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壹鳴軒

字數:11213   加入書籤

A+A-


    杜同和老早就找了人,對方知道蘇家的孩子們成績不錯之後,很是樂意幫這個忙。

    當然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當年杜同和兩口子曾經幫過這個人的忙。

    因此上,蘇家幾兄妹報名的事很順利。

    報名之後,他們順利地拿到了考試範圍和考試準考證。

    不要覺得拿到了考試範圍就會更加容易考上,畢竟,考試範圍在那裏放著,可是時間卻隻有十天。

    如果本來的學習成績不好,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複習。

    小六、小七、小八、小九四兄弟拿到考試範圍的時候,十分緊張。

    他們在縣一中的時候,成績不錯,這上麵劃定的內容他們也都學過,可不知道為什麽就是緊張。

    其實,幾兄弟並不知道,不是他們不夠優秀,而是來自小地方的孩子們,對京城多了幾分仰慕,順帶也多了幾分自卑。

    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自信,認為京城裏的孩子讀書應該比他們更加厲害,他們未必能應付京城裏的招生考試。

    小六、小七和遲意遠還好些,考的就是尋常的班級,按照他們現在的水平,考上完全沒問題。

    小八和小九兩個人則不同,他們和蘇小甜一起報考的是少年班。

    放眼京城,這是第一次招少年班,而且隻招收四十個人,但現在報名的已經有七百多個人了。

    與這麽多人一起競爭,兩個小少年更是膽戰心驚。

    知道孩子們對考試不自信之後,沈自珍和遲格二人每天都到杜同和家裏,給他們講解知識點。

    蘇小甜也會在旁邊聽。

    但是,這些內容她都懂,而且能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沈自珍和杜同和兩個人出的題目,蘇小甜都能又快又好,而且沒有錯誤地完成。

    看得幾個哥哥一愣一愣的,每每看著自己才寫了一多半的試卷茫然。

    遲意遠的水平比起蘇家幾兄弟要略微高一些,但也沒高太多。

    看到蘇小甜遊刃有餘,遲意遠暗暗下定決心,要認真努力,總不能被一個小丫頭給超過了。

    蘇小甜異於常人的表現,讓沈自珍都笑言,小甜這孩子,簡直是個小怪物。

    對於沈自珍這樣的評價,蘇小甜隻是笑,並不多說什麽。

    但是在聽課的時候,蘇小甜真不是簡單的聽一聽,她會在恰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解題思路。

    最開始,沈自珍和遲格都以為,蘇小甜這樣的思路可能是不合適的。

    但幾次之後,他們就發現,凡是她提出來的解題思路,都是更加優化的。

    而且,按照蘇小甜提供的思路做題,比起常規的解題方法要更加簡單明晰。

    “小甜,你竟然能想到這一步,實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再一次驗證了蘇小甜不是隨口說一說,而是真的找到新思路之後,遲格感慨。

    難怪人常說,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小甜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都這樣厲害了,他們這些老人,果然要被淘汰了。

    “我就是覺得,這樣會更好一些!”蘇小甜做出一副羞澀的樣子說。

    “遲爺爺、沈伯伯,我們是不是考不上了。小甜這樣聰明!”小九訥訥的說道。

    沒有小甜在旁邊,他還覺得自己有機會。

    有小甜這個妹妹做對比,他覺得自己就是個傻子。

    “小甜是個特例,不具有參考性!”沈自珍忙說。

    這孩子,這是被打擊了啊。

    也是,換成任何人,遇到蘇小甜這樣的怪物,都會覺得自慚形穢吧?

    也虧得蘇家這幾個娃心態不錯,要是換了承受能力弱一點的,都能被蘇小甜給搞淩亂了。

    他看看蘇小甜,忍不住考慮著,要不要讓她自己玩去。

    反正按照蘇小甜現在的水平,考上完全沒問題。

    她留在這裏,她這幾個哥哥的心態都要崩了!

    萬一上了考場還被影響到,可怎麽辦?

    蘇小甜看懂了沈自珍的意思。

    無奈地聳聳肩之後,她笑著告辭離開。

    遲格和沈自珍看著蘇小甜出門離開,這才將目光重新放回其他幾兄弟身上。

    “你們不用太擔心,按照你們現在的成績,考上應該沒問題。”沈自珍安慰。

    “你們不要將心思放在小甜的身上,也不要將自己與她對比!”遲格遲疑了一下說。

    幾個少年也都不是傻的,他們自然不會庸人自擾,一定與蘇小甜相比,因此很快調整了心態,重新開始學習。

    蘇小甜也沒閑著,她忙著去畫裝修圖了。

    考試雖然重要,但開飯館更加重要。

    她已經與家裏人商量過了,這個飯館的名字要有意境,就叫做“壹鳴閣”。

    她取這個名字的時候,蘇家人其實很不能理解,按照他們的想法,就叫“向陽飯莊”“蘇家飯館”之類的就行了。

    但蘇小甜早就打定了主意,肯定不會用這樣大眾化的名字。

    索性,蘇家人都願意寵著她,最終,還是用了壹鳴閣這個名字。

    兩層樓,蘇小甜看過之後,心裏都有數,早早將每個位置都記的清清楚楚。

    她也沒想著像後世一樣大肆裝修。

    但一點必要的新穎的裝修還是要的。

    蘇小甜沒有打算做真正的大眾飯館,而是想著要做中等偏上的,最好將來能發展成為高檔的酒樓。。

    食材的質量在哪兒放著呢,加上奶奶的手藝,不做頂尖的,做個中等偏上的完全沒問題。

    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蘇小甜覺得,很快小飯館會像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當梁秀看到蘇小甜的圖紙的時候,還很驚訝。

    “小甜,你這是啥意思?為啥要將飯館畫成這樣?”

    “媽,我們的飯館要做就做不一樣的。”

    “這要花不老少的錢吧?而且,房子也不是咱們自己的,花了大價錢收拾好了,屋主不給咱租了咋辦?”梁秀擔心的說道。

    蘇小甜都不得不承認,她媽想的這些太對了。

    在這個普遍崇尚節約的年代,花錢裝修不符合主流。

    而且,如果裝修好了,屋主後悔,那些錢就白花了。

    可這個房子是杜同和的,她就相信,杜爺爺和杜奶奶兩個人,不可能平地起價。

    至於看著生意好就要回房子這樣的事,更不可能發生。

    “媽,我們可以簽合同,一次簽個三五年時間,而且,還能簽訂,屋主要賣房子,得優先考慮咱們家這樣的。”蘇小甜給出自己的建議。

    梁秀問:“啥是個合同啊?”

    這個詞是啥時候出來的?

    她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呢?

    蘇小甜這才想起來,這時候合同法還沒有頒布,合同這個概念還沒有普及。

    就是京城裏做生意的這些人都未必知道,何況是她媽媽這樣的。

    “媽,就是咱們簽訂一個文書,違反約定的人,要賠償另外一方錢這樣的。”

    梁秀吃驚的問:“還可以這樣嗎?”

    “當然可以,媽,這事兒就交給我,您和我爺我奶不要擔心。”

    蘇小甜說的一本正經,梁秀都覺得,眼前這就是一個心裏有成算的大人,而不是一個小孩子。

    “行,這事兒就交給你了!可是,你要考試。”

    “媽,我都學會了,考試的事,您就別擔心!”蘇小甜笑嘻嘻的扯著梁秀的胳膊說道。

    梁秀寵溺的摸了一下蘇小甜的腦袋,說道:“你這孩子,不像十來歲的娃。”

    可不是不像嗎?

    到底是活過一輩子的人了,就算重活一世,也不可能真的就像十來歲的孩子一樣。

    蘇小甜笑了。

    知道蘇小甜要找工人裝修的時候,杜同和嚇了一跳。

    他原本就以為,購置桌椅板凳廚具碗筷之後,找個合適的時間就可以開張了。

    誰知道,小丫頭還挺有想法的。

    尤其是看到蘇小甜拿出來的裝修效果圖的時候,根本不敢相信,這是蘇小甜一個小姑娘畫出來的圖。

    這張圖紙雖然不是大師級的人畫出來的那樣盡善盡美,但如果真的按照蘇小甜這個裝修出來,絕對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樣的飯館開起來,肯定能吸引很多人,且就算菜的價格高,也能被接受。

    蘇小甜的這個裝修圖,借鑒了後世一些西餐廳的風格,自然看起來更加洋氣豪華。

    “這可要花不少錢!”杜同和嘖嘖說。

    “您不是都減免了很多房租?正好用這些錢裝修一下。”蘇小甜掩嘴而笑。

    “果然瞞不住你!”杜同和本來也沒想瞞著蘇小甜,這孩子聰明,肯定能猜出來。

    “謝謝幹爺爺,隻是這樣您太吃虧了。”蘇小甜正色說。

    那個小二層樓的價值可不低,一個月不要說隻四十塊錢的租金,就是二百塊,估計也有很多人願意租。

    “不吃虧,不吃虧!”杜同和看著蘇小甜道:“小甜,不用和我客氣,找裝修工匠的事,你盡管交給我!”

    杜同和是真心實意想幫蘇小甜。

    蘇小甜也知道,自己在京城人生地不熟,遠遠不如杜同和的本事大,因此沒有客氣。

    她隻提出,裝修的錢要自己出。

    杜同和道:“小甜,你們家的條件我知道,我先墊付,等飯館將來賺錢了,再給我也是一樣。”

    他沒有開口就說不要這樣的話,他很清楚蘇小甜或者說老蘇家人的性格,如果真的說不要的話,他們肯定不會接受。

    “幹爺爺,我有錢的!”蘇小甜壓低了聲音說道:“真的!”

    杜同和被蘇小甜這一本正經還怕別人聽到的樣子給逗笑了,忍不住促狹:“你一個小娃娃,能有多少錢?”

    說完不等蘇小甜回答,他又說:“當初認了你當孫女,按照京城的規矩,我得給你見麵禮,金碗銀筷子必不可少。”

    蘇小甜聽到杜同和這話,嚇了一跳。

    這話怎麽說的?銀筷子也就罷了,還得給個金碗?

    “我可不要,金碗什麽的,中看不中用,幹爺爺,您給我一個瓷碗就行了!”

    蘇小甜猜測,碗筷應該是必備的物品,隻是是不是金碗有待商榷。

    畢竟,認幹親這事兒,不隻是大戶人家有,小門小戶也有。

    家裏連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誰還有閑錢買金碗銀筷子去?

    “也行!”杜同和一副很好商量的樣子。

    蘇小甜一時沒反應過來,她還以為杜同和會堅持。

    “小甜,等飯館開業的時候,我們正式行認親禮。這事兒我會與你爺爺商量著辦。這幾天你別想其他的,就去認真看書。”

    停頓一下之後,杜同和又笑道:“自珍說,你給你哥哥們的壓力太大了,你就在自己房裏看書,別去給他們增加壓力了!”

    有個太優秀的妹妹,當哥哥的可能真的不會太自在。

    蘇家這些娃,放在別人家裏都是出色的,可就因為有了一個比他們更加聰明懂事有本事會讀書的妹妹,光芒被壓的幾乎看不見了。

    蘇小甜被杜同和這一句話說的瞬間無言以對。

    讀書好錯了?

    算了,錯了就錯了吧。

    她回房看自己的書去,左右那些考試內容,她都熟悉的不得了了,還是繼續學習農業知識。

    但讓蘇小甜意外的是,這一次她從係統圖書館裏拿出來的書居然不是農業類的。

    要知道,最近這一年時間,她十次裏有九次拿出來的書都是農業類的專著。

    可這一次居然是一本經濟學。

    這是係統又升級了?

    經濟學的書,第一次出現呢。

    蘇小甜茫然的看著手中的書,不知道到底是怎麽回事。

    但係統圖書館,隻要提供了書,在沒看完之前,下一次拿出來,都會是同一本。

    經濟學就經濟學吧。

    蘇小甜捧著書認認真真的研讀起來。

    除了研讀經濟學之外,蘇小甜依然會在約定的地方雷打不動的給光輝提供食材。

    蘇小甜提供的食材讓丁大廚受益匪淺,一心想商量讓蘇小甜多提供一些食材。

    可是,光輝將這些話捎過來的時候,蘇小甜一口回絕了。

    開玩笑,她的積分最近都沒怎麽增加了,反而因為兌換食材消耗了不少,剩下的,她主要要保障自己家裏飯館的供應,怎麽可能白白便宜了其他人?

    不過,饒是隻是在穩定的提供,累計下來,蘇小甜手裏已經有六千塊錢了。

    這已經是一筆大數目了,蘇小甜盤算著,除了裝修、購置桌椅廚具這些之外,應該足夠讓新開張的鋪子支撐一段時間了。

    食材再出售幾天,湊夠一個月,她就不再繼續出售了。

    蘇小甜拿著三千塊錢給杜同和的時候,杜同和十分驚訝,並沒有從蘇小甜的手中接過這些錢。

    他在懷疑,蘇家的底蘊什麽時候這樣好了?

    小甜一個小孩子,都能拿出三千塊錢這麽多?

    “小甜,這些錢你是從哪兒弄來的?”杜同和擔心蘇小甜做什麽不好的事,遂緊張的問。

    他是真心將蘇小甜當做自己家的孩子一樣,才會這樣問。

    “您放心吧,肯定是正路上來的。”

    她一個人供應了好幾家私房菜館的食材呢,正的不能再正了。

    杜同和聽出蘇小甜沒有說的意思,便也不問了。

    這孩子是個有主意的,隻要打定主意不想說的,就算再怎麽問,也不會多說一句。

    “我不問了。小甜,爺爺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心裏有數。”

    聽著杜同和的諄諄教導,蘇小甜點頭:“幹爺爺,雖然我叫您幹爺爺,可是在我心裏,您和我爺爺是一樣的。我不會做不好的事,我要讓您為我驕傲!”

    蘇小甜信誓旦旦的一番話,說的杜同和忍不住淚目。

    這孩子,這是在給他安心呢。

    “好孩子,你一直都是爺爺的驕傲!”

    接下來的日子,杜同和越發的用心幫著蘇家料理飯館的裝修事宜。

    遲格幫不上忙,便早早問了蘇爺爺,新開的飯館叫什麽,知道蘇小甜早就說了,這個飯館名字叫“壹鳴閣”之後,親自寫了匾額,又找專門製作匾額的工匠,將匾額準備起來。

    蘇爺爺、梁秀,以及不用參加考試的蘇家幾兄弟都一起幫忙。

    蘇奶奶則與蘇桃花、餘瑞媛一起負責一大家子人的飲食。

    總之,所有的人都在忙碌著奔向未來美好的新生活。

    蘇小甜都覺得,自己可能才是最閑的那個人。

    每天隻要看看書就行了。

    一晃,就到了考試的日子。

    這日一早,蘇奶奶老早就去外麵買了早餐回來。

    蘇奶奶買了一包油條回家,又煮了雞蛋,要參加考試的五個娃一人一根油條兩個雞蛋外加一碗小米稀飯!

    “抓緊吃飯,一人一根油條兩個雞蛋一定要吃完。”蘇奶奶吆喝著招呼孫子孫女們吃飯。

    蘇小八摸著肚子說:“奶,這麽多,吃不下怎麽辦?”

    “油條和雞蛋吃完,稀飯實在吃不下就別吃了。我聽人說,吃油條和雞蛋能考一百分。”

    蘇奶奶從來都是個迷信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數年如一日的堅決相信蘇小甜是被龍王眷顧的人。

    蘇小甜笑著說道:“奶,您給我們吃兩個雞蛋,不怕我們滾蛋?”

    蘇奶奶聽到蘇小甜這話,立刻對著門外啐了兩口說道:“小孩子童言無忌,小孩子童言無忌。”

    蘇奶奶這幅虔誠的模樣兒,可將其他的人都給逗笑了。

    吃了早飯,杜同和等人本來打算送他們去參加考試,可蘇家幾個孩子說什麽都不願意。

    天氣這麽熱的,幾位老人年齡大了,何必跟著他們受罪?

    最後,還是沈自珍送這些孩子過去的。

    陳子安有事去忙了,剩下的人,對京城熟悉,還年輕一些的,就隻有沈自珍了。

    蘇小甜本來還想說,誰都不用去送,但沈自珍堅決不同意。

    開玩笑,一幫孩子,都是初來乍到的,要是出個什麽意外,可怎麽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