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結局

字數:1468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最狠總兵 !
    京營兵力,在年初擴充十萬,後來又再擴充五萬。
    第一次擴充的十萬兵力,到了八月底時,已經完成了訓練計劃。
    各種火器裝備到位,可謂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後來擴充的五萬人,也已經初步訓練有成,可以參加作戰了,
    八月三十日,薑瓖正在慈慶宮批閱奏章。
    因為有好的製度,轄區內吏治清明,安樂祥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快到午時,小玄子匆匆進入。
    “燕王,有喜事,軍器局來報,來複槍研究出來了!”
    聽到這話,對於薑瓖來說,是很大驚喜,終於有突破性進展了、
    軍器局在京城東南方向,薑瓖立即動身趕往軍器局。
    軍器局內,這裏有個射擊場,槍械專家周天準,在操作著手中的來複槍,在進行試射。
    在台麵上,還放著有兩把來複槍,首次製造出來的樣板槍有三把。
    在射擊場內,還有宋應星、曾友忠、馬建生三人,以及數名官吏。
    每個人都懷著喜悅的心情。
    宋應星笑笑道:“有三股敵人侵犯,現在把來複槍研究出來,還真是及時,正好派上用場。”
    曾友忠道:“說不定,一槍把多鐸解決了!”
    馬建生道:“周大人,這下你可立下大功了!”
    周天準心情無比舒暢,他放好子彈,對前方百餘米外的靶子進行精確瞄準。
    “砰”的一聲槍響,隻打中了九環。
    接下來,他繼續裝子彈。
    來複槍比較重,屬於運動式槍械,它的槍管內的膛線能給子彈一股旋轉的力量,因此與滑膛槍相比,來複槍的精確度較高,射程較遠。
    雖然來複槍有很大優點,但也有缺點,就是裝彈速度比燧發槍慢,這是因為每顆子彈都必須用木槌敲到槍管裏去,因此裝彈十分費時。來複槍上也不能裝刺刀,因為裝上刺刀後就會降低射擊的精確性,會阻礙使用者掌握更高的射擊技術。
    周天準道:“來來來,都試一試,跟著我來做。”
    宋應星、曾友忠分別拿起一把來複槍,嚐試操作起來。
    對於燧發槍,現場的人都懂得如何操作,而來複槍這種新式槍械,對於他們來說很陌生。
    兩人在周天準的指導下操作著,其他人仔細看著。
    費了一番功夫,終於把子彈填裝好了,兩人跟著周天準一道嚐試射擊。
    “砰、砰、砰!”
    先後三聲槍響。
    再次的試射,十分成功,大家更是為之振奮。
    宋應星興奮道:“看來,這次總算合格了,燕王應當會滿意,可以批量生產裝備到軍中。”
    周天準道:“不久後要出征了,若是緊急訓練,說不定能趕得上訓練出新式火銃兵。”
    三人又再繼續操作著,填裝子彈,這次沒有上次那種明顯生疏感了。
    “燕王駕到!”
    還未填裝好子彈,響亮聲音傳來,三人都停下手來,那懷著愉快心情的薑瓖大步走來。
    “拜見燕王!”
    現場眾人齊齊行禮。
    薑瓖目光盯著三人手中的來複槍,快步來到周天準跟前,拿過來複槍打量起來。
    周天準道:“下官按照所指導,終於把來複槍製作出來了!來複槍的射擊距離,果然比自生火銃遠很多,隻是裝彈太費勁。”
    薑瓖道:“能夠把這種槍發明出來,本身就是一項大的突破,以後再慢慢研究改善。”
    說著,他開始搗鼓起來,周天準從旁解說來複槍的機構、操作方法。
    薑瓖親自把子彈裝好,瞄準遠處一百五十米外的靶子。
    “砰”的一聲響,射中靶子,打中了七環。
    因為實現了子彈射擊後高速旋轉,才能做到射擊距離遠。
    軍器局當地不夠大,薑瓖帶著人要去城外進行射擊檢驗。
    京城東郊某地,這裏有空曠的場地,燕王、軍器局人員、警衛隊來到這裏,有士卒在相應距離上做好靶子,分別在兩百米、三百米、四百米、五百米、六百米不同距離上都豎好靶子。
    薑瓖裝好子彈後,對準了兩百米外的靶子,他要盡可能瞄準,檢驗來複槍的精準度。
    “砰”的一聲,子彈射中靶子,立即有士卒前去檢查。
    “啟稟燕王,射中八環。”
    薑瓖再繼續裝彈射擊,這次瞄準三百米外的靶子。
    跟隨薑瓖的眾人,都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來複槍已經研究並製作出來了,射程如何才是檢驗成敗的關鍵。
    “砰”的一聲,子彈射出,打中靶子。
    “啟稟燕王,射中七環!”
    能打得這麽遠,還能有如此精準度,這比自生火銃好上不少了,在場眾人都為此歡喜。
    薑瓖又再繼續試驗著。
    “啟稟燕王,打中六環!”
    “啟稟燕王,打中六環!”
    “啟稟燕王,子彈隻打中靶子,沒有打穿!”
    經過連續試驗,在四百米和五百米距離都能有效打中目標,到了六百米距離,子彈已是強弩之末,沒有了殺傷力。
    隨後,又再進行殺傷力試驗,用即將屠宰的成年豬作為試驗品。
    首先是三百米距離殺傷力,把豬趕到相應距離,薑瓖舉槍瞄準。
    “砰”的一聲,子彈打中豬的頭部,大豬應聲倒下,大叫和掙紮著,很快,大豬就沒有了動靜。
    三百米殺傷力非凡!
    接下來是四百米,擊中大豬要害後,沒掙紮多久就斃命了。
    在五百米距離時,打中要害掙紮了很久才死亡。
    經過檢驗,確定目前來複槍有效射程為五百米左右。
    這是巨大的成功,在場人員歡呼起來,薑瓖為之興奮。
    宋應星道:“燕王,三方要來犯,可緊急製作來複槍,組建新的火銃兵。”
    薑瓖點頭道:“是很有必要這麽做,這新式火銃兵,本王取名為‘狙擊手’。組建專門的狙擊隊,獵殺建奴大人物。”
    阻擊手、阻擊隊這兩個詞,對於這時代的人來說,還是頭一次聽說,薑瓖專門解釋一番,包括狙擊手的作用、作戰方式、所需具備的素質等等,眾人都明白了。
    解釋完畢後,薑瓖道:“讓我們的狙擊手,目的是把清賊、闖賊的每個將軍,一一獵殺。”
    他隨後發出命令,要在短時間內製作出一百支來複槍,他要組建一百人的狙擊隊。
    重新回到軍器局後,周天準立即組織工匠們,連夜工作,趕製來複槍。
    薑瓖命令下去,在京營中挑選狙擊手。
    九月上旬,人數為一百人的狙擊隊組建完畢。
    對於阻擊隊訓練,任何人都教導不了,隻能由薑瓖親力親為。
    由於時間緊迫,阻擊隊每天都訓練十幾小時,薑瓖專門抽時間監督著。
    九月十九日,盛京,十萬大軍聚集在城外,這是參與出征的隊伍,多爾袞率領文武百官,在這裏為多鐸送行。
    在出征的人員中,還有三萬名朝八旗士卒,這些士卒部分是原本朝鮮國王的軍隊,投降後被收編。
    多鐸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共有4萬騎兵、6萬步卒。
    黑冰台以陳明遇為統領,以駱養性、曹化淳為副統領,在三人的管理下越來越壯大,在盛京有自身的秘密聯絡點,派有一些間諜人員前來。
    當然,為了工作,這些人員做出很大犧牲,剃發留下金錢鼠尾辮。
    清軍出發後,盛京的黑冰台人員,很快就飛鴿傳書通知北京那邊。
    “啟稟燕王,盛京那邊傳來消息,多鐸率十萬人出發了!”
    多鐸終於再次率領出發了,薑瓖嚴令各關隘守軍,發現敵軍立即報告。
    用於迎戰的八萬京營駐紮在城外,要確定敵軍進攻路線後,再做出相應布置。
    長城各個關隘,隻是有少量部隊駐守,以起到警戒傳訊的作用。
    “啟稟燕王,李闖那邊有動靜了,由劉宗敏帥十萬大軍出發了!”
    “啟稟燕王,偽明也有動靜了,偽明軍集結在山東,向邊界線進發。”
    在短時間內,薑瓖接連接到報告,肯定是三方事先確定好了在同一天出發。
    京營三方麵軍隊都已做好準備,根據敵軍進攻路線做出反應。
    數天後,京營部隊陸續做出應對,三大主將做出相應的布置。
    在張發可這邊,他把指揮部設在京城以北一百多公裏。
    “啟稟張將軍,喜峰口發現清軍蹤跡。”
    這是喜峰口守軍派快馬趕來的報告。
    張發可擊鼓升帳,召集部將們開會。
    人員到齊後,張發可朗聲道:“諸位,清賊這次是從喜峰口來了,人數很多。在前兩次,我們皆能以少勝多,這次,我們有八萬大軍,兵強馬壯,更不懼清賊!明日大軍拔營起寨。”
    各個武將都戰意很濃,都想領兵殺建奴,眾武將紛紛請戰,希望立下大功。
    張煌言卻有其它想法,在眾將請戰時,他冷靜思考起來,隨後說道:“將軍,清賊會不會是聲東擊西之計?上次他們攻將軍石關,被我軍阻擋,很有可能這次會吸取教訓,聲東擊西,先吸引我軍主力,再從其它地方突破。”
    張發可聽來,覺得很有道理。
    隻聽張煌言繼續道:“將軍,為了謹慎起見,我軍可先派數千人趕往喜峰口,若是敵軍佯攻,那數千人綽綽有餘,若真的是敵軍主力,也能抵擋一陣子,堅持到我軍主力趕來。”
    張發可同意了,派出一個旅的人趕去喜峰口那邊,主力繼續留在這裏,先靜觀其變。
    ————————
    京城東郊,這裏有個專門的訓練場,狙擊隊在這裏訓練槍法。
    “砰砰砰!”
    主要訓練在四五百米距離外射擊敵人,既要訓練槍法,亦要鍛煉士卒們的其它素質,主要是能耐得住寂寞,安靜待著靜候獵物,要能有效隱藏而不被敵軍發現。
    在訓練時,有好幾次在某個地方一待就是半天,半天內必須有效潛伏,不弄出聲響。
    經過半個月來的訓練,狙擊隊雖然還不能算合格,勉強可以作戰了。
    九月下旬這天,薑瓖再次來到這裏。
    他先了解射擊精準度,在四五百米距離外,射擊精準度有一定的保證,這比燧發槍強多了。
    在十九世紀時,西方就有了專門的狙擊手,正是配備來複槍,薑瓖發明了來複槍,提前讓這種特殊兵種問世。
    射擊完畢後,一百人集合起來。
    這一百人,薑瓖定為一個連,稱為“狙擊連”,由薑瓖直轄,戰時分別配備給其他部隊。
    這次建奴來襲,薑瓖打算將之臨時配備給張發可。
    薑瓖朗聲道:“將士們,你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用你們手中的來複槍,擊斃清賊中的大官,隻要殺死目標人物,本王重重有賞賜。”
    狙擊隊們士氣高昂,每個人都盼望著狙殺敵軍高官。
    ————————
    在黑冰台派往盛京的人中,有專門的人擅長刺殺,滿清的多爾袞已經各位親王、郡王、貝勒,以及漢奸,都是要刺殺的目標人物。
    在漢人中,範文程、洪承疇、寧完我以及三順王,是薑瓖列出名單要鏟除的,要進行鋤奸。
    其中,範文程是薑瓖指明的頭號漢奸,是最優先要刺殺的。
    這天白天,範文程府邸。
    這府邸是皇太極賞賜的,麵積大、建築豪華。
    由於範文程目前隻是庶民,原本守衛府邸的清兵都被撤走了,隻剩下範府的家丁。
    就算沒有官職在身,憑借原本皇太極的豐厚賞賜,範文程亦是大富豪,有聘請的家丁保護家人安全。
    範文程的長子範承蔭、次子範承謨,都因為薑瓖而死亡,三子範承勳三年前才剛出生。
    近段時間以來,在範府外圍,一直都有黑冰台的人踩點密切監視著,尋找出手的機會。
    自從範文程被罷官後,一直都深居簡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既然難以進入範府刺殺,那範文程始終有要出來的時候。
    這天晚上,盛京某地,黑冰台的人與範府一名家丁接頭。
    “明日上午,範文程要去廟裏上香。”
    原來,範文程的一妾室即將生了,範文程要去上香,祈求再生個兒子。
    由於成年的長子、次子都死了,範文程迫切希望再添丁。
    得知這個消息後,黑冰台的人做好準備,在明天一舉刺殺範文程這個頭號漢奸。
    翌日上午,範文程從府邸大門出來,坐著轎子前往神廟。
    跟隨範文程的,有兩名丫鬟、八名家丁。
    平常神廟人不算多,今天不是特殊日子,人就更少,黑冰台決定,在神廟裏動手。
    一路上,都有人暗中跟隨,還有人事先在神廟準備好了。
    來到神廟大門,轎子停下,範文程出得轎子,在家丁拱衛下進入神廟。
    來到神廟神像前,範文程先上香,然後跪下祈禱,他祈禱妾室生下男丁,祈禱範家以後沒有災禍。
    隻可惜的是,他做了可恥的漢奸,就不會如他所願了,災禍很快會降臨在他身上。
    祈禱完畢後,範文程起身,從神像屋裏出來。
    “嗖嗖”的兩聲,有兩支箭矢向範文程射來,這突然而來的箭支,誰也沒料到,來不及反應,一支射中範文程咽喉,另外一直射中胸口。
    這都是致命要害,範文程還未來得及發出慘叫聲,就已經支撐不住倒下了。
    “有刺客!”
    “保護老爺!”
    頓時,家丁和丫鬟們慌亂起來。
    黑冰台每個人都訓練有序,事先悄悄爬上屋頂埋伏,見得手後迅速撤離,那些家丁們不敢追擊,隻望見了刺客很快就消失的身影,卻無可奈何。
    “老爺!”
    倒下後的範文程,鮮血快速流出,他感覺到了劇烈疼痛,全身漸漸無力,他沒有悲傷痛苦,也許是給滿清賣力太多,關內的漢人憎恨他,派人來刺殺,在漢人心目中,他是罪有應得。
    在臨死之前,範文程回望這一生,因為皇太極的賞識,仕途節節上升,事先了人生價值。
    後來,隨著薑瓖的崛起、皇太極駕崩,範文程的厄運也來了。
    “也許我真的罪有應得!”
    範文程最後想著的是這句話,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盛京某地,屋內,這裏的人沉浸在喜悅之中。
    範文程被誅殺,他們立下了大功,鏟除這個最大漢奸,在關內必定大快人心。
    “哼!那幫建奴狗賊,休想查出我們在哪裏!”
    那兩名射箭之人,即使丟棄弓箭,在城內兜了很久,換過了衣服後,又東兜西拐,最終才回到這裏。
    “終於宰了範文程這狗賊!”
    “若不是這狗漢奸,建奴豈會強大得如此快!”
    “我們立下大功,燕王必定重重有賞!”
    “盛京的漢奸們,必定人心惶惶!”
    …………
    這裏的數人有說有笑,有人用飛鴿傳出傳遞消息。
    範文程被刺殺,很快就有人向多爾袞稟報。
    多爾袞得知後大驚,他並非憐惜範文程,而是有奸細潛入盛京搞刺殺,那大清的重要人物,都會有被行刺的風險。
    他隻得下令,對盛京全城搜查,加強對重要人員的警衛。
    在大清的滿人親王、郡王、貝勒們,以及漢人高官們,得知範文程被刺,都不禁擔心起來,擔憂會有人前來行刺自己,無論是在官署、府邸,又或者是路上,都加強警衛和戒備。
    在盛京,有少數人因此而高興,祖大壽、祖大樂就是其中二人。
    在剛聽到這個消息時,祖大壽樂開了花,範文程這個大漢奸終於來報應了。
    祖大壽專門命人加菜,慶祝這個好消息,他盼望著,有更多的漢奸被伏誅。
    不過,弟弟祖大樂有些擔心,祖家會不會被當成漢奸,從而有人來行刺。
    祖大壽對於這一切看來了,既然投降了滿清,那就是漢奸,他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很快,盛京各個城門關閉,有大批的士卒、衙役進行搜查,他們逐屋搜查,每間屋都不放過,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查出奸細。
    可惜的是,一連搜查了數天,一無所獲。
    ————————
    北京,紫禁城,朝會。
    薑瓖懷著喜悅的心情,環顧眾臣一遍,朗聲道:“京營將士雖還未跟建奴正式交戰,卻有一個大好消息。”
    到底是什麽好消息呢?眾臣洗耳恭聽。
    隻聽薑瓖道:“範文程這個狗漢奸,被我黑冰台的人誅殺了!”
    聽到薑瓖的話,現場眾人無不開心,隻要是痛恨滿清之人,無不痛恨範文程這個狗漢奸,在皇太極時期,範文程起到了相當於宰相的作用。
    鄭三俊道:“在以前,滿清奸細猖狂得很,現在,輪到我們的探子大展神威了!”
    趙天麟道:“範文程是第一個,必定會有更多的人被黑冰台鏟除!”
    張國維道:“建奴那些親王、郡王,個個都可惡得很!還有那些夠漢奸,全部都該死!”
    馮厚敦道:“黑冰台之人,都是好樣的,多爾袞最可惡,不知是否有刺殺機會。”
    …………
    眾臣紛紛發言。
    薑瓖道:“無論是漢奸還是建奴,都是我們的敵人,本王遲早要把他們鏟除,還天下朗朗乾坤。”
    ————————
    張煌言的發言應驗了,清軍在喜峰口隻是佯攻,主攻方向是古北口。
    張發可及時率軍迎戰,以張煌言率領的第一師為前鋒,給予以多鐸為統帥的清軍重創,既有力戰亦有巧戰,共殺敵兩萬餘人,自身損失數千人。
    在北直隸南部,由薑讓率領的八萬大軍,跟大順軍血戰,給予極大的打擊,共殺敵四萬餘人,讓大順軍為之懼怕,被迫後退。
    紅娘子的數千女兵們亦有參戰,約四成的人戰死,讓紅娘子為之悲痛。
    就算是李岩足智多謀,麵對強大的京營,也毫無辦法。
    後來,聽到北邊清軍戰事不利的消息,李岩、宋獻策及時向李自成提議,薑瓖無法被消滅,唯有跟薑瓖和好,唯有不讓薑瓖進攻大順,大順才有生存的機會。
    麵對戰事不利,李自成無可奈何,隻好接受了這個建議。
    在北麵,戰事還在繼續進行著。
    大明與建奴,這是你死我活,沒有絲毫妥協的餘地。
    那些狙擊連官兵們,一直在尋找發揮大作用的機會。
    十月中旬這天,有狙擊手潛入了清軍主將營地,在高處等待著獵殺多鐸的機會。
    要是多鐸躲在營寨內不出來,狙擊手毫無辦法,要是多鐸出來,那就有機會了。
    因為屢戰屢敗,多鐸萌生了退兵的念頭。
    在派人向多爾袞報告後,多爾袞同意撤退。
    十月十五這天,清軍拔營起寨,開始撤退。
    當然,多鐸還留著有人殿後,防止京營官兵追來。
    道路上,多鐸騎著馬在前進著,部將有葉臣、鼇拜、尼堪、尚可喜等人。
    每個人都心情不好,薑瓖不可戰勝,他們為大清前途而擔憂,許多人為自己擔憂。
    隊伍在道路上前進著,每人發現異樣。
    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已經有狙擊手在草木茂盛處潛伏起來,來複槍槍口對準重要人物。
    這裏有三名狙擊手,他們觀察著情況,看清楚其中一人,正是豫親王多鐸,他們早已遠遠瞄準多鐸,等待到達五百米射程內便開槍。
    三個人三把來複槍,都對準了多鐸。
    五百米距離,要是隻有一把槍開槍,就算槍法再好,都有一定概率沒打中要害,三人同時開槍,多鐸必死無疑。
    到了,快到了!
    “砰砰砰”的槍響,三聲槍響幾乎是在同一時間。
    多鐸剛聽到槍聲,直覺自己有三處地方被打中,分別頭部和胸口。
    現場眾人懵了,怎麽會有人埋伏在那邊,這裏事先被斥候偵察過,不可能有伏兵。
    大家還不明白怎麽回事,鼇拜、葉臣等人隻見多鐸中槍,隨之倒下。
    倒下後的多鐸,隻有輕微的掙紮,便沒有了氣息,他眼睛睜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有刺客!有刺客!”
    主將被射殺,清軍慌亂起來。
    “抓刺客,刺客在那邊!”
    有一批清軍在追擊著。
    三個狙擊手迅速上山,他們體力好,清兵要追上他們並不容易。
    在連續的在山林中快速移動後,清兵最終未能追上,被他們成功逃脫了。
    與此同時,以第一師為前鋒的京營,向清軍發起了總攻。
    本來清軍就作戰不利,士氣低迷,多鐸被刺殺,對軍心更是極大挫傷,在京營的猛烈攻擊下,清軍無法抵擋,遭遇了慘敗。
    在追擊戰中,鼇拜被第一師的人追上了,最終將其擊殺。
    這天,清軍又損失了三萬餘人。
    最終結果,是派出十萬人南下,折損了五萬餘人。
    在南邊,偽明軍更加沒有戰鬥力,李智雀以少勝多,擊敗了南明軍隊,並且率軍攻入山東,奪取濟南,高傑率軍狼狽而逃。
    這次大勝利後,薑瓖取得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實力越來越強,其他勢力連自保都做不到。
    同年年底,薑瓖逼迫朱慈烺禪位,自己登上了皇帝寶座,國家取名為“華夏”,軍隊改為華夏軍,以“興業”作為年號,以公元1645年為興業元年。
    在今年年底,薑瓖占領了整個山西,已經山東全境。
    今年的作戰,張煌言軍功很大,被薑瓖升為從二品,軍職為集團軍司令。
    興業元年開春,薑瓖以張煌言為統帥,率領十數萬軍隊南下。
    華夏軍所向披靡,大順軍和南明軍隊,根本不是對手,當年就奪取了陝西、河南、北直隸,一直到興業二年,張煌言奪取了南方大部分地區。
    凡是華夏國奪取的地方,百姓們都分到了土地,采取低賦稅,因此贏取了民心,百姓擁戴華夏國,薑瓖很快能有效掌控南方地區。
    興業三年,薑瓖以張發可為主將,率領二十萬大軍北征,滿清軍隊雖然全力抵抗,也抵擋不住華夏軍。
    最終,華夏軍收複了遼東,已經整個奴兒幹都司,並且奪取了朝鮮。
    一直到興業十年,薑瓖完成了統一,他勵精圖治,天下欣欣向榮。
    薑瓖九十歲才去世,在位六十餘年,他推廣番薯、花生,讓百姓不再餓肚子,華夏國人口快速增長。
    在興業六十二年,整個華夏國人口達到了三億。
    薑瓖改變了這個時代,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