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營收破千億,萌芽擠進世界一百強!

字數:13499   加入書籤

A+A-


        從息壤科技回來,下午,張碩這才主持召開了萌芽述職會。

    會議議程很簡單,主要就是各家子公司負責人做一次簡單的述職匯報,總結2012年的工作成果,匯報2013年的工作計劃。

    這是打工人年底怎麽都逃不過的一劫。

    會議剛開始,先由輪值總裁鹿琦做集團年度總結匯報,“2012年,集團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1584億,上繳母公司利潤預計8139億。”

    因為12月份的準確數據還沒有出來,所以鹿琦匯報的是預計數據。

    但也大差不差!

    毫無疑問,這是一組超級亮眼的數據。

    要知道,原時空騰達2012年全年營業收入439億,經營利潤1548億,收入隻有萌芽的三分之一,利潤更是不到萌芽的五分之一。

    這一世,騰達2012年的財報隻會比這個更糟糕。

    在經營利潤上,萌芽集團甚至可能已經是騰達、阿狸、千度的三家之和,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巨頭。

    當然這裏麵也有一些偶然因素。

    就是萌芽2012年的經營利潤中,包括近四百億的非正常收益,扣非之後,實際利潤要減一半,隻有四百億出頭。

    所謂的非正常收益,是指不常有,或者不是年年都有的收益。

    包括但不限於——

    出售71助手+魔圖秀秀獲得的120億收益;

    薇信流量入口從阿狸獲得的130億,以及從青橙獲得的百億服務費;

    轉讓汽車網股份,獲得的三十億投資收益。

    等等。

    這也是為什麽,萌芽集團明明隻有上千億的營收,卻創造了超過八百億的利潤,利潤率達到驚人的703。

    吊打全球一切公司好嗎?

    哪怕是扣非之後,萌芽的利潤也是騰達的兩倍多,這也是張碩不再將騰達視為頭號競爭對手的真正原因。

    已經碾壓過去了呀!

    而以萌芽的發展勢頭,未來跟騰達之間的差距,隻會越拉越大。

    如果放在全球五百強的名單中,萌芽集團2012年的扣非利潤也能堪堪擠進全球前一百名,跟百事、思科差不多處在同等水平。

    可見有多麽的恐怖了。

    不知不覺,萌芽也已經是全球五百強了。

    而且還是其中拔尖的一撥。

    “2012年,集團陸續籌建了萌芽投資、萌芽金融控股、拚夕夕集團、芒果汽車以及稻穗集團等子公司,參與投資了華夏微電子、瓦力智造、驚冬等公司,跟騰達聯合籌建薇眾銀行。萌芽產業園也從無到有,員工總人數突破十萬…”

    鹿琦的總結很簡練。

    可每一處表述的不同,都代表著萌芽集團新的變化,業務範圍越來越廣,營收、利潤越來越高,影響力、估值也都跟著暴漲。

    毫無疑問。

    萌芽集團已然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沒有之一。

    “明年,集團將在穩住現有基本盤的同時,繼續加大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在半導體、電動汽車、電商等業務上持續發力。”

    大體上。

    明年萌芽不會再有什麽很新的業務,總體還是拓展基本盤。

    真要有。

    那估計也是要等到2014年,開啟新一個風口——短視頻業務。

    鹿琦之後。

    青橙集團總裁裴衛平跟著匯報,“2012年,青橙集團在母公司支持下,先後兼並了黴團、同乘,完成b輪融資,極大地完善了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業務布局。明年將主推【生活】、青橙單車、青橙打車三大業務板塊。”

    就在上周,青橙集團又完成了百億增資。

    可謂實力雄厚。

    即便是諾米網、大叢典評合並,也無法撼動青橙集團的地位。

    當然,青橙集團也並非沒有缺憾,最大的缺憾就是,明年,甚至是未來三四年,可能都無法實現盈利,一直要維持在虧損狀態。

    需要持續融資,或者是依靠母公司輸血。

    “談談青橙明年在研發上的規劃。”張碩卻是主動提問。

    “好的。”

    裴衛平倒也不怵,“青橙的研發分為硬件跟軟件兩大塊。硬件方麵,主要包括環保餐具、共享充電箱以及共享單車智能鎖、智能屏等等。”

    “基本思路,就是在第一代的基礎上研發第二代。”

    “比如說環保餐具,青橙已經實現了紙質吸管、可降解餐具、可降解塑料袋等一係列產品的研發,但實用性、經濟型還有待提升。”

    “共享充電箱、智能鎖也都有類似問題,需要不斷改進。”

    “軟件方麵,主要就是對青橙app的優化。這裏的優化,並不是簡單停留在ui界麵的優化,主要還是深入到大數據層麵。”

    “青橙將加強跟集團數據中心的共通共享,跟數據中心、沃土研究院緊密合作,深挖大數據在本地生活服務中的應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

    “通過大數據分析,青橙可以準確推斷每一家餐廳每一份菜品的出菜時間,比如說宮保雞丁需要五分鍾,粉蒸肉需要半小時。”

    “通過對出菜時間的預判,精準調度送餐人員的到店取餐時間,合理優化送餐人員的行動路線,以最大限度地節約時間。”

    “對青橙app的優化,還體現在應用層麵。”

    “比如說,之前消費者在青橙app點餐,很多都是通過電話,餐館也是手寫單子,容易因為筆跡問題出錯。”

    “現在,青橙app已經實現雲打印功能,消費者下單之後,菜單會同步傳送給餐館跟送餐人員,自動打贏訂單,確保訂單的準確無誤。”

    哪怕說是一個送外賣,內裏也是藏著高科技的。

    “利用大數據,合理分配時間,這個我並不反對,但是有一點。”眼見青橙有成為原時空黴團的趨勢,張碩必須要站出來提醒。

    “技術是冰冷的,但人不是。”

    “青橙可以精準推算配餐時間,可以為送餐人員合理規劃行進路線,但不能追求效率的極致,將送餐人員困在係統的算法當中。甚至是不考慮天氣、紅綠燈、意外、疲勞等現實因素,不斷擠壓送餐人員的彈性配送時間。”

    “我不希望說,青橙最後成為一家冰冷的算法公司。”

    “這個…”

    “是有悖於當初創立青橙的初衷的。”

    對於大數據的應用,張碩一貫是支持的,集團數據中心就是在他的主導之下建立起來的,但他更加堅持的一點是——

    “技術是為人服務的,因而也應該是向善的,而非無關乎善惡。”

    所謂技術無關善惡。

    不過是一群想利用技術來作惡者的一套托詞罷了。

    “明,明白。”

    裴衛平、汪鑫兩位青橙負責人或許有些理解偏差,但都暗暗記下。

    不遠處坐著的杜青青,聽到張碩這話,嘴角也是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真好,他一直都沒有忘記當初的初心。”

    眼神不覺有些迷離。

    裴衛平之後,青禾科技總裁趙曉虎跟著匯報。

    “2012年,在母公司大力支持下,青禾科技旗下的天天頭條上線,薇信出圈,胖達直播、飛訊先後完成a輪融資,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汽車網順利上市。全年預計上繳利潤2755億,順利扭虧為盈。”

    誰能想到。

    去年還在虧損的青禾科技,竟一舉創造了近三百億的利潤。

    這還不包括投資驚冬的隱性回報。

    否則。

    青禾科技甚至有望超過青鳥互娛,一舉成為集團旗下最賺錢的子公司。

    伴隨著天天頭條、胖達直播、飛訊、汽車網、青蛙瀏覽器等業務的增長,青禾科技已經不再是一家純粹的社交網絡公司。

    哪怕是單獨拎出來,在互聯網行業,那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巨頭。

    估值輕鬆突破一千億。

    “明年,青禾科技將主要在兩個方麵取得突破。一是鞏固薇信在移動社交領域的地位,主要手段就是新增【小程序】功能,進一步完善薇信的生態圈。”

    【小程序】一出,薇信幾乎就是不可被打敗的。

    “二是在薇信支付以及增值服務兩大塊持續發力,除了增加在天天頭條、青蛙瀏覽器的廣告投放力度,也會在薇信公眾號、朋友圈試驗廣告投放。”

    “爭取單月利潤破五億。”

    趙曉虎沒有掩飾他的野心。

    這裏談的利潤,自然是不包括薇信流量服務費的。

    張碩聽了,卻是皺眉,擺手說道“在天天頭條、青蛙瀏覽器上投放廣告,我並不反對,但是在薇信投放廣告,一定要慎重。”

    “我的建議是,公眾號可以拿來試驗,朋友圈暫時就不必了。”

    他不希望說。

    因為在朋友圈投放廣告,而影響到用戶的使用體驗。

    雖然說這很誘人。

    因為單單隻是薇信朋友圈的流量,已經是億級,哪怕是非常克製地投放一些有針對性的廣告,每月便可輕鬆收入破億。

    但必須要做出一些取舍。

    “好的。”

    趙曉虎也是爽快應下。

    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他當然是不想在薇信朋友圈投放廣告的,之前的匯報,卻是站在青禾科技總裁的角度。

    必須要拿出誠意來。

    現在這提議被大老板親自否決,趙曉虎反倒是鬆了一口氣。

    “另外,對於青蛙瀏覽器的研發與更新迭代,也不能懈怠了。不要以為青蛙瀏覽器成了麥粒手機的默認瀏覽器,就可以高枕無憂。”

    張碩可不希望說,青蛙瀏覽器未來落得跟ie一樣的命運。

    永久關閉可還行?

    一代人,甚至是兩代人的記憶,就這麽徹底終結了。

    趙曉虎之後。

    青雲數據總經理杜瑞文跟著做了匯報,“2012年,青雲數據完成a輪融資,收購了圖巴兔,啟動了藍湖項目,順利建成川南大數據中心。”

    整體表現隻能說是中規中矩。

    因此相比趙曉虎的意氣風發,杜瑞文顯得有些信心不足。

    “明年,青雲數據在要商業化上,多花一些心思了。”張碩笑著提醒。

    雲計算的盈利前景其實極為廣闊。

    以原時空的騰達為例,到了2021年,以支付、雲計算、企業服務為代表的業務板塊,已經成為騰達未來的戰略重心和增長引擎。

    營收占比一度接近三成。

    相比騰達的雲服務,青雲數據不僅起步早,而且覆蓋麵廣,也更舍得在研發端投入,沒理由不做得比騰達雲更好。

    怎麽著。

    也要奔著全球排名前三的雲服務提供商去。

    尤其是隨著4g網絡加速普及,雲計算能夠大展身手的領域也越來越多,青雲數據,理應在明年大放異彩。

    杜瑞文之後。

    青鳥互娛總裁曹嚴華站出來匯報“2012年,青鳥互娛累計上線18款手遊,單機遊戲《戴森球計劃》以及端遊《天涯明月刀》,表現的都極為亮眼。此外還更新了刀塔2的20版本,成功舉辦了i2全球總決賽。”

    “虛擬引擎的研發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應用在《天涯明月刀》。”

    說到這,曹嚴華忍不住嘴角上揚。

    蛙牛跟騰達的代理官司還沒有出結果,但毫無疑問,《九陰真經》已經是受到了重創,憑白便宜了《天涯明月刀》。

    “…青鳥互娛全年預計上繳利潤3915億,其中包括出手71助手的收益。”

    毫無疑問。

    青鳥互娛依舊是萌芽最靚的崽,貢獻了最大一塊的利潤。

    不過明年就未必了,且不說在一旁虎視眈眈的青禾科技,光是麥粒集團的存在,就足以讓任何一名競爭對手感到窒息。

    “明年,青鳥互娛將在手遊、端遊、單機遊戲三大領域同時發力。”

    說這話時,曹嚴華明顯底氣不足。

    因為說到底,青鳥互娛的這些個曝光遊戲,背後都站著張碩這個一個外掛,拋開這一層,青鳥互娛必將黯淡無光。

    所以才會有人說。

    青鳥互娛的榮耀,其實僅僅隻是張碩一個人的榮耀。

    四青之後。

    芒果汽車總經理唐享第一個匯報,重點就一個,“明年,芒果汽車的核心工作就是推出第一款試驗車型——芒果1。”

    今明兩年,芒果汽車的所有工作也都是圍繞著芒果1展開。

    發誓要創造跟麥粒1同樣的奇跡。

    雖然說這很難。

    一則在麥粒1問世之時,智能手機的概念早就落地,行業發展也趨於成熟,麥粒1完全可以撿現成的便宜。

    相反。

    電動汽車的概念可還遠沒有普及,也遠沒有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即便說芒果1足夠驚豔,也很難說,在極短時間內就獲得市場認可,至少在銷售這一塊,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

    相應的。

    這條路一旦走通,就將是一條康莊大道。

    前景甚至比麥粒手機更加值得期待。

    看看比亞蒂吧,憑借在電動電池上的優勢,市值竟然一舉超越大眾,成為全球車企中舉足輕重的存在。

    更不用說市值排名第一的特濕拉了。

    “芒果汽車最好研發專屬車載芯片,這方麵,是不是可以跟稻穗集團合作?”張碩提出一個問題。

    “是的。”

    唐享笑著點頭,“正準備跟燭龍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很好!”

    張碩就很欣慰。

    雖然說燭龍科技不再是稻穗集團全資子公司,但也沒必要因為這個,就讓稻穗集團再另起爐灶,另外組建一個團隊。

    那格局也太小了些。

    緊隨唐享之後,剛上任不久的稻穗集團總裁林正東,也做了一個簡單匯報“得益於母公司的大力支持,2012年,稻穗集團先是從麥粒集團分離,之後又升格為集團子公司,組建了燭龍科技,順利收購了利誠科技。”

    “明年,稻穗集團的核心任務就是確保燭龍芯片順利問世。”

    “除此之外,就是完成對曰立存儲的並購,跟江夏達成戰略合作,以期在存儲芯片、硬盤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最近顧銘章正在調研麥粒集團進軍筆記本電腦市場的條件。

    毫無疑問。

    稻穗集團將會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因為顧銘章的調研報告還沒出來,對於稻穗集團明年的任務,張碩也不好多說什麽,隻能是容後再議。

    跟著。

    拚夕夕集團總裁杜青青也做了匯報“拚夕夕是今年才剛成立的一家新公司,得益於母公司的支持,迅速發展壯大。”

    說這話時,杜青青明顯底氣不足。

    毫無疑問,拚夕夕集團是萌芽旗下諸多集團子公司中,最名不副實的一家,業務還處在內測階段不說,市場也局限在江城一地。

    實在很難跟地位匹配。

    但好在拚夕夕的發展已經走上快車道。

    “明年,拚夕夕集團將以現代物流園為主要抓手,順勢將市場擴張到江川行省以為的湘南行省、皖南行省、荊楚行省、蜀地行省等地。”

    等到那時。

    站住了中西部市場,拚夕夕也就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最主要的是,經過在江城半年多的測試,數據已經證明,拚夕夕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而且有著極大的可挖掘潛力。

    接下來就是瘋狂砸錢的事。

    “明年,拚夕夕業務擴張的同時,不要忘了對國潮品牌的扶持以及對假貨、盜版的打擊力度,這兩塊要同步加強。”張碩提醒。

    他可不希望說,拚夕夕跑得太快,崴了腳。

    “我明白!”

    在場諸位高管中,如果說,誰最理解張碩的經營理念。

    那非杜青青莫屬。

    麥粒集團總裁顧銘章,最後一個壓軸匯報“2012年,麥粒集團成功推出麥粒1,順利扭虧為盈,成績喜人。”

    他這說的輕描淡寫,其他人可就側目了。

    “就這?”

    事實上,顧銘章確實沒有在成績上多做筆墨,主要談了談明年的計劃,“2013年,麥粒集團的核心任務,當然是推出麥粒2。”

    “除此之外,就是完善手機生態鏈,提高自主率。”

    “有條件的話,再向筆記本電腦、平板設備等領域發力,豐富麥粒產品序列,減少集團對手機業務的過度依賴。”

    這話也夠凡爾賽的。

    總體來看,各家子公司的發言都是中規中矩。

    沒什麽太大的驚喜。

    會議最後,張碩做最後的總結講話,所有人就都打起精神。

    “成績我就不說了,大家說的已經夠多的了。”

    “哈哈!”

    在場諸位大佬們,也都是會心一笑。

    “主要談談集團明年的工作重點,首要一點,還是研發。”

    任何時候。

    研發在張碩這裏的重要性,永遠都是排在第一序列的。

    “2012年的研發預算是150億,按照目前是勢頭,勉勉強強達標吧。明年,我希望說,研發預算至少要翻一番,達到三百億的水準。”

    原時空。

    華威2012年的研發投入也就三百億出頭。

    意思就是說,萌芽在成立三年之後,就要追上華威的研發水準,後續隻會在研發端加大投入,趕超華威。

    目標。

    是成為全球研發投入最多的公司,沒有之一。

    因為萌芽等不起!

    “這三百億的研發經費,除了用於手機、電動汽車、半導體、雲計算等傳統領域,還要加強在人工智能、量子芯片、增強現實、大數據等前沿科學、基礎領域的研發投入,要不惜代價,不計回報。”

    “要加強在海外實驗室的布局,要以五湖四海皆可用的胸襟,不拘泥於華夏本體,在全球各個主要科研基地設立實驗室。”

    這並非張碩獨創,而是有華威的先例在。

    沒理由不學習。

    國內的高校確實不少,研究人員也很充足,但畢竟是有著一些體製機製上的限製,而且也並非什麽都是最好的。

    沒理由說。

    放在海外的研發資源不用。

    “除了研發端,我還想再次強調一下萌芽的初心,那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用科技改變生活。集團旗下的所有子公司,所有的產品研發,所有的營銷策劃,都不能背離這個初心,否則,利潤再高,也是一種背叛。”

    萌芽發展至今,已然是一個巨無霸。

    上上下下十餘萬員工,辦公地點遍布全球各地,作為萌芽的掌舵者,張碩已經無法就具體的業務,做出更為詳盡的要求。

    隻能是不斷地強調企業文化。

    擔心的,就是萌芽在發展壯大的同時迷失了自我,忘卻了初心。

    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說,張碩才要反反複複強調這一點,務必要讓在座的高管們,在價值觀上跟他保持同一個步調。

    也算是用心良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