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禦駕親征?陛下不可啊!

字數:4431   加入書籤

A+A-




    “這一戰,大宋朝廷也是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所以直接放開了對於武將的壓製力。

    說句實話,宋庭當中還是有不少出色武將的。

    有著他們負責指揮此次汴梁城的防守,咱們想要攻下這座雄城,還當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

    呼延灼靜靜地觀察著前方那巍峨的汴梁城,他長歎了一聲說道。

    “真他奶奶的晦氣!”

    武鬆擦了擦肩頭上的血漬,臉色很是難看地說道:“咱們大乾的兒郎何其英勇!

    先前在與契丹人正麵廝殺的時候,都能夠以一當十。

    可是就算再過勇武,眼下登不上著汴梁城的城頭,那也是一點用都沒有啊!”

    接連不斷地攻打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大乾王朝的軍隊,已經有了兩萬多人得損失。

    這相當於有一個軍陣,已經徹底全軍覆滅了。

    雖然這兩萬人當中,有超過八成是仆從軍。

    但是此番損失,仍舊讓大乾諸將心痛不已。

    一次大戰損失兩萬人,這可以說是大乾王朝建立以來,最為慘重的一次損失了。

    看著那不斷戰死的大乾國士兵,身為主帥的盧俊義,心裏正在不斷地滴血。

    “傳本帥命令,大軍暫時後撤二十裏,進行修整!”

    神色嚴峻的盧俊義,大手一揮,下令說道:“將此處的戰況傳回薊京。

    算算時間,武威侯和嶽飛將軍應該已經結束了對金國的戰爭。

    憑借咱們現在的兵力,根本無法攻下汴梁城,等待後援吧!”

    依照眼下這已經不足二十萬的軍隊,想要攻下汴梁城,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盧俊義幹脆做出了圍而不攻的決定。

    等待大乾王朝的後續援軍到來,在另做其他計較。

    盧俊義的戰報,通過錦衣衛的秘密情報係統,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了大乾薊京之內。

    皇宮奉天大殿之內,乾帝周寧身著一襲朱黃色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

    下方,滿朝文武齊聚一堂,正在商量著汴梁城的戰況。

    “啟稟陛下,武安侯在汴梁城的攻勢受挫,已經損失了一成的兵馬。

    戰況不容樂觀,還請陛下您聖裁決斷!”

    執掌錦衣衛的吳用,神色凝重地將汴梁城的戰報呈了上來。

    “朕知道了!”

    周寧簡單地翻看了一番戰報,緩緩地點了點頭說道。

    雖然滅宋之戰受挫,不過周寧臉上的神色卻是仍舊十分平靜,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當中那般。

    “魯達和嶽飛的大軍,現如今已經到哪裏了?”

    手指輕輕叩擊著龍椅扶手,周寧出聲詢問道。

    周寧口中話音落下的瞬間,兵部尚書、神機侯朱武當即越眾而出。

    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開口稟報道:“啟奏陛下,按照您的旨意。

    武威侯和嶽飛將軍徹底剿滅完顏阿骨打和女真金國以後,留下五萬步卒交由史文恭負責統帥。

    其餘大軍,則是全力南下,趕赴汴梁城前去支援。

    隻要沿途當中返回來的軍報,最多還有三天,武威侯和嶽飛將軍便能夠與武安侯回合。”

    微微頷首,周寧稍稍思量了片刻時間以後,他抬眼掃視下方滿朝文武,一字一頓地說道:“朕準備禦駕親征!”

    此言一落,朝堂之上頓時間嘩然一片。

    滿朝文武無一例外,皆盡極力反對禦駕親征之事。

    大乾王朝之所以如此強盛,主要就在於有著周寧這位不似凡人的乾帝坐鎮。

    整個朝廷的運轉,雖然皇帝看上去很少插手。

    但是滿朝文武心裏麵都清楚,大乾王朝的核心,全都在於自家皇帝陛下一人身上。

    無需皇帝陛下如何勤政愛民,隻需他坐在那個位置上,便是無與倫比的威懾力。

    整個大乾王朝,無論各地的野心家再怎麽不滿,也絕對不敢輕易冒頭。

    有著乾帝存在,大乾王朝就亂不起來。

    但如果皇帝陛下禦駕親征,萬一出了什麽差池的話。

    大乾王朝雖然不至於立刻分崩離析,卻也絕對會陷入混亂當中。

    沒有了皇帝陛下的坐鎮,這個新生才不到幾年的龐大王朝,恐怕會有覆滅的風險。

    因此無論如何,滿朝文武都不願意讓周寧去冒這個風險。

    哪怕他們的心裏麵清楚自家皇帝陛下實力超凡,也同樣不同意禦駕親征之事。

    眼下滅宋之戰,可不是以往的戰爭。

    雙方之間所投入的兵力,馬上就要超過百萬人。

    對於滿朝文武來說,這種大規模的戰爭當中,個人的勇武實在是微不足道。

    以前大乾王朝兵力不足的時候,皇帝要禦駕親征,滿朝文武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可是現如今就算不包括京營四衛在內,大乾王朝也擁兵數十萬。

    倘若繼續讓皇帝陛下禦駕親征的話,那豈不是顯得他們大乾軍方太過於無能?他們這些朝臣太過於廢物?

    “諸位愛卿,朕的將士們正在汴梁城下流血犧牲。”

    緩緩地搖了搖頭,周寧語氣沉重地說道:“倘若朕在場的話,那麽朕完全有實力為他們破開城門,使得他們一鼓作氣拿下東京城!

    明明有能力可以減少傷亡,但是最終卻選擇作壁上觀,這又豈是朕的行事風格?”

    周寧不開口還好,這一開口,反倒讓滿朝文武更加地反對了。

    原本在滿朝文武看來,自家皇帝陛下禦駕親征,主要是起到一個鼓舞士氣的作用。

    然而聽自家皇帝陛下的意思,這是還要親自上戰場,甚至是獨身一人破開汴梁城的城門?

    這還了得?

    君子尚且不立危牆之下,更何況一國君王乎?

    “陛下,一個合格的帝王,並非是逞匹夫之勇。

    而是在於統籌全局,運籌帷幄,時刻可以掌控大局。”

    蒼髯皓首的禮部侍郎劉安世當即站了出來,竭力勸阻道:“眼下汴梁城處有武安侯負責指揮,隨後更是有武威侯和嶽飛將軍前去支援。

    咱們大乾王朝超過七成的戰將,都在汴梁戰場之上。

    您要相信咱們大乾的將士,他們是絕對不會令您失望的。”

    對於滿朝文武的勸阻,周寧不置可否,他的心裏麵另有一番計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