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光明教

字數:12907   加入書籤

A+A-


    

    漢中。

    是蜀地數一數二的繁華之地。

    它前接石泉,後接廣元,是聯通蜀地和中原的一道關鍵之城。

    過了漢中,再往裏走三百裏。

    中間經過一個廣元。

    就是滄江口。

    船渡滄江口,便是進入了蜀中。

    也就是蜀地中央。

    可以說。

    漢中和廣元二城,就是蜀中的經濟命脈之城。

    外麵的各種貨物,隻有通過這裏,才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中原。

    而中原的貨物,也隻有通過這裏,才方便進入蜀中。

    經濟而便利。

    至於東麵的雲貴之線。

    首先是遠。

    其次,還要被雲州,貴州等地的人中間扒一層皮。

    這貨物無論是出蜀中還是進蜀中,成本都很高。

    所以,除非沒有選擇。

    一般不會有人商人走雲貴之線。

    盧家坐鎮蜀地多年,自然也是知道這漢中和廣元二城的重要性。

    所以,多年以來。

    一直都是竭盡全力地維護,發展,並鞏固盧家在這兩地地勢力。

    多年的努力之下。

    這裏自然是一家盧姓獨大。

    不過。

    盧姓雖然獨大,雖然根深蒂固,雖然一手遮天,但卻並不是沒有任何反對力量的。

    有些人,苦盧家久矣。

    一直在尋找機會,掙脫盧家擺下的這世代牢籠。

    比如。

    光明教。

    這光明教,原本起源於一個叫做光明私塾的地方。

    這私塾裏麵有一位先生。

    叫做沈光明。

    他原本是一位秀才,當年也是破有大才,聰慧無比。

    中舉,入京趕考,都是不在話下。

    入朝為官探囊取物。

    但因為盧家的種種限製,他三番五次的府試都是被無緣無故的砍了下來。

    他一直考了八年。

    八年,都沒辦法過府試。

    沒辦法入京。

    最終,心灰意冷,在這漢中城謀了一座私塾,然後做起了教書的事情。

    不過他教書,和別人教書不同。

    他三教九流,什麽人的孩子都收。

    沒錢,沒關係。

    乞丐,沒關係。

    哪怕是罪犯之後,他也收。

    隻要你肯讀書識字,這位沈光明沈先生,便是一律收入私塾。

    短短三年。

    他這裏出去了三批學生。

    這些學生滲透到了漢中城的各個行業。

    又過了三年。

    這些學生開始嶄露頭角。

    並形成了一股顯著的力量。

    而光明私塾。

    也是隨著這些學生的顯露,逐漸為人們所知。

    這引起了盧家的注意。

    因為。

    一直以來。

    整個漢中,廣元,甚至整個蜀地的私塾,都是盧家來掌控的。

    裏麵的學生也是他們所控製的。

    他們所教育的。

    掌控了教育。

    也就是掌控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掌控了一代又一代的,蜀地的精英。

    這是盧家能夠在蜀地根深蒂固的最根本原因。

    光明私塾的出現,威脅到了盧家的根本。

    而且。

    還是真正顛覆的那種。

    畢竟,沈光明三教九流皆收,很多人都不是富貴階層的,天然和盧家對立。

    僅僅六年時間。

    已經形成了一股以光明私塾為首,對抗盧家的龐大力量。

    是真正的階級對立的那種對抗。

    沒有緩和機會的那種。

    盧家出手了。

    光明私塾被推平,沈光明因為妖言惑眾,蠱惑人心被殺。

    私塾裏麵的大部分學生,也都被殺。

    之前從私塾裏出來的很多學生,則是被免去了功名,成為了平民。

    很多人,甚至都是被盧家從一些位置給踢了出來。

    當年。

    這事鬧的沸沸揚揚。

    轟轟烈烈。

    光明私塾的那些人,也反抗過。

    但他們根基太淺。

    盧家又是不惜一切代價毀他們。

    所以,一切都隻是枉然。

    光明私塾徹底在漢中城裏消失,和光明私塾有關的很多人。

    甚至連當時的一位府衙主簿。

    也消失了。

    不過。

    餘燼之下,必有殘火。

    有些東西,尤其是光明的東西。

    一旦被種在了人們的思想裏,一旦在人們的眼前絢爛綻放過。

    無論接下來的黑暗再多麽恐怖,壓製的多麽厲害,都無法再將它徹底抹去。

    它都將倔強的生長。

    長大。

    因為那是人們所期待的。

    人心的力量。

    希望的力量。

    足以抵抗住一切頑固。

    這光明教便是如此。

    光明私塾被取締以後,那些從光明私塾裏麵出來的人,看到過希望,已經沒有辦法再回到黑暗裏,沒有辦法再當作什麽都不知道。

    他們暗中組織了起來。

    形成了光明教。

    他們換了一種路子。

    以光明為教義。

    以希望為希望。

    以教書育人為手段。

    慢慢的在那些勞工,苦力,在那些佃戶,那些奴仆,甚至是那些青樓,裏麵。

    教人讀書識字。

    傳播他們的教義。

    並壯大他們的力量。

    用以暗中和盧家的勢力進行對抗。

    他們,夢想著。

    為蜀地爭取一個開天辟地,一個通透的未來。

    ……

    漢中城。

    是光明教最初出現的地方。

    如今,卻是光明教的人員最少的地方。

    自從多年前的那件事情後。

    盧家對幾座主要城市進行了更加嚴格的管控。

    光明教想要在這裏發展,幾乎是難如登天。

    被逼無奈之下。

    光明教隻能轉向城市之外地地方,鎮子,村子,甚至還有蜀中的一些偏遠地帶。

    隻有這樣。

    才能夠躲避盧家的眼線和壓製。

    才能夠有喘息的機會。

    不過。

    這一日。

    光明教的幾位首要人物,都來到了漢中城。

    他們得到了一些消息。

    然後,想要利用這些消息,對付盧家。

    這些光明教的首要人物,都是盧家重點防備,或者說針對的對象。

    所以,他們不是一起入城的。

    穀<spa>  也不是光明正大的入城的。

    都是暗中,分了好幾批入城的。

    經過了長達半月多的努力,才終於把五位首腦,全部聚集在了一處草屋裏。

    這是城西靠近一處義莊的草屋。

    義莊裏,裝的全部都是死人。

    而且都是沒有人認領的死人。

    在這盛夏時節,還會傳來一陣陣的臭味。

    蒼蠅,蚊蟲。

    蛇蟲鼠蟻。

    都是趨之若鶩。

    晚上還會有些奇怪的聲音,磷火之類的。

    恐怖怪異至極。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裏是很不吉利的地方。

    所以,這附近也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居住,隻有少數,實在無處可去的地方,在這裏搭上幾間破草屋,然後勉強活著。

    就在這其中一間草屋裏麵,如今有五個人。

    正對著屋子的那個人,是一個身材瘦削,略微佝僂著的老者。

    他身上穿著的衣服打著補丁。

    須發花白。

    眼窩深陷。

    看起來滿臉都是疲憊。

    這位是光明教如今的教主,孫仁笙。

    他的老師,是沈光明的弟子。

    他也算是沈光明的徒孫。

    原本是個童生。

    因為得罪了盧家的人物,無論再怎麽努力,過不了鄉試,成不了秀才。

    永遠止步於此。

    後來。

    他從老師那裏學習到了這光明教的教義。

    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東西。

    便入了光明教。

    一生不娶,專心致誌發展光明教。

    發誓要為蜀地的百姓打破這牢籠,讓他們重見天日。

    如今。

    已經有五十六歲。

    常年在四處奔波,躲避盧家的針對,又要發展光明教。

    使得這位五十多歲的老者。

    看起來像是六七十歲。

    那臉上的皺紋。

    更是深的好像是被刀刻出來的。

    滄桑無比。

    孫仁笙的四周,那剩下的四人,便是光明教四個分支的四個首領。

    有三個是孫仁笙的弟子。

    兩男一女。

    都是負責傳播光明教教義的事情。

    而另外一人。

    也就是坐在孫仁笙身旁的那個家夥。

    同樣是一位老者。

    身材和孫仁笙差不多。

    看起來精瘦。

    但他的狀態和孫仁笙相比,卻是截然不同。

    皮膚緊致。

    麵相紅潤。

    一雙眸子裏反射著精光。

    炯炯有神。

    頭發隻是略微灰白。

    看起來大概四十歲左右。

    不過,他的真實年紀卻已經六十歲了。

    他叫張亭山。

    是一位武館的館主。

    他之所以加入光明教,也是有些原因的。

    他的獨女。

    因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惹了盧家的一位少爺。

    消失了三天三夜。

    再回來的時候。

    已經是瘋了。

    張亭山找上盧家去討個說法,卻是被盧家的高手給打了出來。

    他去了官府。

    又被官府的人各種理由搪塞。

    最終也沒有個結果。

    他的獨女,在半個月之後,懸梁自盡。

    他的愛妻,也緊隨其後。

    若大的武館。

    原本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就徹底地支離破碎。

    隻留張亭山一個人,孤苦伶仃。

    張亭山解散了武館。

    然後,尋了個機會把害自己女兒地那位盧家少爺,給抓了。

    他把那人倒掛在了女兒墳前。

    然後,混身上下澆上了火油,一把火給點了。

    這都不解恨。

    他又暗地裏把和這位盧家少爺有關的盧家的那些人,無論是他的父母親,還是他的孩子,他的妻妾等等。

    都殺了個精光。

    把當初參與害自己女兒的那些人,也都殺了個全家。

    他因此有了個名號。

    蜀地反盧王!

    不過。

    他也是因此成為了盧家的眼中釘,成為了官府的通緝犯。

    永遠再也見不得天日了。

    他本想一死了之的。

    但偶然之間遇到了光明教的人,看到這些人正在教那些村民,那些孩童,那些被盧家壓迫的人們讀書識字,正在給他們帶來希望。

    他覺的,自己可以做些事情。

    於是。

    就加入了光明教。

    他暗中挑選光明教中的一些年輕人,傳授他們武藝,提升實力。

    畢竟,光靠嘴皮子,是不可能真正的把盧家反掉的。

    這七八年的時間過去。

    他給光明教培養出了不少的好手。

    也算是光明教的核心人物了。

    “我接到消息,譽王估計明天就能到漢中。”

    屋子裏隻點燃著一盞油燈。

    微弱的火苗搖曳著。

    將幾人的影子投射在屋子的牆壁上,看起來有些飄忽。

    外麵的風,吹的很厲害。

    茅草屋的盯上,那些茅草在亂飛。

    屋子的窗戶紙已經破了,被吹的嘩啦啦作響。

    就連那破落的木門,都是嘎吱嘎吱的搖晃。

    若不是幾人圍繞著這盞油燈。

    恐怕火苗早已經被吹散了。

    孫仁笙掃過了四人,把腰間的煙槍取出來,在桌子上磕噠了一下。

    把裏麵那些殘餘的煙灰都給磕出來。

    然後又添上了新的煙草。

    他在油燈上點燃,用力的吸了一口,然後又吐出了一口白霧。

    繼續道,

    “盧家,想幫譽王入滇南,讓天下大亂。”

    “他們好從中牟取暴利。”

    “他們卻不曾想過,滇南暴亂,咱們蜀地的百姓,夾在朝廷和譽王中間,豈能好過了去?”

    “到時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這件事絕對不能讓他成。”

    說完,孫仁笙又是吸了一口煙,或許是吸的有些急了,他又是捂著嘴咳嗽了兩聲,然後繼續道,

    “你們幾個,都是什麽看法?”

    “說來聽聽。”

    短暫的安靜後。

    張亭山伸手,把孫仁笙的煙袋搶了過來,塞到了自己的嘴裏,吧嗒吧嗒的吸了兩口,笑著道,

    “還能有什麽看法?”

    “直接把譽王殺了,這事就成了一半。”

    “不過,光靠我這糟老頭,還有手底下的那些人,肯定是不夠的,他們那點兒武功,和普通的家丁護院動手還行。”

    “真正想殺王爺,還不夠丟人現眼的。”

    “得想一些別的辦法。”

    “把咱們那些教眾,都給聯合起來……豁出去!”

    張亭山說話的時候,眼睛裏有掩飾不住的凶狠。

    還有一絲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