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投稿數學年刊!

字數:3849   加入書籤

A+A-




    第235章 投稿數學年刊!
    這個時間點,不知道師父在不在家。
    餘華步伐匆匆,穿過校區,來到作為學校教授和家屬區的西院,回到28號屋,師母吳筱元出門買菜去了,師父華羅庚剛好上完算學係大四的課,正巧在家。
    書房。
    安靜的氛圍,下午時分的陽光,如同炊煙般繚繞飄散的白色煙霧,透出火紅色的煙頭,一切顯得那麽熟悉。
    “這篇文章質量非常高,無論是內容,還是文章格式,非常老辣且簡練,已經沒有什麽地方需要修改,看得出來,這段時間你沒有鬆懈,對離散對數和解析數論的研究非常透徹。”華羅庚靠著椅子,翹著二郎腿,放下手中這篇已經讀完的五千字論文,抽了最後一口香煙,放在煙灰缸裏按滅,朝著正對麵的餘華微笑道。
    “師父,一點都不需要修改嗎?”餘華聞言,詢問道。
    華羅庚笑著反問道:“你小子在質疑我的審稿水平?”
    “嘿嘿,沒有,我哪兒敢。”餘華嘿嘿笑道。
    “行了,就這樣吧,這篇文章你準備投國內還是國外?”華羅庚失效搖頭,揮了揮手,詢問道。
    餘華聽到這個問題,並未著急作出決定,沉吟一番,詢問道:“師父,我不是很了解發表流程,國內和國外的區別是什麽?”
    “區別在於影響力,國外數學期刊的影響力是國內各數學期刊幾倍以上,此外還有審稿標準和時間等因素,國內數學期刊發表周期短,標準低,就拿本校學報來說,你現在投稿,明天就能通過初稿,進入審稿階段,大概能趕上下個月最新一期學報,麵向全國。”
    華羅庚端起桌麵的茶杯,喝了一口,緩緩說道:“如果投國外的話,平均周期大概在兩個月左右,頂級學術期刊審核周期約在三個月時間,審核標準非常高,退稿率也非常高,不過會麵向世界。”
    “如果要投國外的話,學生該投什麽學術期刊?”餘華若有所思,基本了解目前國內外期刊發表文章的區別和特點,繼續問道。
    “當然是普林斯頓的數學年刊,年文章數三十六篇,數學界最頂級的學術期刊,以這篇文章的影響力,投給數學年刊,大概率過稿登刊發表。”
    華羅庚不假思索道:“你發的時候我可以給你署名,這樣不會在初稿階段因為審稿編輯的疏忽而被拒稿,審核周期約為三個月,快的話……大概一個月就能搞定,畢竟現在港城與美國有飛機航線,效率上來說並不慢。”
    “這就投數學年刊嗎?”餘華怔了一下,有些意外。
    華羅庚笑道:“怎麽,你不想?這可是全世界最頂級的數學期刊,多少人想投都沒有資格,剛好我與普林斯頓數學年刊主編萊夫謝茨教授見過麵,對方還能賣我一個麵子。”
    得,您是大佬……
    不,您是大佬中的大佬。
    餘華嘴角微微抽搐,搖頭回答道:“沒有,我就是有些吃驚。”
    “投給數學年刊才不會埋沒這篇文章,這是密碼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成果,等論文正式發表之後,你就是一名真正的密碼專家,水平非常。”
    華羅庚雙眼注視容貌年輕卻格外穩重的餘華,言語有些感慨:“現在,以你的水平來說,已經勉強算得上一名年輕數學家了。”
    他是親眼看著餘華從一名學習初等數學體係的高等中學生,用短短數個月時間,成長為數學造詣和學業水平極高的年輕數學家。
    是的,如今正式研究出非對稱密碼成果的餘華,已經有資格稱得上數學家稱號。
    “這都是師父您的教導,沒有您,學生什麽都不是。”餘華搖了搖頭,尊敬道。
    “不說這些,我耳朵都快聽出繭來了,就這樣決定了,投數學年刊。”華羅庚笑著搖頭,談話內容回到正題:“還有沒有什麽事要說?”
    “學生還有一件事。”
    餘華聞言,連忙說道。
    “你說。”華羅庚點頭。
    “學生想請您給這篇文章署名通訊作者。”餘華目光看向華羅庚,說道。
    署名通訊作者?
    華羅庚聽到餘華這番話,眉宇微皺:“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這篇文章他並不準備署名,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一律默認餘華。
    如果他署名通訊作者的話,非對稱密碼理論的成果,至少要被他分去一半。
    但問題是,他壓根就沒有參與過。
    “這篇文章一是最初有您的理論指導和幫助,師父您理應署名,二是這個學術成果分量太大,學生一個人吃不下,想要讓日本人和世界各國相信非對稱密碼,並迅速進入,要借助您的身份和影響力。”餘華作揖行禮,言語滿是尊敬,而後給出最重要的理由。
    現在自己的身份是什麽?
    一個略有名氣的北平聯考狀元,清華園學霸,組織雇傭科研人才而已,在清華園這一畝三分地,餘華還算有些名氣。
    可到了真正的數學界,他隻是一個如同蜱蟲般的小透明而已,連名不經傳這種水平都算不上。
    學術圈子極為殘酷且現實,隻認成果不認人。
    小透明般的餘華,發表非對稱密碼如此重量級成果,最終結果很難預料,即便能在數學年刊發表,也達不到該有的效果。
    然而,拉上自家師父就不一樣了。
    師承哈代的華羅庚,名氣和影響力雲動倫敦,聞名於國際數學界,這篇文章有了他的署名,效果立馬就會不一樣。
    “你小子……即便沒有成為一名數學家,也注定會成為一位戰略家。”聽到這個理由,華羅庚愣了一下,陷入沉默,看了一眼餘華,眼神頗為讚賞和感歎。
    話落,右手拿起鋼筆,在文章末尾通訊作者一欄空缺處,寫上自己的姓名。
    “學生謝謝您的誇讚。”餘華笑著收下華羅庚這句話。
    華羅庚搖了搖頭,署名過後,小心收拾整理這篇論文:“投稿事情我來負責,第一套加密算法和算法密碼表,你準備如何處理?”
    “該予以國家,通信安全之重要,當屬首位。”餘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第一套加密算法和密碼表給國家,屬於利益最大化的表現,相比組織,南京更需要非對稱密碼的成果。
    紅密破譯資料可以讓藍衣社和組織握日軍動向和情況,而非對稱密碼則可以讓中華信息通信處於一種較長時間的安全狀態。
    隻要加密算法和密碼表不被竊取,想要通過外部攻擊方式破譯非對稱密碼,根本不可能。
    人力遠遠無法滿足要求,如果要求破譯時效性,例如一個小時內破譯,日本人必須上高性能超算才能做到。
    這也是餘華思考良久作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