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騰達破釜沉舟,萌芽勇猛精進!

字數:9284   加入書籤

A+A-


    月日,星期五。

    巍峨聳立的騰達大廈,仿佛被一層厚重的烏雲遮蓋,最近兩天,樓體樓外,地上地下,全都充斥著一股極其壓抑的氣氛。

    員工連走路都是輕手輕腳,生怕引起主管們的注意。

    原先還朝氣蓬勃,驕傲到不可一世的互聯網超級巨頭,其未來前景,突然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不免讓人惶恐不安。

    坊間傳聞,已經有人在悄悄聯係下家了。

    大難臨頭各自飛嘛!

    當然,也僅僅隻是傳聞,隻要人資不發裁員通知,基本上,沒有誰會主動提出辭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放眼整個華夏,除了萌芽,還有比騰達更好的去處嗎?

    而“萌芽”這個詞最近在騰達內部,幾乎就要成為禁忌,也被戲稱為——

    “騰達的一生之敵!”

    誰能想到,當初網友的戲謔之詞,竟然一語成讖。

    頂層辦公室。

    剛剛開完董事會的二爺、陸建、礽魚三人,又重新聚在一起,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很凝重,礽魚甚至還帶著一絲憤慨。

    顯而易見。

    緊急召開的董事會,效果並不怎麽理想。

    “之前股價一直上漲,每年分紅的時候,怎麽沒要什麽交待?現在股價稍微波動一下,就要給一個交待,狗屎!!!”

    私底下,當著二爺的麵,礽魚終於是沒忍住發牢騷。

    就差破口大罵了!

    但這種發泄,其實有點low。

    因為說白了,除了二爺手裏的股份稍微多一點,陸建、礽魚都隻不過是騰達背後投資人的打工仔,管家。

    有什麽好叫囂的?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很早就上市的上市公司,騰達有近一半的股份是流通股,屬於海量的中小投資者。

    當然了。

    在這一塊,華夏百姓其實並沒有多少人跟著受益就是。

    除了流通股,剩下的機構大股東中,除了二爺這位創始人,剩下大部分的股份都掌握在海外投資機構手裏。

    也就難怪說,騰達被網友戲稱為海外公司。

    坐享華夏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質的人才儲備以及龐大的市場,賺的是盆滿缽滿,最終卻便宜了海外投資者。

    也就難怪華夏百姓對騰達有意見了。

    “牢騷怪話就不要講了,現在還是好好考慮,怎麽扭轉眼前的不利局勢吧。”二爺靠在沙發上,神情有些疲憊。

    最近真是心力交瘁,壞消息是一個接一個。

    剛剛召開的董事會,其實已經達成一個決議,就是準備拿出十五到二十億的資金,用於在股市回購,以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這也是上市公司的常規操作。

    雖然股價出現短期波動,但是從長遠看,騰達仍然是一家成熟的互聯網公司,借著時代浪潮,就算營收不出現爆發式增長,也不可能說一直躺平。

    眼前的股價,絕不代表騰達未來的股價,還有升值空間。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提振市場信心。

    不常規的操作是,董事會上,騰達最大的股東已經提前告知,將在騰達股價趨於穩定之後,啟動一項長達三年的減持計劃,累計減持的股權。

    這才是對騰達最致命的。

    一旦大股東開始減持,那騰達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就將頃刻化為烏有。

    可投資者不管。

    好不容易押中一次大寶,決不允許砸手裏了。

    尤其是騰達到了如今這個體量,就算是要減持,也沒辦法一步到位,需要一個長周期的持續減持,以免股價下跌太狠。

    對比之下。

    原時空,騰達將持有的驚冬股份,以股東分紅的形式轉讓,就顯得很高明,既沒有向股市釋放大量流通股,又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減持。

    還節省了大量的現金。

    “老板,我總感覺,這一周發生的事情,有些蹊蹺。”

    陸建似乎有什麽想法。

    “怎麽蹊蹺了?”

    “您看,首先一點,現在可以確認的是,我們在股市被機構大量做空,三大評級機構的動作,更像是在打配合。”

    提到這個,陸建就差咬牙切齒了。

    這些個評級機構,表麵看都是道貌岸然,打著“公正”的旗號,其實背後都是利益在驅動,典型的喝人血饅頭。

    “騰達股價罕見下跌,被機構做空,也是很正常的。”

    二爺到沒察覺有什麽異常。

    資本市場本來就是風雲變幻,但凡有一絲風吹草動,就能引來群狼環伺,甚至是潛藏在陰影中的資本大鱷,咬一口就走。

    “可問題是,萌芽那邊的動作卻顯得很不尋常,就好像事先預謀好的一樣。先是《絕地求生》上線,跟著青鳥互娛召開發布會,緊接著又是薇信的大版本更新,動作一個跟著一個,似乎是在跟資本市場打配合一樣。”陸建說。

    “你這就有點陰謀論了。”

    二爺眉頭微皺,“據我們得到的消息,無論是《絕地求生》的內測,還是薇信大版本的更新,那都是提前幾個月就計劃好的。”

    騰達本身就是互聯網公司,深知,這些大動作都是按照計劃表走的。

    哪裏可能臨時安排。

    “我還是覺得,這裏麵有蹊蹺。”

    “算了,不說這個了。”

    見陸建拿不出實質性的證據來,二爺就不欲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拿目光看向礽魚,問“i能不能也推出小程序功能?”

    “最好是不要。”

    礽魚卻是很剛,“i已經夠臃腫了,再增加小程序功能,以目前主流智能手機的內存,用戶估計要罵娘。”

    “不過…”

    就在二爺失望的時候,礽魚繼續說道。

    “我的建議是,可以出一個i極簡版或者極速版,去掉i原有的種種功能,全麵對標薇信,隻搭載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等功能。”

    “這個主意不錯!”

    二爺眼中終於是有了一絲亮光。

    “但是這麽操作,會觸動到很多部門的利益。”礽魚小聲提醒。

    推出i極簡版,本身並不算是什麽多驚豔的想法,之前內部就有討論過,隻是礙於會觸動很多人的蛋糕,而沒能實施。

    隻是今時不同往日。

    說誇張一點,騰達已經站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必須要做出一些取舍了。

    “觸碰就觸碰吧。”

    二爺這回也很硬氣,“正所謂,不破不立,破而後立。正好借著這次改版的機會,對集團的組織架構以及業務,進行一次深層次的梳理。”

    之前砍掉地圖、搜索等業務,隻能算是修剪枝丫。

    而現在。

    麵對董事會的逼迫,二爺準備對騰達這顆大樹的主幹動手術了。

    事實上,伴隨著移動化浪潮的興起,騰達內部很多所謂的嫡係業務,已經是越來越顯得不合時宜,比如說i空間、i秀等業務。

    明明不合時宜,卻還被保留,就是因為裏麵存在利益糾葛。

    甚至是摻雜著部門內鬥。

    陸建聞言,眼皮抬了抬,終究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他能感受到二爺的堅定決心,順勢說道“趁著這次變革,正好裁撤一些不合時宜的部門,清退一些冗餘的員工,可以最大限度地縮減開支,維持集團的現金流。”

    因為要拿出資金在股市回購,騰達的資金鏈已經很緊張。

    “很好,這件事你來負責。”

    二爺向陸建投來讚許眼神,顯然很滿意陸建的識時務,在關鍵時刻懂得維護集團的大局,而不是自己的那個利益小圈子。

    “好。”

    陸建硬著頭皮答應,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

    是要得罪人的。

    但沒辦法,二爺都下死命令了,陸建也隻能是不打折扣地執行。

    “除了推出i極簡版,還得再拿出其他東西,才能穩住目前的股價。”二爺還在頭疼,問陸建“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呃,這個…”

    陸建一下卡殼,支支吾吾說道“互聯網金融業務,能賺錢,但不好拿到台麵上說。借鑒青橙的共享單車業務,好歸好,可是需要大量的資金。”

    騰達目前缺的就是資金。

    “那就先一步一步來吧。”二爺就有些失望。

    ………

    同一天。

    就在騰達內部因為股價波動,而被搞得焦頭爛額之時,初出茅廬的喵喵單車,卻像極了一頭拚命狂奔的驢子。

    成立才三個月,就在濱海大學投放了第一批共享單車,而且計劃在一周之內,就實現濱海城所有大學的全覆蓋。

    當然了。

    整個濱海城,也沒有幾座像樣的大學就是。

    因為是在大學校園投放,喵喵單車倒是沒有引起資本的注意,還像是一個小透明,正在一路狂奔。

    就是不知道,未來的終點在哪。

    ………

    月日,星期一。

    度過一個愜意的周末,張碩重新回到公司上班。

    首先彈出的新聞,就是騰達在周末發布的緊急公告,簡單說就是對騰達股價有信心,將拿出二十億資金用於回購股票。

    果然。

    剛一開市,騰達股價就迎來了一波小幅度的上漲。

    畢竟“底蘊”擺在那。

    恰在這時,呂凱敲門進來,看到電腦屏幕顯示的騰達股價,笑著說道“董事長,上周五休市之前,我們已經完成交割了。”

    “很好!”

    要呂凱再貪心一點,可就要吃苦頭了。

    “主要也是看到風向不對,中途有很多資本大鱷悄摸下場,就趕緊退了出來。這一波,我們賺到了近十六億。”呂凱笑著解釋。

    “就當是打個牙祭吧。”

    張碩也不貪心,本身對資本市場也不怎麽感興趣。

    隨即提起另外一件事,“拚夕夕杜總跟我匯報,說建議收購德班物流,以加強青蜂物流在大件物流領域的實力,我原則上同意了。”

    杜青青也是幹勁十足。

    年初剛把拚夕夕的業務擴張到湘南行省,現在又在皖南行省加快部署,不僅要大力建設現代物流園,還要在快遞業務上加大布局。

    這種擴張速度,驚冬見了都要汗顏。

    當然張碩也是支持的。

    一則是配合官方的產業轉移大戰略,越快推進越好。

    二則大件物流也確實是青蜂物流的短板,考慮到後續快遞下鄉,尤其是家電下鄉,有必要盡快補齊這一短板。

    在這一塊。

    德邦物流可謂是行業翹楚,也是極其優質的資產。

    拿下不虧!

    “明白,稍後我就安排投資並購部,對德班物流展開盡調。”

    呂凱也是心領神會。

    “對了,董事長,正要跟您匯報一個好消息,我們聯合夢想基金對曰立存儲的收購,已經正式獲得各相關方批準了。”

    “很好!”

    張碩也是心情振奮,當即叫來顧銘章,笑著說道“曰立存儲收購落地,可以啟動跟江夏方麵的談判了。”

    “太好了!”

    顧銘章也是長舒了口氣。

    最近半個月,因著曰立存儲的事情,作為萌芽主管製造業業務的高級副總裁,顧銘章被各個城市的考察團折騰的是焦頭爛額。

    好在總算是熬出頭了。

    “總的原則就是,稻穗集團以曰立存儲的股份+現金,江夏以江夏新芯+現金,聯合組建一家超級存儲半導體集團。”

    “集團名字嘛,就叫萇茳存儲。”

    “要以江夏為樞紐,輻射周邊省市,打造一個從研發設計,到製造,再到封裝測試的存儲業務全產業鏈基地。”

    張碩的野心,就是超越原時空的萇茳存儲。

    如果可以。

    甚至是超越茜部數據,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存儲巨頭。

    “嘶!”

    在場的顧銘章、呂凱兩人,卻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計劃也太龐大了些。

    “董事長,想要建成這麽一個產業基地,前前後後,沒個兩三千億的投資,怕是連個泡都冒不上來。”顧銘章委婉提醒。

    “別那麽緊張。”

    張碩就笑,“首先,這是一項長遠規劃,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落地。”

    “其二,萌芽隻是這項宏偉計劃的參與者之一。除了荊楚行省、江夏等官方的力量,過程中,肯定還要引入其他的資本下場。”

    萌芽吃肉,也要讓投資機構跟著喝湯不是。

    半導體產業太過龐大,又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張碩當然也沒自大到說,僅憑萌芽一家,就能托舉起整條產業鏈。

    那不現實。

    “是這樣……”

    顧銘章、呂凱對視一眼,稍稍鬆了口氣。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