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改元開皇

字數:7463   加入書籤

A+A-


    兩個月後。

    楊鋒立下的三條規矩落實了下去。

    同時。

    洛陽帝宮德陽殿上的地磚煥然一新。

    原本奢華的金磚換成了厚重、大氣的方磚。

    每一塊兒方磚上都雕刻著圖案。

    無數塊方磚拚湊在一起。

    赫然便是大漢的天下輿圖!

    從北麵蒙州、幽州到南邊的交州。

    從西麵的疆州到東邊的徐州、江東。

    甚至江東東南的夷洲、益州西南的南中……

    盡皆在這副輿圖之中!

    當文武百官第一次踏著腳下的大漢山河圖登上德陽殿的時候。

    每個人的心裏都充滿了激動與驕傲!

    他們的腳下便是大漢的山川河流。

    而他們的使命。

    便是守護好這壯麗山河!

    當楊鋒頭戴帝王十二珠冕冠登上德陽殿時。

    百官山呼萬歲。

    聲音異常的高亢!

    楊鋒坐到天子寶座上。

    微微擺了擺手:

    “眾卿平身!”

    百官謝恩之後站起身來。

    昂首看向殿堂之上的楊鋒。

    楊鋒微笑著開了口:

    “聽說眾卿剛才在商議更改年號的事情?而且還探討的很熱鬧?”

    劉伯溫站出來答道:

    “陛下既然已經繼承大統,自然不能再沿用建安年號,臣等的確是商議過更改年號之事,目前也擬定了幾個備選年號,請陛下過目。”

    “哦?那邊寫下來讓朕看看。”

    楊鋒饒有興致的問道。

    起名字這種事最傷腦筋了。

    不是他的長項啊!

    還是讓眾人去費心思好了。

    蔡邕主動在班列中笑嗬嗬的走出來。

    來到大殿中放置的桌案前。

    以飛白體書法揮毫潑墨。

    接連寫下了五個備用年號。

    之所以要用筆來寫而不是口述。

    是因為漢字博大精深。

    同音不同意的字實在是太多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歧義。

    所以才要用筆寫下來。

    看到蔡邕走出來的那一刻。

    楊鋒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不是吧?

    朕這個老丈人起名字的水平……

    那可是相當之高啊!

    專門截胡後代的帝王將相。

    連神話人物他都不放過啊!

    楊戩、楊素等幾個兒女的名字便是最好的證明!

    讓他來取年號?

    不知道後世哪位帝王又要被截胡了!

    果然。

    當蔡邕亮出他所寫的年號之後。

    楊鋒直接無語了。

    他寫了個啥?

    開皇!

    後代隋朝隋文帝的年號!

    開皇盛世!

    從直麵意思上來看。

    開天下之皇圖霸業。

    使大漢國泰民安。

    寓意倒是很好。

    可問題是您讓隋文帝情何以堪啊?

    難道您不知道隋朝的開皇盛世的嗎?

    好吧。

    蔡邕的確不知道。

    誰讓他比隋文帝早生了好幾百年呢!

    開皇就開皇吧。

    不過是個年號而已。

    楊鋒也懶得在費腦子去想了。

    對不住了隋文帝同學。

    朕就先一步注冊“開皇”這個商標了。

    咱總得講究個先來後到是不?

    你的開皇盛世還是另取他名去吧。

    說起來。

    隋文帝楊堅也是出自弘農楊家。

    算是楊鋒數百年後的後人。

    重重重……重孫子。

    你就別跟你太太太……太爺爺搶年號了。

    誰讓你是弘農楊家的子孫後代呢?

    年號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隻等新年一到。

    楊鋒便會昭告天下。

    改元換代。

    曆史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

    新的時代終究會取代舊的時代。

    有人閃亮登場。

    有人悄然落幕。

    楊鋒即將迎來屬於他的時代!

    班列之中。

    魏征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如今陛下登臨天子位,後宮之主尚且空缺,還請陛下下詔冊立皇後,為後宮之主。”

    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

    件件重要。

    齊家治國安天下嘛。

    年號既然定好了。

    後宮之主自然也要有個明確的說法。

    楊鋒思考了片刻。

    緩緩開口道:

    “此事朕已經想好了,改元之時便會下詔冊立貂蟬為皇後,朕位居靠山王時的其餘七位王妃均冊封為一等貴妃!位同皇後,分管後宮逐項事宜!”

    蔡文姬是劉磐的第一個妻子。

    按理說理應由才華出眾的蔡文姬來做皇後。

    隻是蔡文姬喜歡安靜。

    又醉心於詩詞音律。

    無心在處理各種繁雜的事務上勞心勞力。

    天波王府時期。

    蔡文姬便主動提出由貂蟬來管理內務。

    長久以來。

    貂蟬便成為了天波王府內事的主事人。

    她處理事情極為到位。

    上上下下就沒有一個不服的。

    之前楊鋒也和八位妻子商量過有關皇後的事情。

    蔡文姬更是主動提出由貂蟬來做這個位置。

    其他七人各自分管一攤。

    共同協助貂蟬。

    其實這麽多年相處下來。

    大家早就是一家人了。

    彼此之間的感情親如姐妹。

    而且在係統的加持下。

    八位王妃的忠誠度拉的滿滿的。

    無論由誰來做皇後。

    其他的人都不會有意見。

    更何況楊鋒還給出了其他七人“位同皇後”的特權呢。

    由貂蟬出任皇後。

    文武百官並不感到意外。

    反而覺得理應如此。

    畢竟貂蟬這些年操辦過無數次的中秋、新年大宴。

    處理過無數的天波王府內務。

    每一次她都做的十分完美。

    挑不出半點毛病。

    做起事情來既大氣又細心。

    是百官們心目中最佳的皇後人選。

    就連敢於直言勸諫的魏征都表示沒有異議。

    房玄齡走出班列奏道:

    “陛下,既然皇後和諸位貴妃的名分已經確定下來,那麽世子們和小郡主的封號,也該變一變了。”

    王爵之子被稱作世子。

    女兒被稱作郡主。

    難道百官們以後見到楊戩依然稱呼他為世子嗎?

    那顯然是不合規矩的。

    對於這件事。

    楊鋒早有考慮。

    當即說道:

    “冊封皇長子楊戩為魏王,封地冀州魏郡!待他年滿十八歲時,若無劣跡,便冊封為太子!”

    “冊封次子楊素為漢中王!封地漢中南鄭縣!”

    “冊封三子楊炯為長沙王!封地長沙嶽陽縣!”

    “冊封長公主楊琪為平陽公主!封地為平陽!”

    “其餘皇子、皇侄待年滿十四歲之後再行封賞。”

    漢代的王爵分為一字王爵和二字王爵。

    比如說楊戩的魏王就是一字王爵。

    封地是整整一個魏郡。

    楊素、楊炯的王位便是二字王爵。

    封地隻是郡內的一個縣。

    當然了。

    楊鋒之前靠山王的爵位則是另當別論的。

    他是劉協親封的異姓王。

    身份地位幾乎可以和劉協並駕齊驅!

    屬於特例中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