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四)
字數:448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重生之我為崇禎 !
蘇觀生的一席話,卻是讓曹文詔止步,見此,黃龍卻亦是上前。
“曹將軍,正如蘇先生所言,黃某執掌此間,當是需獎罰分明,若不竟如此,當是有負聖恩,言語若有得罪之處,還望曹將軍體諒。”
麵對黃龍這般言語,曹文詔卻也不好說些什麽,亦是拱了拱手。
“曹某唐突,卻是讓將軍見笑”
“豈敢,豈敢今日府中設宴,卻為大破韃子,眾將士用力”
“如此甚妙,那今夜便是不醉不歸。”
“對,不醉不歸”
......
一日之後,深夜,山海關外,皇帝行轅。
此間朱建已在行轅外停頓一日有餘,卻是正待蒙古之主林丹汗的到來,與此同時山海關外,除了隨護而來的皇家禁衛軍龍虎軍團之外,關寧集團、宣府滿桂麾下等人皆是奉旨派軍前來,以龍虎軍團為中心,諸軍呈諸星拱月之勢。
這一日,朱建正在行轅之中批閱來自京中奏折,卻是見曹化淳匆匆而至。
“陛下,該就寢了。”
見朱建正在案頭細細批閱,昏暗的燭光下,皇帝那張略顯消瘦的麵頰,曹化淳卻是忍不住輕聲喚道。
而此間對於曹化淳的到來,朱建卻是停下手中的朱筆,一臉期盼道。
“東江可是來了消息”
要說東江之戰,蓋州乃是東江四戰之地,絕佳的中轉站,當日後金南四衛唯一剩下的一處,故而奪取蓋州,朱建卻是相當的上心,時刻關注著來自東江的消息。
而如今曹化淳夤夜前來,在朱建看來勢必是東江來了消息,因為在東江之戰開始之後,朱建便是下旨,凡是東江來的消息,無論何時,必須第一時間送至行轅
時至今日,帝國之中卻是不同往日內閣票擬,皇帝批紅,而是各地奏折凡是涉及重要事宜,皆是直接麵遞聖顏。
由禦攬之後,召集政務局大臣會議,最後再交由閣部執行。
至於一般事宜,則是交由閣部會同政務局協商處理,並有帝國皇黨監察委員會、帝國監察部審核,再下發具體實行。
隻不過麵對帝國諸多事宜,雖有政令如斯,但是改革之中,事無巨細,朱建哪敢絲毫懈怠,故而多是事事勞心,而事事勞心的結果卻是心裏多有憔悴。
卻說此刻,麵對著皇帝問及,曹化淳卻忙是上前道。
“陛下,剛剛東江遞來折子,隻不過陛下,這。”
曹化淳還欲說些什麽,卻是被朱建所打斷。
“好了,阿九,休要再說什麽,你先下去休息,有事朕再傳喚與你。”
聞聽皇帝所言,曹化淳卻也隻是無奈的將折子地上,退至一邊,便轉身離去,皇帝日夜勞頓,身為奴才又能如何,皇帝改革新政,堅決杜絕宦官涉政,分擔自是不再可能。
見曹化淳離去,朱建卻也是不由的歎了口氣。
當皇帝不易,何況乎,要振興河山的帝王
而當取過麵前的折子,緩緩拆開之後,當細細讀來,朱建那張本滿是疲憊的麵頰忽的舒緩了開來,繼而眼中喜色狂露。
“妙哉妙哉黃龍果真不負朕之所望,不負朕之所望啊”
麵對著折子之中所寫,聯軍不僅攻破耀州城,斬首敵將正藍旗梅勒塔襲,更是連帶攻取海州城。
這一戰可謂是大獲全勝
而對於如今即將與林丹汗會麵狩獵之舉,耀州大捷對於此次會麵無疑是錦上添花,不僅僅是戰爭本身所帶來的震撼,更是向盟友宣誓,大明帝國,戰無不勝,無所畏懼
“阿九,速速傳喚隨扈大臣,帳中議事”
對於剛剛離帳不遠的曹化淳而言,突然聞聽皇帝這一聲傳喚,卻也是一喜,因為皇帝話語之間明明是相當的興奮,這也說明東江有大捷
不多時,對於皇帝的傳喚,諸人卻是相繼趕到。
“陛下夤夜召集臣等,想來定是有大喜事”
此間帝國皇黨宣傳部大臣宋獻策隨行轅左右前來這山海關,作為帝國的咽喉掌舵人,皇帝臉上的喜色,他自然是看在眼裏。
對於宋獻策所言,朱建卻是笑了笑道。
“宋卿所言極是,此間召集卿等,卻是有一大喜事,隻不過在這之前,朕想讓諸卿猜猜看,此間卻是何等喜事”
對於皇帝所言,諸人皆是麵麵相覷,此間夜色已深,麵對皇帝召集,那多是從被子中艱難爬起來的。
本就是困頓之至,哪有這功夫去揣度聖意,更何況,聖意豈能是那般好揣度的,難不曾諸君且不問當日三國之時楊修之事乎
諸人多是飽學之士,雖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但是這種幾乎與興亡天下扯不上多大關係的揣度,卻也並非諸人所長,要曉得像溫體仁那般專門靠著聖意揣度升遷的官員,多是被朱建棄之一旁。
故而此間諸人多是不多言語。
而麵對這一切,朱建卻也是猜的出些許,卻是笑了笑道。
“諸位愛卿隨朕多年,當是朕親近之臣,此間本來帝國幸事,即是諸位不願猜測,那朕也不打啞語與諸位,今夜召集諸位實則隻為一事。”
說到此處,朱建卻是頓了頓,而這一刻,諸人皆是屏氣凝神,似乎等待著來自皇帝口中的佳音,不容片刻有失。
“那便是......東江大捷”
此話剛一落地,在場諸人皆是麵露喜色,更是有如山呼海嘯一般,大呼皇帝聖明,帝國永
“諸位,東江大捷,此事已然進入下一個階段,此間召集諸位,卻隻為朝廷如何予你東江諸多大小臣工獎罰,以及守護土地之安置,今夜,卻是還需諸位與朕一同商議,卻也好早日發往東江,以寬在外將領之心。”
“......”
......
盛京。
蓋州失守,塔襲喪命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盛京城,一時間整個盛京城卻是無不人心惶惶,要知道作為佟佳氏的長子,扈爾漢的兒子,塔襲可謂是後金不可多得的猛將。
如今塔襲喪命於明人之手,對於這些向來看不上那些南蠻子的後金貴族而言,卻又是如何不心中頓生寒意。
在他們看來,連塔襲都阻擋不了的明軍,他們真的又能正麵抗衡這隻是一個問號,僅此而已。
更為重要的是,蓋州傳來消息,說是明軍特地厚葬塔襲,不僅由大明帝國靖海軍主帥黃龍主持,大明帝國皇家禮儀局更是派出專人主持,以表彰塔襲的悍勇與忠貞。
而這一舉動,對於那些盛京城裏的貴族而言,更是一杯毒藥,因為大明朝廷的這一舉動,所帶來的後果,那必將會是使後金八旗人心浮動。
因為大明朝厚葬塔襲,所宣誓的無疑是大明朝乃上朝大國,所行之事,皆是以德報還,作為敵手事後尚有此等待遇,更不要說那些底層的部族,何況乎,這後金內部本就非鐵板一塊。
而此時此刻,盛京汗王宮中。
“啪”
聞聽傳來塔襲的消息,皇太極卻是一掌重重的拍在一旁的茶桌之上,卻是濺的茶水四起。
“範先生,依你之見,此事該當如何”
對於皇太極所言,範文程卻是眉頭緊蹙。
“大汗,奴才以為此前當務之急卻是先解決多爾袞之流,整合我八旗人心,至於明軍,此間卻是不宜多麵為敵,既然明軍尚未公開撕破和約,那大汗當需忍耐一時,待到內部穩定,再與明軍一決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