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你還真不能小看天意
字數:5430 加入書籤
這個世界的戰爭並不少,因此衍生出很多戰地記者。
元霄最喜歡的就是記者,一直以來對他們都很客氣。
所以他前往邊境的路上,每經過一個地方,都是高調宣揚。
很快普琳希斯公國國內,各大媒體都知道駙馬要去談判的事情。
對比起亞倫教廷雲集的三千大軍,元霄帶的五百人馬簡直就是去送死。
什麽叫做新聞?這就是新聞!
記者們標題都想好了:公國新晉駙馬單刀赴會, 壯烈為國犧牲。
加上公主啊女帝啊,這是妥妥的流量。
所以國內各大媒體的記者,全部出動了。
元霄到達邊境的時候,軍隊是五百人,記者也來了七八十人。
場麵非常壯觀。
“駙馬,”下屬忍不住問, “您召集這麽多記者做什麽。”
元霄微笑:“重要的事情,當然要通知到位, 現在是信息時代,什麽都要及時準確。”
?傲世指數+987、+653、+1042……
見過自殺的,沒見過這麽急著想死的,還要在全國人民麵前死。
駙馬爺,您不知道自己和教廷幹翻臉了,現在人家可是以討伐您這個異端份子做口號,發動聖戰呢。
敵軍三千,您麾下五百。
一輪就沒了。
“駙馬爺,您看看是不是要安排一下軍務。”一名不想死的下屬問。
“軍務?”元霄搖頭,“安排什麽軍務。
本爵是過來和平談判的,將想法和教廷說了,他們肯定會理解的。
放心吧,不會發生戰爭的,畢竟打仗要死人。
本爵非常熱愛和平。”
下屬們傻眼了,這駙馬是不是傻瓜啊。
?傲世指數-2536、-3471、-2201……
元霄毫不在意,他安排軍隊隨便駐紮下來,便派出了一名使臣。
隨後他召開了記者招待會。
“我們普琳希斯公國,一向對於布魯雅教廷是非常尊重的, ”他握著話筒侃侃而談,“不存在任何汙蔑貶低教義的行為。
前些時候,本爵發布了一些個人言論,這是基於科學探討的範圍展開的,可能引起教廷的誤會。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會麵,本爵相信,教廷一定會海納百川從善如流。
而本爵的赤誠之心,也會得到肯定。”
“駙馬爺,”有記者舉手發問,“那麽會談的話,是您主導的嗎。
不知道我們公國的底限在什麽地方。”
“不存在底限的說法,”元霄否定,“本爵所做的一切努力,均是平息事態,讓教廷最大程度上獲得滿足。”
“那麽,爵爺如何應對教廷發起的‘聖戰’,據說有三千的大軍。”又有記者問。
“這一切都是誤會,”元霄很肯定,“主要是彼此思想上的一些摩擦。
明天的和平談判,本爵必定會讓教廷看到公國的誠意。
屆時我將挑選一部分記者, 進行現場的直播報道。”
記者們大喜。
這種國家等級的會談, 一般都是秘密進行,最後雙方說個結果。
很少有搞什麽現場直播的。
頭條啊!絕對是頭條!
元霄也滿意自己的安排,他精心挑選了國內的一些大媒體。
都是有直播權限的,基本上可以覆蓋整個國家。
割韭菜就靠你們了。
當天晚上,公國國內就出現了相關報道。
聲勢浩大的緣故,讓世界各國都注意到了。
亞倫國教廷聖戰軍團。
指揮官是教廷的主教,被譽為真神麾下第一猛將。
以前發動過好幾次針對其他國家的聖戰,麵對帝國那樣的龐然大物,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他收到匯報的時候笑了:“這什麽駙馬爵爺,不是想象中的傻瓜啊。”
浩浩蕩蕩來到前線,對外宣稱要進行和平談判。
那麽,在談判崩盤之前,教廷的軍隊是無法主動出擊的。
畢竟對於元霄言行定義為“宗教異端”,還缺乏直接有力的證據。
號召的理由,和開戰的理由,是不一樣的。
目前教廷做的,隻是號召的理由。
“那麽主教大人,明天確定要見麵會談嗎。”
主教點頭:“見一麵也好,流程總是要走的。
至於我們的大軍,全部集中在會談地點的附近。
通知聯邦的援軍,暫時不需要行動。”
當初考慮到孤掌難鳴的問題,教廷默認聯邦分一杯羹的行動。
哪知道公國會派了元霄,帶著五百軍隊過來。
五百人?隨便踩一腳就毀滅了。
主教有信心打下公國一兩個城市,到時候割地賠款,對於自己絕對是大功勞一件。
吃蛋糕的人,還是少一點好。
聯邦發動的軍隊,遠遠聲援就可以。
元霄坐在指揮室內,他悠閑地喝著茶。
“聯邦還有三千大軍,不過他們暫停了移動,”莫浩光的情報力十足,“教廷和他們也不是一塊鐵板。”
“去讓人放出風聲,”元霄琢磨著,“就說本爵談判是假,準備打仗爭取功勳,早日分封親王是真。
後續還有五千大軍埋伏著。”
“你要用疑兵之計?”莫浩光笑了。
“聯邦未必聽教廷的,但是他們知道我的打算,就不會急著行動了。”元霄很有把握。
軍隊的數量是劣勢,元霄無法雙線開戰。
“他們會等我和教廷拚個你死我活,”元霄仔細看著地形圖,“兩軍對峙的時候,就是他們活動的最佳時機。”
“那麽,你是準備先一口氣吃掉教廷?”莫浩光驚疑不定,“你準備怎麽打這次的戰役。”
“正麵交鋒是沒有勝算的,”元霄嘿嘿一笑,“不過有句話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的時候,你還真不能小看天意。”
天意?又在故弄玄虛。
莫浩光看不明白,以他的智商,也不需要明白。
畢竟是跟過元霄的老人了,彼此熟悉得很。
第二天,和平會談開始。
雙方軍隊聚集的地方,是公國邊境的一個防禦型小鎮。
而兩軍之間的空白區域,正好有一個小教堂。
元霄選擇這個教堂作為談判的地點,教廷的主教也沒有反對。
當天,元霄帶著十名工作人員,連著唐秉書一起前往。
唐秉書忍不住寫著。
--
菲樂大帝二十四年三月,駙馬元霄受命和教廷和談。
當日,僅帶十名隨從同行,可謂必死無疑。
私評:小臣作為見習史官,拋開個人生死存亡,毅然選擇親臨現場,心中浩然正氣,永垂不朽。
--
可惜元霄沒看到,否則他一定會問。
這到底是誰的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