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修煉周易參同契

字數:5524   加入書籤

A+A-




    “再過三日,我便簽到410年了。”

    林楓坐在小院子裏感慨,搬了張椅子,眯著眼曬太陽,暗自感慨。

    深山裏麵的太陽最好,被樹木遮擋了大部分,剩下的光都是暖洋洋的,並不熱。

    “龍骨青金、妖血石、地火石、悟心珠、混元石、羊脂靈玉、玄明水以及太陰真火。”

    “這八種突破具靈境的材料,我已經集齊了龍骨青金、妖血石、地心石三種。”

    林楓在心底盤算著,再過三天的簽到寶箱,有幾率再開出一種材料。

    同時,還有一品化靈丹也不可或缺。

    但這種丹藥,一直沒有刷出來。

    “雖然我一直沒有刷出一品化靈丹,但是煉製一品化靈丹的丹方和藥材,卻都刷出來了。”

    林楓點開了係統空間。

    蕁苧麻50個、極寒魚尾草40個、山參40個、千露草50個,這是煉製一品化靈丹所需的藥材。

    “這每一種藥材,我都攢下了上千個,可以準備煉製丹藥了。”

    林楓又到係統空間裏翻找,終於發現了一部紅色的煉丹神通。

    《周易參同契》。

    “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玄精為丹基。”

    “這部神通,可稱最強煉丹法門。”

    林楓十分滿意,沒想到係統空間裏竟然有這樣一部神書。

    緊接著,林楓開始查看,修煉這部丹道法門如何刷熟練度。

    【抄寫《道德經》一次,熟練度+100,上限五萬】

    【煉丹一次,熟練度+100,上限十萬】

    【吃五行靈果,每吃一個熟練度+5,上限一萬】

    【吞吐紫氣修煉,每天一次,熟練度+200,上限四萬】

    達到二十萬熟練度後,《周易參同契》就能修煉到大成。

    “不愧是堪稱丹道祖書的存在,所需熟練度,也是十分誇張。”

    林楓在心中感歎。

    掐指一算,最少兩百天,就能將這部大神通修煉完成。

    “時間並不算長,還在我的接受範圍之內。”

    “而且,隻要煉丹就能加熟練度,並不需要我煉成功,即便是煉了一爐廢丹也行。”

    林楓放下心來,每天抄抄道德經,煉煉丹,吃幾個果子,然後再用道引呼吸法,迎著朝陽,趁紫氣東來的時候修煉一次。

    外界。

    佛祖逐漸走出了自己的路,悟出了自己的法。

    他的實力,已經遠比一般人強悍了。

    這一天,佛祖照例開壇,講經說法。

    孔雀大妖一聽,忍不住眉頭皺起。

    “佛祖,怎又是和前幾天一樣的法門?”

    “法門雖一樣,但悟的人已經不一樣了。”

    “今日汝之所悟,遠勝過去。”

    佛祖開口,梵音充斥著廟宇。

    但孔雀大妖不依,她無法理解。

    同時,她心浮氣躁,本就是懷著追求長生法的目的來的,但在這裏,她感覺自己並無長進。

    於是,孔雀大妖站出來,目光銳利地喝問道:“此法可得長生否?”

    這句話一出,讓佛祖的目光不由得一滯。

    片刻後,佛祖搖搖頭:“不得長生。”

    孔雀大妖聞言,不禁暴怒。

    在此聽講多年,原來都是忽悠人的東西?

    於是,她顯化本體,張開血盆大口,將佛祖一口吞下。

    “佛祖!”

    許多僧人都忍不住叫道,聲音中充斥著濃濃的擔憂。

    王城上空,孔雀大妖張開翅膀,遮天蔽日,吸引來許多僧人和民眾圍觀。

    “佛祖被孔雀大妖吞進肚子裏了!”

    有人將這則消息傳出。

    頓時,一片嘩然。

    “佛言不可造殺孽,如今佛祖被吞金孔雀大妖腹中,此局何解?”

    許多大能注視著,此事看似很小,但若解決不好,便會令人心智崩壞,質疑所學之法。

    從此以後,難以再進半步。

    下一刻。

    佛祖從孔雀大妖左肋下破開而出,渾身閃耀著金色的佛光,令人睜不開眼。

    但見金光中,佛祖金口微微一張:“封孔雀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心裏一驚。

    片刻後,又覺得合情合理,破解了‘不造殺孽又能出來’的困局。

    “佛祖,是有大智慧之人。”

    許多人感慨,當著芸芸眾生的麵,能如此完美破解這種局麵,不是一般人。

    經過這件事,佛教越發興盛。

    有人甚至認為,這就是長生法的終點。

    但是,也有人看不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很多人都出家為僧,依靠布施為生。”

    “百姓不事生產,許多地方隱隱有饑荒的征兆。”

    這種跡象,讓諸多地方官員、以及一些有見識的平民感到憂慮。

    “恐怕,唯有找到另一種法門,才能讓這些人醒悟過來。”

    一個名叫李耳的少年,踏上了一條苦行的路,他想要尋找另外一條通往長生的路。

    他的足跡遍布大好河山,餓了就摘野果吃,渴了就喝山泉水,不擾平民。

    花開花落,雲卷雲舒。

    閑雲野鶴,蒼鬆翠柏。

    一切都是那般自然。

    李耳感覺自己似乎有所悟,但又缺乏那一點靈光,始終未能勘破。

    “也罷,順其自然。”

    李耳不再強求,他用心感悟著,漸漸的,他感覺自己要與山川、與大地融為一體。

    許多原本怕人的生靈,見到他不閃也不避,似乎認為他本就該存在於那裏,將他當作了自然的一部分。

    有一天,他走到了一座連綿十萬裏的長長山脈附近。

    “這裏就是傳說中的十萬大山嗎?”

    李耳心生敬意。

    雖然聽過很多傳聞,十萬大山中有神明居住,有時候運氣好還會傳下很厲害的法門。

    苗人氏部落、五帝五神、普安老祖等就曾受其恩惠。

    但李耳並不渴望所謂的神明授法。

    他已經心如止水,那些神明,他唯有敬仰,升不起半絲褻瀆之心。

    李耳穿著一身樸素的青灰色袍子,朝十萬大山邁出一步。

    漸漸的,他越走越遠。

    直到有一天,李耳看到了一座小院。

    正在抄寫《道德經》的林楓透過窗戶,也看到了他。

    “來,喝杯茶。”

    看到這位青年在外麵駐足,林楓邀請他進來坐一坐。

    李耳抱拳謝過,循著林楓的引導,坐到石桌旁邊。

    石桌上,還有許多張抄寫《道德經》的紙。

    這些紙張,由於墨跡未幹,林楓就拿出來,放到院子的石桌上晾曬。

    看著幹的差不多了,林楓準備收起來。

    此時,風吹落一張。

    李耳連忙伸手去撿,目光不經意暼過一行字跡。

    刹那間,他那早已鍛煉得如同古井一般的心境,泛起滔天巨浪!

    “道可道,非常道……”