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一)

字數:379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我為崇禎 !
    黃龍嘴裏的蘇副帥,卻正是靖海軍副帥,靖海軍第二師師長蘇觀生。
    原名時澤,字宇霖一作汝臨,乳名初七其母生其與農曆八月初七,東莞人。三十歲時還是縣學生員。
    後入帝國大學堂,一年後肄業,入帝國直隸某縣為縣官,因為在職期間為官清廉,為朱建所賞識,入監察部為禦史官,時值遼東風雲際會,靖海軍招募帝國英才。
    蘇觀生常以投筆從戎的班超為楷模,故而請命赴遼,為帝國開疆擴土。
    得朱建允諾,以帝國監察部禦史官的身份入東江,朱建授其亞中大夫,可以說蘇觀生以文官身份進入靖海軍統兵,卻是與其餘人不同。
    不過帝國之內,上馬掌兵,下馬掌民,那是常事,也並不值得什麽奇怪。
    更何況在靖海軍中,這蘇觀生展現出了非凡的指揮才能,蓋州一役,就是他蘇觀生率靖海軍一部與後金軍一戰,斷其後路,迫使後金潰敗。
    所以很快,蘇觀生得以升任靖海軍副帥,第二師師長,隻不過沒有軍銜,仍是以文官身份掌兵,但是他蘇觀生的才能,軍中大小軍校對其卻是相當的敬重,就連那些個平常瞧文官不上眼的武將們,對於蘇觀生那也是敬重的很。
    “蘇副帥此行,設防海州一線,不是為我大軍攻取耀州,贏得時間......大人,這是。”
    麵對黃龍圍而不攻,薑鑲卻是有些疑慮。
    麵對薑鑲的疑慮,黃龍卻是笑了笑道。
    “薑將軍,莫不成你真以為破一個小小耀州城需要這般大的聲勢”
    “那將軍的意思是......”
    “圍點打援。”
    當這幾個字緩緩從黃龍嘴裏說出之時,薑鑲卻是恍然大悟,嘴中卻是不住道。
    “妙計哉妙計哉”
    ......
    海州,城主府。
    此間城主固山額真英俄爾岱來回踱著步子,卻是心中焦慮不已。
    要說這英俄爾岱,本是他塔喇氏,滿洲正白旗人。
    英俄爾岱祖上世居紮庫木今遼寧撫順東南,其祖父岱圖庫哈理歸順努爾哈赤後,隸正白旗,係內牛錄。英俄爾岱早在青年時期,因作戰勇敢,被提升牛錄額真,掌管伯父拖博的牛錄,天命年間,英俄爾岱參加了一係列重大戰役。
    其後又長期出使朝鮮,要說這英俄爾岱卻也是能人,乃是後金開國時的八旗著名將領,以長於理財和外交著稱,朝鮮稱其為“龍骨大”。
    隻不過崇禎二年己巳之變以來,本就是被後金城下之盟的朝鮮愈發的排斥後金,在大明帝國登萊巡撫袁可立出使朝鮮之後,後金人更是沒了立足之地。
    作為派駐朝鮮的後金使臣英俄爾岱若不是先前探得消息,隻怕已是埋屍在了平壤。
    隻不過當英俄爾岱回到盛京之後,此間盛京城的局勢已然與往日不同,正白旗在多爾袞的率領下叛出盛京,占據廣寧、義州稱霸一方。
    盡管英俄爾岱與多爾袞叛逃一事沒有什麽關聯,但是畢竟是隸屬正白旗,其親族中難免會有與多爾袞附逆的。
    慶幸的是,皇太極並未因此拿英俄爾岱開刀,畢竟這一來,他英俄爾岱實則與多爾袞一事無關,二則,這些年身居朝鮮,對於後金卻也是勞苦功高。
    盡管沒有受到多爾袞一事株連,但是在後金皇太極的圈子裏,英俄爾岱無疑是成為了一個邊緣人物,隻得離開盛京城,成為海州城城主,替皇太極看守這荒野之地。
    “城主還在為是否出兵一事憂煩”
    就在英俄爾岱愁眉不展之際,其身後卻是有一人上前道。
    此人乃是海州城主府管事,英俄爾岱的一包衣奴才,姓李名堪,朝鮮人,其父因為參見李適之亂而被鎮壓,故而李堪此人一直夢想幹翻朝鮮仁祖,後金丁卯之亂給他帶來曙光,所以他投靠了後金,成為了當是負責朝鮮外交事宜官英俄爾岱的包衣奴才。
    隻不過恰逢朝鮮驅逐後金,李堪的美夢泡湯,再加上朝鮮對其的通緝令,卻是不得不與英俄爾岱同行前往盛京,之後再來到這海州城。
    隻因其長於辦事,卻是以府中包衣的身份做了這海州城主府的管事。
    卻說此間,麵對李堪所言,英俄爾岱卻是歎了口氣。
    “塔襲此間派人前來求援,要說我這海州與那耀州卻是唇亡齒寒,隻不過此間明軍來勢洶洶,聞聽斥候所報,說是此間耀州被明軍圍成鐵桶一般,更何況乎,此間大汗尚未有軍令至此,要我出兵援助,一旦擅自出兵,隻怕是。”
    說到此間,英俄爾岱卻是再次忍不住搖了搖頭。
    對於英俄爾岱所言,李堪卻是眼咕嚕咕嚕直轉,忽的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卻是一臉卑恭道。
    “恭喜主子,賀喜主子”
    “哦,何喜之有”
    對於李堪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英俄爾岱卻是一愣,進而眉目微蹙,卻是疑惑道。
    “主子,此間可謂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怎麽說”
    “主子受到十四貝勒一事影響,來到這海州,若是主子能夠乘此機會,出兵耀州,以解耀州之圍,主子爺豈不是能早日回到京中,奴才又聽聞這耀州職守梅勒大人塔襲乃是大金名臣扈爾漢的子嗣,乃是先汗信任的人,主子爺若是能夠替塔襲解圍,到時塔襲卻不是能助主子一臂之力乎”
    聞此言,英俄爾岱卻是點了點頭。
    隻不過眉目依舊緊蹙,看似依舊心中充滿疑慮。
    “此言甚是,隻不過此間大汗尚未下令,且明軍來勢洶洶,我這海州隻有五千精騎兵,再加上些許漢人、朝鮮人,那也不過七千之數,又如何能夠解的這耀州之圍吶”
    “主子爺,別怪奴才多嘴,奴才以為此間大汗不下令主子出兵增援,那定是在考驗主子爺嘞至於那些明軍,依奴才之間,那多是酒囊飯袋之徒,當年聞聽朝鮮抗倭之際,這明軍雖是出兵,但若不是倚仗朝鮮老臣李舜臣,哪能將倭人趕走,所謂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奴才聞聽當日薩爾滸之戰,先汗麵對明軍四路圍攻,尚能大獲全勝,主子爺英明如斯,定能一解耀州之圍”
    要說這李堪全力勸說英俄爾岱出兵援助耀州,卻是有緣由的。
    此間英俄爾岱失寵於皇太極,作為英俄爾岱的包衣,自然他要想殺回朝鮮,取代仁祖的地位那是愈發的渺茫,而唯有讓英俄爾岱再次得寵,亦或是他李堪能夠入得皇太極法眼,成為皇太極的包衣,那麽攻取朝鮮,便不再是夢想。
    而實現夢想的路就擺在麵前,出兵耀州,以解耀州之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