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先生的門下弟子

字數:7533   加入書籤

A+A-




    李治沒有親眼見過所謂炮仗是何物,李素節僅僅隻是敘述,李治就上頭了。

    

    他太渴望軍事上的勝利了,但凡有利於大唐將士擴張國土,節節勝利的事物,李治總會情不自禁激動。

    

    這是李治的執念。

    

    他一直活在李世民的陰影裏,天下的臣民也會不自覺地拿他和他的父皇做比較,比較之下,李治確實難免略遜幾分。

    

    貞觀年間,大唐甫立,周圍有太多的敵人需要大唐去征服,太多的土地需要大唐的將士去拿過來,所以武德和貞觀年間,大唐對外用兵交戰的次數很多。

    

    直到李治登基,不僅僅是前輩們把該打的仗都打得差不多了,重要的是,天下連年用兵久戰而積貧,百姓們已實在撐不下去,李治不得頒布政策休養生息,讓百姓們喘口氣。

    

    可是他的心裏,父皇李世民的赫赫偉業是他永遠邁不過去的坎兒。

    

    不是他非要比較,而是天下臣民在比較。

    

    這位新天子軟得很,不像他爹那麽硬氣。

    

    這位新天子溫溫吞吞的,上過戰場和沒上過戰場的果然不一樣,哪像太宗先帝……

    

    這位新天子登基後沒打過幾仗,刀子全衝著自己人了,連親舅舅都被幹掉了……

    

    閑話聽多了,執念便由心而生。

    

    他要超越父皇,他要創出一番比父皇更偉大的功業,他要在太廟祭祀先帝時昂首挺胸麵無愧色。

    

    年前對鐵勒一戰,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算是挽回了李治的幾分顏麵,大唐王師的威名再次震撼周邊鄰國。

    

    但是,還不夠,遠遠不夠。

    

    李治需要更大的勝利,需要擴張更多的國土!

    

    隻有國土超過父皇在位之時,他在天下臣民口中的形象才會略微好轉,背後議論起他時,不會再說他處處不如先帝。

    

    然後,在這個時候,李欽載發明了火藥。

    

    正如當初李治打算重修《氏族誌》時,敲打一下世家門閥時,李欽載恰好編撰了《百家姓》。

    

    正打算北征鐵勒時,李欽載恰好發明了神臂弓。

    

    正打算出恭,李欽載發明了衛生紙。

    

    最後一件聽起來有點怪怪的……

    

    總之,時機巧合得好像李欽載盯著他的心思,而特意開發的新產品似的。

    

    發明新物件很稀奇,更稀奇的是,李欽載能夠貼合上意,每次都找準了時機發明出新物件,這就很討喜了。

    

    不知別人怎麽想,反正李治很歡喜,同時李治也愈發堅定了他對李欽載的猜測。

    

    此子必是墨家弟子,身負絕世才學。

    

    寫得錦繡文章,作得不朽詩句,在帝王的眼裏也算才學,但隻是為盛世錦上添花的才學。

    

    李欽載所負之絕學,才是真正被帝王重視的,帝王需要什麽,他便給什麽。

    

    出身又是三朝功勳之後,對官場和權力又沒有任何野心。刻意避開朝堂勾心鬥角的爭鬥,更不摻和國事朝政和帝王家事,像一個隱士般蝸居於鄉野。

    

    這樣的人才,李治怎能不喜?

    

    “王常福,速遣禁中快馬,召李欽載回長安奏對。”李治當即下令道。

    

    “且慢!”武皇後突然製止了王常福,轉身對李治道:“陛下,臣妾以為,天子當禮賢下士,對經緯天地之英才當大禮以求,方得忠心。”

    

    李治一怔:“皇後的意思是……”

    

    武皇後嫣然一笑:“陛下應該親自去見見李景初,親眼見見他造出的新物件,是否如他所說那般厲害。”

    

    “天子折節屈尊,親臨而就,對李景初來說更顯隆重和恩寵,此子有大才,當須以禮求之。”

    

    李治沉吟過後,讚許地看了武皇後一眼。

    

    這個女人的胸懷,比昂藏男兒更大氣,更宏博,明明是個女兒身,內心卻奔騰著大江大河。

    

    這或許便是她的魅力所在,李治當初不顧天下臣民譏諷反對,將這位曾經侍奉過父皇的女子冊立為皇後,除了愛意之外,她的性格和格局觀也是原因之一。

    

    “便依皇後所言,常福,備車馬,簡儀仗,朕親自去一趟甘井莊,哈哈,說來景初親手所烹的佳肴,朕垂涎久矣,又可大快朵頤。”李治爽朗大笑道。

    

    武皇後淺笑嫣然,目光流轉,飛快在李素節和李顯兩位皇子身上一掃而過,對李顯略感失望。

    

    皇子之間不能不做比較,明明是兩人同時親眼見到的東西,李素節留了心,立馬將它聯想到能否用於軍事,而且還特意央請李欽載不要外泄秘方。

    

    而李顯,僅僅隻是聽了個聲響兒,就沒有然後了。

    

    兩廂比較,高下立見。

    

    親生的嫡子竟不如庶子,武皇後怎能不失望。

    

    尤其是,這位庶子還是仇人的兒子,武皇後愈發意難平。

    

    李治做事的效率很高,當真是說走就走。

    

    家宴進行到一半,連兩位皇子的學業都沒問,李治便率先離席而去,準備乘坐馬車出宮了。

    

    武皇後和兩位皇子恭送李治離開後,回到承香殿,家宴不覺少了幾分味道。

    

    武皇後暗暗一歎,擱下了玉箸。

    

    兩位皇子也識趣地起身告辭。

    

    李顯行完禮後便興衝衝地跑了,久未回寢宮,他特別思念寢宮裏養的貓和鳥兒,迫不及待回去看看它們。

    

    李素節站在殿門外,保持躬身的姿勢,等待武皇後鑾駕先行。

    

    武皇後無奈地看了看李顯興衝衝的背影,再看了看恭敬行禮的李素節,又歎了口氣,心情頗為複雜。

    

    走過李素節身邊時,武皇後停下腳步,側身看著他,低聲道:“你不必如此小心翼翼,長輩之間的事,殃及不到晚輩身上。”

    

    “再說,就憑你如今已是李景初的門下弟子,本宮也絕不會拿你怎樣,隻要你莫犯傻。”

    

    扔下這句話後,武皇後翩然離去。

    

    李素節站在原地,神情怔忪片刻,忽然雙膝一軟,跪在地上眼淚不斷撲簌而下,最後忍不住嚎啕了一聲。

    

    剛哭了一聲,李素節立馬收住聲音,死死咬著嘴唇,任淚長流,卻不再發出一絲聲音。

    

    數年來高懸在他頭上的那柄刀,終於收回去了。

    

    因為那一句“就憑你是李景初的門下弟子”。

    

    殿外空蕩蕩,李素節仍跪在地上,眼淚沒停,嘴裏不停喃喃念叨:“李景初的門下弟子,我是……李先生的,門下弟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