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腎不行

字數:8040   加入書籤

A+A-




    但凡下地,秦鹿多數會帶上兒子。

    不是非要讓他跟著自己學,而是該了解的必須要了解。

    比如,耕作的不易。

    韓鏡明白母親的苦心,很多時候她說著,自己也用心聽著。

    日後或許不會種地,卻也不能被下邊的人誆騙了。

    直到進入夏季,小麥獲得了豐收。

    曾經畝產兩百斤的小麥,今年每畝地平白多收獲了三十斤。

    看著三十斤不是很多,可一旦擴大耕作規模,可以多養許多人。

    眼看著家裏的一切都步入軌道,秦鹿卻閑不住了。

    當夜,她在飯桌上說了自己的打算。

    “我想離家幾年。”

    莫說韓鏡,就是胡言等人都覺得納悶。

    “娘要去哪裏?”

    秦鹿笑道:“去大海的另外一邊,尋找一種叫做馬鈴薯的農作物。”

    “馬鈴薯?”聽到是吃食,婉娘道:“夫人,這東西好吃嗎?”

    “好不好吃先不提,產量奇高。它和紅薯以及玉米,是抵禦饑荒的最佳食物。”

    提及產量,在座的人不免好奇。

    沈頌很少在飯桌上聊太多,此時也忍不住了。

    “夫人,不知產量幾何?”

    “按照目前咱們所耕作的土地,馬鈴薯的畝產大概在兩千多斤,好點的話可以超過三千斤。”後世算上土地的科學種植,可以達到畝產五千斤。

    莫說是沈頌,韓鏡等人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紅薯的畝產比馬鈴薯要高,伺候精細的話可以達到五六千斤。而且紅薯的藤苗除了可以做菜,還可以用來養殖牲畜,比如豬都很喜歡吃這個。可謂全身都是寶。”

    “至於玉米,畝產也不低,最低也有千斤左右了,而且玉米完全可以代替小麥和水稻,作為一日三餐的主食。另外兩種倒是不能吃的太多。”

    她看著眾人,“這三種高產食物,全部都在海的另外一段,一來一回起碼也要數年,若是中途在體驗一下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五年時間還是要的。”

    韓鏡知道這三種食物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可想到母親一走就是數年,說實話他舍不得。

    況且出門在外,有諸多不便,萬一遇到危險,他難免心生擔憂。

    “隻是帶回來不算,還需要在本土進行馴化,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想要完全普及開來,最少也要十年的時間。到那時,這個國家會發生根本性的蛻變,至少百姓將不會出現餓死的狀況。”

    她都這麽說了,韓鏡也明白過來。

    看似是商量,實則是通知。

    母親已經決定出門了,他攔不住。

    隻是隨著他逐漸長大,已經不可能跟著母親長期在外遊山玩水了。

    “娘何時出發?”

    “下個月,我一個人。”

    韓鏡錯愕,“一個人?”

    “嗯,路上不好走,帶個人麻煩。”揉揉兒子的頭,道:“家裏就交給你了。”

    的確是不好走。

    按照後世的地圖,她需要進入俄國地界,橫渡白令海峽進入北美,然後一路穿過北美經巴拿馬地峽進入南美地界,再原路返回。

    七月裏,秦鹿收拾了簡單的行李,辭別兒子踏上遠行。

    臨行前可沒忘記把王縣令以及田通判的解毒丹留下,量比較足,免得自己沒時間趕回來,這兩位直接嗝屁了。

    而且,為了避免路上無聊,她還帶上了奶糖妹妹。

    韓鏡別提多鬱悶了,老母親出門不帶兒子,居然帶上一隻貓。

    簡直沒天理可言。

    每年的十月份開始,是白令海峽的冰封期,一直到來年四月。

    秦鹿不著急,五個月內趕到,便能通過冰層橫跨過去。

    不過白令海峽冰封期,冰麵隨時會毫無征兆的破碎甚至斷裂,尋常人可不敢下去。

    秦鹿有輕功在身,倒是不需要擔憂。

    至少性命是能夠保障的。

    哪怕冰層斷裂,她也可以憑借雄厚的內力,遊過去。

    借助商船,從大盛進入北黎,用了近半個月的時間。

    北黎的建築風格相對粗狂些,給人的感覺是大氣厚重,不似大盛朝那般的精致,也不像南楚那般,具有強烈的部族風格。

    而且北黎的民風不似他們的戰鬥風格,反而顯得格外講究。

    一路乘船,在北黎京城暫時落腳,打算用幾日時間瀏覽一下當地的風俗人情。

    還有另外一層打算,她準備看看後世的首都,在這個時代是什麽樣子的。

    兩個世界的曆史不同,傳承自然也不同。

    北黎京城名喚霸州,而她記憶中首都的位置,此時尚是一片荒涼之地,不說都城,就連村落都稀疏,人煙罕至。

    站至高處,俯瞰周圍的景色布局,秦鹿是怎麽看怎麽滿意。

    她甚至就此處的地形,融合腦子裏的宮殿布局,連什麽殿宇落在什麽位置,都想好了。

    相比較起中晚期的宮殿建築風格,秦鹿更喜歡殷商至西漢時期的高台建築。

    這種建築風格延續了龍山文化的建築理念,以高大的夯土台為基礎形成的土木混合的結構體係,其風格大氣莊重,比起後期朝代的建築更加的有氣勢。

    當然,宮殿群建成後,肯定不止他們母子倆居住。

    後期裏麵還是國家諸多部門的辦公場所。

    待得這邊建成後,再將現在的秦家建造成南方園林式風格的殿宇群,日後或許可以作為一個避寒的地方。

    秦鹿趁著天色暗下來,在當地尋了一個村落宿下。

    此地的主人姓馬,男主人叫馬大全,妻子趙氏。

    房屋是茅草搭建的,混合著黃土,抬手摸一下牆麵,都掉泥渣。

    屋子不多,主屋隻有三件,外帶兩間廂房和角落處搭建的簡易柴草棚。

    哪怕是點著油燈,屋子裏也很是昏暗,能見度很低。

    “姑娘,你這是從哪裏來的?”趙氏見秦鹿的穿著,知曉她的出身必然不錯,怎的一個女子出現在他們村中。

    “郾城來的,閑來無事,準備到處走走看看。”郾城是緊鄰霸州的一座小城。

    趙氏沒再多問。

    北黎對女子的約束比較重,未婚女子是絕不允許踏出府門的。

    普通人家的,為了一日三餐,限製不算多。

    不過北黎也大盛一樣,隨處可見強權欺壓,反倒是孌童比之大盛要少一些。

    這裏的貌美女子安全性不高,但凡有點姿色的,真沒幾個敢外出。

    馬家的飯菜極差,這邊多種植小麥,本身產量就不高,再加上北黎善征戰,每年朝廷都在征兵征糧,誰家但凡有點餘糧,都會被官府搜刮走。

    如今是盛夏,野外卻見不到多少綠色。

    而眼前的碗中,隻是一碗清水煮野菜,連鹽巴都沒有。

    秦鹿看著馬家的一個小女孩,瘦弱的好似被風幹了的臘腸。

    不由得心生憐憫,從袖子裏掏出幾塊栗子糖,塞給那小姑娘。

    看到糖果,小姑娘眼神別提多亮了,就隻是看著,口水都要溢出來了。

    “姑娘,萬萬使不得。”趙氏趕忙拒絕。

    秦鹿把栗子糖放在小女孩麵前的桌上,笑道:“本身就帶了這麽幾塊,再說我在你家借宿,總不能白住。”

    趙氏捂著女兒的眼睛,道:“栗子糖金貴,我們那裏吃得起,而且招待您的飯菜如此撿漏,是我們待客不周。”

    “這是你家目前能拿出最好的東西了,但是栗子糖對我來說並不金貴,如此一來,還是我占了你家的便宜。”秦鹿剝開外邊的油紙包,將栗子糖塞到小姑娘口中,“孩子太瘦了,吃幾顆糖也補不回來。”

    馬家的小姑娘嚐到嘴裏的甜味,哪怕被母親捂著眼睛,也高興的笑出聲來。

    她乖乖的任由母親抱著,“娘,甜的。”

    趙氏忍不住紅了眼眶,“多謝姑娘。”

    她和丈夫一輩子沒吃過糖,即便桌上放著六七塊栗子糖,夫妻倆也舍不得吃。

    隻好收起來,留著給女兒偶爾解解饞。

    簡單的一碗水煮菜肯定吃不飽,夜裏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奶糖乖乖的趴在她腦袋旁邊。

    “明兒咱們找個城鎮落腳,到時候給你買隻雞吃。”秦鹿親了親奶糖的軟毛,小家夥咕嚕嚕的,睡的香甜。

    次日雞鳴天亮,秦鹿起身洗漱。

    早膳是能照出人影的稀粥,裏麵是米白色的湯水,米粒都能數的過來。

    小姑娘可能是吃了她給的糖,見到秦鹿笑的合不攏嘴。

    說真的,小姑娘瘦的全身沒有幾兩肉,整個人給人一種骷髏的恐怖感。

    但是這個笑容,在秦鹿看來極美。

    用過早膳,她收拾東西準備離開,順便再瓷枕下,放了十個銅板。

    馬大全一家人把秦鹿送到家門前,她微微彎腰,輕揉小丫頭枯黃洗漱的頭發,笑道:“要聽爹娘的話,好好地活著,將來肯定能過上好日子的,到時候你天天吃栗子糖都可以。”

    “真的嗎?”小姑娘四五歲的年紀,看似懵懂,卻聽得懂話。

    “真的。”秦鹿點頭,“不隻是栗子糖,還能吃到白白胖胖的餅,沒有湯的幹飯。前提是要好好的活著,等你長大後,肯定會實現的。”

    “嗯,姐姐,我會聽爹娘話的。”小姑娘沒想那麽多,她隻聽到自己長大後就能吃上糖,還有幹飯和大餅。

    如此也便足夠了。

    目送秦鹿走遠,馬大全沒有進屋,走到角落扛起農具下地幹活去了。

    趙氏過來收拾房間,搬動瓷枕的時候,一眼看到下邊壓著的銅錢,數了數有十枚,忍不住心生感激。

    這點錢看似不多,卻也能在過年時買上半斤肉了。

    秦鹿徒步走了半上午,好不容易看到一輛牛車從後邊過來。

    “老伯,你們這是要去哪裏?”駕車的是三個人,兩男一女,應該是一對夫妻和一個小孫子。

    三人瞧著秦鹿,道:“去縣城,小娘子怎的獨自在外行走?”

    秦鹿抱著奶糖,“我也是去縣城尋親的,不知能否讓我搭個車?”

    車子的位置很空,夫妻倆沒有拒絕,招呼秦鹿上車。

    坐在平板車上,秦鹿瞧見那孩童直勾勾的盯著她懷裏的奶糖。

    “這是狸花貓,名字叫奶糖。”秦鹿道,“要摸摸看嗎?”

    小童目露喜色,抬手輕輕的摸著奶糖的腦袋。

    “喵……”奶糖軟軟的叫了一聲,好似在撒嬌。

    “奶奶,它叫了。”小童一頭紮進奶奶懷中,笑個不停。

    老太太抱著孫子,也是笑容滿麵的看著秦鹿懷中的奶糖。

    “這狸奴好俊。”

    秦鹿揉著奶糖,“經常給它洗澡。”

    老太太暗暗咋舌,他們老百姓基本上一年洗不上幾回澡,反倒是這隻狸奴能經常洗澡,人不如貓。

    當然,這是別人家的事情,老太太沒好意思多嘴。

    牛車的速度不快,甚至趕不上人稍微快些的步伐,主要是走的時間太久,沒有坐車來的舒服。

    此地距離縣城比較遠,一日時間無法抵達,當晚他們是露宿在野外的。

    此地地廣人稀,村子與村子之間的距離都不近,更別說是去縣城了。

    幸好現在是夏季,睡在外邊頂多是喂喂蚊子,至少不會凍著。

    秦鹿抱著奶糖在原地打坐,奶糖則乖乖的坐在秦鹿盤膝的腿上睡覺。

    夫妻倆偶爾睜開眼而孫子趕蚊子,就瞧見秦鹿幾乎都沒動,直到天亮,她這才起身找水源洗漱。

    “小娘子你坐一晚上,不累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