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忽悠--李大本事
字數:2380 加入書籤
等周維漢從往事的回憶中回轉,篝火已經熄滅,太陽初升。
一營長荊大剛走過來道:“團長,派去偵查的戰士回來說,此地距離九縱根據地不到50裏,照咱們的速度,用不了半天就到了。”
“告訴戰士們,整理武器裝備,吃完早飯就出發。”
“團長,那批武器裝備怎麽辦?”
“你帶人把那200支三八大蓋及子彈就地掩埋,做好偽裝,有時間再來取走。”
“是,團長”
不是周維漢耍心眼,實在是窮怕了,這批武器是以後新二團發展的基礎,不容有失啊。
周維漢不由得感慨,“手底下有個像荊大剛這樣人才就是好,好多事不用自己操心,他就辦了。”
太陽高升,小王莊往北三十裏外的大草地上,硝煙彌漫,炮彈炸翻起來的泥土散發著焦糊的味道。一望無際的開闊地上橫七豎八倒臥著許多小鬼子的屍體,有些鬼子半個身子已經栽進九縱陣地前沿的壕溝裏。
九縱的地麵防禦工事已經被炮火摧毀大半,但防線卻沒有出現絲毫的鬆動,殘破的掩體下露出一雙雙烏亮的眼睛,警惕地觀察著陣地前方。
其中一雙眼睛特別賊亮,慢慢地探出戰壕,黑溜溜的眼珠掃了兩圈,忽地又潛了下去。他剛蹲下,就有有兩個人就靠了過來,一左一右圍上他。
“本事,瞅見啥沒?”
“本事”,全稱“李大本事”,本名“李赤水”,三十來歲,胡子拉碴的,一米八的大個,透著股聰明的邪勁兒。
年輕的李大本事就是四處要飯,從北邊要到南邊,到了赤水河邊餓昏了過去,遇到渡赤水的紅軍部隊,紅軍用兩碗稀飯救了他,然後他就跟著紅軍一起了,也就是在這時,紅軍裏的文書給他起了大名,在花名冊上寫上'李赤水'。
之後,李赤水跟著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隊伍上看他能說會道、機靈、腿腳利索就讓他封了個通訊兵,往各級部隊傳達任務。
到了甘肅會寧大會師,卻接到命令,讓他們的部隊一直往西渡黃河。他們一直往西走,而後麵則是馬家軍的不斷追殺,他們打不過、躲不了。
最後整個部隊,一個七八千人的師全部被馬家軍的騎兵隊殺光了,就剩下僥幸活下來的李赤水,這也是為什麽李赤水那麽害怕騎兵的原因,騎兵簡直就是李赤水的噩夢。
自那之後,他就回了河北老家。這幾年走南闖北,就練出他一張嘴,七裏八鄉的毛頭小子都喜歡聽他講外麵的事,他也樂得吹,添油加醋地把自己說成上山打虎、下海捉蛟的壯士。
漸漸地,就有了“李大本事”的稱號,叫他“李赤水”的反而少了,真名就更沒人知道。
一年後,抗日戰爭爆發,沒多久,戰火就燒到了他的老家,李大本事是全村唯一扛過槍的,一通胡吹就當上了民兵隊長。
八路軍炸了他老家的鬼子炮樓之後,李大本事就帶著整個民兵隊參加了八路。
戰壕裏圍上來的是他的兩個小兄弟,地瓜和熱鬧。
李大本事吐出嘴裏的土麵,喘了口氣說:“鬼子都打光了,就剩咱的人了,都在那兒撿鬼子的洋落兒呢,跟不要命似的。”
地瓜眼饞地說:“啥時候能輪上咱啊?不是說人伍就是主力嗎?咋幹的還是民兵的活?”
李大本事看了看身邊這群人,有的帶著軍帽,有的拿著擔架,有的拿著長槍大刀,就自己手裏拿著把真家夥,可不就是民兵嗎?
李大本事捅了捅地瓜的說道:“不是發了你顆手榴彈嗎?”
“好啊,你敢藏私貨,拿出來。”熱鬧說著就要撲向地瓜。
地瓜急了:“我日,別聽他瞎說。”衝著李大本事嚷嚷,“咱這幾十號人就你一個領著了個帶響的,拿出來給我們瞅瞅。”
邊說邊去搶李大本事斜挎在腰上的王八盒子。
李大本事趕緊扒拉著他的手:“別動!槍也是隨便瞅的嗎?”幾個人正在糾纏,突然身後傳來一個嘹亮的聲音。“讓開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