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關東軍南下
字數:1606 加入書籤
日本天皇在日本國內地位相當於劉姓皇帝從西漢傳承至近代,期間雖然皇位的傳承多有起落,但即使是幕府掌權時代也不敢改朝換代。
在日本民眾眼中,日本天皇就是神聖的代表,但在日本權貴和財閥眼中,日本天皇是利益團體的代表,是撬杠整個國家的杠杆,是呼籲民眾響應的口號,更應該是一個高高在上,不問世事的傀儡。
當意見相同時,整個國家機器高速運轉,代價不過是底層的民眾成為耗材,可當意見不同時,日本天皇的想法也就沒那麽重要。
近衛師團以參與國內平叛、護衛東京的的由頭被召回日本,實際上是日本天皇自身感到威脅,試圖用近衛師團加強自身保衛力量,然後大本營卻在近衛師團返程途中下發了一封令其停靠在海州灣的命令。
如今日本矛盾的根源其實是皇道派與統製派之爭,隻不過兩者都是日本軍隊內部的派係,核心觀點是一致的,都要求對內進行軍人獨裁,對外進行侵略戰爭,但是組成人員來自的階層不同。
皇道派大多出身社會底層,非陸軍大學畢業的軍官且多是中下層軍官,在軍隊中升遷困難重重,主張“尊皇”,清君側,要求日本天皇親政,打倒權貴和大資本家,依靠武力從下而上進行改造。
統製派則大多出身與精英階層,陸大畢業且多是中上層軍官,主張對內維持現在政治體製不變,尤其要維持軍部的統治地位,放棄暴力革命,自上而下推行改革。
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階級立場不同,皇道派喊出來的口號是天皇最大,但天皇需要支持軍人,不聽話的就殺光,統製派的口號則是普天之下,軍部最大,就連天皇也要尊重軍部,如有不聽話的人就調離。
所以1935年,皇道派的一名年輕軍官堂而皇之的走進統製派代表人物,時任軍務局局長永田鐵山的辦公室,一刀將其釘在門板上。
1936年,在幕後一些人的推動之下,第一師團師團長奉命調往滿洲,於是駐防於東京的第一師團中下層軍官認為這是統製派在清除皇道派的勢力,最終籌謀了一場兵變,開始去誅殺天皇身邊的“壞人”。
然而,皇道派與統製派之爭並不是日本軍隊的主流,真正的矛盾還是長州藩與薩摩藩,陸軍與海軍之爭,所以在二二六兵變中,隻有一名陸軍高層喪命,其他死者皆是海軍高層。
兵變的成功取決日本天皇的態度,但是裕仁天皇並不買賬,其一這些參與兵變的官兵破壞了底線,其二,官兵雖然打出“尊皇”、清君側的口號,但是卻做了第二套方案,邀請裕仁天皇的親弟弟前往東京。
最終海軍艦隊抵進東京灣,在陸海軍的聯合之下,參與兵變的官兵被鎮壓。
這其中有一人不得不提,崗村寧次出身與沒落的武士家庭,初期是皇道派,後轉投統製派,最終在二二六兵變中鎮壓官兵而得到晉升。
實際上,岡村寧次被視為皇道派官兵的逆襲的偶像,岡村寧次乘坐飛機經過八路軍根據地失事之後,日本軍隊中的皇道派勢力徹底衰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