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龍的傳說:鎖龍井
字數:2616 加入書籤
蛇生百年成蛟,蛟生千年化龍。
關於龍的傳說,我多少有些耳聞。
由蛇成蛟,由蛟化龍,這一過程需持續足足千年,更需汲取無盡天地靈氣。而龍一旦成功渡劫飛升,那麽它曾在陽世長留之地便會產生一條龍脈。
龍脈可以庇護一方風水一方人,使之不受外界陰邪侵擾,福及蒼生。
我們修道之人體內所產生的心力,也是源於龍脈之中,在龍脈庇佑之地修行,更能大獲裨益。
而黃河流域,本身就是九州龍脈之一,也正是因為這兒得天獨厚的條件,才使得諸多道門中人願意將山門建立於黃河邊畔。
落雁山的念家如此,潛龍鎮如此,懸河寺如此,方外世界如此,眼前的九龍山莊更是如此。
龍脈興盛,則道門興盛;龍脈衰落,道門亦衰落;龍脈不存,則道門不存。
可據我師父暮行舟所說,在我們所生存的九州之地中,已有兩百年未曾有龍成功渡劫飛升。那些固有的龍脈也因為得不到新的龍脈之力融入,也開始走向了衰弱甚至消亡。
道門雖然看似繁榮,但因為龍脈之力的衰竭,也早已不複兩百年前的輝煌,甚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衰落。
而現在,我也終於理解念冰為什麽明知仇人就在眼前,卻依然選擇隱忍了。
隻因她和張鴻飛都是馭蛟人,他們天生就有義務幫助山莊中的蛟龍渡劫飛升,讓新的龍脈再度出現在九州大地上。
福及道門,庇佑蒼生,這確實是比複仇更加重要的事情。
明白了其中的孰輕孰重後,我的心裏也隨即一陣釋然,索性也和念冰一樣的,將血海深仇暫且擱置。
“媳婦,你說的那頭龍不知是在何處?”
一路走來,我有些好奇地朝念冰問道。
念冰微微一笑,卻是不曾多言,拉著我就朝著她的住處走去。
念冰在九龍山莊的家,就位於湖東岸的一處山壟間。
這道山壟高於湖麵十米左右,四周生著許多讓我至今都有些後怕的垂柳,各種不知名的花草在山壟周圍爭相盛開。
在這落英繽紛間,一幢古香古色的中式庭院坐落其中,那兒便是她的家了。
念冰在嫁給我時,曾說過自己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擁有一個家。
但她在九龍山莊的家,卻是比我們在柳泉村以及潛龍鎮住過的都要豪華漂亮,但因為是仇人之地的緣故,終究難將他鄉當故鄉。
而在這幢中式庭院裏,住著的也不隻是念冰一人。
當我們過來時,許多的仆人正在忙進忙出,看到念冰過來後,紛紛躬身請安。
而在院子東邊的一角,此時院牆已經拆去,一個占地百平的牛棚坐落其中,卻是和整個院落的布景顯得格格不入。
這個牛棚不用說自然是為老白牛準備的,牛棚的地麵鋪著一層細沙,細沙上麵又蓋著一層柔軟的幹稻草,從稻草的色澤來看,應該每天都有人定時更換清理。
更加奢侈的是,這個牛棚中居然還安裝著一台空調,四周甚至還點著用來驅趕蚊蟲的檀香。
那頭曾幫著蘇啟山拉了一輩子的老白牛,此時就悠閑的躺在空調下,就連草料也有專人伺候著。可它倒好,在啃了兩口後,又晃晃悠悠站了起來,跑去一旁的菜地拔起了胡蘿卜。
這老白牛的退休生活,可是比人都要自在愜意啊!
來到家中後,念冰把剛才在城裏買的菜交給了仆人,吩咐他們準備晚飯,而我則閑來無事在四周晃悠著。
而在距離念冰家中不過百米的一片空地上,一口奇怪的古井吸引了我的注意。
隻見這口古井約莫有五米寬,由一塊塊花崗岩石層層壘鑄而成,上麵生滿了青苔。
而在古井的周圍,還矗立著九根高約五米的石柱,這些石柱根根挺拔,形象卻是和九龍山莊外圍的那九座大山極為相似。
清澈的流水源源不斷從石柱的縫隙間滲出,沿著石槽淌入了古井內部。
而在九根石柱的上方,還拴著一根根長長的鐵鏈,這些鐵鏈以石柱為起點,一直延伸到五十米開外。
我朝著古井一帶稍稍打量了一眼,不覺一陣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