。

    他就沒辦法再從武都郡弄來糧草了。

    單憑一個天水郡。

    恐怕滿足不了十幾萬大軍的吃喝啊!

    “父親!我這就帶兵去滅了他!誰給他的膽子,居然敢跑到咱們的地盤上去耀武揚威了!”

    馬超氣憤的大吼道。

    “且慢!”馬騰連忙喝止住了馬超,皺著眉頭說道:“我軍若有兵馬調動,駐守大散關的關羽必定會發覺!”

    馬超不屑的道:“那又如何?除了依仗那些威力強大的武器,關羽根本就不敢和我軍正麵開戰!”

    馬騰怒斥道:“糊塗!難道你看不出來關羽是刻意采取的防禦手段嗎?他的目的就是拖住我們,等著楊鋒收拾了張魯,再和關羽一起收拾我們!”

    馬超不敢再繼續說下去了。

    隻好憋屈的道:“那我們該怎麽辦?任憑楊鋒在我們身後裝神弄鬼嗎?”

    馬騰陰沉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冷酷之意:

    “當然不會!楊重光不就是想斷我糧道嗎?咱們就給他來個以點破麵!把天水郡大半的糧食都運送到冀縣,再把天水各郡的兵力也集中到冀縣,看他楊鋒能奈我何!”

    冀縣是天水郡的治所。

    也是天水的核心。

    距離大散關並不算遠。

    快馬加鞭一天半就能趕到。

    把兵力和糧草都屯放在冀縣。

    就能讓楊鋒的移動作戰戰略不攻自破。

    如果楊鋒要對冀縣發起強攻的話。

    馬騰也可以帶兵火速趕往支援。

    “父親此計大妙!我這就派人去通知天水各縣。”

    馬超興衝衝的下去傳令了。

    馬騰獨自一人坐在中軍大帳中。

    抬頭看向武都郡的方向。

    呢喃著道:

    “楊重光,你果然是個勁敵!這麽快就擊敗了張魯那個蠢貨。隻可惜,我馬騰並不是張魯,想擊敗我並不是那麽簡單的!”

    “不簡單嗎?我覺得也就一般般吧。”

    楊鋒笑著對身邊的眾人說道。

    就在剛剛。

    他給大家講了一段有關於木門古道的故事。

    木門古道就是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位於天水郡境內的最南邊。

    緊挨著武都郡。

    數十年前一位姓段的大漢將軍為了防止羌、氐異族的入侵。

    於是就在這裏修建了長達二十裏的木門古道。

    整條木門古道全都是用大木頭建造起來的。

    柵門一道挨著一道。

    綿延二十裏之遙。

    因為這些巨大木柵門的存在。

    善於騎戰的羌、氐異族若想繼續南下入侵。

    就必須舍棄戰馬才行。

    這對於羌、氐異族來說實在是太艱難了。

    所以天水郡以南的地方數十年來未再遭受異族人的入侵。

    木門古道的名稱便是由此而來的。

    但是剛才楊鋒所講述並不是這個故事。

    而是發生在木門的另外一件事。

    三分魏蜀吳的後期。

    諸葛亮身為蜀漢的三軍統帥六出祁山。

    想要收複大好河山。

    司馬懿率兵嚴防死守。

    令糧草不足、兵力不多的諸葛亮十分撓頭。

    於是諸葛亮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假裝糧草供給不足。

    命令將士們在生火做飯的時候特意增加數百個鍋灶。

    按理說要做出糧草不足的假象。

    應該是減少鍋灶的數量才對。

    諸葛亮為什麽還要增加鍋灶呢?

    因為他對司馬懿的性格有深入的了解。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諸葛亮就是根據司馬懿多疑的性格特點故意給他下的套。

    後來司馬懿在登山觀察地形的時候。

    發現諸葛亮部下的軍隊在做飯時濃煙滾滾。

    當即認為是諸葛亮的糧草出了問題。

    增加鍋灶隻不過是諸葛亮的疑兵之計罷了。

    於是司馬懿暗中命探子密切關注諸葛亮的動向。

    覺得諸葛亮一定會在短時間悄悄的退兵。

    三天之後。

    探子傳回了消息。

    諸葛亮果然在黑夜裏悄悄退兵了!

    司馬懿大喜。

    派出部下的大將張郃追擊諸葛亮。

    一路追殺到了木門。

    結果張郃卻發現這一切不過是諸葛亮設下的計謀。

    因為他剛剛進入木門。

    四周就出現了無數的伏兵。

    一根根羽箭雨點般的飛來。

    直接把張郃和他的部下們當場射殺!

    故事到這裏並沒有結束。

    司馬懿是真的沒有看出諸葛亮的計策嗎?

    還是他故意借刀殺人?

    把威望、地位不在自己之下的張郃推出去送死?

    再往深處想。

    司馬懿當時在魏國位高權重。

    可謂是一手遮天。

    他為什麽能擁有那樣的地位?

    就是因為諸葛亮的威脅太大了!

    魏國的當權者為了防止諸葛亮攻城略地。

    不得不重用了司馬懿。

    司馬懿故意采取防守的姿態。

    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忌憚諸葛亮。

    諸葛亮固然極具威脅。

    可若是擊敗了諸葛亮。

    司馬懿還用什麽來維護自己在魏國的地位?

    所以他裝作中計的樣子。

    故意把主戰派的核心人物張郃送到了諸葛亮的弩箭之下。

    這樣一來司馬懿就可以繼續施行他的防守戰術。

    就可以繼續穩固他在魏國的崇高地位了。

    司馬懿隻用了一個小手段。

    就達到了好幾個目的。

    這才是楊鋒剛才所講的故事重點。

    當然了。

    他把故事中所有的人都綏濱換了個名字。

    麾下眾人又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當然猜不到故事中的那些人是誰了。

    隻是把這個故事當做了一個故事來聽的。

    並且在聽完故事後。

    對諸葛亮的智慧和司馬懿的老謀深算讚不絕口。

    楊鋒之前所說的一般般。

    其實就是暗指司馬懿。

    他之所以能做到一石三鳥。

    並不是因為他手段高明。

    而是當時的魏國當權者太過愚蠢!

    連祖上曹操的三分呢智慧都沒有!

    但凡他聰明一點點。

    也不至於把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於司馬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