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阿狸、諾米欲合並,風雨欲來,張碩一句話頂十億營銷!

字數:14065   加入書籤

A+A-


    阿狸、騰達之流未必是瘋了,也有可能是另有所圖。

    比如說,純粹隻是為了在阿狸點評“做大做強”之後,推動阿狸點評分拆上市,或者用於堆高營收,穩定阿狸母公司的股價。

    又或者說,僅僅隻是為了爭奪本地生活服務賽道的用戶基數。

    看中的。

    也僅僅隻是本地生活服務賽道所扮演的流量入口的作用。

    對於阿狸、騰達這樣的巨無霸來說,旗下各項業務非常之繁雜,其終究目標,就是要塑造一個獨立的生態圈,將盡可能多的流量,也就是用戶、消費者,像魚一樣,圈養在自家的生態圈子裏。

    如果還能排斥其他的生態圈,那就再好不過了。

    因此,看待阿狸、騰達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上的決策,不能僅僅從單項業務的層麵,來簡單地下判斷,說這項業務是賺還是虧,有沒有前途,值不值得燒錢之類的。

    而是要放在整個生態圈,來整體地衡量得失。

    為此。

    阿狸、騰達這些個巨頭可以頂著長期虧損的風險,一路燒錢到底。

    但本質上還是破壞了正常的行業生態。

    “其實不止是在共享單車領域,外賣、在線票務、旅遊等各類本地生活服務,本質上,都是在把一塊錢的生意包裝成十塊錢。”

    “以外賣為例——”

    “外賣平台前期的瘋狂補貼,想要在後續收回投資,繼續產生盈利,那就隻能一手割消費者的韭菜,將外送費、打包費、服務費什麽全恢複。”

    “一手割商家的韭菜,祭出什麽服務費、流量費,甚至是直接分成。”

    “雙向割羊毛的結果,一是讓消費者在補貼大戰中占到的便宜,全給吐了出來;二是在商家端,必然出現劣幣驅逐良幣。”

    “最終的結果就是——”

    “消費者既要忍受被平台割韭菜,還無法享受到合格的服務。”

    “圖啥呢?”

    “長此以往,消費者勢必又將回歸線下,最終導致外賣行業一地雞毛。”

    張碩卻是來了興致,火力全開。

    台下瞬時一陣寂靜。

    就連之前那位站起來提問的記者,此時都有點懵圈,他原本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提問,沒想到張碩不僅回答,還主動衍生了話題。

    這就很淦了!!!

    “所以,張總,這就是青橙集團,至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外賣、共享單車等領域補貼活動的商業邏輯嗎?”那位記者也是機敏。

    “是的。”

    張碩點頭,“青橙集團應該是目前唯一接近盈利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可即便是這樣,對於青橙的盈利預期,依舊是偏保守的。”

    “可青橙集團的估值,早就已經突破了一千億?”

    記者可也不是吃素的。

    言下之意,既然青橙集團的盈利預期不高,那又怎麽配得上高估值?

    明顯自相矛盾嘛!

    “青橙集團的估值,體現的,是投資人對青橙集團長期發展態勢的看好。正因為我們不搞激進式的補貼,才能成為消費者最後的選擇。”

    “因為至始至終,青橙集團都知道,我們是在做著一塊錢的生意。”

    “不貪心,正是青橙集團最大的底色。”

    “而且我們堅信,以華夏龐大的市場容量,再加上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即便是一塊錢的生意,隻要認認真真做好了,也是可以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

    張碩又怎麽會被問住。

    話音剛落,現場突然響起熱烈掌聲,顯示對張碩觀點的認可。

    也是對青橙模式的認可。

    而所謂的青橙模式,總結起來也很簡單,就是不搞激進式的營銷,踏踏實實提升服務品質,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這樣一種模式,在如今這個浮躁的互聯網市場,無疑是彌足珍貴的。

    難怪被稱之為異類。

    就連台上的李侍郎、陶老等人,都是笑著鼓掌。

    ………

    張碩的一番論斷,很快就傳到網上,立即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萌王說的太對了!”

    “還是萌王牛嗶,一下就戳破了補貼大戰背後的膿包!”

    “不得不說,萌王是真的剛,也真敢說!”

    “全行業公敵了屬於是!”

    “公敵就公敵,反正萌芽背後有我們在力挺,萌王必須繼續剛下去。”

    “指望資本大發慈悲,果然是錯覺,對吧?”

    “所以才需要萌王這樣的正義使者!”

    “今天領補貼有多歡,未來被割韭菜就有多慘!”

    “萬幸還有青橙集團這麽一道防火牆,讓我們現在可以安心享受阿狸、騰達的補貼,而不用擔心被割韭菜。”

    “青橙集團所以,我成了無數人的備胎?”

    “噗哈哈,咱們這麽做,對青橙來說,好像是真的有些殘忍。”

    “但沒辦法,補貼它是真香啊!”

    網友就是這麽的真實,該占的便宜,那是一樣也不願意落下。

    尤其是在明知有青橙兜底的情況下。

    這是人性,誰也無法扭轉。

    哪怕是在原時空,在陸續經曆了購物補貼、外賣補貼、共享單車補貼、打車補貼之後,等到了買菜補貼,不還是上當嗎?

    所不同的是,在吃過多次虧之後,消費者變得越來越雞賊了。

    也學會了反向收割資本的韭菜。

    就像是買菜業務,新app上線的時候,就使勁薅羊毛,等發現補貼消失,或者是菜品質量不行,就果斷卸載。

    導致各大買菜平台,虧的連底褲都沒了。

    弱一點的像什麽天天生鮮,最終也就難逃解體的命運。

    當然了,自始至終,青橙集團也沒有指望說,除了核心用戶群體,也就是都市白領,其他的消費者能夠那麽的大公無私。

    隻要別卸載青橙app就行,早晚要回來的。

    而網上的這樣一波輿論,對於正在外賣、共享單車兩條戰線上,還在進行補貼大戰的阿狸點評、諾米典評而言,則無異於是晴天霹靂。

    直接就懵圈了!

    如果隻是某個大v或者媒體人,哪怕是不怎麽知名的創業大咖,說出這麽一番言論,阿狸、騰達都有信心公關過去。

    可是麵對張碩這個大魔王,就隻有一種無力,甚至是絕望。

    公關張碩?

    被張碩給反殺了還差不多。

    再加上張碩在華夏的信譽跟超級影響力,阿狸、騰達甚至都還來不及討論出應對策略,這一波輿論就已經迅速發酵,席卷全網。

    慶幸阿狸點評、諾米典評還沒上市,否則比較引發一場股災。

    但其實也沒有好到哪裏去。

    麵對這樣一場輿論風波,在底牌,或者說是真實意圖被張碩揭穿之後,無論是阿狸點評,還是諾米典評,其實都已經陷入兩難之境。

    繼續補貼?

    以消費者如今的人間清醒,那無異於等於是白送,補貼效果勢必是要大打折扣,而且很可能淪為業界笑話。

    不補貼?

    以兩家的口碑以及服務水準,在同行青橙集團麵前,沒有補貼的加持,將沒有任何的競爭力,隻會被消費者慢慢拋棄,最終淪為市場的棄兒。

    “怎麽選,都是一個死字!!!”

    ………

    騰達大廈。

    二爺第一時間將陸建叫到辦公室,討論如何處置這一場危機。

    礽魚缺席。

    “張碩這一招,實在是太陰險了,直接就掀開了皇帝的新衣,讓我們的所有應對,都將變得無所遁形。”

    陸建自然是氣憤的。

    以他的思維,下意識就認定,這是張碩祭出的商業競爭手段。

    目的也不難猜。

    無非就是要拉踩阿狸點評、諾米典評,扶持萌芽旗下的青橙集團上位。

    事實也正是如此。

    在這一波輿論發酵之後,青橙app下載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保守估計,至少也為青橙集團節省了十億的營銷支出。

    不可謂不高明。

    相比之下,阿狸點評、諾米典評就慘了,花了錢,還要被消費者罵。

    這上哪說理去?

    “我不要聽抱怨,我要的,是有力的應對措施。”對於張碩其人,包括張碩的所作所為,二爺已經不想去下判斷。

    因為沒有意義。

    無論張碩是否有私心,隨著輿論發酵,都已經無足輕重了。

    因為張碩站在了道德製高點。

    “我跟千度那邊,包括諾米典評的管理團隊,經過緊急磋商,初步達成的意見就是,目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逐步降低補貼力度。”

    一上來就發點小牢騷,並非陸建不知趣,而是他的一點職場生存小技巧,要隱晦將老板不方便說的話,巧妙地說出來。

    就像現在。

    二爺嘴上說不像聽牢騷怪話,神情還是有那麽一瞬間的舒展的。

    跟阿狸點評不同,諾米典評因為是騰達、千度聯手控製的,遇到這樣的大事,往往就需要三方通氣,溝通成本會比阿狸點評更高一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或許,也正因為是三方互相製衡,使得諾米典評的經營策略,相對來說,沒有阿狸點評那麽的激進,會更溫和一些。

    就像現在拿出的解決方案。

    前麵提過,因為張碩的一番言論,直接就將阿狸點評、諾米典評逼到了牆腳,是燒錢也不是,不燒錢也不是。

    麵對這等困境。

    比較務實的解決辦法,既不能一下就斷了全部的補貼,又不能蠢到繼續維持原來的補貼力度,隻能是悄摸拉低補貼額度。

    也算是及時止損。

    先在大的方向上穩住局麵,再在暗中觀察這一波輿情的後續發展情況,也好有充足的時間,來討論、調整接下來的經營策略。

    “可以。”

    對於陸建拿出來的解決辦法,二爺還是很滿意的,隨即說道“現在的問題是,諾米典評之後的路,又該怎麽走呢?”

    “呃,這個……”

    陸建神情尷尬,事發突然,他還沒來得及思考這個問題。

    更主要的是。

    騰達集以往在各條新業務線上的打法,要麽就是憑借自身絕對的流量優勢,大幅度借鑒同行的做法,然後實現“李鬼代替李逵”,後來居上。

    這在遊戲、新聞客戶端等領域,都是百試不爽。

    當然也有沒做好的,比如說地圖業務,又比如說最大的心結電商業務。

    另外一種打法,那更就簡單粗暴了,就是利用資金實力,直接掀起投資收購,或者搞補貼大戰,直到將競爭對手打趴下為止。

    諾米典評就是這麽一種打法。

    除此之外,再高端的操作,就有點超出陸建的認知範疇了。

    完全不會呀!!!

    如果沒有萌芽的橫空出世,以華夏互聯網的環境,加上騰達的超級體量以及在流量、資金方麵的優勢,這兩套打法,至少在實踐層麵是非常成功的。

    雖然吃相不太好看,但是賺錢嘛,不寒磣!

    現在不是有了萌芽,才讓騰達累累碰壁,從遊戲,到社交,到新聞客戶端,現在都特麽蔓延到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了。

    陸建真擔心,騰達哪一天會被萌芽給整個吞了

    “可不可以,也借鑒青橙集團的經營模式,也不搞什麽補貼了,就踏踏實實賺那一塊錢?”二爺卻是有點想法。

    聽這表述就知道,二爺指定是已經將張碩的那番講話給背會了。

    淚目啊!

    “咳,搞是可以搞。”

    陸建撓了撓頭,對於騰達的運營能力,他還是非常自信的。

    本身也有其獨到之處。

    “現在的問題是,消費者已經形成了固有印象,在沒有補貼的前提下,青橙集團就是最優選擇。我們跟阿狸點評,就是次一等的選擇。”

    “再怎麽努力,怕是也難以追上青橙集團的腳步,隻能是跟在背後吃灰。”

    不然。

    諾米典評也不會祭出補貼的大戰。

    真要能躺著就把錢給賺了,就像遊戲代理業務一樣,那騰達、千度也沒有大方到說,將十幾億,甚至是幾十億的資金,不當錢一樣往外撒啊。

    他們又不傻。

    “本地生活服務賽道,本身就是一個贏者通吃的賽道,無論是我們,還是阿狸點評,是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

    如果沒有補貼撐著,青橙集團早就一家獨大了。

    “這樣。”

    二爺眼神略微黯淡,說不失望肯定是假的。

    卻又怨不得別人。

    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無論是新零售,還是外賣、共享單車,還是還沒火起來的打車等新業態,青橙集團都算是行業裏的先行者。

    人牛嗶是正常的。

    要怨,那也隻能怨騰達內部的創新能力太過差勁,隻能跟在青橙集團後麵,不斷的拾人牙慧,可不就是被人嘲笑嗎?

    而偏偏,無論是流量,還是資金,人萌芽集團都不怵騰達。

    這還怎麽整?

    完全就沒招了。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青橙集團也跟著打補貼大戰,那早就沒有阿狸點評、諾米典評什麽事了,還能輪得到兩家蹦躂。

    可以說。

    從一開始,青橙集團就走了一條最正的路,也是最難的一條路。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

    這又是一條最為持久,最不可被戰勝的路。

    從一開始就立於不敗之地。

    這還怎麽鬥?

    二爺是真的很好奇,張碩那麽年輕,怎麽就有著那樣的眼界跟格局呢?

    實在是很不可思議。

    “咳……”

    見老板神情變幻不定,陸建適時插嘴,“老板,我這還有一件事。就在來見您之前,我接到猩紅資本打來的電話。”

    “說了什麽?”

    二爺收回思緒,意識到,這裏麵有事。

    “猩紅資本提出了一個,嗯,非常大膽的設想,就是想牽頭,讓阿狸點評跟諾米典評合並,組成一家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巨無霸,去跟青橙集團打擂台。”

    陸建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顯然他本人對於這個提議,是有些意動的。

    真要合並。

    那新生的巨無霸背後,站著的可是三巨頭啊。

    想想就很刺激!

    很有一種說,三巨頭聯手對抗萌芽集團的趕腳。

    “合並了,就能贏得了青橙集團?”

    二爺麵無表情,這一刻,誰也無法猜到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包括陸建這個心腹。

    “就算贏不了,分庭抗衡,至少是能辦到的。”

    在老板麵前,陸建沒有把話說滿,畢竟,他們要麵對的,不僅是青橙集團,還有站在青橙集團背後的萌芽集團。

    一座壓在三巨頭頭頂的大山。

    而在這座大山的山頂,還站在張碩那麽一個妖孽。

    誰不畏懼三分?

    “最起碼一點,阿狸點評、諾米典評合並之後,就不用在補貼領域互相消耗,憑白便宜了青橙集團這麽一個看客。”陸建補充。

    “這倒是大實話。”

    在這一刻,二爺真就有點意動了。

    事實上,原時空在打車領域,阿狸、騰達兩大巨頭,也是經曆過互相燒錢,然後到誰都扛不住,最終走向合並的戲碼。

    從中撮合的,也正是猩紅資本。

    可以說,眼下的這一出大戲,幾乎就是原時空的翻版。

    “一旦合並,新的公司,完全可以繼續開啟補貼,但因為不是互相惡意燒錢,在輿論上需要承擔的壓力,就會小上很多。”

    陸建都沒意識到,他現在很像是一個說客。

    也不知道。

    猩紅資本總裁在電話裏,到底是跟陸建怎麽聊的。

    “消費者都是健忘的,而且也都習慣了占眼前的便宜。隻等這一波的輿論風潮過去,補貼持續的周期又足夠的長,加上新公司在服務內容、服務質量上,不斷地向青橙集團看齊。沒有理由說,不能最終戰勝青橙集團。”

    三巨頭同時背書,在當下的華夏互聯網圈子,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絕非泛泛之輩!

    現在畢竟還隻是13年,三巨頭也都還有著各自的擁泵。

    口碑並未完全崩塌!

    “最絕的是,張碩的那一番話,雖然起到了拉踩效果,但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限製了青橙集團的發揮。那就是——”

    “未來,無論如何,青橙集團都不能發起補貼,跟我們打擂台。”

    “否則就是人設崩塌!”

    也就意味著,麵對新巨無霸的挑戰,青橙集團隻有被動承受的份。

    這還怎麽輸?

    “我想想”

    二爺罕見變得猶豫,忍不住起身,來到落地窗前,眺望遠方,仿佛能夠看到遠處萌芽產業園的雛形。

    以及在那產業園裏,拔地而起的一棟棟摩天大樓。

    仿佛就像是一根根刺,紮進了二爺的肉裏,不斷提醒著他,騰達再不是濱海城最靚的崽,其耀眼光環已經被另外一個天選之子奪去。

    甘心嗎?

    肯定是不甘心的。

    “那就由你出麵,先談談看吧,我原則上同意。”二爺沒有轉身。

    聲音一度顯得很縹緲。

    “好!”

    陸建卻是異常振奮,識趣告辭離開。

    ………

    就在二爺做出決定的同時,遠在臨安的大爺,在猩紅資本的遊說之下,幾乎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授權任逍遙參與合並談判。

    如果說。

    二爺對於張碩的感官,是既欣賞,又忌憚的話。

    那麽。

    這一次,隨著張碩再次“口出狂言”,讓阿狸點評損失慘重,大爺對張碩的感官,已然是惡劣到了極致。

    就像老大哥私底下說的那樣——

    “華夏,就容不下像張碩這麽牛嗶的存在!”

    所以,這一次,大爺也是鐵了心要給張碩,給萌芽集團一個深刻教訓,哪怕是要跟他最不願意的騰達合作,也要堅決打掉萌芽的囂張氣焰。

    “華夏互聯網,還輪不到張碩一人來指點江山!”

    簡直太不把他們這些老大哥、老前輩放在眼裏了。

    要知道。

    伴隨著阿狸上市,最近半年,可是大爺最為高光的時刻,卻沒能真正享受到應用的待遇,光芒都給張碩給搶了去。

    這怎麽能忍?

    最讓大爺忌憚的是,張碩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行業潛規則,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全行業的神經,行事也是愈發的出格。

    再不對張碩加以約束,誰知道張碩以後還會幹出什麽更瘋狂的事情來?

    想想就很頭疼!

    ………

    就這樣,伴隨著大爺、二爺,以及遠在京師的三爺,三巨頭同時發力,再有猩紅資本、老大哥等各方勢力從中撮合。

    一個看似針對青橙集團,實則針對萌芽集團的聯盟,正在悄然成型。

    而這麽多股力量匯聚到一起,又是用來對付同一個目標,勢必要在黑暗中,掀起一場看不見的驚濤駭浪。

    “起風了……”

    遠在萌芽產業園的張碩,嘴角卻突然露出一絲笑意。

    讓人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