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中國遠征軍

字數:3256   加入書籤

A+A-




    在中美兩國對日宣戰之後,日軍珍珠港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在之後的東南亞的軍事行動迅速展開。
    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日本南方軍40餘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
    1940年6月4日,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棄甲丟盔大潰敗之後,本土勢力岌岌可危,同時導致英法兩國對於遠東地區的殖民地的控製力大大下降。
    早就成為海上孤島的港島,在日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英國在島上的武裝力量並沒有形成抵抗,僅僅一天的時間就淪陷於日軍魔掌。
    值此之際,由於多方麵因素的影響,反而突出了中國在國際戰場上的作用。
    美國需要中國在境內消耗日本陸軍主力,牽製日軍,避免日本陸軍主力湧入東南亞和太平洋。
    對於英國的戰略方針而言,在遠東地區首要之務就是保衛輸出最多資源的殖民地印度。
    英國希望借助中國長期抗戰的經驗和力量,支援它在遠東殖民地特別是緬甸、印度、馬來西亞方麵的軍事戰局,挽救遠東大後方的危機。
    是以,早在1940年10月起,英國首先開放封鎖已久的滇緬路,接著醞釀中英軍事同盟。
    而日軍一旦占領緬甸,控製滇緬路,援華物資就難以運往中國,而中國抗戰就難以維持,這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極為不利的。
    此時,中國軍隊入緬作戰提上了日程。
    幾經協商之後,1942年2月12日,中英雙方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決定中國編組遠征軍赴緬甸支援英軍對日作戰。
    協定達成之後,老頭子強令第一戰區衛長官為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杜玉明為副司令長官,預計率領第5、第6、第66軍共10個師10萬餘人入緬援英作戰。
    同時國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由國民政府元老程前接替。
    老頭子在用人方麵自有一套心得,此前國軍第一戰區在衛長官的率領下,一改之前的頹勢,舉戰區之力,聯合八路軍部隊,將中條山防區向北擴張,恢複到了日軍攻打中條山之前的局勢。
    而第一戰區內部並不安穩,外有獲得胡棕南支持的李默庵與衛長官爭奪軍隊的實際控製權,內有戰區政訓處主任於明忠屢次密報,衛長官與八路軍聯係過密。
    基於以上以上種種,老頭子又擔心衛長官在第一戰區任職太久,恐其借機培養嫡係,是以強令將其調到山城述職。
    就在遠征軍組建之時,先頭部隊200師已經進駐保山,而英國仍在觀望日軍情況,未同意中國遠征軍入緬。
    此時,日軍已有攻克緬甸之意,提上日程的美援亦在籌備之中,試圖通過滇緬公路裝備中國遠征軍。
    山城黃山官邸,老頭子正在接見回來述職的衛長官。
    “俊如,這幾年多虧了你在晉南操持中條山的防線,才能牽製華北日軍的兵力,你功不可沒啊!”老頭子一見麵就說起了漂亮話。
    衛長官乃是出身於**先生衛隊,倘若**先生在世,那自然是嫡係中的嫡係,論及在國民政府內的資曆不屬於老頭子。
    即使是此時,衛長官依然因為被強行調回述職一事,在老頭子麵前擺臉色,而老頭子也不會向訓斥黃埔學生那樣訓斥衛長官。
    除了資曆之外,蓋因在日軍席卷三晉大地之後,衛長官乃是臨危受命,組織國軍部隊在黃河以北抗擊日軍。
    此時,第一戰區在衛長官的經營下,穩如泰山,卻被突然調回述職,未免有些摘桃子的意思。
    看著衛長官依舊用力的吸著煙鬥,沒有搭話,老頭子哪還不明白衛長官仍在賭氣,當即說道:“俊如,日寇占據緬甸之心,昭然若揭,意圖切斷滇緬公路,斷絕我國的外來援助!”
    “眼下我國大部被日寇占據,政府偏居西南,隻能依靠外援才能勉力維持現有的局勢,這個家不好當啊,俊如!”
    “外有日寇入侵國土,內有各地軍閥割據一方,無視政府的命令,更有八路軍之異己分子,禍亂一方!”
    “先**將國家之大權交於我手,我每每思及當前之局勢,時常夜不能寐,恐愧於先**之厚望,此時隻有我等同盟會元老齊心合力,才能完成先**之遺願,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
    老頭子也不知道是假戲真做還是有感而發,說到動情之處,竟然潸然淚下,一旁原本還老神在在的衛長官趕忙掏出手絹,遞給了老頭子。
    “正公,我願意服從軍事委員會的調令!”衛長官同樣麵帶悲戚之色,慨然說道。
    “好啊,俊如,眼下也隻能依靠你了,遠征軍正在組建之中,憑借你的威望及能力,如果你來擔任指揮官,正合適!”
    “那我是否有全權指揮之權?”衛長官當即問道一個要害問題。
    “當然,不過此次乃是配合英軍作戰,俊如,你要多有考慮!”老頭子先是一愣而後囑咐道。
    實際上,衛長官出任遠征軍長官之事,除了國民政府的內部原因之外,亦有美國人的意思。
    衛長官在中條山的戰績,入了美國人的眼,想要從中國軍隊的將領之中選一位得力的將領擔任中國遠征軍的指揮官,這才有了眼前這回事。
    話分兩頭。
    日軍內部雖然對於是否南進開辟新的東南亞乃至太平洋戰場存在爭議,但是珍珠港的勝利以及南方軍在東南亞幾欲形成的席卷之勢,讓內部的反對派閉上了嘴巴。
    而後日軍就展開了清算之舉,歐美各國在中國境內之大城市皆有租界,諸如日軍占領區之滬都、津門。
    各國之租界實乃國中之國,在正式撕開臉麵之前,租界雖然處於日軍的包圍之中,但日軍同樣不敢輕舉妄動。
    此時,同盟國與軸心國儼然撕破最後一絲臉麵,日軍自從不會允許國中之國的存在,當即就要對英美法以及公共租界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