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打車大戰戛然而止,青橙終成最後贏家!

字數:13107   加入書籤

A+A-


    中文互聯網,從來都不缺少新聞。

    息壤操作係統的發布,以及麥粒智能手表的橫空出世,固然是吸足了眼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網上議論的焦點。

    但也並非就是互聯網的全部。

    在這種熱鬧的表象之下,還潛藏著很多其他的新聞。

    4月4日。

    有人在網上爆料,說乘坐滴答網約車下班回家,遭到網約車司機騷擾。

    輿論一時嘩然。

    4月6日,網上又爆出了薇信聊天記錄,顯示很多網約車司機,在私底下偷拍女乘客,甚至是對女乘客汙言穢語。

    再次引爆了輿論。

    緊接著,到了4月8日,又有人爆出,某位網絡主播假借網約車司機的身份,偷拍上下班的空姐,還進行了現場直播。

    性質極為惡劣!

    !

    有關部門注意到相關輿情,及時介入,很快將該男主播請去調查。

    可輿論卻還在持續發酵,網約車行業接二連三爆出的醜聞,無疑是給正處在高光時刻的網約車行業,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

    消費者這才意識到,缺乏監管的網約車司機,到底有多麽的肆無忌憚。

    “太嚇人了,平台根本就不審查的嗎?”

    “審查?我一朋友就是開網約車的,說提交資料就能過。”

    “網約車司機唯一的門檻,就是要有一輛車。”

    “這哪是什麽司機,根本就是一群畜生。”

    “沒辦法,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這不對吧?沒記錯的話,青橙打車早在去年年底,就對注冊的網約車司機進行了一輪嚴格審查,滴答、快滴為什麽不可以?”

    “說到底,還是平台監管失職。”

    “這不正印證了萌王之前說的?像滴答、快滴這種搞激進式燒錢營銷,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就差不擇手段了。出事,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所以說,想薅資本的羊毛可沒那麽簡單,分分鍾就可能被反噬。”

    “你以為你站在第二層,其實資本已經站在了第五層。”

    “有關部門,難道就不管管嗎?”也有人呼籲。

    “管?嗬嗬,前段時間,羊城約談各家打車公司,當時網上的輿論是怎麽樣的?那可是一邊倒地站在打車公司一方。”

    “好吧,這確實是很諷刺!

    !”

    “現在就看,滴答、快滴會做何反應了。”

    經曆了長達三個月的瘋狂補貼大戰,如今的華夏網約車市場,基本就是滴答、快滴兩家並列的天下,前者占五成,後者占四成。

    剩下的不到一成,才是青橙打車。

    至於其他的網約車公司,已經在一輪又一輪的補貼大戰中被耗死,要麽破產倒閉,退出曆史舞台,要麽就是被滴答、快滴給收購了。

    因此。

    僅從結果上看,滴答、快滴的在這一場補貼大戰,還是卓有成效的,至少實現了對網約車市場的占領。

    也正因為此,出事的網約車司機,基本不是滴答的,就是快滴的。

    沒跑了!

    !

    滴答、快滴兩家公司的公關部門,反應倒也不慢,事情發生之後,很快就發布公告,稱將加強對旗下網約車司機注冊資料的審查。

    “都這種時候了,都還不忘玩弄文字遊戲。”

    張碩看到相關新聞時,隻是好笑搖頭,眼中滿是不屑跟鄙夷。

    注意。

    兩家公司說的是審查注冊資料,僅此而已。

    至於說,怎麽履行好對網約車司機的平台監管職責,怎麽劃分網約車司機跟平台的職責,事故發生之後,平台該負主要責任還是連帶責任?

    不好意思,這些統統都沒有。

    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網約車司機跟滴答、快滴這些個平台,簽署的是“服務承攬合同”,更像是個體經營戶跟平台的合作關係。

    負責?

    那自然是不可能負責的,網約車司機又不是平台員工。

    憑什麽負責?!

    不僅不負責,趁著這次輿情危機,滴答、快滴兩家網約車公司,還非常有默契地,同時大幅度降低了補貼力度。

    首先是乘客端的補貼,幾乎歸零,隻剩下新人優惠券。

    其次是司機端。

    補貼雖然還在,但力度已經大減,每單補貼下降到五塊以下。

    由此也就意味著,這一場主要圍繞滴答、快滴兩家公司的打車燒錢大戰,前後曆時三個多月,終於是走到了尾聲。

    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握手言和。

    毫無疑問,滴答、快滴的突然偃旗息鼓,背後是騰達、阿狸兩大巨頭在暗中推動,據說是二爺主動跟大爺打了電話,要求和談。

    大爺得了台階,也就順勢應下。

    短短三個多月,滴答、快滴累計燒掉大幾十億,擱誰,誰不心疼?

    還憑白便宜了青橙打車。

    最主要的是,正如張碩之前分析的那樣,騰達、阿狸圍繞打車進行的補貼大戰,本質上,是在爭奪線下的支付入口。

    隻是因為有薇信支付示範在前,這種爭奪,本身就帶著一絲無奈。

    沒必要死磕到底。

    加上之前因著阿諾集團的組建,阿狸、騰達之間已經不再那麽的勢同水火,彼此之間有了共同利益,溝通起來,自然也更加便利一些。

    整好借坡下驢。

    補貼大戰結束之後,接下來一段時間,滴答、快滴兩家共同要做的,一是想辦法鞏固目前的市場占有率,二是完成內部的整合。

    之前擴張的太快,內部管理已經快要跟不上了。

    原時空,滴答、快滴兩家公司,差不多也是在五六月份的時候結束補貼,但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合並,而是繼續在暗中互相較勁。

    直到15年,兩家公司才走向了合並的道路。

    由此可見,至少現階段,無論是阿狸,還是騰達,都沒有合並的意願,明麵上的補貼大戰雖然結束,背地裏的較勁卻才剛剛開始。

    尤其是阿狸。

    阿諾集團經過長達數月的整合,加上重賞,終於是逐漸走向了正軌,開始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跟青橙集團打擂台。

    在外賣、共享單車等細分市場,阿諾集團甚至還占有一點優勢。

    但讓阿狸鬱悶的是——

    在阿狸點評、諾米典評兩款app數據、賬號打通之後,使用致富寶的用戶並沒有增加多少,反倒是使用才付通的用戶在快速上揚。

    這讓阿狸意識到,阿狸在這一次的合並中吃了暗虧。

    憑白便宜了騰達!

    !

    有了阿諾集團的前車之鑒,對於滴答、快滴的合並傳聞,阿狸方麵,自然也就多了一分警惕之心,本能地就抗拒合並。

    事實也是這樣。

    原時空滴答、快滴合並之後,主導權歸了騰達支持的滴答,相比之下,阿狸支持的快滴很快就銷聲匿跡,退出曆史舞台。

    繼而導致阿狸在滴答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騰達。

    可以說,在投資並購這一塊,阿狸確實是比不上騰達,也就無怪乎說,每次合並之後,阿狸總會又另起爐灶,務必要確保獲得絕對的控製權。

    隻有能夠掙紮融入阿狸體係的企業,才是好的投資標的。

    不管怎麽說。

    伴隨著補貼結束,熱鬧的網約車市場,似乎即將迎來一段難得的平靜期,但很多時候,事情的發展,往往並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

    總會在不經意之間,就帶來新的驚喜。

    大抵在滴答、快滴兩家公司的管理團隊眼中,隻要讓公關部門回應一下網絡上的輿情,時間一久,事情也就過去了。

    沒什麽大不了的。

    私底下,當然還是該幹嘛幹嘛。

    可事實上,隨著打車補貼戛然而止,一係列的問題隨之滋生。

    首先是乘客端,之前因為補貼力度奇大,幾乎就是白嫖,導致很多人上下班都是打網約車,坐的那叫一個心安理得。

    從而造就了網約車極度繁榮的虛假景象。

    好像一夜之間,人們的出行方式就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不用再擠公交、擠地鐵,人人都能享受小車接送上下班。

    美得很!

    !

    可等到補貼一結束,高額的打車費用,瞬間就讓很多打工人如夢初醒——“好貴,原來之前全特麽是錯覺,還是繼續擠地鐵、擠公交吧!”

    偶爾打車還行,天天打車,這誰扛得住?

    該向現實低頭,那還得低頭。

    結果就是,補貼結束的第二天,網約車訂單就出現銳減,而且是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裏,呈現出斷崖式的下跌。

    原先這些人用滴答用的有多歡實,現在拋棄的就有多徹底。

    訂單銳減的結果,很快就同步外溢到司機端,本身每單的補貼就打了個對折,現在又要麵臨訂單下降,導致網約車司機的收入也是出現斷崖式下跌。

    月入五萬一下就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甚至月入過萬都夠嗆。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那些本身就是玩票性質,隻想著賺點外快的網約車司機,熱情銳減,很快就退出了網約車司機序列。

    反正又沒什麽約束。

    而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是在網約車司機中占了大多數的。

    結果就是——

    一邊是訂單銳減,一邊又是網約車司機更凶猛的“逃離潮”,導致上下班高峰期間,一些熱門城市的熱門地段,乘客打車一下就變得困難起來。

    再沒有隨叫隨到。

    之前已經習慣了打車上班的一些白領,為了不遲到,隻能被迫選擇接受“增加服務費”的選項,咬牙切齒的同時,也是幡然醒悟——

    “這特麽跟之前打出租車,有什麽區別嗎?”

    嗯,其實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至少出租車的經營更為規範,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出租車司機是不敢隨意加價的,都是嚴格打表。

    “所以,打網約車,甚至比打出租車還貴?”

    醒悟過來的乘客,突然感覺心痛到無法呼吸,忍不住哀嚎“這尼瑪,才剛薅了幾天資本的羊毛,這麽快就要還回去了?”

    當真是欲哭無淚!

    !

    這要是放在原時空,消費者鬱悶歸鬱悶,但大抵也是沒得選的,隻能無奈接受被割韭菜的命運。

    可這一世不同。

    驚醒過來的消費者,幾乎是第一時間就點開了青橙app,理由也很簡單——“既然是同樣的價格,那為什麽不選青橙,而是不堪的滴答、快滴呢?”

    說到底,青橙才是真愛啊,有沒有?

    加上最近不斷爆出的網約車風波,相比不作為的滴答、快滴,消費者當然還是更相信監管更為嚴格的青橙打車。

    至少更安全。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不卸載青橙app的好處來了,簡直就是無縫切換。

    唯一擔心的就是,之前青橙打車的注冊網約車司機,已經出走的七七八八,現在使用青橙打車,還能有司機接單嗎?

    尤其是在上班高峰期。

    結果卻是出乎意料,青橙打車顯示的司機不僅不少,還很多,而且七成以上都是出租車司機。

    “這是什麽情況?”

    順利打到車的乘客,卻是一頭的霧水,“不是說,在補貼大戰擠壓之下,青橙打車的業務,幾乎已經陷入停擺嗎?怎麽還有這麽多的司機。”

    熱心的出租車司機大哥,給乘客解了惑,笑著說道“你還不知道吧?青橙打車早就跟我們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公司旗下的所有出租車司機,全都要安裝青橙打車。但是收費,仍舊是按照出租車規則收費。”

    乘客抬頭一看,果然出租車還在打表呢。

    當然了,為了與時俱進,倒也不用再使用現金支付車費,貼心的出租車司機,直接在座椅後背貼上了薇信二維碼。

    同樣可以輕鬆實現手機支付。

    “意思就是說,出租車還是出租車,隻是可以使用青橙打車叫車?”乘客倒是也不傻,很快反應過來。

    “就是這麽個意思。”

    司機大哥顯然是很滿意這種合作方式的,既不用改變之前的行業習慣,又能夠輕鬆通過手機接單,還不用擔心被搶了活。

    簡直完美。

    “那,青橙打車圖什麽呢?”乘客這就不懂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青橙打車不是萌芽旗下的公司嗎?那肯定是跟滴答、快滴這些個平台不一樣的,更加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

    顯然,哪怕是在司機大哥的圈子裏,萌芽的口碑也是杠杠的。

    什麽叫國民度?

    這就叫國民度!

    !

    兩人的對話當然不是個例,事實上,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在華夏各大一二三線城市,全都在上演類似的對話。

    仿佛一夜之間,青橙打車就又王者歸來。

    細心的消費者還注意到,青橙打車除了跟出租車公司合作,其他的網約車司機,竟然都是青橙打車旗下的正式員工,全都持證上崗。

    安全感瞬間拉滿啊,有沒有?

    結果就是,當天晚上,有關青橙打車的新聞,就再次衝上了圍脖熱搜。

    “青橙打車上演王者歸來!

    !”

    “什麽叫平台的監管?滴答、快滴真該跟青橙好好學學,人家直接一步到位,把網約車司機納入到正式員工的管理範疇。”

    “這其實並不意外。”

    “說的也是,無論是青橙旗下的外賣小哥,還是青蜂物流旗下的快遞小哥,不都是正式的合同工嗎?可見這是一脈相承的。”

    “在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這一塊,萌芽真是無人出其右!

    !”

    “淚目!

    !”

    “沒想到,過去幾個月好像沒什麽動靜的青橙打車,其實在私底下,竟然做了這麽多的工作,就等著為我們這些消費者提供另外一個選擇。”

    “可不是嘛,華夏這麽多的出租車公司,談判工作之複雜,可想而知。”

    “真的是有被感動了到,這才是良心企業!

    !”

    “什麽也不說了,以後點外賣隻用青橙外賣,打車隻用青橙打車,出門旅遊訂酒店、訂機票,也全都使用青橙。”

    “沒錯,青橙這麽良心,咱們作為消費者,可不能沒有良心!”

    結果就是——

    不到二十四小時,青橙app新增下載量近一千萬,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相比之下。

    滴答、快滴這兩家之前還很風光的打車平台,此刻就顯得很是落寞了,在經曆訂單銳減,網約車司機大量出走之後,又要麵臨一波卸載潮。

    日活人數,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跌。

    之前通過補貼打下的市場份額,幾乎一夜之間,就這麽拱手讓出。

    屬實讓人唏噓!

    !

    這不得不讓站在滴答、快滴背後的阿狸、騰達兩大巨頭,目瞪口呆。

    ………

    “怎麽會這樣?”

    騰達大廈的頂層辦公室裏,二爺心情格外的沉重,他怎麽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天時間,網約車市場就迎來了幾乎是傾覆式的變局。

    是的,傾覆。

    按照最新的市場調查顯示,青橙打車的市場份額,在短短一周的時間裏急劇上升,從不到一成,迅速飆升到近六成。

    剩下的不到四成,才是由滴答、快滴共同分享。

    整個就顛倒過來了。

    之前還很低調,甚至一度被視為已經邊緣化的青橙打車,竟然就這般踩著滴答、快滴剛剛成長起來的軀體,完美上演了一出王者歸來。

    痛!

    !

    實在是太痛了!

    !

    豪橫如二爺,也感覺到,之前砸進去的十幾億資金,大半都打了水漂。

    這尼瑪找誰說理去?

    “老板,我們也沒想到,青橙打車之前跟出租車公司合作,竟然是打著這麽個心思。我調查過他們的合同條款,青橙打車根本就是賠本賺吆喝。”

    陸建也很鬱悶。

    就在昨天晚上,他還跟滴答的管理團隊聚餐慶功,慶祝滴答在跟快滴的競爭當中,打了一個漂亮的打勝仗呢。

    結果打臉來的太快,整個人直接就懵了。

    “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嗎?”

    二爺倒是大略猜到了一些,青橙打車這麽做的用意,很顯然,從一開始,青橙集團,準確說是萌芽集團,就沒想過要從中漁利。

    有意將網約車平台,打造成一個半公益性質的公共平台。

    這當然需要很大的魄力,卻也收到了巨大的回報,將滴答、快滴一統打車江湖的小心思,一舉踩進了泥土裏。

    也讓之前的打車補貼大戰,變得非常的滑稽且可笑。

    現在想想,從一開始,滴答跟快滴之前上演的打車補貼大戰,大抵在張碩眼裏,就是一出純純的小醜喜劇。

    想想還真是可悲。

    當然,青橙打車也不是一點利益訴求都沒有,在將大部分出租車公司綁上戰車之後,也等於是獨享了出租車領域的線下支付入口。

    這本來是阿狸、騰達之前所一直垂涎的,沒想到,就這般輕鬆地落入萌芽手中,幾乎就是不費吹灰之力。

    這才叫四兩撥千斤呢。

    把住了這麽一個支付入口,也就不在乎青橙打車的那麽一點收益了。

    “老板,那,我們需要做點什麽嗎?”陸建請示。

    “能做什麽?”

    二爺卻是無奈搖頭,雖然看破了青橙打車的套路,滴答卻是無法複製,且不說滴答的其他投資人不答應。

    就是前期砸下去的幾十億補貼,也不允許滴答這麽任性。

    這就是資本的世界,冰冷而又現實,越是前期砸下了大量的資金,就越是無法回頭,隻能走向割韭菜的道路。

    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選擇。

    毫無疑問,或許從一開始,青橙打車就是采取的陽謀,根本就無解。

    “啊,這……”

    陸建也是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辦,就很迷茫。

    隻能說,萌芽這個他們的競爭對手,實在是太過驚才絕豔,完全就不按套路出牌。

    這還怎麽鬥?

    本站最新域名1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