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軍功動人心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首先攻上城牆的鑲白旗精兵,是一位臉上布滿了傷痕,飽經滄桑的壯漢。
他剛一踏足城牆的垛口之上,立刻就下意識地將手中圓盾擋在了麵前,這是他的本能反應。
此人算得上是鑲白旗組建以來的老兵,他參與攻城的戰爭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正常情況之下,在攻城的戰爭當中,登上城頭垛口的那一瞬間,是最危險的時刻。
大明守軍的戰刀,會趁著這個機會,接連不斷地劈砍下來。
不過這一次的情況卻是有些反常,他將盾牌擋在麵前,卻是始終沒有迎來大明守軍的攻勢。
城頭之上那些守軍,竟然皆盡站在一丈之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動攻擊。
這番情景,使得那個鑲白旗壯漢猙獰的麵容之上,閃過了一抹喜色。
在他看來,這些大明守軍,應該是缺少短兵相接的經驗,這才沒有形成什麽有利的防守攻勢。
如此,倒是節省了不少的力氣。
“明軍,給老子死來!”
一聲爆喝脫口而出,那麵目猙獰的壯漢,左手以圓盾擋在麵前,右手一橫彎刀,猛然從垛口處跳入了城牆之內。
這是他們這等八旗精兵常用的伎倆,每次攻城之時,先聲奪人,一躍而下。
但凡守城的明軍有分毫半點地畏懼之色,他們都會趁勢發動雷霆一擊。
以及最快的速度擊殺距離自己最近的明軍,然而等待後續的八旗子弟登上城牆。
隻要有三兩個人占據了這處出現破綻的垛口,那麽就會有源源不斷地八旗子弟借此湧入其中。
最終一舉攻下整個城池,燒殺劫掠,甚至於是直接屠城。
然而此時此刻,這城牆之上的情況,卻是使得那名鑲白旗精兵感到十分地以外。
在他看來本該是怯懦膽小、畏縮不前的大明守軍,這一刻,竟然一反常態。
他們不進反退,踏著整齊的步伐,手中長槍恍若長虹貫日那般,陡然間便刺到了他的胸前。
這名鑲白旗精兵也是武藝了得,他刹那之間將圓盾架在了胸前,堪堪擋住了襲來的長槍。
但是還未等他的臉上泛起喜色,另外有其他的長槍斜刺而來,極為精準地貫穿了他的喉嚨。
刹那間,那名鑲白旗精兵怒目圓睜,他的眉宇中央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神色。
我是大金國的百戰雄兵,怎麽會折在這些懦弱無為的明軍手中?
“嗤啦!”
伴隨著一道摧枯拉朽的聲音響起,那名鑲白旗精兵喉嚨處的長槍被抽走了。
長槍的主人,乃是一位看上去十分稚嫩地年輕人。
他看上去出身並不怎麽好,大明一方製式甲胄之下的內襯上,竟然打著一個又一個的補丁。
甩了甩槍尖處的血跡,那年輕人的眉宇間,充滿了激動興奮的神色。
“哈哈哈,建奴又能夠如何,用長槍一捅,也會捅出一個窟窿來!”
那年輕槍兵歡呼了一聲,而後繼續朝著其他登上城牆的後金兵卒殺了過去。
“爹!娘!等著孩兒,孩兒已經為你們攢下一畝良田了!”
眼下周寧所掌控的廣寧城之內,軍功賞賜極為豐厚。
一個建奴八旗精兵的人頭,足足價值一畝地。
蒙古旗兵卒價值八分地,漢軍旗兵卒則是價值五分地。
有著周寧的親自坐鎮,自然不敢有任何人克扣這些士兵所獲得的軍功。
所付出的血汗,能夠換取到相應的回報,這對於廣寧城的守軍來說,就是最為值得興奮的結果。
一腳將那名鑲白旗兵卒的屍體踹開,那年輕槍兵一擺手,出聲提議道“咱們都在兩邊散開,長槍兵在前,火銃兵在後。
等待那些建奴登上城牆,咱們一桶就是一個窟窿!”
城門樓下,周寧看到這一幕,他的眼眸深處也不禁閃過了一絲欣慰的神色。
他駐守廣寧城這段時間,可不僅僅隻是為廣寧城的邊軍更換裝備軍械那般簡單。
與此同時,他還讓自己麾下那三千名錦衣衛精銳緹騎,著重訓練了廣寧城內的守軍。
憑借此時此刻的情景看來,周寧精力並沒有白白浪費,甚至還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最起碼,在這近乎一年的時間裏麵,經受了錦衣衛緹騎帶刀突襲的廣寧城守軍。
他們對於敵人的衝鋒與威懾,早已習以為常,甚至到了麻木的程度。
攻上牆頭的建奴雖然狠辣凶猛,但是卻遠遠不如騎兵大隊集體衝鋒來的更為可怕。
那些在其他大明邊軍心裏麵諱莫如深的建奴,在眼下的廣寧城守軍眼中,不過就是一筆筆可以拿來換良田、換銀子的軍功,何懼之有?
即便是皇太極麾下的鑲白旗精兵,身著品質十分不錯的甲胄,可以在遠處有效抵禦火銃。
但麵對以穿刺見長的長槍,哪怕是這些裝備精良功的八旗子弟,也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在近距離中,西平堡守軍的火銃威力極強。
敵人隻要被命中,非死即殘,毫無抵抗力!
此時此刻,在西平堡守軍的眼中,成為這些後金建奴,那可是一筆筆的軍功,是錦繡前程的前程,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西平堡城北,遠處的後金中軍大纛之下,皇太極等人神色雀躍地看著城牆之上的景象。
在他們的眼睛裏麵,西平堡城頭之上的幾處垛口,已經有他們大金國的勇士攻了上去。
最為重要的是,在這短短的幾刻中之內,已經有了數十人通過攻城雲梯,進入了西平堡的城牆內部。
依照這個速度繼續下去的話,估計用不了多久,城頭上的明軍就會潰散逃竄。
待到清理了城牆上的守衛後,就可以放下吊橋,打開城門了!
屆時,他大金鐵騎將一擁而上,一舉踏平靖擄堡,不將堡內男女老少屠殺殆盡,難解他心頭之恨!
“聽說廣寧城今年大肆開墾荒田,糧食收成不少。”
屹立於馬背之上,皇太極望著城頭上的場景,滿臉笑容地憧憬道“帶著這些戰利品回去,我大金國今年,倒是可以過個富足之年了!”
不過很快,皇太極就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